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福州华伦小学筹备分舵第一次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赢得”孩子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杨青。

杨是白杨树的杨,青是青草的青。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像白杨树一样挺拔、正直、坚韧不屈,像青草一样干净灵巧。

为成为这样的我,我一直走在成长的道路上,这不!有个好机会让我有幸认识到拆书帮,和一群优秀的同伴升级打怪,遇见更好的自己。

【拆书帮介绍】

可能你要问我拆书帮是什么了?在介绍拆书帮前,先容我介绍下“拆书”吧。

【拆书】

拆书,不是把书拆开,它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论,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和杜威新三中心的主张一样,都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拆书强调把书上看到的内容主动关联自己的经验,通过反思总结,再规划出自己的具体行动方案。

【拆书法】

它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拆书法是指个人通过用RIA便签法来读书,就可以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是指由一位拆书家通过加工一本书的内容,做出一场现场的学习内容,引导和促进一群人将书中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

听完“什么是拆书”的介绍,现在大家就能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拆书帮了。拆书帮是围绕着拆书法这一核心技能,由一群学习爱好者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在全国各地都有分舵,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有成长需要的人成为三级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这次我为大家带来的拆页片段是《正面管教》中的内容,现在我把片段内容发给大家(发复印好的内容)。

请大家用1分半的时间来阅读手上的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

【R:原文片段】

【主题】“赢得”孩子

[片段来源]:《正面管教》P26-27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都抬头看我了,说明已经看完了。接下来我分享我的I便签。

【what】

这一片段分享了如何积极倾听孩子,让孩子愿意合作的四步骤。

【Why】

当孩子犯错时,大多数家长喜欢用控制、惩罚的手段去教管孩子,面上好像是赢了孩子,实际上是输了。这样教管的手段并不智慧,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接纳,是个失败者,通常会导致孩子成长为两种极端,要么叛逆,要么很乖巧,很顺从。这两种品格都不是很好,而且亲子关系也会因此变得很紧张。

如果我们在与孩子交流中,能做到片段中说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去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氛围,那么孩子会觉得自己被理解,就能听见你说的所有话了,即便曾经说过好几遍的话。

【How】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片段中分享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现在我把它总结为16个字。

1、【核实感受】我们要主动和孩子核实,我们理解到的,他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理解他。情感上是和他在一起的,而不是对立面。

2、【理解感受】要和孩子表达出,我们同情他的感受,要注意⚠️这里的同情不代表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哦。当然,我们也可以向孩子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并让孩子知道,他的感受是被理解的,只是某些行为是不妥当的。对事不对人。

3、【表达感受】当我们真诚而友善的做了前两步,接下来就可以向孩子表达出我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4、【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引导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如何一起补救?或者如何避免未来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可以请孩子先说自己的想法,我们也可以适时的补充一些自己的想法或建议,直到双方都达成共识。

【Where】

这个赢得合作的四步骤方法,不仅适用于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适用于其他人际关系的沟通,比如父母,朋友,同事之间,但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话过程一定要真诚友善,才有赢得合作的效果。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这一片段内容,让我联想到上学期处理学生的一件事。

(起因)上学期中,在去做早操的路上,班上画一给梓轶取了外号,梓轶认为被取外号,就是被嘲笑和侮辱,所以生气,就挥拳打了画一。

(经过)我当下立马拦住了梓轶,把他叫到了面前:“画一叫你外号,所以你感到生气对吗?"。他仍挺生气的,并不抬头看我,我接着说:"老师以前也被叫过外号,是很难听的外号,那时我也很生气。”梓轶听到这,就抬头看我了,并露出好奇的表情:“哦?"

“是啊,所以老师能理解被叫外号是很不好受的,但出拳打人能解决被叫外号这件事吗?"

梓轶:“不能”。“那你打算怎么制止画一叫你外号这件事?"

梓轶回答道:“我可以好好和画一说,我不喜欢别人叫我外号。"

我追问他:“如果你这样说完,他仍然还叫呢?"

梓轶:“找老师帮忙。"

(结果)后来在班级里,虽然偶尔还是有出现叫梓轶外号的现象,但梓轶不再会因为生气就随意出拳打人了,而是找了更好的方式,会主动过来跟我分享,或找寻我帮助解决问题。

【A1:反思】

那时就已经看过《正面管教》这本书了,所以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上,无形之中就已经有“正面管教”的影子存在了。根据拆页的内容我反思当时的做法:

当时我在【核实感受】方面做得不错,梓轶动手打画一,我并没有立马指责或质问梓轶的行为,而是从梓轶的感受出发,换位思考梓轶的情绪状态。在【理解感受】方面,我和梓轶分享了我自己同样被叫外号的经历,梓轶对我就产生了亲近和信任,会更愿意听我往下讲。在【表达感受】这一步,我并没有再次说明。随后我就引导梓轶关注【解决问题】,五年级的孩子在解决问题上,还是挺有办法的,所以我也就没有补充自己的建议,就和梓轶达成共识,他不再随意挥拳打人了。

A2:

刚才我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大家共同理解了赢得合作四步骤的方法。

要想把学习内容拆为己用,是需要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去尝试使用的,才有可能变成自己的能力,学为己用。那么接下来,我设想未来一周我和我家侄子可能会发生的情景对话,做一次赢得合作四步骤的练习。

A2:目标

在下周天之前,用赢得合作的四步骤,让侄子停止刷小视频,学习10分钟。

A2:具体行动

【核实感受】一一,姑姑要你现在关掉小视频去写作业,这让你觉得很厌烦,对吗?

【理解感受】看得出你想继续刷小视频。姑姑也有过,曾刷着正入迷的时候,被叫停的情况。

【表达感受】这样确实很不好受,是有种厌烦的感觉,但我们每天安排的任务得完成。完成任务后再来玩,那种感觉更舒服自在,你要不要试试?

【解决问题】所以对于今天的学习任务你有什么计划安排吗?

(脑补理想画面,侄子回应我:那我再刷5分钟,就去写作业)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触动和帮助,并践行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感谢大家的聆听和陪伴,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