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王晶晶,“天上星,亮晶晶”的晶。
我用三个关键词来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个关键词是:小英老师,十多年来致力于不断教孩子们升级打怪。
第二个关键词是:家有儿女,他们是我一直精进向前的动力来源。
第三个关键词是:持续学习。今年7月份,我第一次接触拆书帮,被它的落地深深吸引,于是,我坚定地开启了新的学习之路。
愿,我能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一颗星,也能成为你心中的一颗星,永远亮晶晶!
接下来,我带大家走进拆书帮。
首先了解一下拆书。拆书不同于拆其他任何东西,简单地拆散或者拆回有价值的部分。拆书是把书中对你有用的知识拿出来,进行深度加工,转化为你的学习力,再应用到你的生活中。实践这个理念的就是拆书法。
拆书法有两种形式,供个人学习的便签学习法以及供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
它的核心就是RIA便签法。
R(reading):指阅读原书拆页。
I(interpretation):这个便签是用自己的话重述你对知识点的理解。
A(Appropriation):一般分为A1和A2两张便签。
A1便签指向过去,旨在激活学习者的经验。
A2便签指向未来,训练学习者在未来的情境中规划应用。
个人通过RIA便签去拆书,它的效果相当于参加一场主题培训。
如果是一个组织学习,那就需要一位拆书家在现场引领,好比一个培训师,带领大家学会运用RIA便签法。
最后讲一讲拆书帮。
首先,拆书帮是一个公益性组织。由于拆书爱好者的不断壮大,各地已不断涌出拆书帮分舵。
其次,拆书帮就是打造拆书家的地方。在这里,拆书家们精进地练习拆书法,最终成就自己,影响他人。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P133
虽然我的工作主要是教授高效率的原则性问题,一般不讲授具体的实施计划,但我认为,如果能够以原则为基础,以第二事务为生活中心,对一个星期内的事务进行具体安排,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原则及其巨大潜能。以第二象限事务为中心的日程安排需要以下四项关键步骤:
确认角色
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你自己的关键角色。作为个体,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你可以先写下自己在家庭中角色,然后再写下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列举自己想要持续投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一些事情。你不必想得太复杂,只要考虑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记下这七天时间里需要专注的领域即可。
选择目标
第二步就是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这些目标中一定要有几个第二象限事务,最好让这些短期目标与使命宣言中的长期目标相关联。即使你还没有撰写个人使命宣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每个角色中哪些事情是比较重要的,并为每个角色确立一或两个目标。
安排进度
第三步是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如果你的目标是起草自已的个人使命宣言,那就不妨在星期天安排两个小时专门做这件事情。通常星期天是进行个人思考和制订个人成长计划的理想时间,因为这时候你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反省,寻求灵感,并根据各项原则和价值观来审视自己的生活。确认角色并制定目标后,你就可以把每项任务分配到一个星期中某个具体的日子去做了。或者将它列为一项重要活动,或者列为一个特别约会。
每日调整
使用这种以第二象限事务为中心的周计划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每日计划变成了每日调整,即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当你每天早晨审视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的时候,你会看到由于内心的平衡,自己已经为角色和目标进行了合适的优先排序。这种日程安排是灵活的,是右脑运作的结果,是建立在自己对个人使命的认识的基础上的。
【What】
这个拆页向我们介绍如何进行高效的自我管理。这个自我管理被称为第四代时间管理,它以管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为生活中心的原则,对一周内的事物进行具体安排,从而做到高效地规划你的人生。
【why】
第三代时间管理方法强调对紧急又重要的事情的处理,注重提高做事的效率,加上这类事情在生活中并没有很多,因此没有办法提升人的发展。
而第四代管理方法聚焦生活的核心,注重提高做人的效能,致力于激发个人更大的潜能,因此更容易提高你的管理成效。
【How】
那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呢?
第一步:写出下一周将要承担的关键角色,罗列出要完成的任务,最好能与你的长期目标挂钩。
第二步:在每个角色下列出1到2个关键要做的事情。
第三步:给每项事情分配到一周的具体时间点去做,尽量分配均匀。
第四步:根据突发事件、意外情况,每天进行适当调整。
【where】
当你规划好长期发展目标,你可以借助这个管理方法,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
如果你只关注了短期目标,这个自我管理的成效可能不会很显著。
假如遭遇特殊阶段,紧急又重要的事务占据了你太多的精力,比如突击考试、生病手术等,那么这个管理方法暂时不适用。
A1:
2009年6月,那是我从教生涯最糟糕的一个期末。那个学期由于我的搭班语文老师休产假,校长就让我顶替她当一个学期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对于英语专业的我来说,这两项都是全新的挑战。于是我每天最大的精力就是放在如何上好语文课和管理班级上,其他所有的事都不在我的计划里。结果当期末来临的时候,由于我没有提前累积,比如家访表、辅优补差、随班就读、班主任手册、第二课堂资料等等,在最后两个星期,只能各种恶补。但还是出现了两个大事故。第一个事故是教案实在来不及抄完,只能让我先生帮忙连夜补齐,由于前后笔迹不统一,被领导抓了个正着,开会通报批评。第二个事故是来不及好好写述职报告,随便抄了别人的,结果没仔细看,把“时光荏苒,一转眼我就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师”这句也抄了下来,导致校长找我面谈,告知我述职报告会影响到评职称,非常重要,并要求我重写。
这两件事情对我来说终身难忘,结合今天学习的拆页,我反思了我的不足。
第一:我没有规划我的长期目标,至少没有长到一个学期。
第二:我没有把我的关键角色定位全面,更不清晰各个角色之下要完成的任务。
第三:我只规划了当天重要紧急的目标,没有对重要不紧急的目标进行具体规划。
我当时应该这样去做:
1. 定下至少一个学期长期目标。
当好班主任、上好语文课、争取做一个各方面都要积极上进的老师。
2.我虽然把自己的关键角色定义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但是我还应该去了解这两个角色之下的具体任务并罗列出来。
此外,我还要确认另以一个关键角色—普通教师,任务是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学之外的各项工作,比如述职报告、课题、论文等。
3.我应该把以上任务均匀分配到每一周去完成,先做好一周的计划表,然后根据突发事件将每日目标进行调整,然后迭代。
A2:
目标:制定我下个星期的自我管理计划,并一直迭代到开学。
行动:
1.确认关键角色
个体,父母,子女,配偶
2.确定任务、具体目标以及执行时间
作为个体,任务是不断成长自己
*每天6点到7点学习跑步这个流程,周末跑休。
*每天完成拆书帮训练营打卡。
*每天保证30分钟看书自我学习。
作为妈妈,任务是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每天早上9点送儿子无人机集训,直到完赛。
*儿子理发。时间本周三晚上。
*陪儿子完成练字、读英语绘本打卡各20分钟。(时间一天内抽空。)
*陪马上一年级的女儿练字、拼音、口算打卡各20分钟,陪女儿读书半个小时。(时间一天内抽空。)
*陪女儿打疫苗,拖了好几个月了。(周五上午。)
*陪伴孩子们每天整理各自的书籍、学习用品以及玩具。(每天睡觉前10分钟。)
作为配偶,任务是共同经营好家庭。
*请他帮我的车做保养。(周5下午)
*商量和朋友们带娃去仙居度假的计划。(根据先生在家的抽空时间)
作为女儿,任务是做到应尽的孝心。
*周日下午陪妈妈去抓中药。
*每周三去妈妈家吃饭,陪父母聊聊天,并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
3.每日调整
遇到突发事件,学会依据长期原则做出合适的优先排序,而不是被突发事件牵着鼻子走,导致管理失控。
以上就是我的RIA便签,我将努力实践这套高效的自我管理方法,直到养成习惯。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