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福州华伦小学筹备分舵第一次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解决问题的步骤》P106

开场:

【自我介绍】:各位伙伴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今天的分享者雷丹虹。雨田“雷”,一片丹心的“丹”,彩虹的“虹”。借用诗句来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春风化雨润心田,一片丹心天地间,虹飞百里千丝尽,云卧双肩七彩黏。是的,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加入拆书帮是我学习成长路上又前进的一小步,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拆书帮晋级的日子,特别期待与各位小伙伴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拆书帮介绍】:可能有小伙伴想要问:拆书帮是什么?那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拆书】,拆书的“拆”并不是拆散的意思,而是“转化”和“内化”,强调把书本里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所以“拆书”是一种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更强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再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法,通过三张阅读便签,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所以【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目前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非营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相信通过我的介绍,大家对于“拆书”和“拆书帮”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今天就运用RIA便签法来拆解一个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自子女教育类书籍《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现在我把片段内容发给大家(发复印好的内容),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来阅读手上的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R 阅读原文】:

坚持了三个星期以后,鲍比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位妈妈实在没有招了,当她把自己的烦恼在小组里讲的时候,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假如所有方法都试过了,问题还是一遍一遍的出现,怎么办?......除了惩罚,再找不出别的办法的时候,该怎么办?‘’

当问题一再出现时,情况就会变得比以前复杂。那么复杂的问题就需要复杂的技巧。家长辅导员,劳务谈判代表,婚姻咨询师总结了一套非常好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冲突,这是我在小组里介绍给大家的。
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第五步:找出哪些建议你们能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Y】:

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出现屡教不改的问题或是行为时,家长们往往容易走进教育的误区,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把精力放在彼此的对抗上,好像除了高高在上的惩罚,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精神饱受折磨还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果在孩子出现反复问题时,我们能够掌握好方法,把握好时机,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求一种能够让彼此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积极的引导孩子,还能锻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合作共赢。

【WHAT】:

这个片段向我们介绍了当孩子出现反复问题时,如何积极解决问题和冲突的方法。
【HOW】:具体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谈对方感受和需求】:设身处地体会孩子当时的感受并试着理解孩子的需求,把它说出来。
譬如晚上看到孩子到点了还不写作业的时候,你可以这么说:“你和伙伴们玩游戏正开心的时候,妈妈让你停下去写作业,能看出来你有点不开心。”
第二步【说自己感受和需求】:真诚的袒露心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可以这么说:“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注意时间,妈妈担心你今晚作业会做到很晚,影响你休息和第二天上学。”
第三步【寻求解决办法】:鼓励孩子一起参与讨论,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可以这么说:“那我们一起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都乐于接受,你也能更合理的安排时间?你先来说说看?”
第四步【写下所有想法】:不带任何评价的把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注意:过程中,不评论,不反驳,给一个安全的环境,鼓励双方都参与进来,尽可能多的写下解决办法。
第五步【沟通达成共识】:放下高高在上的身份,用平等平和的语气和孩子一起挑选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注意:结合自己的真实想发和需求来表达观点,哪些能接受,哪些不能接受,不接受也要充分沟通理由。
【WHERE】:

其实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家长和老师处理孩子屡教不改的问题;在家庭生活中,解决夫妻间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时也同样受用。再就是在职场中处理同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对话双方应该心平气和,关系平等。不要把对话的精力放在输赢的争辩上,而应该是通过对话,积极的寻求共赢的方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看完拆页的内容,我立刻联想到了发生在我跟孩子身上的一个经历:

【A1相关经历】:

记得上周末的傍晚时分,四岁半的弟弟正从小区玩耍回来,看到桌上的西瓜,伸手就要抓起来吃,我看到他满身是汗,脏兮兮的手就要伸手去抓东西吃,我当是又急又气,立刻就训斥孩子:“妈妈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洗手,你看看你,满身都是脏兮兮的就想吃东西,一点都不讲卫生!现在马上去洗手洗脸,没洗干净就不要吃了。” 本来开心心心回家的孩子被我突如其来的一顿训斥吓到了,立刻委屈的大哭起来。
【A1反思】:

现在想来,当时的我又急又气,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当下,①我没有说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虽然知道孩子玩耍回来又饿又渴,但是看到他不洗手的行为,情绪脑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②因为急于阻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没有及时“说出自己感受和需求”,没有让孩子理解妈妈担心他因为不讲卫生,吃坏肚子的担忧。③没有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更没有给到孩子平等沟通,解决问题的机会,而是用训斥的语气在指责,忽略了理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在问题发生的时候,最难的是转变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不能把孩子当成是一个“问题”来纠正,如果当时肯花时间坐下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分享彼此的感受,我想一定能和孩子一起讨论出解决的办法。

【A2目标】:

孩子需要成长,家长又何尝不是呢?遇到反复出现的问题时,多一些耐心,真诚的和孩子沟通解决问题,在我看来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决定在本周六的家庭会议中,通过跟孩子一起回溯事件和平等对话,帮助孩子养成吃东西前主动洗手的习惯。

【A2行动】:

我打算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谈对方感受和需求】:“宝贝,上周天傍晚你从小区开开心心的回家,到了饭点,看到可口的西瓜,一定很想吃。妈妈没有先提醒你去洗手,而是直接训斥你不洗手就不要吃东西,我想你一定又委屈又难过。”
第二步【说自己感受和需求】:“但是,你要知道,在外面玩耍回来,身上手上都有很多的小细菌,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如果不洗手就去拿东西吃,小细菌跑进肚子里,很容易吃坏肚子,妈妈很担心你会生病。”
第三步【寻求解决办法】:“妈妈希望你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每天都健健康康的,我们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小细菌不跑到宝贝的肚子里面呀?

第四步【写下所有想法】:过程中,多一些耐心,倾听并记录孩子的想法,及时的给与回应和积极引导。

第五步【沟通达成共识】:“宝贝太棒啦,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抵抗小细菌,我们一起试试吧!

我想,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除了当时可以多一些耐心地跟孩子真诚的交流,我们还需要注意在沟通后及时给与孩子积极反馈。譬如:下次孩子回家第一件事情就记得先洗手,一定要及时肯定他的行为:“妈妈看到宝贝一回家就去洗手,香香的,洗的真干净,宝贝真是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妈妈要奖励你双倍家庭积分哟”。

【奖励】: 如果我能在家庭会议中跟孩子达成约定共识和实践意愿,就奖励我自己双倍的家庭积分。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也许我们会遇到更多的育儿问题。我相信为人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让我们学会感受孩子,理解孩子,引导孩子,智慧的爱孩子!相信孩子拥有心灵上的富足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是一生当中宝贵的财富!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分享,感谢各位伙伴们的陪伴和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