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拆书现场。我叫孙春燕,我的三个标签:二宝妈妈、推动企业在线学习落地17年、6年后回归的99号二级拆书家。今天是我在拆书路上打怪升级TF3-1的分享。
首先我们来进行分组,从我左手边起两两一组。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的拆书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区分“评论性赞赏”和“描述性赞赏”,在需要夸奖他人的时候可以运用“描述性赞赏”的三步法,让对方真正收到你的真诚赞赏,以帮助他人了解和认可自己的能力。
【事件场景】:有一天下班,我带了个朋友送我的巧克力回家给4岁女儿吃。女儿拿到巧克力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送我巧克力?我随口就说:那是因为你今天很棒呀!女儿疑惑的问:妈妈,我做了什么让你觉得我做的很棒,还奖励我巧克力!我顿时哑口无言,因为我才刚刚到家,根本不知女儿当天表现。
【提问】:大家在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场景,你明明赞美、表扬了对方,却引起对方的质疑、否定、甚至拒绝。
【影响】:如果我们在赞美他人的时候,常用“你真棒!”、“你真会.....”、 “不错!”、“真有才!”等词语的话,对方很可能会发展为为求表扬而做事,没有内驱力,你的表扬也没有促进对方成长,没有自信等一系列问题。对方也感受不到你的诚意和发自真心,不能产生自我认同感。这个赞美就很“鸡肋”,时间长了,对方还会觉得你很敷衍而不再信任你。
【解决】:我今天带来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描述性赞赏”的方式,让对方真正收到你的真诚赞赏,以帮助他人了解和认可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本书还通过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2、鼓励孩子自立 3、代替惩罚的方法等7个章节教会我们学会用有效、愉快的沟通方式与孩子建立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最终成为独立、自强、充满爱心和具有责任感的人。
选自书籍P185
我必须承认,开始的时候,我对这种赞赏方式表示怀疑。即使已经见过一次效,我还是对它有些想法,为什么不用“太好了!……你真棒!太了不起了!”这种最自然的赞赏方式,而非要用另外的方法来描述我们内心的惊喜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努力去尝试,起先我很严格的去做,结果不久之后,我注意到孩子真的开始赞赏他们自己。
我:(没有说:“吉利,你真了不起!”)你算出来打折的玉米罐头是一美元三个,比不打折的一捆玉米罐头实际上要贵很多。我真高兴。
吉利:(咧嘴一笑),我很聪明啊!
我:(没有说“安迪,你真棒!”)你把韦克尼太太这么复杂的电话留言都记下来了,写的也很清楚。我明白为什么明天的会议顺延了,我需要找谁,该告诉他们什么。
安迪:是啊,我是个很靠得住的孩子。
毫无疑问,孩子们越来越了解和认可他们的能力了,这给了我继续努力的动力。而且这的确是需要努力。真正看到孩子好的行为,去体验并且详细描述出来,总是比只说一句“你真棒!”要困难得多。
【what】:拆页中,括号中的“你真了不起”、“你真棒”这样的赞赏没有任何描述,属于评价,所以这个叫“评论式”赞赏。而文中这个妈妈的赞赏是对孩子细微处进行描述,促进孩子(安迪)不断增强自己内心的力量,觉得自己是一个聪明的、靠得住的孩子。这种通过描述感受、真实看到的,就属于“描述性赞赏”。所以如果我们想通过赞赏激发对方的内驱力、让对方意识到努力的重要性,培养出自强、自立、自信的能力,我们就要要尽可能使用“描述性赞赏”。
那么怎么说才是“描述性赞赏”呢?接下来我举例说明下。
例1:周日,闺蜜带着孩子来我家做客。我拿出买的蛋挞皮和蛋挞液,烤了12个蛋挞。闺蜜立马就夸奖我:哇,春燕,这个蛋挞真好吃,你烘焙技术真好!
其实烘焙我只会烤蛋挞。真谈不上技术好。这属于描述性赞赏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当然不是!这个是典型的评价性赞赏,这个赞赏,让我产生怀疑,使我的内心对自己的烘焙技术是没有信心的。
例2:女儿最近迷上画画,我刚刚下班到家。好好就把她画的画给我看。
好好:我画的好吗?
我:画的好极了!
好好:哪里好了?
我:整幅画都好!你画的太美了!
好好:哼!你根本就不喜欢我的画!
这是描述性赞赏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当然不是!这也是评价性赞赏,这个赞赏让好好很不满,觉得妈妈不懂欣赏她的画。这个赞赏引起的是否定。
例3:8.7上午我参加了儿子的朗诵汇报演出。
儿子:妈妈,你觉得我们班表演的怎么样?
我:从你们一开口朗诵,我就听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而且你们朗诵的时候,下面掌声响了4次,全场观众都很认真的听你们的每一句台词。
儿子:真的吗?
我:当然,你看我都录像下来了。我们可以一起来回顾一遍。
儿子看完视频说:妈妈以后我要更努力的学习主持人课程,争取明年做汇报演出的主持人!
这个就属于描述性赞赏,通过对孩子朗诵发音、对现场观众掌声和神态的的描述来凸显孩子表演的好,孩子也通过这个赞赏表达出要努力学习,希望明年做主持人的愿望。这就是赞赏给孩子带来的自信,激发他要努力的内驱力。
【概念辨析】:通过上面的举例,我们会发现“你的烘焙技术真好”、“画的好极了”,明明说的都是溢美之词,为什么对方就感觉不到善意的正向的赞美呢?哪位老师可以给我一个解释?
学习者倪欢老师回答:“因为他们没有针对细节进行描述,只是泛泛的在夸奖!”
您说的很对,因为这些都是“评价性赞赏”,是带有主观的评论、评价的一种赞赏。那怎样才能感受到善意的赞美呢?那就试着用描述性赞赏来表达你的赞美,让你的赞赏不会出现这样的疑惑、质疑、心虚的内心对话。
【how】:那怎么说才能准确的表达描述性赞赏?
首先你要描述你看到的。例如:“哇,你的球投进去了,还是个空心球!”
其次描写你的感受。例如: “我喜欢你拍的这个草原的照片,它给我一种自由、纯净的感觉。”
最后,用一个词总结你看到的。例如:“你连续18天早起半小时早读,这就是我说的‘坚持’。”
回到例1:后来我给闺蜜也分享了“描述性赞赏”知识点可以用于她对孩子的教育,闺蜜很聪明,立马就对我说:“12个蛋挞我看你分了两次烤,但我看你第二次的时间设置的比第一次短一点,你一定是考虑到冷热烤箱需要的时间不同了。另外你倒入的蛋挞液只倒了距离蛋挞皮上边缘四分之三的位置,烤出来成品正好满了。你的用心让我感觉很幸福。这也是我平时说你的,你在认真做事的时候是个“细致入微”的人。”
我:哇,被你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得多学几个烘焙点心,下次你娘俩来我再给你们做!
这就是一个应用很成功的“描述性赞赏”,闺蜜就描述了她看到的时间设置、蛋挞液位置细节,并用“细致入微”来总结她看到的。成功让我有了再学几个点心制作的目标。
这边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步法可以选其中1-2步来进行描述性赞赏。
【适用边界】:“描述性赞赏”针对亲子沟通、成人社交都是适用的,但是有以下几个使用注意点:
1、赞赏的描述要适合对方的年龄和能力。比如我对我四岁的女儿说:我看到你今天起床自己把牙齿刷的干干净净。 我女儿就会表现的很开心, 第二天她更努力刷牙。但是这个话用来对我10岁的儿子说,他就会气呼呼的对着我。
2、赞赏的时候避免跟其他人比较。例如:“你今天只用了10分钟就吃完饭了,哥哥还在那边磨叽。”
通过我前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如何运用“描述性赞赏”。请大家自己编写一个小故事,故事内容需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话内容,部分对话运用到今天学习的“描述性赞赏”。时间4分钟,大家只要先写下关键词即可,无需长篇大论。为了便于理解,我已经把刚才烤蛋挞的案例做了一个模板,大家可以参考下。4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设计的故事。
学习者张老师现场分享:
时间:8.15 周一
地点:家中
人物:张老师和儿子
背景:儿子在家玩华容道汽车玩具结束后
对话:
儿子:爸爸,你看,我拼好了!
爸爸:让我看一看,拼的很成功耶!今天你拼的过程中能边拼边描述你的逻辑,说出那辆车挡住那辆车,能详细描述整个过程,这一点对你最终拼成功有很大的帮助。爸爸看到这个过程感到很开心,爸爸为你感到骄傲。这就是我们的“逻辑思维”!
结果:儿子听了以后拼图、玩玩具之前都会更用心思考好再行动了。
拆书家点评:张老师的对话完美运用了“描述性赞赏”,1、仔细描述了看到的孩子玩玩具的过程及语言 2、描写了自己的感受(感到很开心、骄傲)3、用一个词语总结看到的(逻辑思维)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学会了如何使用描述性赞赏。描述性赞赏一共有三步:1、描述你看到的 2、描写你的感受 3、用一个词总结你看到的。那么就请大家行动起来,今晚回去就对家人试试看,看看这个真诚的赞赏有多大的魔力吧!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