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宁波幸福虚度分舵练级场-暑期第二场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聚焦影响圈,让自己拥有掌控感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包子,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生涯教练、一级拆书家、翻转师,我今天拆的书目是斯蒂芬科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我们现在开始。

【事件场景】

上周,我的两份拆书过级稿,都被总舵的评审退回来了,当看到“评审未通过”这几个字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提问】

大家是否遇到过类似这样,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做一件事,但不被他人认可的事情吗?

【互动】

学习者:有

【影响】

想必遇到这样的事情,大家当时肯定会觉得委屈,就会把矛头对准外部,认为他人怎么不理解自己,然后会用消极情绪来应对,比如,抱怨他人,指责他人。但这并不会让自己感到舒服,也不能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甚至让事情变得更糟。

【解决】

今天分享的这本《高效能人士的的七个习惯》,是畅销全球30多年的个人成长类书籍,是各国政要,企业家的枕边书。今天带来的这个片段“关注圈与影响圈”就出本书七个习惯中的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它就能帮我们化解上面提到的问题,教会我们聚焦影响圈,通过转变思维、改变行为,养成习惯,去影响和改变外部环境,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现在请用3分钟时间阅读下面这个片段。完成的小伙伴请抬头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学完此片段后,学习者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运用聚焦影响圈的方法,制定扩大影响圈的行动方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 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见图 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 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 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概念讲解】【WHAT】

提问:这个拆页中主要讲了两个圈,请问具体是哪两个圈呢?

回答:关于圈和影响圈。

回应:非常棒,大家已经找到了这个片段的核心了。

这个拆页选自本书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重点讲述的是关注圈与影响圈。关注圈指的是我们关心的所有事,这其中有些是自己能掌控的,有些是自己无法掌控。影响圈指的是我们能影响和掌控的事。当然,很多时候一件事也可根据自己的掌控情况,分为关注圈和影响圈。

【案例辨析】

为了让大家能进一步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我们一起来看下面几个例子:

1. 我买的股票跌了。请问这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关注圈,关注的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2. 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请问这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关注圈,关注的对象是别人)

3. 你是一名医生,你亲戚的孩子想请你帮忙填报志愿,请问这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关注圈,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4. 我是个企业讲师,下周有家企业邀请我去给他们讲一堂课,请问这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影响圈,这是我能掌控的)

通过上面这四个例子,大家能清晰的辨别关注圈与影响圈,从中我们可以总结下辨别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几个因素,第一,可控的;第二,关注自身的;第三,自己能力范围内的。

积极主动的人更关注影响圈,会主动营造有利环境,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而消极被动的人更关注关注圈,不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控制。

【WHY】

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遇到困难时,会习惯性地抱怨,但这么做困难并不会主动消失,甚至会让其更消极、更焦虑、更没掌控感。只有把注意力聚焦于影响圈,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才能获得掌控感、得到更多的反馈,积攒更多积极的能量。

那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聚焦影响圈呢?根据片段的介绍,我推导出了下面四个步骤。

【细化步骤】【HOW】

第一步,阐述问题。可以从事实,感受和目标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二步,问题归类。回顾一下上面概念讲解里面的适用边界,根据自己的行为对问题的影响情况进行分类:

1. 不能控制的事 (包括①无法控制 ②超出能力范围) 2.他人控制的事 3.可以控制的事

第三步,找到影响圈。

之前提到,影响圈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一件事中自己能控制的那部分。比如,今天我的股票暴跌,这是我无法控制的,但我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选择接纳和放下,这是这件事的影响圈。其实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调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找到自己的影响圈。

第四步,采取行动。如果光想还是处在关注圈中,只有聚焦影响圈采取行动,才是真的影响圈。

现在回到一开始我遇到的问题,按上面这四步骤,我会这么做:

第一步,阐述问题。

事实:我的两个拆书过级稿被退回来了。

感受:沮丧、不甘心

目标:我要过级

第二步,问题归类。

可以控制的事:沮丧和不甘心

不能控制的事:拆书稿被退回、我要过级

第三步,找到影响圈

根据问题归类,面对可以控制的事,我要调整自己的情绪,没有过级是事实,这无法改变。想想自己接下来能做的是把稿子好好修改,达到手册要求的。

至于那些不能控制的事情,我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可控的部分。比如,可以跟自己的师父沟通,请她帮忙指出问题所在;还可以参考其他人的内容,做对比,完成自己的稿子。

第四步,采取行动。

我调整了自己的情绪,重新找了一个拆页片段,这次分享的内容,就是这样完成的。

大家是不是可以给我点鼓励啊!

谢谢大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通过之前的分享,想必大家对关注圈和影响圈,以及如何聚焦影响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做个练习。

【教学习者编剧本】

请大家思考下,在未来一个月内,你跟你的爱人、朋友、同事等人,可能会在什么情境下用到聚焦影响圈的技能呢?那时你会如何运用这四个步骤呢?

请大家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必须要有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你们的对话?一定要用到上面分享的聚焦影响圈的方法。

请用5分钟时间来编一下这个故事。等会我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NAP君案例记录

场景:故事发生在一对夫妻生之间,丈夫是自由职业者,因为接到的讲课单子越来越多,深也越来越忙,并且还会遇到甲方调整时间。因为频繁的调整时间又不提前告知,妻子对丈夫有了意见。

妻子:“最近你很忙啊!这周已经第三次放我鸽子了。”

丈夫:“老婆,对不起,又让你生气了。最近上课的时间一直在改,所以我在时间安排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想到引起了老婆大人的不满。我想下能如何调整。”

老婆:“算你有良心,那你准备怎么办呢?”

丈夫:“我觉得吧,这个问题有几个层面:第一层,我的时间调整后,没有跟你讲,导致你不知道我的时间变了;第二层,我对生活中你安排的事情和活动也没有很清晰。”

妻子:“好吧,这个事情让我很火大,但是如此看来,我也有些责任。”

丈夫:“我想到个解决方法。我去发一张日历,订在客厅的软木板上。我把我的工作时间安排写在上面,有了调整我第一时间去上面改动。”

妻子:“我也可以把安排好的事情写在日历上,这样你就知道家里的事情和安排了。”

丈夫:“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方法,我现在就去做。”

本次拆书活动分享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的运用积极主动的习惯,聚焦影响圈中的事,提升做事的效能。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