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无行动,不幸福》 所属活动: “设计提示三步法”---微行动配方,扣动习惯的扳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面对不得不做的事情时,用三步骤来提高行动的自主性!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来自镇江的Luna。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我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一名易经爱好者,我还是一个教育诊疗的推动者。因为信奉拆书帮的学习法而参加拆书过级,期待在这里跟优秀的伙伴一起学习、共同精进。

【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提高做事的自主性。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在面对不得不做的闹心事的时候,能够熟练用三个句式,通过接纳情绪、赋予意义、提供选择三个步骤,安抚自己,开开心心去完成任务。

为了方便我们接下来的学习,我们先分个组:对面坐的三个人一组,正好两组。

【图书介绍】

【F】龙城分舵的舵主说:从不知道到知道,是从水面以下到水面以上。但是从知道到做到,是从地上到天上。我们今天学习的书是《无行动,不幸福》,这本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行动力和幸福的关系。本书提供了45个行动建议,7份权威的心理学测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此外还有18个紧贴当下的心理学问题,具体指导读者“从行动中获得幸福”。

【A】该书作者赵昱鲲是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驻华代表,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与其他提高幸福感的书比起来,这本书既从心理学层面给出了自我认知的的理论指导,也提出了有个性化差异的行动指南。

【B1】如果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如果你是个想得多做得少的人,那这本书可以帮到你。我们可以先读,对自己有了充分了解之后开始行动,也可以边读边用,从最小的事情做起,对书中提到的45个自我提升策略一个个尝试,在实践中体会最小化行动带来的幸福感和踏实感。

【B2】今天的拆页讲的是如何提升做事的自主性。学完拆页,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那些不情愿又不得不去做事的时候,快速调整情绪,开开心心接纳任务。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一起来阅读拆页。读完请示意一下。

[片段来源]:《无行动,不幸福》

我自己经常因为工作需要到处出差,但其实我很讨厌在路上奔波,每次出差我都特别不情愿。这个时候呢,我第一步就会先共情自己:“唉,出差又花时间,又累,还要离开家人,是很讨厌。”第二步,我也试着理解为什么必须这么奔波,比如说:“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那么喜欢积极心理学,到外地去,不就可以把积极心理学带给更多人吗?”这就是给这件本来我头疼的事情找到意义了。第三步,我会想想这里面有什么选择:“这次出差,我带什么书看呢?”因为我特别喜欢读书,做这样的选择总是能让我非常愉快。这样的正面情绪,会让我在做那些我不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就又多了一点自主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部分伙伴已经读完了,下面我来说说对这段拆页理解。

【what】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的“我喜欢”,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愿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做了,自己不开心,不做,后果很严重。这个片段给我们提供了具体指南,通过接纳情绪、赋予意义、提供选择3个步骤来增加我们的行事自主性,对抗心理的负面情绪。也就是通过改变对事情的看法来改变我们的情绪。这里用到的是ABC情绪理论--事情就是那么个事,它对你情绪的影响不源自于事情本身,而是源于你看待这个事情的态度。

【why】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在面对一些“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我们的心理是抗拒、抵触、不开心。只有给这件事赋予了意义感,并且在细节上给我们提供主动选择的机会时候,才能淡化心理冲突,减少消耗,提升做事的积极性和效率。

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可能会一直拖延不去行动,即使去做了,也不会积极精进,导致做事效率低下。或者,把自己活生生逼成了受害者,情绪消耗严重。

【负面案例】

前年国庆,我已经安排好了去宜兴住两天。酒店都定好了,我妈突然打电话让我参加表妹的婚礼,还让我去新郎老家去认亲。我一百个不愿意, 直接把我妈说了一顿:你为什么自作主张安排我的时间?我等了几个月才等来了几天假期,就被你安排掉了。说归说,最后我还是妥协,气呼呼地去了。新郎家人说:这个姐姐脾气好大啊。你看这件事,弄得我内耗很大,还得罪了家人。

【how】今天的拆页里,作者通过三个方面向我们提供了行动方案,我将用三个句式来细化一下作者所说的步骤:

1、 接纳情绪:拿出一张纸,把自己此刻的真实情绪写出来,让这些不愉快的想法被看见。

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我一点都不想……,因为……。不仅我这样,某某某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这个某某某最好是一个你心中的英雄。这个英雄人物有同样感受,是为了不让自己被道德绑架,产生对自我的否定。比如:我一点都不想去开会,说的都是一些套话,还浪费时间。不仅我会有这样的感受,其他人也并不喜欢去开会。

2、赋予意义:人都是追求意义感的,为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找个意义,能提高我们的意义感。比如这么做了,可能会给领导留下好印象;这么做了,可能会认得重要的人;这么做了,可以顺便旅游一下……试着从多个角度去寻找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包括关系、社交、兴趣、影响力等角度,越多越好。

你可以试试这样的句式:“虽然是我不想做的事情,但是也许能……。”比如:“虽然我不想去开会,但是可能遇到很牛的同行”。

3、提供选择:既然已经决定去做了,可以从细节上提供一些自己喜欢的选择,转移不良情绪,让自己多点掌控感。这个选择通常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

可是试试这样的句式:“我是……还是……?”比如:我是开车去还是乘车去参加会议呢?

这三个步骤下来,相信你对去参加会议这件事就没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抵触了。

【成功案例】

时光倒流,我来用三步骤改写一下我参加表妹婚礼的剧情:

第一步确认情绪:用这个句式:“我一点都不想做这件事,因为……。不仅我这样想,……也会有同样的感受。”我一点都不想去,因为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安排。不仅我这样,即使qq(我单位的道德楷模)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第二步赋予意义:用这个句式:“虽然我一点都不想做这件事,但是也许能……。”虽然我一点都不想去,但是也许能看看南通的婚礼习俗。

第三步提供选择:用这个句式:“我是……还是……?”我是一个人去呢,还是拉着老公一起去?

然后,商量着商量着,就开心了,面带笑容、打扮地美美的,出发!

【异议预防】

可能有的伙伴呢会说,为不情愿做的事情找意义,这太难了。

这就要说到心理学上的ABC情绪调节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你是开开心心还是纠结气愤,不源于这件事情,而是源于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你看,当你安抚了情绪、赋予了意义之后,这件事情就变得没有那么让你排斥了。

强迫自己去接受,才是真的为难自己。让自己更积极更自主的去面对,那是真的爱自己哦。

【where】

面对那些迫不得已去做的事情时,这个方法可以增加我们做事的自主感和掌控感。对于那些你不想做却没有后果的事情,你可以直接放弃,不用那么费事去说服自己。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我们用刚刚学到的方法,一起来拆为己用。

【场景设计】

小林的孩子放在老家给爷爷奶奶带,由于疫情管控,小林已经有三个月没看到孩子了。上周省内管控放松了,小林迫不及待准备回家看孩子,买了孩子向往好久的奥特曼,婆婆特别想要的自拍杆。周五下班前,领导通知她去淮安出差。小林一百个不乐意,可这毕竟跟部门效益挂钩,还可能影响到年终考核。小林只好在视频里跟孩子道歉,答应下个周末一定回去。

【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小林,你该怎么提高去淮安出差这件事的自主性呢?接下来,我们花5分钟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结束后,我们请一到两位伙伴进行分享。别忘了咱们刚学到的三个步骤:接纳情绪、赋予意义、提供选择。大家也可以试试这三个句式:

1、用句式“我一点都不想做这件事,因为……。不仅我这样想,……也会有同样的感受。”来接纳自己的情绪;

2、用句式“虽然是我不想做的事情,但是也许能……。”赋予意义;

3、用句式“我是……还是……?”提供选择。

下面,大家开始在小组内讨论。

【学习者方案分享】:

好的,时间到了,哪位伙伴愿意来分享一下?

韩老师:为了说服自己去淮安参加会议,我先确认情绪:我的确想回家看望孩子,不想去淮安开会,这是事实,我

不隐瞒。其次,我要给这件不喜欢的事情找个理由。领导见我临时受命,看你会对我有好印象,这可能会是

年终考核的加分项。再次,我也给自己一个选择:离家不远,我就开车去吧!

感谢韩老师分享。我看李老师刚才讨论听热烈的,让我们听听你的高见吧!

李老师:首先得是接纳情绪:领导突然来这么个出差安排,打乱了我的计划,心里上的抵触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放

谁身上都开心不起来。半年下来了,也快进行年中考核了,接受这个开会的任务能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对于

我的半年度考核是有帮助的。这是在给去淮安开会这件事情赋予了意义。而且,淮安也有一些景点,我还没

有好好玩过,这次正好去转转。这也是给这件事赋予了意义。

【小结】

感谢韩老师和李老师的分享,看来大家掌握得不错,甚至都有了突破。咱们今天学习了通过接纳情绪--赋予意义--提供选择三个步骤,去处理那些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增加做事的自主性。记住三个步骤:接纳情绪、赋予意义、提供选择,希望大家能学有所用,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多一点自主性和掌控感。

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陪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