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大家好,我叫孙丽英,孙中山的孙,美丽的丽,英姿飒爽的英,我今天待拆的主题是断舍离的收拾法。
我们学完后,能够理解“断舍离”中的收拾概念,并能够学会利用(澄清)断舍离收拾法,对照当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我们不需要的物品做舍弃,精简自己的生活。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有类似的情况,一到整理房间就头疼不宜,看到满柜子的衣服,满地的鞋子和到处乱放的生活用品,无从下手。有没有这种情况,
学习者反馈:有
说明有共鸣的人非常多哦。
那一般遇到这种这种情况,大家会怎么做呢,
学习者反馈:再买一个柜子,还是要收拾一下,一萌说自己做了很多年的断舍离,家里的东西基本没用多余的东西。
假设如果我们再买一个柜子,那么我们家里的东西是不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会给我造成这个房间非常杂乱,
影响:杂乱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心理学有这么一个说法,在一个杂乱的房间居住,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杂乱和沉重。
那该怎么办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断舍离》,这本书是日本山下英子写的。这本从道和术两个层面去帮我们意识到,如何通过对日常家居收拾整理,让你从根本上改变意识,看清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心理上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轻松简单的生活。
好的,我们来测试一下,做个测试题,有五道题目,分值为1到5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5分代表完全符合。花一分钟时间,如实的回答,对自己诚实,填写完的举手示意下。
选完以后大家算一下自己的得分,
互动:
一盟24分,我们给这个同学一个掌声,说明你的断舍离做的非常棒。
其他同学:13分,14分,12分,在10到20分之间,说明你们有断舍离的意识,但在落地执行方面还有些欠缺,在执行力上去提升,我们就上升一个境界了。
我们今天是要来学习这个断舍离啊,很庆幸的是,10分以下的没有,说明我们都还是有断舍离意识的。
好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下面的片段,大家也是花1分钟时间阅读下,阅读好的举手示意下。
断舍离是一种不收拾的收拾法,一旦了解它的机制,你就能在瞬间燃起斗志,下定决心大干一场。因此,我非常有必要先说明断舍离的含义。
平时里,我们想把房间整理干净,一般会从那里下手呢?想到要整理房间,我们脑子里浮现的往往是整理、整顿、打扫(扫、擦、刷)这些词,需要注意一点,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收拾,和“整理、整顿”有一种微妙的差异。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能体会到两者之间的这种微妙差异。
在断舍离里,收拾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给出收拾的定义。
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不要物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和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提问
1、对于断舍离中收拾的概念,大家觉得是不是跟平时认为的收拾不一样?
答:是的
2、那么对于断舍离里的收拾,是怎样定义?
答:刷选,刷选必要物品的工作
3、它有哪两个轴线?
答:关系和时间
【概念讲解及适用边界】
What:这个片段介绍了我们日常整理、收拾房间的概念及断舍离里收拾的概念,并对两者做了相应的区分,片段中讲到断舍离里的收拾是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有两个重要维度需要去考虑:关系轴~我与物品是什么关系,时间轴~当下时间,简单来说,断舍离中的收拾就是去看当下自己与物品是否有关系而去做出去或留的选择,而整理是我们一般意义的打扫及分类归纳,并未对物品做筛选,也没有时间概念。
【不这么做的坏处】:
我们为什么要定期去做收拾呢,如果我们不定期去做收拾,那么我们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物品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想要的东西第一时间找不到,另外,我们与物品的关系也是不清晰的,那这个不清晰会给我们带去思维上的不清晰,这会造成我们无法享受物品,反而还会被物品扰乱内心的宁静,影响我们的心情,影响我们的情绪。
【how】所以断舍离的收拾对我们日常生活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那我们该如何去做呢,我梳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问关系
我与这个物品到底是什么关系:它给我带去了什么价值,如果没有它对我对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我与这个物品到底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问自己:它给我带来了什么价值,可以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方面去考虑。如果不太清晰,我们还可以从另一维度,没有它对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举个例子,这是我包里拿出三样东西:手机、便签、KFC番茄沙司。
手机:我们先来看手机,它给我带去什么价值:联络别人、看时间、照相、看信息、看视频,还有录音等等,非常多的价值。如果没有它会对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那影响可大了,没有手机那相当于与世界失联了,所有它非常重要。
记事贴:给我带去了什么价值呢,可以在我看书需要做标记的时候用它来做记号,或者记录易忘事件贴在墙上提醒自己。如果没有它会对我造成什么影响呢?看书看到重点就没有办法做记号,没有备忘录容易遗漏需要处理的事情,这样看,它对我也是挺重要的。
KFC番茄沙司:给我带去什么价值呢?上次买肯德基的时候顺手拿的,可以给我吃的东西上增加味感。
第二步:看时间
我当下需要它吗,如果不需要,那么我什么时候会需要它,3个月,半年,一年有没有可能用到。
我们还是来看这三样东西
手机:当下显然需要的,我现在还在拿它录音呢。
记事贴:当下不需要,那我什么时候需要它,看书的时候或者要提醒自己遗漏事件的时候,基本一个月内要用它几次。
KFC番茄沙司:当下不需要,以后也不需要。
第三步:做去留
把我们当下需要的留下,把我们近期需要的放在一处,把我们不需要的送给需要的人或者扔掉。这样我们就有一个很清爽舒服的空间了。
所以手机肯定要留着而且要放在显眼的地方,随时都要用,记事贴呢放在包包特定的位置,以防用的时候能马上找到。KFC番茄沙司呢,就直接扔了。
大家看,经过这一轮与物品对话,问完了是不是我们跟物品的关系更加清晰了,思维也更加清爽了。把这个扔了,我的包包又可以减压了,一身轻松!
【预防疑义】:
这三个步骤看似简单,但真正去做很多人会有一些挑战,有些人会处于这么一种纠结中:对一些物品自己用不到了但舍不得送人也舍不得仍,看到大家使劲的点头,那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对于东西贵舍不得仍也舍不得送人的情况,我想邀请你看下你自己跟物品的关系,是你在主导它还是它在主导你?你扔不掉的放不下的到底是什么,邀请你好好的问一下自己。
也有一些小伙伴会有这样的疑问:很多东西当下不需要,以后不确定要不要,那都要处理掉吗?如果都这样处理岂不是很败家!
对于以后有可能用到舍不得仍的情况,作者在书中给出了比较好的建议,就是把时间维度拉到2年,如果2年内你会用你就留下,不然就处理下。也邀请你换个角度思考下,这些不扔的物品会占用你的空间,这个空间也有很大的价值的(大家别忘了杭州的房价很贵的啊),同时再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考虑,是你居住的环境舒适度重要一点还是物品重要。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之前遇到的,我的一个朋友按照这个方法整理了,扔了该仍的,但是仍完后过几天又要用这个物品了,他就觉得这种方法不是特别好。 对于这种情况,我邀请你下次在收拾的时候,评估下你所仍的物品的价值,如果对你来说很贵重,那么请你仍的时候慎重考虑,如果是个普通小物件,扔了重新再买也花不了多少钱。另外,从一个维度思考,你纠结的时间也是价值。如果你一直纠结于扔不扔,那么你在这个事情上花的精力和时间远超过你再买一个物品的价值了,请大家看见这份无形付出的价值。
再次邀请思考:你舍不得的到底是什么,放不下的到底是什么?你纠结花掉的价值远比你买个东西花的价值多得多。
这个是我们的三个步骤,断舍离最重要的是强调我们要放下对物品的执念,让我们真正的清理自己的心灵,过上简单自由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目的,不是说让你扔扔扔,而是说让你真正的去放下。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适用范围其实挺广的,适用于家里、办公室、办公桌、包包啊等的定期收拾,还有电脑、文件类的收拾,也适用于人际关系的梳理。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场景演练帮助理解,请在坐的小伙伴以最开始分的组为单位,根据剧情一起设计剧本并演练。
剧情:
现场包包大瘦身 包包一直作为我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它觉得非常的荣幸,同时它也有点压力与委屈,因为每天都要载着很多东西,而且很多东西是用不到的,它时常感觉很累。今天主人来这里学了断舍离的收拾法,它是特别开心,它要求主人们用断舍离收拾法的三个步骤来给它清理不用的物品,瘦瘦身。
我们两两一组,一组至少要有人有包,有包的一方把包里的物品拿出来,另一个人扮演提问者(用收拾的三个步法来提问)来提问有包的那一方,包包方如实的回答并去留的选择。时间给到大家8分钟。结束我会邀请一组小伙伴来到台前表演。 最后可以询问下包包方的身心感受,是不是更加轻松了。
学习者演示
tina和一萌一组
Tina问一萌 唇膏、漱口水、湿纸、护手霜、香薰、驱蚊、帽子,每个物品都挺重要,每天都要用的。
一萌问Tina:耳线(每天用)、护身符(精神价值)、钥匙(每天用)、购物卡(偶尔会用)、镜子(破了,也不用,就扔了)、纸巾(脏了,选择扔了)
锦康与小满一组
小满提问锦康,笔记本(每天都要用) 书(每天都会看)、一推之前拆书家的预备表,之前给拆书家点评的,还放在包里(使命完成,可以扔了)
通过一轮包包大瘦身,每个人都扔了一些东西,给我们减压了好多,包包轻松了,你也轻松了。
我们再来回顾下三个步骤:看关系、看时间、做去留,真正重要是我们一定要去问自己你舍不得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是舍不得仍的人,一定要去问自己这个问题。
【A2】(1分钟)
接下来我给各位伙伴布置一个作业,请你回去后,用今天所学的断舍离收拾的3个步骤选择自己的家里、书房、办公室桌面、包包、电脑、文件、微信进行清理,目标是舍弃自己不用的物品,
要求1、你用断舍离的三步骤来对你的物品进行取舍。2、分享你的最终的结果。将以上要求下周六前发到我们今天的拆书群里或私信给我
学习者反馈:一萌断舍离了一大推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