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活动进高校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矫正错误3R原则

开场:

各位爱学习负责任的小伙伴,大家好,我是李小英。又名李小易,祝愿我们活得越来越容易!按照拆书帮的惯例,我用三个标签做个自我介绍。第一个标签是MBTI高级施测师,助力天下有缘人天赋绽放、生命自由、成为独一无二的、真实而闪亮的自己!第二个标签是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及全球生涯教练,在学校负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与咨询。第三个标签是幸福的二孩妈妈。享受着与两个孩子的亲情滋养、彼此赋能和快乐共建。

今天,有许多拆书帮的新朋友,那么我先来谈谈“拆书”和“拆书帮”:拆书就是将书中的知识拆解转化出来,运用到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拆书法既可以用于个人学习,也可以用于组织学习,组织学习就像今天这样由拆书家带领学习者现场学习,用拆书法学习可以将一本50元的书拆出5千元甚至5万元的培训效果。所以来到就是赚到哦。

“拆书帮”就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非盈利公益性的青年自组织。表现为全国各地的拆书帮分舵,如宁波的幸福虚度分舵,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北京的城市之光分舵活动,暑假去海南,我已经联系上了海口分舵。总之,全国各地的拆书帮分舵都可以成为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在各地的落脚点和加油站。拆书帮的使命就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拆书法具体应用的就是便签法,也叫RIA读书法。

R(Reading)阅读,就是学习者阅读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理解,就是指用自己的话重述片段。

A(Appropriation)应用,既可以对过去正反经验的联系应用,也可以将所学内容应用于我们的未来计划及行动。

现在,我们就用RIA便签法开始正式拆书了。

我今天要拆的是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正面管教》这本书被翻译成了16种语言畅销全球,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法则”。该书旨在通过帮助家长和教师学会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自律、责任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受益终身的社会和生活技能。请大家阅读你手中的原文拆页,这段拆页选自《正面管教》P37,读完后请用眼神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一一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 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 Reconcile) —“我向你道歉。”

3.解决( 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是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已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自我原谅是“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第一个R(即承认)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注意过当我们愿意道歉时,孩子是多么善于原谅我们吗?你曾经对孩子说过“对不起”吗?如果你说过,孩子是怎么回应的?我在世界各地讲演时多次问过这个问题,听众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当大人诚恳地道歉时,孩子们几乎总是会说:“没关系,妈妈(或爸爸,或老师)。”孩子可能在一分钟以前还对大人的不重行为感到生气和憎恶(而且很可能正是大人应得的),而一旦大人说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彻底原谅了。

“矫正错误的三个R”中的前两个——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在充满敌意的气氛中试图解决问题绝对不会有好效果。

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作为一个人,我们很容易被情绪左右而失去正常的理智(倒退到“爬行动物大脑”的控制)这时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做出反应,而不是深思熟虑的行为。我深深喜爱正面管教原则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不论我犯了多少错误,也不论我的错误造成了多少麻烦,我总是能回归到正面管教原则上来,从我的错误中学习,清理我造成的麻烦,而且能让事情变得比我犯错误之前更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当我们和孩子之间发生误会,而对孩子进行了严厉斥责;当我们处于和孩子的冲突中,言语失控对孩子说了不该说的话;事后,我们会主动向孩子认错道歉吗?还是将错就错?或者是不了了之?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倾向于扮演权威,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即使错了那也是为孩子好。犯了错误,我们第一本能反应是怎么掩饰、有什么借口和理由,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本能地想要保住所谓的面子和权威,很难低头认错。

在我们的观念里犯错是件坏事,会给人感觉这个人能力不行,会挨批评指责,让人感觉很不好。因此害怕犯错,如果真出现错误可能会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这样做既不会在错误中得到学习,还可能进入下次又犯再犯的恶性循环。

如果想要有新的进步和突破,可以通过承认错误,主动和好,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Why】 如果我们不承认自己有错,可能会陷入为自已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批评别人或者指责自己的漩涡中去;如果我们不愿意承认错误,就不能矫正错误,对父母来说,那是一次亲子联结的断裂,是一个学习机会的丢失,是新可能新方案的错失。对孩子来说,则有可能是一次心灵创伤,一次错误的学习,因为他们会学习我们面对错误的方式,辩解、推脱、逃避,认为错误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不能把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

而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容易多了。如果作为父母我们愿意认错道歉,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父母本身不但能获得成长,修复亲子关系,孩子也能获得一个承担责任的榜样,他们也会学着去承担责任。正所谓“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成是一次学习机会时,承认错误就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们常常能从中收获到如释重负的好心情、和谐美好的沟通关系、惊喜的解决方案等。

【How】矫正错误的三个R

1.认错。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时,我们就会积极面对这个错误,会想进一步去探索。

2.和好。我向你道歉,主动承担责任。

3.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因为父母的原因造成和孩子间的矛盾冲突。适合用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和没生命危险的事件。不适合不想让步的谈判。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过去相关经历

上个月底,我把儿子书桌上一团锡箔纸当作垃圾扔掉了。他发现后,情绪激动地对我说,妈妈,你怎么这样?那是我的美术作业,要评定成绩的。说着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

我心里的第一反应是,我又不是故意要动你的东西,我以为那是垃圾,我这还不是为了打扫卫生,把你弄得乱七八糟的桌子收拾干净。

稍后,我从对抗的情绪本能反应中清醒过来。不管怎样,我动了他的东西,就是我的不对,不管初衷是啥。我对他说,对不起,儿子,妈妈闯祸了,我把你的美术作业丢掉了,我错了。我们一起来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弥补。

没想到儿子马上就原谅我了,对我说,妈妈,没关系,我先看看还能不能用,如果实在不能用了,我就重新做一个。爱你的嘛!我也回应道,爱你的嘛!

儿子的反应真的让我很欣慰,我也很庆幸自己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如果任由我的原始脑自我防御的本能反应,亲子关系就变得剑拔弩张了,仅仅是我的一点小小的改变,就收获了双方的情绪平和、信任、力量和爱。

【A2】我的未来应用

场景:昨天因为我跟老公意见不合,他想带孩子去公园玩,我坚持不去,后来我一个人去了美容院,结果不欢而散。

目标 :今晚用矫正错误的3R法跟老公好好沟通一次,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知道下次意见不合时怎么做更好。

行动计划:

1.承认错误。在今晚的家庭会议上,我要勇敢承认自己昨天犯的错误:大家意见不合我就生气是我不对。

2.主动和好。真诚向老公道歉:对不起,老公,我错了。我能遇到你这么爱孩子爱家庭的老公,真是天大的福气,我应该积极支持和投入家庭的集体活动。

3.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意见不合的问题。脑补一下可能想到的办法:(1)可以提前一天计划好。(2)讨论时可以说出各自的理由,争取得到支持。(3)如果生气了可以相互提醒暂停一下(比如,大宝会提醒说,妈妈,正面管教,正面管教)。(4)不要在情绪激动时做决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