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20160904广州小蛮腰分舵线下拆书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你真的会倾听吗?水澜色 学习目标: 学会倾听

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二级拆书家水澜色。今天拆解的片段来自这本——《非暴力沟通》。从书名就可以看出它是一本提升沟通能力的书籍。关于沟通,在我们生活工作中,无处不在、不可或缺。大家也一定遇到过各种需要沟通的场景。比如:朋友向你吐槽,家人的指责或不理解,或者是来自同事间的误会等。在这些情景下,你是如何倾听又是如何沟通的呢,当时效果如何?是成功化解了对方的情绪/误解?还是失败了呢?若失败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是因为当时的沟通方式,还是态度还是其他您没想到的地方没有处理好导致的呢?当时那件事情对你有什么影响呢?是否还影响到你和对方的关系呢?那在这本书中,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就提出了非暴力沟通模式,其包含4个要素: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表达感受、哪些需求导致那些感受、提出具体的请求。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更容易达成你的沟通目的。而今天我要拆解的主题——如何更好的倾听?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倾听使身心痊愈

     一个人如果有机会倾听,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卡尔.罗杰斯这样写道:“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安德森女士是一所实验小学的校长。有一天,她在午饭后回到办公室时,发现有位叫米丽的女生满脸沮丧地坐在那里等她。米丽一见到她就问道:“阿姨,你有时候会不会连续几天都做了别人不喜欢的事,而你并不是有意的?”

    “是的,”安德森回答说:“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时,她需要赶去参加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她并不希望满屋子的人等他一个人。于是,她就直接问:“米丽,我能为你做什么吗?”米丽轻轻抱住了她,望着她的眼睛,恳求她:“阿姨,我不要你做任何事情,我只想你听我说。”

    安德森后来回忆说,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她很感激她的学生给她的启发。她当时想:“如果时间来不及,就请满屋子的成年人等等吧!”她和米丽一起坐在了一张长椅上,她的手抱着米丽的肩膀,米丽依偎着她,搂着她的腰。她们就这样坐着,直到米丽说完她的心事,而时间并不算长。

    我的朋友劳伦斯也和我分享了她的一段经历。有一次,她和六岁的儿子谈话,话还没说完,儿子一不高兴就跑开了。这时,年仅十岁的女儿和她说:“妈妈,看起来你有一点生气,你希望他耐心地与你谈话,是吗?”听到女儿的话,劳伦斯大为惊讶,气也消了。儿子回来后,她也就能静下心来和他谈话。

    一位大学教师提到,一些教师通过倾听以及表达自己的需要,使师生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生们越来越敞开心扉,告诉我们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他们对干扰学习的因素认识得越清楚,也就越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虽然倾听他们占用了我们许多时间,但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不幸的是,系主任对此感到了不安。她说,“我们并不是心理医生,我们应该多花时间在教学上,而不是与学生谈心。”

    当我问他教师们怎么和系主任沟通时,他回答说:“我们用心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我们注意到,他有些担心,他希望我们不要介入到我们不擅长的领域中。我们还注意到,他希望我们能够告诉他,我们与学生谈心并不会影响教学。得到我们的反馈后,他看起来很欣慰。”

    在组织机构中,我们在听到上级的意见时,经常会把它看作是命令或指示。倾听同事或下级比倾听上级要容易得多。在上级面前,我们有时可能会有点紧张,以致无法静下心来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反馈。因此,我特别欣赏这些教师能像倾听学生那样倾听他们的系主任。

自测题:

<

   以下这个测量表可以帮你了解自己在倾听技能方面的现状。为了了解自己的进步,你可以在拆书结束后重新进行一次测量。





请仔细阅读下列每句话的描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1~6分的标准为自己打分(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












1.当他人遭遇痛苦时,我总是倾向于体会对方的处境,而不是给予安慰和建议。123456
2.当听到他人的指责、否定或抱怨等,我倾向于去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要。123456
3.在与他人交谈时,我总是通过询问的方式来与对方确认我的理解是否正确。123456
4.在倾听他人时,我倾向于让对方充分的表达,而不急于给对方提供解决方法或询问对方的请求。123456
5.在倾听他人时,我不会轻易表达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123456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接下来,先请大家进行一个小测试,来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属于倾听高手呢?

  大家可以算算自己的总分(5分~30分),分数越高,说明您越擅长于倾听。
自测题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倾听技能方面的现状。为了了解自己的进步,你也可以在今天活动结束后有意识的训练自己一个月后,重新进行一次测量。

  接下来请大家用5分钟时间阅读原文拆页,阅读完毕后请举手示意我。

  阅读完后,请大家结合曾经倾听他人或是被倾听时的情景或是书中的案例,来说说倾听对被倾听者和倾听者的意义有哪些?(比如,使人情绪好转、改善双方关系,获得信任,/成就感,助人)
   既然好的倾听意义非凡,我们到底该如何倾听才能让人身心痊愈呢?
   ①首先要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通常我们在听完对方述说完自己的经历、感受或求助/听到对方对自己的抱怨后,我们通常会去怎么回应呢?比如,我又被老板批了~~~建议(我想你应该...),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更大的好处),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样难过),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解释(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②不论对方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既不反驳也不自责。关于这一点,大家从片段的例子中,看看倾听者是如何做的?eg先生: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正面:太太:“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反面:太太“你生我的气吗?/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自责/只是关注他的想法而非需要)
   ③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建议使用疑问句来给予反馈。在他人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请求,这四个方面进行疑问反馈。判断以下反馈正确吗?例如,观察“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吗?”——“你说的是什么事?”。感受/需要“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你现在心情如何?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觉?”请求“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订酒店?”——“你希望我怎么做?”反面的例子无需用心体会他人。
反馈的时机:1.在对自己理解无把握时,2.他人有明显情绪时,通常希望得到反馈,3.即使你已理解,对方也很有可能希望你反馈,甚至会直接询问“你明白吗?”
   ④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例如片段中的例一。如何判断对方已充分表达:1.他变得轻松了,你也感觉到轻松了。2.他停止谈话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场景(家庭:与父母)你今年已经30了,却还没有男/女朋友,父母非常着急,不管是电话、见面,话题都是催着找对象结婚,为此,你们吵过好几次并影响到你和父母间的关系。你很苦恼,想有所改善。而这周末你又要去见父母了,你已经预想到父母又会对你唠叨了。但这次你打算尝试用倾听的技巧来回应他们。经过与父母的谈话和倾听,不但化解了父母的担心,你也重新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决心要认真对待。请在小组内讨论并分享你们的场景演练。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今天已经学习了倾听的技巧,请在本周内,抓住一次倾听他人的机会,去尝试运用倾听的技巧回应对方。记录下你们的对话,并仔细体会你们的对话,在倾听技巧方面,哪些已经运用,哪些仍难以改变惯有的习惯,并思考可以做何种改善并在我们的群内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来自水果微商的反馈:上午妈妈听到我微信里有客人说水果烂了的事,然后说那些人会不会故意来骗我果子钱,我刚想说妈妈别把别人想那么坏,况且别人要骗我,也是命中注定,但挂到嘴边的话被我吞下去了。我看着妈妈说:“妈妈,我看到你有点为我担心是吗?”妈妈笑着说是。我说:“你是不是担心我被别人骗啊?”妈妈说“是啊”。我说:“那你相信我能解决一切问题吗?”妈妈说:“相信。”这次沟通,妈妈整个过程都是满意和幸福的笑容。我也能感觉到妈妈被理解了。今后我会继续践行倾听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