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福格行为模型》 所属活动: 一个模型,高效改变他人习惯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一个模型,高效改变他人习惯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我的TF3-1分享,我是哈哈。三个标签介绍自己,二级拆书家,百家号码字专员,企业内训师。

【分组】

为方便学习,我们先进行分组,两人一组,。

【学习目标】

我们先共识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RIA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通过运用(行为)“共识动机,匹配动作,给予提示”三个步骤(澄清),帮助自己或者他人设计(界定)出改变微行为的具体行动方案,养成良好习惯。

【场景】

上周日,朋友检查出有肾结石,找我抱怨说,“医生让我一天要喝至少2L水,可2个月了,这个习惯我好像一直培养不起来,怎么办?”。我回答她,“那没办法,我又不能像闹钟一样提醒你”。结果朋友听完我的话脸更臭了。

【提问】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当朋友或同事苦恼于想要改变自己的某些行为向你求助时,你会怎么处理呢?是和对方一起设计行为习惯呢?还是给到了看似可有可无的建议呢?有没有想过如何让微行为改变更高效呢?

【影响】

虽然,这种改变看起来很小,但如果不设法解决,不单单是习惯改变方会受到这些行为的负面影响,甚至还会给他周边人带来困扰。

【解决】

今天,我们的《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通过一个模型,就可以让你清晰的认识行为运作模式,解读出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养成好习惯,戒掉坏习惯。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对福格行为模型的加工,帮助自己或者他人设计出改变微行为的具体行动方案,养成良好习惯。

两分钟时间,请大家阅读下手中的片段,请读完的伙伴举手示意,现在开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家庭中应用福格行为模型时,可以请家人来帮助你。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家务问题往往会让人们产生争执。我和我的伴侣丹尼对做家务的看法就很不一样,我觉得“差不多就好”,而丹尼认为“需要给房间彻底消毒”。于是,清洁浴室变成了一个大麻烦。丹尼无法忍受家里有霉菌,但我们的浴室排水系统不好,你肯定也猜到了,这样很容易产生霉菌,所以他一直都要求我用完浴室后要清理干净。但大多数时候我都没有照做。事实上,我极少这样

做。

有一天,丹尼要我和他一起去浴室看看,接下来他所做的一切展示出了行为设计的真谛。“我们都希望浴室保持干净”,他说。我同意。他看出我有一些打扫浴室的动机。于是,他接下来问的问题跟能力相关。他问我:“清理浴室有什么困难吗?”我说我不明白他的要求具体是什么意思,是要我用浴巾还是用拖把清洁地面?应该清洁墙面吗?丹尼这时顿悟了,他没有说清楚他到底想要什么,抽象行为对我来说实在太难做到了。而他接下来的做法既聪明又简单。他向我演示了一遍具体要做的事。他带我走进浴室,然后说道:“好吧,你关闭淋浴器后(提示),把浴巾从架子上拿下来,把它放到地上,像这样踩着拖几下,接着再把浴巾扔到脏衣篮里就好了。”丹尼展示的动作很简单,这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做到。这一切只需10秒。看他展示完具体要做的事情之后,我对任务难度的感知发生了变化,突然就觉得这件事很容易做到。

自从丹尼演示过后,我每天都会清理浴室。为什么呢?首先,我本来就想让浴室保持整洁,也希望让他开心。所以我已经有了一些动机,但却觉得这很难做到。在他演示之后,我才发现清理浴室很容易,这个行为立刻就到了行动线上方的位置。长话短说,现在的情况是:我知道自己不擅长做家务,所以我会说“演示给我看你希望我做什么”。他演示完,我的能力也就增强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时间到。

【what】

这个片段呈现了,在新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出连续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过程,从而达到帮助他人改变原有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why】

那为什么一定要转化出连续具体的行为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到习惯要求?

因为新习惯养成的初期总是痛苦的,甚至是需要意志力坚持的。只给习惯要求,没有直观看到具体的行为过程,提高了对方习惯培养新习惯的门槛。相反,有了具体的行为过程,行为实施起来会更简单,也就意味着新习惯的养成也就越简单。

【概念对比强化讲解】

这里,好像很容易把行为过程和习惯要求做混淆。我们来做个区分:

行为过程:像是行动方案,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有具体的,可执行操作步骤的。

习惯要求:像是行动指南,只是给到了行动方向,并没有呈现具体步骤。

【案例辨析】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看下什么是行为过程,什么是习惯要求。

例1.朋友想养成每天运动半小时的习惯,但总是坚持不下去,向你求助,你说,“这个简单,每天运动完发我打卡记录,我来监督”

【提问】这是行为过程还是习惯要求?

【答】习惯要求

例2.丈夫下班回家后总喜欢把臭袜子扔沙发上,妻子说“你下班了能不能把你的袜子放放好啊”。

【提问】这是行为过程还是习惯要求?

【答】习惯要求

例3.丈夫下班回家后总喜欢把臭袜子扔沙发上,妻子说“你下班后总是习惯先去卫生间洗手,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脏衣篓放在洗手台的边上,当你洗手看到衣篓的时候也就顺手丢了袜子,而且这样我们也能拥有更加干净舒适的环境了”。

【提问】这是行为过程还是习惯要求?

【答】行为过程

【how】

那怎样通过设计行为,改变行为来养成新习惯呢?这就是我们的福格行为模型,为方便应用,我们做了整理。

1. 共识动机

确认戒掉坏习惯或不当行为的动机,达成双方共识。就像文段中,夫妻双方的共同动机是保持浴室干净。

2. 匹配动作

明确改变行为的具体动作,动作越容易,越能养成习惯。就像文段中,丈夫给妻子演示清理浴室只需4个动作,10秒完成,完全是在妻子的能力范围内。

3. 给予提示

找到生活中一定会发生的事,用作行动提示,这是新行为产生并养成的决定要素。就像文段中找的行动提示是,关闭淋浴器。

【预防异议】

另外,这三个步骤是必须按部就班进行吗?

不是的,如果其中一个步骤中的信息足够强烈时,原有习惯也能发生改变。改变原有习惯,也就意味着养成了新习惯。

比如,有脂肪肝的母亲为割肝救子连续半年,每天行走十万步,这是步骤一中的动机足够强烈。

比如,养成看书时看封面的习惯,这是步骤二中的动作足够简单。

那如果是其中一个步骤不能满足呢?

如果是动机或者动作的缺失,要想培养新习惯是可以通过增强另外两个因素来实现的。

但如果缺失的提示,那原有行为就不会发生改变。

【where】

这种方法在什么时候适用呢?只要习惯改变方有个体独立意识,并且有想要改变的微行为时,都可以使用。

【正例】

运用这三个步骤,回到开始的例子,和朋友沟通喝水的事情,我会这么做:

1. 共识动机。告诉朋友,“医生,你,我 三方的目的都是希望你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

2. 匹配动作。设计行为方案,第一步,购买一个1L容量带有时间、刻度和吸管的小胖墩杯子。第二步,装完水后,把杯子放在电脑屏幕右侧位置(因为电脑时间在屏幕右下方)。第三步,看时间时,就按杯子标记喝水。

3. 给予提示。这里,装水的提示是早上放下包,中午吃完饭。喝水的提示是,看时间。

这样就完成了一天至少2L水的目标,也对喝水的习惯进行了改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

通过以上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经初步掌握这个方法了,通过“共识动机,匹配动作,给予提示”三步骤帮助自己或者他人设计出改变微行为的行动方案。为了加强运用,我们今天尝试编一个故事。

试想一下在未来一周或一个月内会发生的,你通过刚刚这三步法来影响他人或者自己改变行为的故事。

比如,你想用睡前看半小时书来替代刷手机的行为。比如,你想要让老公养成周末早起运动来替代赖床的行为等。

故事要以对话的形式呈现,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5分钟时间,大家可以先思考,然后把关键词句写在纸上,写完后在小组内相互分享。现在开始。

时间到,请一位伙伴分享下他的故事。请唐老师来给我们分享下。

时间:本周日
地点:朋友家

人物:我,朋友

事件:朋友想在今年完成攻读《红楼梦》的计划,之前一个月坚持了半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想帮助他完成这个小目标的同时,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

对话内容:

朋友:想找一些想把《红楼梦》读完的伙伴,一起建群共读,彼此激励,然后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

唐老师:这可以当做我们的共识。我有几个之前自己操作过的方案你看下适不适合用?

首先,我们可以降低任务难度,两天读一个章节。其次,你读完后,把自己的读后感以文字版的形式发群里,不管内容多少,重要的是发了。再次,我用语音发表对这段文字的解读。我的语音解读结束,你就要准备下个章节阅读了。

朋友:这个办法好,我们可以试试。

唐老师:当然,最重要的提示信息我们再明确一下,就是我发完语音条解读,这是给你开启下章阅读的信号。

朋友:好的,没问题。

【结束】

感谢唐振老师的分享,这个故事完整的演绎了三个步骤。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加工版福格行为模型三步骤“共识动机,匹配动作,给予提示”,希望大家在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三个,帮助自己或者他人设计出改变微行为的具体行动方案,养成良好习惯。

以上是我的TF3-1分享,谢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