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预计1分钟)
Hello~大家好,我是奉凰。你们没有听错,确实是奉凰,只不过奉是奉献的奉,凰就是凤凰鸟的那个凰。取了一个谐音。说到自我介绍,我想起了我的三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我是一个宝妈,我的孩子今年三岁了,所以我一直在如何实现亲子和谐共处的问题上努力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法。
第二个标签:我是一个培训师。有着六年主持经验的我,结婚生子以后离开了主播台,站上了讲台,专注于企业内训
第三个标签:我是一名学习者,播音主持专业的我,除了主持人资格证、记者资格证、普通话资格证以外,我还考取了初高中语文的教师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证等可能看起来和我完全不相关的证。现在呢,我还想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所以我来到了拆书帮,希望在拆书帮和大家一起进步。
拆书&拆书帮介绍(预计1分钟)
第一次听说拆书帮的时候,我的心里一直存在着一个疑问,到底什么是拆书,什么是拆书帮?是直接把每本书拆开?然后因为需要很多人来拆开这些书,所以成立了一个帮派?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疑问,下面我就和大家说说我对拆书帮的理解。
“拆书”是一种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让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再规划出具体的运用。
拆书法分为两种:个人拆书法与现场拆书法。
个人拆书法是让我们通过读一本书,运用R阅读原文,I重述原文,A内化知识。三个方法,将知识内化于心,变为己用。
现场拆书法是由拆书家选择一本书中的片段,通过自己的拆解加工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一群人共同实现把知识拆为己用的目的。这里的RIA与个人拆书法中的有所差异,这里的RIA就变成了R带领阅读,I拆书家对拆页进行演绎,A拆书家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和演练。
什么是拆书帮呢?拆书帮最初是由赵周老师创立的,它是基于拆书法的非营利性学习爱好者社群。它的使命就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目前在全国有多个分舵,比如我们现在所属的就是长沙麓山分舵就是其中一员。每个分舵都会定期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形式进行公益拆书活动,吸纳更多学习者加入进来。
(预计2分钟)
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本有关时间管理的书《番茄工作法图解》,这本书是2011年引入的中国,到目前为止已经再版了35次,足以见得大家对它的热衷。这本书不仅图画有趣生动,文字也通俗易懂,让人读起来毫不费力。掌握书中的介绍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大家对时间的焦虑,减少拖延,更好的掌握时间,更高效的完成任务。
今天给大家截取的这个片段,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处理内部中断,更专注的手上已有的事。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阅读片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向我举手示意一下。
拆页选自《番茄工作法图解》
接受、记录并继续
例如,在一个番茄钟内,我忽然想起要打电话订票。之前答应过妻子要预定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的演出门票。我是否立即拿起电话就拨?不。我继续我的流程——遵循番茄工作法。如果要减少中断,我首先得实事求是,每天遇到多少次中断?是哪种类型得中断?这些应当明确可见。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出现内部中断时要采取得策略:首先接受它,然后记录它,然后立即继续你手头得工作,避免真的被打断。至于说咖啡,在番茄钟期间我想喝多少咖啡都行,但只在番茄钟之间的休息时间去续杯。
分享I便签(预计 3 分钟)
What:
此片段告诉我们如何正确面对中断,并更好的处理中断。
Why:
大家有没有出现过,在专注做一件事时,经常会突然被其他的事情打断,然后思绪就会被带跑。比如:我正在专注写课件,突然想起要看一下手机上的什么信息,我就会停下正在做的课件,打开手机去看手机了。再比如,我准备去超市,在出门前,我儿子说妈妈,我的小汽车去哪儿呢。我就会忘记我要去超市,停下来给我儿子找小汽车。这就会导致到最后,可能你原本需要做的事情思路被彻底打断,或者让你完全忘记你原本需要做的到底是什么。既影响了做事情的专注度,还让你做了很多看起来紧急,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紧急的事情。
How: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既保持专注度、不被打断,又能不忘记之后要做的事情呢?
当然有,今天书中就为大家介绍了三步法:接受、记录、继续。
1、接受中断信息:接受大脑中突然冒出的中断信息,并对这个信息进行判断,是否非常紧急,是否需要立即执行。
2、记录中断信息:用便签纸或手机备忘录记录下你突然想起的中断信息,然后将它从你的大脑中移除。
3、继续专注手上的事:继续专注完成你当下正在做的事,直到内心设定的专心时间结束,再根据备忘录上的内容去安排其他后续的工作。
Where:
当你面对一些特别紧急的情况,例如锅里的水快少干了,你肯定不能先记录下来等会再关火,应该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关火。或者孩子遇到了什么危险,你应当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去保护孩子。在使用以上方法时,需要根据你面对的实际场景来酌情进行选择。
分享A1便签(预计3分钟)
前两天,我在陪我的孩子玩乐高,刚开始时我们玩的挺开心的,后来我看他自己在堆形状,堆的很认真,然后我的手机刚好响起了消息提醒。我就打开手机看消息了,结果看完、回复完消息,我又继续打开了朋友圈,然后开始看朋友圈,直到我的儿子开始抱怨,他说,妈妈,你不是陪我玩乐高的吗,不要看手机了。我才意识到我犯错了。
反思:
1、其实陪孩子是一件很需要专注的事情,从心理上没有认定这件事情很重要。
2、面对中断信息:手机的消息提醒,我的当下第一反应就是打开,没有判断是否是紧急,是否必须要打开,就直接打开手机看,以至于后来忽略了孩子
分享A2便签(预计3分钟)
目标:周日运用番茄专注法认真陪孩子玩1个小时的乐高,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妈妈的关注。行为:
1、接受:
①接受手机可能会打扰我们堆乐高这件事,提前将手机调制震动状态,尽可能的减少打扰。②将手机放在旁边的椅子上,减少习惯性的打开手机
③定义什么类型属于紧急事项:比如同一个号码连续拨打超过两次,定义为紧急事项,需要接听。微信等其他信息不在紧急事项内,结束陪伴之后再查看。
2、记录:
①在手边准备便签纸和笔,以便记录信息。
3、继续
接到中断信息后,用便签记录紧急事项,然后继续陪伴至陪伴结束以后,再规划之后的行动。
奖励:
如果完成了这次专注的陪伴,中午就带孩子出去吃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