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青青,我的三个标签是,0-6岁教育者、新手拆书家、终身学习者。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拆书,一起成长。
学习目标:今天我拆书的主题是结论先行,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今天参加的小伙伴,能在现场练习时准确的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在指定的时间内用三步法表达观点。
书籍介绍:
F(特征):今天为大家拆的这本书是《结构思考力》,作者 “李忠秋”是企业咨询行业的顶尖讲师。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源自美国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讲述如何运用结构化思考的方式,帮助我们学会更精准的沟通表达,写作,以及解决问题。
A(优势):这本书是在中国思维类书籍里最受欢迎的书之一,和同类思维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案例更为生动接地气,也非常贴合中国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好理解,好运用。被大家誉为“中国版金字塔原理”。
B(利益):
【B1】为什么别人两三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事,你说了一大堆别人还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这本书会帮助我们如何用结构化的方式思考,提高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B2】今天的拆页会教我们一个快速精准发言的方法,能迅速让别人理解你的想法和达到沟通的目的。
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阅读完后可以和我说下,谢谢!
【R】原文片段: 1分钟
《结构思考力》P30
阅读原文拆页1分钟
R原文片段:结论先行
你有一个不耐烦的上司吗?
“我的上司对我特别不耐烦,每次汇报工作或者会议发言时他都打断我的话,真是郁闷!”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版本。
“我们的这些干部每次找我汇报工作,就在那里说呀说的,经常是听了15分钟也没听明白他们到底想说什么事情,只能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打断他们!”
上述情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问题的核心不是我们的上司不耐烦,而是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又能让对方准确快速地把握你的观点?
那么怎样消灭你上司的“不耐烦”呢?(注意我说的不是消灭不耐烦的上司……)
消灭上司的“不耐烦”,从“结论先行”开始。
【I环节】
【why】
大家是否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沟通的时候自己说了很多,对方却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你的重点和目的是什么。领导问你一件事,你事无巨细的汇报,却没有结论,领导听的很不耐烦。
【常见做法】我们平时沟通很容易先说原因和细节,或者想到哪说到哪,容易逻辑混乱。
【糟糕后果】结果讲了半天别人也不知道你的重点是什么。这种沟通方式不仅效率很低,也会让听的人很不耐烦,导致错失机会,或出现误解、产生冲突。
【what】
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发言的时候用结论先行的方法,既能清晰的表达出我们的观点,又能让听的人快速理解,提高沟通效率。
【how】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结论先行的发言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亮出观点
开门见山的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
第二步:说明要点
说出支持观点的要点,建议不要超过3点。
第三步:总结观点
再次强调观点,加深印象。
【具体失败的案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己的经历。上个月我和一个朋友聚会,她说感觉我最近有很多变化,知道我一直在学习,就向我请教经验。当时我的脑海里就闪现出了自己看书的画面,于是我就很兴奋的和她讲自己看了哪些书,上了什么课,都有什么收获,讲了很多。朋友听完后很迷糊,觉得我像讲故事,对她也没有什么帮助。
其实我可以这样说:
第一步先说结论:学习不在于你看了多少,听了多少,而是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行动改变。
第二步说要点:首先,你要选择感兴趣或者能帮助你解决问题的书来学习,其次要从书中找到适合的方法去实践。
第三步总结观点:读书要学中用,用中学,这样才能成长。
大家对我的经历是否熟悉呢?没错,绝大多数人在面对类似场景的时候,通常也都会像我一样滔滔不绝的罗列大量信息,因为我们习惯先说原因再说结论。
【Where】
结论先行的表达结构,很适合需要进行高效信息传递的时候,对方最先想听到的是结果的场合。比如商务谈判、演讲、辩论、工作汇报等地方都可以使用。
不一定适合亲友间情感类的沟通,或者沟通中需要进行情感铺垫的场合,或者需要保持神秘感的场合。
分享【A1】便签(激活过去的失败经验)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下在最近一个月,你有没有跟领导做过汇报,或者和同事、朋友进行想法沟通,和客户谈判,因为结论、观点不清晰导致沟通不畅的经历?
比如微信上和朋友发了一大堆文字,朋友不明白你到底想表达什么,目的是什么?
和同事讨论工作,分析了当下遇到的困难和原因,但是对方不明白你说这么多,是想要让他做什么?
或者公司例会上,领导要求汇报工作,你把这个月做了哪些事情一条条说出来,听了20分钟领导没明白这个月目标到底是完成还是没完成。
请大家分享一个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成功的例子,5分钟后我会请小伙伴分享她的经历。
提醒一下大家,分享的经历要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只讲当时发生了什么就可以,不需要说应该怎样做。
(再次强调提醒)大家注意,是发生在过去失败的亲身经历。
哪位小伙伴愿来分享一下自己过往的经历呢?只需要分享发生的场景即可,不用说怎么解决。
(再次强调)这个场景需要说明时间,地点,人物,具体事件。
学习者分享:
静思:
我们最近要通过访谈会议,了解业务部门对领导力的需求。领导让我写访谈提纲,就是怎么去和业务沟通。我写的提纲呢,就是先说自己的计划,已经在做什么事情了。领导看完就问,你先说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或者告诉对方,你做这个产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这个会的目的是什么?那我原来的提纲,只是在讲我做了什么事情。
桃Elena:
四月份的时候,我在带一个同事,我告诉他要推广一个峰会。因为我们当时只负责推广,不直接做业务,所以我就和他说只要做推广就好了,没有说如果有客户来的怎么做。而且和他讲了很多为什么不做客户的原因,因为我们不是直接业务部门,另外如果有遇到客户还得看是谁的,可能就是讲原因讲的太多,他听的不是很明白。后来有客户来咨询,他就不知道怎么做了。我当时就没有表达清楚,导致新同事不知道怎么安排这个客户。
赵鑫:
我之前碰到的就是我的下属给我汇报的时候,经常性也是讲过程,因为我们这个工作处于一个技术支持的工作,需要马上给客户给回复,但是我们的这个运营团队汇报的习惯,就是像你刚才讲的,就是讲原因,讲方法讲怎么样困难,就是没有结论。
分享【A1+】便签(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谢谢静思和elena的分享,如果现在打开月光宝盒,让时光倒流,我们重新回到刚才的场景中,运用今天学习的结论先行的方法,你会怎么做呢?
每个人都请联系自己刚刚想到的,发生在过去的那个不太好的经历,使用结论先行的方法进行反思、反转,我会给大家 3分钟的时间讨论,讨论结束后,我将请小伙伴来分享。
(再次强调)请大家注意,是重新用“结论先行”的方法,把你失败的经历重新演绎一次。
学习者分享:
静思:
结论:先说这次访谈会议的目的,我们做了什么样的产品,希望对方给哪些建议。
要点:疫情期间还是要持续增加领导力课程
我们把领导力的产品做成便捷的线上的形式
根据现在做的产品计划,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一些建议,或者是共创定制。
总结: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够跟大家有一个共识,然后能够跟大家有个更多协作的机会。
桃:
结论:我们不是业务部门,不直接谈客户,但有客户还是要跟进的。
要点:我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推广,如果有客户,就让他先填表格。
具体什么样的客户,怎么跟进我后面再和你沟通。
总结:有客户先填表,交给业务部门去跟进。
谢谢大家的分享,相信大家听完后也都有自己的收获。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结论先行的表达法”,让沟通更有效率。希望今天我们在座的小伙伴在结束学习之后可以尝试使用这个方法应用到不同场景的沟通中。
好了,今天我的拆书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用心聆听和积极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