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人性的优点》 所属活动: 智成分舵20220317线上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我们怎样才能跳出忧虑的怪圈,甚至战胜忧虑呢?

开场:

大家好,我是宏宇。

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是建筑行业注册造价工程师,大家有建筑行业成本或预结算方面的疑问可以咨询我;第二个标签头痛的奶爸,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近期会找些育儿的书来拆一下;第三个标签是健康饮食倡导者,注重饮食搭配,合理控制体重。

以上是我的自我介绍,在生活或工作中,当我们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做,内心焦虑、忧心忡忡时,大家是原地兜圈还是按照一定的思维习惯稳步向前推进解决问题并减少焦虑呢?下面我来分享下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优点》这本书P042-P043一个片段,聊聊一个据说可以将烦恼减少一半的方法,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 人性的优点 P042-P043

下面就是利昂·希姆金讲述的来身经历:

十五年来,我几乎每天都要把一半时间花在开会讨论问题上——我们究竟应该这样做、那样做,还是什么都不做?会议室里气氛紧张。人们或是坐如针毡,或是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争论不休,来回兜圈子。每天晚上我都精疲力竭。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会在这样无休止的重复中度过。我已经这样做了十五年,而从未想到过更好的做事方法。如果之前有人告诉我能够在这些令人焦虑的会议上节约四分之三的耐间,进面消除四分之三的精神压力,我一定会认为他是个激进又育目乐观的空想家。然而我自己却找出了能实现这一点的方法。到现在,这个方法我已经用了八年。它为我的效率、健康和幸福创造了奇迹。

听起来很像是戏法——但就像所有戏法一样,一旦你知道它的手法,就会觉得再简单不过了。诀窍是这样的:首先,我立刻停用了十五年来的会议程序。原本的程序是这样的,遇到问题的同事会向我汇报全部细节,然后问我该怎么做。而现在我规定所有来找我讨论问题的人都必须先提交书面报告,回答这四个问题

1.问题是什么?(过去我们总习惯开会讨论,往往焦虑地讨论了一两个小时都还不清楚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唇枪舌剑地争论遇到的麻烦,却懒得把具体问题写下来。)

2.问题的成因是什么?(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很惊评自己竟然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开会,却没有试着弄清问题的根基。)

3.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方法?(过去开会的时候,一有人提出解决办法,就会有其他人跳出来反驳,以至于火药味越来越浓,最终离题万里。而会议结束后也没人把讨论中提到的方法写下来。)

4.你建议采用何种方法?(以前同事来找我开会的时候,往往已经焦虑了好几个小时,却还原地兜圈子。他们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可能的解决方式,更不会写出“我建议采取这样的措施”。)

现在,我的同事很少再带着问题来找我。为什么?因为他们发现要想回答这四个问题,他们必须先深入了解事实,并且认真思考他们的问题一旦这样做了,他们会发现在四分之三的情况下,他们完全不用再来咨询我。答案会自行浮现,就像烤好的面包片从面包机里弹出来一样。就算需要磋商,会议也只会花费之前三分之一的时间,因为讨论会有条不素地依照逻辑进行,进而导向合理约结论。

现在公司内部消耗的时间要少多了。我们不再浪费时间忧心忡忡或是争论哪里出了错,而是采取行动让事情走上正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大家应该看完了。没看完也没有关系,接下来听我讲解就好。

What(0.5min)

原文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问题,不知所措或苦恼、忧虑时,回答以下四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减少我们的烦恼。

1.问题是什么?

2.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3.有哪些措施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4.你建议采取何种措施?

Why(0.5min)

这四个问题,本质上是对表面现象进行深层思考的动作。

通俗点说,你的境况很糟糕,但你连敌人是谁都还没有发现,你如何找到方法对付他呢?所以,找到我们的敌人——了解事实的真相,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了解事实真相了,表象原因找到了,深层次原因呢?

所以,通过这四问,我们可以由表及里,思考并了解事实真相,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How:(2-3min)

怎样做才能了解事实真相,找到深层原因并解决问题呢?

问自己,并清晰的写出来。问什么?

第一步,问题是什么?

把让你烦恼、难过的事情的背景、现状、目标、冲突、影响找到并清晰的描述,可以是过去或现在的,把相关事实展现出来。

譬如,今天上午8点我心情很烦躁(状况)。最近二宝降临,且近期学习任务比较重(背景),原计划上午5-8点阅读3小时(目标),结果早上5点-8点时间段宝宝一直闹个不停,让我无法按原计划行动(冲突、影响)。

第二步,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不同的问题成因不同,无法一一列举。多留意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性分析,由表及里,找到深层次原因。

譬如,我上午8点心情烦躁,表象原因是宝宝闹腾影响了我原计划的执行。深层次的原因是我的期望值过高(3小时整片阅读时间),计划时忽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考虑不周,还有就是情绪管理不到位。

第三步,有哪些措施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找到问题的成因了,措施也就呼之欲出了。

譬如,我如果还想一整片的时间阅读,我该怎么办呢?

1.调整目标:3个小时整片阅读时间细化为半小时,降低你的期望值。

2.完善计划:一是根据宝宝昨天晚上吃奶的时间推断,明天可能那个时间段有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二是可以找帮手,让老妈在你想阅读那段时间帮忙照顾下宝宝。

3.找到宝宝闹腾的原因:饥饿?尿片该换了?想睡觉?不舒服?照顾好小宝宝之后才能安心做其他事。

4.情绪管理:这个非一日之功,慢慢来吧。把目标期望值降低,完善计划,找帮手,最低限度满足自己的期望,应该就不会有负面情绪了。

第四步,你建议采取何种措施?

就是你上面的措施中选择其一或者打组合拳。

譬如,上述4个措施中,如果我放弃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是最简单的,我什么都不用作。但我仍想有半小时以上整片的阅读时间,那就组合起来吧,第1第2两个措施先做好,然后找到宝宝闹腾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快速处理,再和老妈商量好那个时间段她来照顾宝宝。情绪管理,先缓缓吧。

Where:(0.5min)

这个思考模式适应性很广,好像大事小事都能用,但平时我们没这么思考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出现。

是的,在工作、生活中,当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没必要这么复杂,根据我们的经验给出直接判断就行;但是,当遇到的问题让你觉得棘手,无从下手或者感到烦恼时,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好了,上面对原文的知识点与对应步骤案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讲述。

大家过去遇到了问题、烦心事时,一般是怎么思考和做选择的呢?

譬如一直赋闲在家,最近直播销售挺热门的,要不要试试,但是不知道做哪些、怎么做,心烦得很;又或者,小朋友现在3岁了,别人家的孩子又是英语、程序、逻辑思维训练,咱要不要也跟风报一个,但一看存款,犹豫了,到底要不要报呢?学哪些呢?

我们回想下当时的情境,当时是怎么做决定的。

大家两两分组讨论大概2分钟,然后请小伙伴们分享以下。

好,讨论的时间到,谁来分享以下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案例1:Jessica分享其创业开店选址的烦心事

去年年初,计划在家附近找个店面做幼儿培训和托管的项目,在店面选址上遇到了烦心事。

家附近地段好的价格太高,价格便宜的位置又不方便。受地段和资金的制约,一直没有落实确定店面位置。

后来调整策略,一方面是把选址范围扩大,由家附近到跨区选址,譬如在龙岗区、坪山区等地方选址;另一方面是降低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但是最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店面地址。

加上今年疫情影响,所有培训和托管的业务都受到极大的影响,项目于是就暂时搁置。

非常感谢Jessica的分享。创业开店是件大事,也庆幸当时暂时搁置了创业的选择,疫情对培训行业的影响确实太大了。

【A2:催化应用】

刚才,我们讨论并分享了一些我们过去遇到问题、烦心事、焦虑不安等场景下的一些做法。

现在或者未来一段时间内(譬如1个星期内),当你遇到升职加薪困难,或者为小朋友的数学成绩担忧且无法参加任何培训班感到无助时,或者你女朋友说你还不够优秀而感到不安时,你会应用今天所学方法深入思考吗?——为什么我会感觉到不安,问题(冲突)出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我建议怎么办做?

接下来,大家花3分钟时间进行讨论,应用这四个问答,思考遇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案例1:Jessica分享疫情结束后再创业的思考与决定

在疫情结束后,我还是会选择继续创业,把幼儿培训的店开起来。

应用这四个问题,我的思考情况如下:

1.问题是什么?

(一直没有把门店开起来,主要也是受疫情影响)在疫情结束后,主要的问题是在价格和地段都相对合适的地方选择门店。

2.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门店不好选择,一是因为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期望找到地段好又便宜的店面)。二是没有整套创业实施计划,同时也没有很好的执行落实。三是未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

3.有哪些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降低期望值,地段与价格相匹配的门店就可以的。二是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情况并根据市场情况做好创业规划。三是筹备足够的资金。

4.你建议采用哪些措施?

组合措施,一是降低期望,二是做好市场调研,三是根据调研做好创业规划。

非常感谢Jessica的分享,完美的应用了本次拆书的技能分析问题和找到问题的解决措施。

【结束语】

好了,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分享,常问自己4个问题: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措施是什么,建议用哪个措施,来锻炼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考习惯。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