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390期线上活动总第421期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和如何赞赏孩子

开场:

大家好,我叫胡双红,可以叫我双双,也可以叫双姐。首先感谢大家在五一假期放弃休假来陪伴双双的2-4线上过级,为了不辜负大家的信任,我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回馈大家。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在如何培养孩子遵守规矩方面,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发。

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分别是:一名教师、二宝妈妈和宠物主人。这些标签都跟我稍后的分享有关系。

后续的讨论环节中所有的小伙伴将分为两组,大家可以自己取消静音上麦发言,不方便上麦的小伙伴,也可以把分享的内容写在聊天框中,每个讨论环节结束后会开放1-2个分享名额,时间的关系,没有尽兴的小伙伴,拆书结束后也可以私信交流。

稍后分享的内容都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F特征】核心是书

这本书的作者两位女士:阿戴尔和伊莱恩,她们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是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作家。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一起进行实验,研究总结形成这本书。

【A优势】重点是“比较”

相比同类型其他书籍,本书优势在于:选取亲子关系中最常见的场景,提供了正反两种案例,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图模拟,角色互换练习,很容易就学会了。

【B利益】对学习者而言。

B1:我们可以从本书中学会“尊重感受、寻求合作、代替惩罚、如何赞赏、应对愤怒”五个类型的方法和技巧,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心应手,把和孩子的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

B2:我们常说:家是一个既要讲规矩,又要讲爱的地方,要做到有爱的引导孩子讲规矩,是需要父母学习一些技巧的。今天选择的两个片段分别是如何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和如何赞赏孩子,第一个片段介绍了在孩子行事没有符合规矩时,如何不反感的引导孩子配合,第二个片段介绍了当孩子表现符合规矩后,如何激发孩子内动力,坚持好行为,养成好习惯的三个技巧。它们之间是承接的关系。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如何引导孩子合作的片段,学习目标是: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观察到孩子没有遵守规矩时,不再放弃原则破坏规矩或借着规矩发泄怨气,而是运用“引导合作五技巧”,引导孩子配合遵守规矩。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现在请大家花1-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看完之后,请在聊天框输1给我示意,谢谢。

如何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

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P82

把你看到的事或问题描述出来。

“湿毛巾放在床上了”

给孩子提供信息。

“毛巾把我的床单弄湿了。”

用一个词表述。

“毛巾”

说出你的感受。

“我可不想睡湿床!”

使用字条。

(贴在毛巾架上)

请把我放回架上让我晾干。

多谢!

你的毛巾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部分伙伴用眼神反馈了,谢谢大家的反馈!

【WHAT】

本片段提供引导合作的五个技巧,在孩子没有遵守规则时,运用这些技巧能快速有效的争取到孩子们的配合。

【WHY】

(一般做法和坏处)

不知道大家在家是怎么要求孩子遵守规矩的?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我们需要引导他遵守规矩,具体执行时,一些父母因为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遵守规矩,有的选择代劳坏了规矩;有的以规矩的名义发泄自己的愤怒,不但伤害孩子的身体,更伤害孩子的心灵。

(反例)孩子不配合的反例

比如从孩子十岁起,我们就约好,饭后由他负责洗碗,但他偶尔会想赖皮。有一天晚上,吃完饭都半小时了,碗还堆在洗碗池没动,看到这个情形,我就很生气:“你这个崽怎么搞的?约好了饭后洗碗,都半小时了还不动,想挨打了吗?”儿子说:“暴力妈,我正忙着做作业呢!做完作业再洗。”做完作业又找洗澡的借口来拖延,我无计可施,只能亲自上阵,一边埋怨一边洗碗,坏了规矩后,他就每天都想拖延;连续三天这样,我忍无可忍了,一巴掌呼过去,家庭大战正式爆发。

【HOW】细化行动步骤

打了孩子以后,我和孩子爸都挺心疼的,孩子爸爸建议:“要不别让他洗了,咱们自己洗算了”,我仔细想想,还真不行:首先洗碗这件家务是孩子自己选的,其次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坚持规矩,短期来看是约束,长期来看会终身受益。就到处学习能让孩子配合的技巧,最好是既容易操作,又不触发逆反心理。看到这个片段提供的引导合作五技巧感觉正合我意,和大家分享。

1、描述问题。句式是:“我看见。。。”只描述问题,不去指责孩子。比如“我看见湿毛巾放在床上”。如果能模仿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的方式说出来,效果会更好,儿子喜欢虹猫蓝兔,模仿虹猫的方式去描述:“少侠止步,碗在厨房等你!”,这样可以让他更快配合。

2、说明原因。一句话说明要求他配合的原因。比如“毛巾把我的床单弄湿了”。我想要儿子洗碗,可以说“要用干净的碗筷盛饭菜”,简单说明原因就够了。

3、一词提醒。用一个词语概括当下的情景。比如作者想提醒孩子:湿毛巾放在床上了,可以一词提醒:“毛巾”

4、表达感受。句式为:“我不想看到。。。”或“看到。。。,我不高兴”比如在这个例子里,作者说,“我不想睡湿床“。

5、亮出便条。格式:模仿”物”,提请求。比如模仿毛巾的口气写一张字条:“请把晾干,多谢,你的毛巾”。。

(反例变正例):

看完这5个技巧后,我计划找机会现学现用,前几天晚上,吃完饭之后,儿子起身往客厅走,不像是去洗碗的样子,我模仿虹猫的语气的对孩子说“少侠止步,碗在厨房等你!”。儿子一听,开心的回答,好嘞。这个技巧是描述问题。

我也试着说过:“家里需要干净的碗盛饭菜。”然后稍做停顿,这是说明原因。儿子想了几秒钟之后,往厨房方向走了。

我还试着看着他,语气温柔而坚定的说:“鑫杰,洗碗。”简单提醒后,儿子马上想起来去做了。

还试过提高音量,语气尽量保持平和:“我不想看见脏兮兮的碗筷!”这是表达感受,也引导成功了。

还试着写一张便条递给他,“请把我洗干净,多谢! 我是碗。”,看到纸条,他也开心的洗碗去了。

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适用的技巧也各不相同,上面五种技巧,大家可以每种方式都试试,找到最适合自己家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固定使用。

【预防异议】

1、有小伙伴可能会有怀疑:“平时我说一堆道理都没用,这短短几句就有效吗?”

引导合作时,越短越好。为什么呢?当孩子觉察到做错事或者表现不好时,会有愧疚感,过度教导会使内疚感转为不耐烦或者逆反。所以越短反而效果越好。其次要想孩子更好的配合规矩,建议父母以身作则示范,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2、有小伙伴问:“以前试过这些技巧,确实马上见效了,但是经常不记得用,又回到老样子了。”这些技巧还没形成习惯时,确实容易忘记,建议写个小纸条,贴在显眼的位置(如电脑屏幕或墙上)提醒自己。加之孩子有贪玩爱自由的天性,需要多次引导,如果以上方法在咱们家已经见效,请坚持下来。

【适用范围】

这五个技巧适用于

孩子有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时。

不适用于:

1、规则本身不合理的场景,如果要求一个孩子,2岁就能每天晚上洗碗,用什么方法都难以见效。

2、亲子关系紧张的场景,比如刚发生过激烈冲突时,建议待双方冷静后,先修复关系,再引导规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先不分组)为了更好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方法,现在请小伙伴在大组内分享孩子没有遵守规矩的一个行为,每人一分钟左右,只说事件就好。

比如不刷牙,不洗澡,不收玩具,不关水电,很晚了还不睡觉,大喊大叫、或者你的同事快到约定时间了还没交材料等等。

学习者案例记录:

能有学习者分享自己根据拆书家描述的场景联想出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志梅:看电视到了时间还不关

颜宇:到时间了,孩子不上床睡觉

吃饭不提前洗手

思思妈:睡前不刷牙

刘琴:说好了自己收玩具,到了晚上却磨蹭着不肯收。

戴兰:孩子到时间不睡觉

春香:侄子上厕所不把马桶冲干净

【拆书家回馈与反应】

谢谢反馈,大家想得都很符合指令,确实这些都是孩子不守规矩的行为,平时需要多次提醒。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引导孩子合作的五个技巧",假如能有时光穿梭机,带你回到刚才的场景,如何运用这五个技巧引导孩子做出符合规矩的行为?

稍后会将大家分为两组,请小伙伴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做法,尽量将5个技巧都用上,时间5分钟左右,每个技巧都要有详细的内容。描述问题、说明原因、一次提醒、表达感受、亮出便条(时间5分钟)

时间到了,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因时间有限,没有讲完的小伙伴,分享结束后还可以继续聊,好吧?

现在邀请1-2位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经历,愿意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每人1-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组1:孩子在外玩耍,中午12点还不肯回家,李林当妈妈,王聪当孩子。

妈妈:时间到12点了,该回家了!(描述事实)

孩子:再让我玩会儿把!

妈妈:妈妈肚子饿了哦(说明原因)你也饿了吗?

孩子:我再玩5分钟好吗?

妈妈:好的,我倒计时5分钟。

妈妈:时间到(一词提醒)

孩子:我还想玩一玩

妈妈:你刚才说了时间到了就回去的,这让我很不高兴哦!(表达感受)

孩子:好烦呢!

妈妈:模仿时间(请遵守约定,谢谢,我是时间)

孩子:好吧,一起回家吧

组2:

颜宇:描述问题:我看到你还没睡觉,现在已经11点了。

说明原因:现在不睡明早就不能按时起来,会迟到。

一词提醒:睡觉

表达感受:看见你11点了还不睡觉,我很不开心

亮出便条:玩具小熊的口气:“快来陪我睡觉吧!”

刘琴:描述问题:已经10点了,你还没收拾玩具

说明原因: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

一词提醒:玩具

表达感受:我不想看见满地的玩具

亮出便条:请把我放回你的家,谢谢,你的玩具

【拆书家回馈与反应】

谢谢李林和聪聪的演示,刚才在聪聪不想回家时,李林用了“时间到12点了,该回家了!(描述事实)”“妈妈肚子饿了哦(说明原因)”“时间到(一词提醒)”,“你刚才说了时间到了就回去的,这让我很不高兴哦!(表达感受)”、“请遵守约定,谢谢,我是时间(亮出便条)”可以看出来大家已经掌握的非常熟练了。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花1-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阅读完以后在聊天框输1给我示意,谢谢。

夸奖与自尊

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P204

汉斯从不主动做家务,这让我很生气。他九岁以后,我感到他应该多承担一些责任。

星期二的晚上我叫他摆好桌子。通常你得不停地督促,他才能完成一件事,但这次不需要我的提醒,他自己把事情都做好了。我对丈夫说(汉斯可以听见):“弗兰克,你看见了吗?汉斯把垫子、盘子、色拉碗、餐巾纸等餐具都摆好了,他甚至连你的啤酒都没忘!这就叫彻底负责。”汉斯当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

晚饭后我带小儿子上楼睡觉,我叫汉斯过15分钟也上楼睡觉。他说:“好的”。

15分钟后他上了楼,上了床。我说:“我叫你15分钟后上楼睡觉,你就来了——正点准时。”汉斯笑了。

第二天,汉斯在晚饭前来到厨房说:“妈妈,我来摆桌子。”

我惊呆了。我说:“我没叫你你就来了。我真的好感动!”

从那以后,我开始注意到汉斯一些细小的变化。一天早上,他主动把床铺整理好了。还有一天早上,他早饭前就穿戴好了。看起来我越去挖掘他的优点,他就越容易变得更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语】

刚才我们学习了引导孩子合作的技巧。接下来分享的是当孩子遵守规矩后,怎么样激发他的内在动力,巩固行为、形成习惯。就是不要我们喊,他们也能自觉遵守呢?试试描述型赞赏的三技巧吧!

【学习目标】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如何夸奖孩子中的片段,学习目标是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孩子表现良好时,不再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而是运用描述型赞赏三步骤,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及时赞赏。

大部分小伙伴示意看完了,谢谢大家的反馈。

【WHAT】

在这个拆页中,妈妈留心观察汉斯的表现,通过描述型赞赏的方法,帮助汉斯认识到自己的良好行为和表现,从不爱做家务变成主动自觉做家务。

这里说的描述型赞赏是在赞赏别人时,注意表达出你看到的细节和真实感受,并用一两个词概括总结。

【WHY】(不那么做的坏处):

(一般人的做法)

想问下小伙伴们,平时在家观察到孩子偶尔有良好表现时,会怎么做呢?

(反例)先分享一下我们家的情况,前面讲过我是二宝妈妈,小的儿子已经11岁了,不是很爱做家务,偶尔看到他过来做一下,心里会想:“这不是你该做的吗?”或埋怨“哎,喊了这么多次,终于愿意来搭下手了!”或者指责说:“看你平时不做,关键时候笨手笨脚的”。

(坏处)当孩子表现良好时,我们却认为他是理所当然的,不予理会,甚至还埋怨或责怪,这样会给孩子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浇上一盆冷水,敢打赌下一次他肯定不想再动了。

【HOW】细化原文的行动建议

怎样才能让孩子继续他的良好表现,变得越来越好呢?拆页中汉斯妈妈使用的描述型赞赏,值得借鉴。我们来详细拆解描述型赞赏的三个技巧吧:

1,如数家珍。把孩子闪光的结果和行为,像描述家里的珍宝一样,仔细把细节描述出来,行为是孩子做一件事的过程,结果是孩子做完这件事情后展现的结果。比如:

(1)“汉斯轻轻的把盘子放在垫子上”这是如数家珍般的描述行为。

(2)“汉斯把垫子、盘子、色拉碗、餐巾纸等餐具都摆好了,他甚至连你的啤酒都没忘!”这是如数家珍般的描述结果;

2,推心置腹。真诚说出孩子的行为或结果带给自己的感受:

(1)“我没叫你你就来了。我真的好感动!”这是推心置腹的描述汉斯的行为给妈妈带来的感受。

(2)“看到精心布置的餐厅,妈妈感觉很温馨。”这是推心置腹的描述汉斯的结果给妈妈带来的感受。

3,一语中的。用一个词总结概括。比如“约好时间准时睡觉,这就叫“守时”;“我没叫你你就来了,这是“主动”。把这些词与具体的事件和情境结合,孩子会更加明白他们是如何得到认可的,对孩子的正向行为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以上三个技巧,实际运用时可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几个组合使用。同样,在后面的案例、演练和编剧中,我们还是尽量把三个技巧都用上。

【意译案例】:

看完这个故事,就联想到儿子做家务的情况,希望他能脱离妈妈的引导,主动自觉做家务,就想试试汉斯妈妈用到的描述型赞赏法。首先需要留心观察,寻找合适的机会。上个月的一个晚上,我在拖地孩子在洗碗,我边拖地边观察孩子表现,晚上吃的红烧肉,碗特别油,他先尝试只用热水冲,效果不太好,再学着我用洗洁精,同时还把筷子勺子都洗干净了,于是我边拖地,边提高音量对孩子爸爸说:“燕舞,来看看咱儿子的表现吧,把家里的碗、筷子、勺子全都洗的干干净净(如数家珍-结果),真是认真负责呀!(一语中的)。看到这些干干净净的碗,感觉好温馨啊(推心置腹-结果)。而且他在热水冲洗效果不好时,能想到用洗洁精(如数家珍-行为),还是个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小朋友呢(一语中的)。”孩子听到挺开心的,又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第二天晚上,孩子主动过来问我:“妈妈,今天还要我洗碗吗?”我高兴的说:“哇塞,儿子,妈妈还没说你就主动想到洗碗(如数家珍-行为),好感动啊(推心置腹-行为),这就是积极主动(一语中的)。”现在我儿子越来越愿意做家务了,主动承担了洗碗、收书桌、遛狗、铲猫屎这些工作,我也越来越满意他的表现了。

【预防异议】:

1、有伙伴会说:“这么费力的去赞赏芝麻大小的事情,有必要吗?。”

在我们眼里芝麻大小的事情,也是孩子努力才做到的。看到他的努力,并加以描述型赞扬,可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充满自信的坚持好行为,形成好习惯,很有必要。

2、还有伙伴会说:“你这个方法太麻烦了!还是‘你真棒’,简单省事”

你真棒简单省事,也带着敷衍的意味,会让人觉得很假,夸不到心里去,而且孩子听到这样的表扬,也不知道,妈妈到底觉得我哪里棒?以后该往哪里继续努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被表扬后反而表现不好了的原因。因此费点心做描述型赞赏是值得的。

【适用边界】

描述型赞赏,可以用于

1、希望巩固行为的场合,比如看到孩子做家务,希望他能继续下去。

2、表达赞美之情的场合,比如孩子有一个让你眼前一亮的表现和成果,画了一副非常漂亮的画,或者考试得了一个很优秀的成绩,可以用描述型赞赏引导他关注自己努力的过程。

(不适宜)由于赞赏具有强化行为的作用,需要有所选择的使用:不适宜赞赏危险动作,这将加大孩子受伤的风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催化讨论】

场景设计:刚才我们学习了描述型赞赏的三个技巧,那么来讨论一下在下面这个场景中如何使用这三个技巧,希望大家把这三个技巧都能用上。

【预设场景】我家的狗狗闪电是儿子想养的,但是他只爱玩狗,不爱遛狗,爸爸经常抱怨儿子既要养狗又不遛狗。有一天儿子主动去遛狗,和他的朋友一起带着狗狗在楼下玩,整个过程都注意牵绳,足足半小时后,才带着心满意足的狗狗回家。这时你如何运用描述型赞赏对他进行肯定?

【给出清晰指令】:

现在请小伙伴在小组内演练对孩子遛狗的行为进行描述型赞赏,总时间5分钟左右,稍后将邀请1组小伙伴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

需要包括如数家珍、推心置腹、一语中的共三步骤。

【小组讨论分享】

两位小伙伴一组,一人扮演家长,一人扮演儿子,演练内容为:家长对孩子主动遛狗的行为和结果表达描述型赞赏。

5分钟以后,我们将邀请1组小伙伴来分享。

【角色扮演演练】

时间到,大家都演的非常嗨,没讨论完的别着急,后面还有一次分组讨论,拆书结束后,咱们也还可以私信交流。下面请1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他们的剧本并进行角色扮演,大家欢迎!

学习者案例记录:

组1:志梅扮演爸爸,李林扮演儿子

爸爸:小宝,我刚才看到你在楼下和同学遛狗有半个多小时。你一直牵着小狗狗在旁边,都没有把绳子松开,这一点爸爸都做不到,有的时候爸爸可能还会把绳子松开一下(如数家珍-结果、行为)。

儿子:是的是的,我是这样做的。

爸爸:我觉得你这样子真的是对小狗狗太负责了吧,买这一点也要向你学习,以后我也要向你学习,我做不到的时候你可以监督我不?(推心置腹)

儿子:可以啊,很乐意。

爸爸:你真的是很认真负责(一语中的),回来我一定要给妈妈讲你是怎么遛狗的。

组2:怀影扮演爸爸,戴兰扮演儿子

爸爸:儿子,你今天带着狗狗在楼下玩,整个过程都记得牵着绳,注意保护别人的安全(如数家珍-行为),而且足足遛了半个小时(如数家珍-结果 ),节省了我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觉今天过得很轻松(推心置腹-结果)!狗狗也特别满意,很喜欢跟你玩(推心置腹-行为),你是负责任的狗主人(一语中的)。

戴兰:觉得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肯定,知道了为什么被肯定,自己的行为带给家长和狗狗的感受。我以后会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谢谢。

【拆书家回馈与反应】【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非常好,刚才怀影和戴兰小伙伴在分享的时候,怀影用到了:看到你在下面遛狗,一直有牵绳,注意保护其他人安全,足足玩了半小时,这是如数家珍的描述行为和结果,爸爸感觉很轻松,狗狗在玩的过程感觉很满意,这是推心置腹的描述行为和结果带来的感受,最后一语中的总结,你是个负责任的狗主人。大家这么快就掌握了,真让我高兴。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指向未来的显像提问法】【联想特定情境】:
拆书家提问设计: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运用,请大家联想自己的生活现在来编写一个剧本,未来一个月里,孩子或同事可能会有什么行为让我们忍不住赞赏一下呢?请编出:时间、地点、对方的具体行为
比如这个周末,我们家孩子可能会到楼下跳绳或跑步
今晚,平时不爱吃饭的儿子可能会吃得光光的
月底,办公室同事完成了一个困难的项目

思考讨论2min之后,邀请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怀影:这个月内,孩子可以按时完成作业
戴兰:下周,孩子在商场主动带小妹妹去洗手间洗手,再带回来
志梅:下周,孩子坚持读书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
非常好,这三个场景都非常符合我们的指令。
【分步催化2—学习者加工未来场景中的应用】:

那么,针对刚才我们分享的场景,孩子或同事有良好的表现,使用描述型赞赏,继续刚才的编剧工作,把三个赞赏技巧对应的内容记录下来,写完后内部先讨论,时间5分钟,之后邀请2小伙伴给大家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组1:
志梅:我打算在明天晚上我们开家庭会议的时候,对孩子坚持看书的行为提出表扬。宝宝,我发现你最近一段时间,都不用妈妈去催,你就每天写完作业,玩会儿,就主动去看书了。尤其是上次妈妈给你买了套历史书,你不但看了,而且还有给我和爸爸分享,并且上次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个晋文公要去跟着宋国攻打楚国?妈妈特别开心,你不但能看了,并且还能提出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妈妈觉得,这样跟你讨论下来,我觉得特别开心。我虽然没看这本书,但是通过你的提出的问题,我觉得我也能看到这本书。还有上次有一件事,我在看哲学书的时候,我看不下去,你给我说,那你就想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妈妈特别感谢你,你这样一说,我就觉得我看上去特别有味道。那我觉得你都可以当我和爸爸的小老师啦,你愿意当我们的小老师吗?你回答!
孩子:愿意!
志梅:好的,谢谢宝宝。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组2(组内讨论,未分享):
怀影:小孩按时写作业,可以这样说,儿子你今天就是一放学了就开始写作业,晚饭前已经把作业写完了,你的行为真利索,感觉做事很很很可靠,让人感觉很可靠。你真是个靠谱的小朋友。你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可靠的人。
戴兰:孩子主动带着小弟弟到商场洗手间洗手并带回来。我说大仔,你今天主动把小崽带到了洗手间去洗手,而且我看到你全程都是牵着他的手,就是怕弟弟在商场里面走丢,对不对?我觉得你这种表现非常的好,是一个大哥哥的样子,如果以后我们再出来的话,你也会经常帮我们带弟弟一起玩儿,对不对?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哥哥。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
志梅刚才的分享非常的棒,我相信大家从她的分享中,也能感受到如数家珍的描述孩子在看历史书时候的行为和结果。孩子居然还能在妈妈看哲学书的时候进行一个指导,刚才听声音来看是一个很小的小孩,我真的觉得志梅平时的教育一定是非常棒的。同时也介绍了孩子的这种行为或者是结果带给自己的感受,我很开心。最后也一语中的总结了这种结果就是坚持的力量。可以看出来,大家已经掌握了引导合作和赞赏孩子的技巧。大家的学习能力真的很强哦,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讨论就到此为止。

【结束语】

感谢大家的配合,可以看出大家已经掌握引导合作和赞赏孩子的技巧,这很不容易,需要用心停止唠叨和评判,仔细观察和描述才能做到的,大家都是在执行有爱的规矩。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问:“如果我恰当的使用了这些技巧,孩子一定会听话吗?”我想说:“方法和技巧,都是外在形式,教育孩子重在用心,孩子是最能把我们看透的人,我们内心是否有爱,是否尊重规矩,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真诚感谢大家一个小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