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第375期线下活动(河东场)总第406期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把不得已的事变成选择

开场:

开场:【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叫甜甜,希望每个听到我名字的人生活都甜甜蜜蜜。今天是我的第一次站在拆书家的位置给大家分享,既紧张又兴奋。紧张是因为自己踏上了拆书家的第一步,兴奋是这一步历时三年。2019年时自己第一次接触拆书帮,当时就觉得这样的分享太酷了,可以帮助别人用方法改变生活。不知道大家的第一次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心情呢?

我的三个标签是:个人成长教练;2018年创业失败的自己,痛定思痛,付费十几万投资自己,提高自己的认知,找到生命愿景的方向。

爱阅读爱分享,小时候父母在外打拼,我会在亲戚家长大,所以阅读就会一直陪伴着我,喜欢阅读的自己,在收获一些新知识时,会特别喜欢和伙伴们交流,所以,我是个爱阅读爱分享的女孩。

最后一个标签,是我是一个在长沙打拼的山西姑娘,喜欢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环境,所以目前已经到长沙五年的时间了。

今年我的目标是帮助50位女性找到自己的梦想,梳理出自己的愿景。我自己这一路一直是自己在为自己做决定,创业,职场,都踩过很多的坑。那我一直在网上付费学习个人成长的课程,所以希望把自己的经历和所学分享出去,帮助更多女性。

【拆书帮介绍】2分钟

在海量的书籍中,如何找到合适的书。“读了那么多书,却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读的书,却没有去做。所以当然生活没有变化了。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也会有这样的困惑?

我们还会发现一本书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有用。

那么,成年后,我们的学习不同于孩童的学,孩童的学习,为了什么?考试,对不对?那,成年后呢?大家为什么阅读,为什么会在周末来到这里学习呢?

为了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对不对?

所以,成年之后,我们并不需要把书中的重点都找出来,而是要找到能对自己有价值、能帮自己解决问题、能转化成自己的能力的知识。这就是拆书法。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尤其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拆书法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非以知识为中心,主张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改变行为,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生活的问题。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法和组织学习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法,R是拆页原文,是书本中令我们很有感触的片段,I是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原文知识点,A是拆为己用,分为A1和A2,A1是关联自己以往的相关经验,激活知识点;A2是根据原文的操作步骤规划自己将来的目标和行动。组织学习法就是拆书家对一本书进行加工后,现场引导大家学习,可见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有这样一群人,因为热爱拆书,组成了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叫做拆书帮,覆盖全国各地成立了多个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它的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目前拆书帮分舵覆盖全国28个省47座城市,正式分舵50家,筹备分舵16家,会员1500余人,我们现在所在的分舵是麓山分舵。

介绍完拆书帮,我们进入正题,今天我拆解的书籍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在我第一段恋爱时,总是和对方吵架,然后还不知道为什么时,接触到这本书,利用里面很多方法改善了自己的沟通方式。

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的创始人和教育服务主管,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同时,《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获2018年亚马逊中国年中纸质书畅销榜前二十。那么接下来请大家花1分钟仔细阅读刚才发下来的原书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非暴力沟通》

R阅读原文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是因为我想要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

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

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说了什么?

生活中我们总有一些不愿意做,但却一定要去做的事,那么如何去真正面对这些事呢?这个列清单,转化念想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得不到选择去,让我们对一件事的意义产生变化。

大家来想一下,这一周,自己做了哪些自己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呢?

why:

人生在世,我们一定会遇到些自己不愿做的事,如果不情不愿做,没有临在的状态,一是会感觉浪费生命,二是会让自己感觉不好。

如果把不喜欢做的事,变成自己愿意做的事,可以让我们从无奈的状态里跳出来,找到这件事的意义。并且生活一直都是很美好的状态。

而如果一直延续之前的做法,做事一直抱怨,不喜欢,那么事情总是会做不好,并且自己的状态会受到影响,还会丧失这件事的乐趣。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呢?

how: 1.列清单:列出自己不愿做但一定要做的事。2.转变念想:在清单前面写我选择做……。3.寻找原因: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寻找内心的动机,是资金还是幸福感还是其他。

比如我们不喜欢跑步,但是我又要瘦下来。每次跑步,我都觉得很痛苦,享受不了跑步的乐趣。我可以在清单上写下来,我选择跑步,是因为我想要变瘦,变好看,变健康等等。

写完之后,再去跑步,你的内心是自己变瘦变好看的状态。后面你会发现自己慢慢爱上了跑步。这就是同样一件事,念头不同,效果也不同。

where: 可以用在任何你不愿但却一定要做的事情上。比如你不喜欢做饭,但是照顾家人要做饭,你每次做饭都很不情愿的抱怨去做。那么这个方法可以让你变化对这件事的意义。

还有工作中,你觉得很无奈却一定要做的事情。

都可以运用到这个公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这个知识点激发了我之前工作的一个经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写周报的经历,上一份工作,领导说每周写周报,按照格式写。因为自己没有写过,所以一不留神周报就写成了流水账,我就觉得很浪费时间,不值得。写了一段时间就变成不得不写,因为上级有要求。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就越发写的不好了。然后中间有次领导说,不能写成流水账,我自己尝试在上面写了复盘思路,但还是觉得不对,很浪费时间。

反思:自己没有理解周报的重要性,也没有请教他人,而是在内心给这件事下了判断,所以有了抱怨,事情就更做不好了。

A2

目标:了解周报的重要性,把写周报变成自己提升的地方。

行动:先查找写周报的重要性:周报可以帮助我们复盘一周的工作内容,进度,思考。

然后写出来,我选择写周报,是因为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发现需要调整的不足处,打磨自己的工作能力。

这样写完后,我发现了写周报的重要性,那么周报复盘工作的效果就达到啦。

最后我们在来复习一下:当我们遇到不喜欢但却需要不得不做的事时。列清单,写出来;

之后在不得不做的前面写我选择做-----,是因为------;挖掘自己的内在动力以及做这件事的意义。这样就可以跳出行为,找到内在动机。做事就会越来越快乐。

接下来,我们请3个伙伴来模拟下,好不好。

感谢大家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