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宋懿玲,大学学习的音乐教育,一直从事传统饰品的手工制作,喜欢阅读也热爱学习,对于拆书帮的学习方法很喜欢,希望通过拆书帮的学习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结交到更多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共同学习成长!拆书的"拆"不是"拆散",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就是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是指把图书的知识片段转化成学习者自己的能力。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拆书法分应用与个人学习的拆书帮便签读书法,和应用于组织学习的拆书帮现场学习法(也叫RIA现场学习法)两种。R环节是阅读原书拆页。I环节是拆书家对原文知识拆页的讲解和对现场学习者的引导。A环节就是拆为己用了,有3种做法:A1激活学习者经验,A2催化学习者应用,A3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 这是拆为己用的3个核心动作。成人学习是要以自己为中心,而最好的方法是教会别人。而拆书帮则是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拆书帮分舵及拆书俱乐部,为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提问的心得|
你想具体了解我哪方面的情况呢?
当别人问我们问题时,我们很少要求对方清楚地说明他们具体想知道什么。你有没有见过有些人就一个错误的问题一口气回答了 5分钟?他们认为自己听懂了,但回答的却并不是对方真正想要问的问题。这是多么尴尬的一件事!
什么时候问最合适
● 当你被问到一个总体性问题,而这个问题有可能需要很长的回答时。
● 当时间很短暂,你又想针对自己的目标做些简短回答时。
你还可以这样问
● 你对我经历中的哪部分感兴趣?
● 你希望我具体介绍哪方面的情况?
● 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之前,你是否已经对我们的公司有所了解了?
● 如果我先介绍一些像你这样的客户的案例来开始我们今天的介绍,你觉得如何?
接下来这样问
● 这样能回答你的提问了吗?
在现在社会,我们获取信息最为常用的,最快捷,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提问与回答,在提问与回答中,提问者常常发生词不达意的情况,回答者是用耳朵听,光听也会有误解,这也会造成回答者回答与提问无关的内容。这样一来提问者即得不到满意的回答而回答者也是无言以对了。语言本来就是误会的根源,做不到有效沟通,就是浪费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才能做到能让对方满意的有效回答,是值得思考的,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能改变哪就是"转换",也就是转换角色,让回答者转换为提问者,从而明确提问者的问题,在把问题在具体化。哪接下来转换应当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来转换,原文片段给出2点最合适时间。
1.当你被问到一个总体性问题,而这个问题有可能需要很长的回答时。
2.当时间很短暂,你又想针对自己的目标做些简短回答时。
根据以上两点判断以后,我们可以明确在什么时候转换角色才能达到有效回答,哪在明确转换以后,就要将问题更具体化,怎么具体,以下4点提问法就很明确,(也可根据自身情况来发出明确的提问):
1.你对我经历中的哪部分感兴趣?
2.你希望我具体介绍哪方面的情况?
3.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之前,你是否已经对我们的公司有所了解了?
4. 如果我先介绍一些像你这样的客户的案例来开始我们今天的介绍,你觉得如何?
把问题具体化之后,在最后可以这样问;"这样能回答你的提问了吗?"把对方引入到你具体的问题里面来,明确他想要的回答,这样你的回答就很轻松了。
根据原文片段指出的以上几点,合理转换就能避免无效的提问与回答了。
A1
2016年7月初,我遇到一位对我工作室比较感兴趣的朋友,他提问到"我知道你们是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我大概看了下,很感兴趣,但你们范围挺广,具体做什么我还是很模糊!能介绍一下吗"面对问题我比较棘手,我们只要传统文化的都做,也没规划过,接下来,我从服饰到头饰到传统婚礼礼仪等等,都作了一些简短介绍,整个过程用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结果还是没让他完全明白,反而让他感觉更混乱了。
A2
2016年9月24号实体开业,精简工作室介绍内容,对于提问时,转换角色,转换为反提问者,在将问题具体化。面对提问做到以下几点:
1.提问者哪部分感兴趣?
2.提问者希望我具体介绍哪方面的情况?
3.在我回答提问者问题之前,他是否已经对我们的有所了解了?
4.明确自己工作内容的范围
5.及时开会来解决讨论
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