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各位书友们好,我是垭——兰,一个具有终身成长理念的读书人,职业是一名高校教师,同时也是教育帮扶义务工作者。今天在这里,将要进行的是TF2-1练级,带来的知识与技能点是“如何运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学习目标:希望在跟随我完成本次学习后,大家在生活中再遇到被误解的情况时,将不再慌张与迷茫,而是可以有意识地主动运用一次“对比法”,通过“不是XXX而是XXX”这样的语句清晰地跟对方表达自己的意图。
【分组】今天的分组一会由张然老师来控制操作,麻烦师父。
【图书介绍】FAB法介绍图书
此次的知识片段选自于《关键对话》。
F:这是一本以说话沟通为主题的致用类书籍,教你如何妥善与他人互动,处理好那些可能影响你工作生活的重要对话时刻。本书为如何明确对话目的,如何保证对话氛围安全,如何在受伤,恐惧,愤怒的情况下展开对话提供多种技巧。由科里·帕特森等四位作家共同完成。
A:自2002年首次出版后,就荣登《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畅销书榜单,获美国思想界巨匠史蒂芬·柯维隆重推荐,是21世纪该类主题书籍中的佼佼者。作者团队共同高效合作了20多年,运用书中所述方法帮助了数百万人使其人生发生改变。
B1:如果你在面对冲突时总是隐忍退让,又感觉委屈受伤,怎么办?
如果你有着火爆脾气,面对不同意见时常会控制不住情绪,过后又不免心生后悔,该怎样改善?
如果你的沟通对象敏感内向或抵触对抗,该如何破局?
这本书将指导你如何不再逃避对话;如何在愤怒的情况下正常展开对话;又如何帮助对方消除抵触情绪并敞开心扉......
总之如果你想成为可以跟任何人开诚布公地探讨任何问题的人,那就请翻开《关键对话》吧,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B2:相信小伙伴们在生活难免有被他人误会的经历,解释吧怕越描越黑;忍着不澄清吧,担心误会越结越深,哎!该怎样处理呢?马上我就来教你一招,取自《关键对话》中的“对比法”,学会它运用它,得当化解被误解的尴尬,助你沟通更顺畅!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关键对话》第五章 保证安全:如何让对方畅所欲言 P74-75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接下来我对片段原文加以诠释
I 诠释
What:“对比法”是指将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进行对照比较,先说否定部分后说肯定部分,以突出表达者的真正意图。
Why:
<这样的做的好处> 如果碰到被对方误解,甚至产生敌意,致使对话陷入僵局,巧妙熟练运用“对比说明法”就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解决这一困境。
<不这么做的坏处>+例子
如果不知道或不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方法,那么在被误解的第一时间我们可能会先发怒,情绪激动,进入到一味强调原本意图的思维中,指责对方并与对方发生进一步的争执,从而使得关系更加恶化。
反例:这里我举一个切身案例。在儿子初中时,他迷上了在手机上看网络小说,我建议他少看,尽量不看,以免受毒害。多看点优秀的纸质书,古典文学书。结果他很生气,说我就是看不得他拿手机,觉得他缺乏辨别能力,总想要控制他,可是他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选择!我当时就很火,对他吼起来“就算是不愿你抱手机,不是为你好啊,难道我害你不成,不知好歹的东西!”结果,两人像斗鸡一样, 越吵越凶。那段时间这样的争吵时有发生,让人很是苦恼。
那时我不知道这一方法,否则不会这样处理。
那么在遇到些类情况时该如何运用“对比法”呢?
HOW:
1.先说否定部分。这部分话语所表达的正是对方误解的点所在。一般采用“不是xxxx……"。
2.然后确认肯定部分,说明你真实想要实现的目的,可以用"正相反,我xxx…/而是……"
在此要特别提醒,否定部分先说,肯定部分后说。(好处)因为否定部分的作用是消除误解,关系到是否能打消对方的疑虑与不满,让对方放下戒备。只有对方觉得谈话是安全的,才会放松下来愿意继续听你说下去,这时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坏处)如果倒过来,只关注自己的意图,而没有关注对方的不满反应,就很有可能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
延展:如果对方误会比较深我们还可以扩展一下,用到这样的句式:“既不是xxxx,也/更不是xxxx,而是xxx。把可能引发对方抵触情绪的点都先抛出来,然后再继续讲真实目的或意图。
再回到前面我和儿子的谈话情境中,换作是现在的我会不慌不忙地这样来表达:
(否定部分)儿子,我不是见不得你拿手机,你们是电子产品的原生代,智能手机将是每个人的标配;也不是要控制你,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尊重你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选择权利。因为老子有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就网络小说而言提出的建议是缘于妈妈的一点担心,一则电子产品看久了伤眼睛,二则现在的网络小说内容良莠不齐,有的暴力有的穿越。。。今日看到一则新闻,有一对初中女生给家里留了一封信就跳河了,说是要回到唐朝去。委实把我吓得不轻。。。。。
Where:
这种方法一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呢?不是你的不当行为伤害了对方,而是在你没有做错什么的情况下对方误解了,以致使你们之间关系紧张,而你又很在乎你们的关系,必须消除这种误解才行。也可用于预防误会产生,先打预防针。
A1:学习者拆为己用进行经验关联
接下来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一周或1个月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类似的情形呢?
(1)你是个晚睡晚起的人,家里老人新近搬过来一起住,他们每天起床很早在厨房里叮叮咣咣的响声总是吵醒你,直接影响你的睡眠质量,并进一步影响你白天工作的精神状态。你跟他们提了,结果老人认为你嫌弃他们,不想让他们在你这里呆了。(如何在不伤害老人情感的情况下沟通一下他们的行为方式呢?);
(2)隔壁小孩每晚9点多就开始吹单簧管,初学者吹出来的声音,吱吱嘎嘎真是受不了,你希望能在不影响邻里关系的前提下提醒他们调整一下练习的时间;
(3)公司新开发的项目交工日期临近,而你的合作伙伴需要完成的那部分丝毫没有动静,你焦急不已,你催促了他,结果他说“你能干就多干点呗”!(怎样表达才能不破坏和谐气氛,又能正常完成工作呢?)
【以上三种情形可根据现场学员的具体年龄、生活经历选择其一或全部来提示】
我今天把第三种情境来念一下
请你回想一下在什么时候,哪种场合,和谁曾发生过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谈话呢?这里需要鲜活具体的例子,在组内讨论。
请大家回想一下,并在组内讨论,2分钟后我邀请一位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员天一分享:
三月底在项目当月总结复盘时发现项目计划工期有所延误,分析原因后有一项是因为甲方图纸下发不及时。于是,在开项目进度会的时候向甲方阐述了情况并希望在图纸下发时效上能有所改善。其实我们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总结经验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进行改善,但甲方却认为我们是在为工期延误寻找借口,推卸责任。因此,造成不愉快的沟通体验和较差的沟通效果。
非常感谢天一的带来的分享
A1+:知识应用,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的,那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回到过去,在相同情况下,结合我们今天学到的对比说明法,你会怎么做呢?
请大家先小组讨论,3分钟后我邀请1位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安花的分享:
上周一有个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我作为一名质检人员立马通知技术人员维修,维修人员维修好立马给我再次检验,就这样因为质量不达标被我打回去维修了三次,最后一次技术人员跟我说只能这样了,无法再修到更好,那我觉得产品数据外观都没达标怎么就无法维修了,我依然跟他说不行,他依然坚持无法再维修,那我就很生气,强硬地说我是专业的,我说不行就是不行,你要是觉得行你就生产反正我不给合格章产品无法生产,他也很生气地跟我说,反正他也无法再维修,谁会修谁修,最终两个人不欢而散,这个问题交给了其他人处理。
如果是换成现在的话,我会这样说,我不是要故意要为难你,也不是要你把产品质量做到很完美,而是希望在检验标准或者在尺寸范围内能达到一个最好的状态。 .......
OK,感谢安花的分享。能感觉出来大家对这个小技巧还比较感兴趣。
【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好多问题都是由沟通不通畅引起的,希望今天大家在学会对比说明法之后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带着技巧去面对关键对话,为滋养我们的人际关系而助力!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