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穗子,本名马洁。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拆书学习。那么在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用两个标签介绍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正能量。首先,善于用正能量激励自己。高中到大学我有轻度的躁郁症,但是从大学开始不断地看心理学方面的书,让自己从心理问题中解脱出来,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不但遇到了喜欢的爱人,后来也有了可爱的儿子。其次,激励周围的人。周围的朋友总喜欢和我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也特别喜欢交朋友,陪伴他们、宽慰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工作的难题,像一个知心大姐姐。
第二个标签是教育从业者。我从事过很多职业,杂志社,企业都工作过,但是,后来自己创业做亲子图书馆让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从事喜欢的教育行业。为了成为更专业的教育者,我在毕业十年后又坚持考上研究生。经过三年的积累,理论知识有了一定基础。加入拆书帮,也是开启我走向教育者的又一个阶梯,希望能在这里将理论联系实际,向优秀的各位学习更多。
第三个标签故事大王。我喜欢阅读,喜欢书香,喜欢图书馆。喜欢给孩子讲故事,喜欢与家长们分享育儿故事。
好的,大家已经认识了我,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教育从业者。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拆书学习吧。
首先我们今天的学习分为2步,第一部分我会用2分钟的时间跟大家介绍拆书帮,以便于让大家知道你参加的是什么。然后第二部分我用2分钟时间介绍《沟通的方法》。
1、 关于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用于个人学习的RIA便签读书法,另一种是用于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法。我们今天进行的就是后者。拆书帮是学习爱好者社群,是公益性自组织,它的使命就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学习和实践拆书法、成为拆书家。拆书帮的故事还要从2013年说起。拆书帮的创始人赵周老师基于成人学习的五大公理,致力于解决成年人“没时间、没精力看书”,“看不懂、记不住书中内容”以及“看过就忘,一用就废”的情况,提出了“拆书”的理念。拆书的“拆”不是把书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强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别人的内化成自己的。
2、 拆《沟通的方法》
本书的作者脱不花,她19岁创业,没上过大学,现为得到公司的CEO,推出了罗辑思维、得到App、时间的朋友等知识服务品牌。本书的核心理念是帮助读者成为一名职业的沟通者,作者捧出了自己的沟通心法,倾力传授和示范,如何通过沟通在社会上解决问题、求得帮助、整合资源、洞察人心。读完这本书,回到现实中后,你会发现听懂别人的弦外之音,化解别人复杂的诉求,都不是难事;你会发现原本那些无法破解、下意识躲避的难题,都有了解决答案。
【R:阅读原文片段】如何得体的表达你的善意(沟通的方法)
当听到别人的坏消息的时候,面对伤心欲绝或者垂头丧气的对方,经常会感到一切话语都是那么苍白无力。虽然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向外人暴露自己的软弱,我们还是有可能与它相遇;遇到时,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就会损害双方的关系。当这些情况在你身边毫无预兆的出现时,要怎么办呢?
第一,了解清楚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区别。很多人觉得安慰需要的当时是同情心,但是这些话听起来不是安慰,而是围观。这些话体现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你出事了,而我没事,所以我来表达一下我的态度。同理心则是传达一种准确表达我理解你,我和你感同身受,我接纳你此刻所有情绪的信息。
第二,轻度介入。轻度介入的参考标准:只要对方没有表露出他的需求,就不要主动提供安慰。职场中的轻度接入还是比较好把握的。但是如果双方关系要比同事更加亲近一点,轻度介入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问一个比较开放性的问题,或者问“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而不是问“你怎么了?确诊了吗?身体是什么情况?需要我给你找大夫吗?等等问题”
第三,提供支持。轻度介入之后为了进一步推进关系,你还要做一个关键动作:提供支持,让对方感受到“行胜于言”的力量。
【WHAT】本片段主要是面对在面对得到别人的坏消息时,我们应该如何合理的表达自己的善意。我总结出“表达善意”三步法:重述情绪-轻度介入-提供支持
【WHY】“表达善意”就是帮助我们在面对对方的坏消息的时候保证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善意。否则,在面对对方的坏消息时,不恰当的表达自己的善意,反而会使自己的表达给对方“雪上加霜”,或者让别人误会,最终致使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僵化。
【HOW】
具体做法,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重述情绪。在面对对方的坏消息时,要学会用一种同理心的方式来重述对方的情绪,即说“我理解你现在心情很难过”。
第二步:轻度介入。即建立在对与对方的关系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合理的衡量轻度介入的程度,从边缘问题开始问起,不要激发对方的尴尬、难过等负面情绪的提问,而是朝着将事件向前推进的方向,或者事件边缘的问题开始交流。
第三步:提供支持。即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可以帮助对方拿一下快递,帮助对方在完成一些本属于他的权限范围的工作等。让对方觉得自己的行动是在用一些小事在帮忙。
【WHERE】适用范围。该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人群:主要用于那些社交经验比较浅,或者说话没有边界、需要提高情商的人群。适用场景:可以用于在医院探望病人、在工作过程中听到同事的坏消息、在家庭生活中遇到家人的坏消息需要安慰的时候。例如,最近的空难让我们都很揪心,当我们看到网上的空难新闻,想要发表一些意见安慰空难的家属时,就可以使用这个三步法。不适用的场合:当坏消息不涉及切身利益,不会造成对方财产或者情绪上的巨大损失的情况下,就不需要按照这几个步骤来安慰,或许一个玩笑更能够安慰。
时间:2016年
地点:公司
事件:还记得是很多年前,一个同事还在谈恋爱,有一天开完会后,只留我们两个在会议室,本来我是想做一些工作的,这个同事可能太难过了就和我聊起她刚刚失恋的恋情,讲她和她的前男友曾经如何的恩爱,可是现在特别的无情。我与这位同事本来就没有特别深的友情,但是听到她“较浅言深”的一番话,我开始表达一种“吃瓜者”的心态,说“别难过了,既然已经过去了,就重新再来吧,天下好男人多的是……”诸如此类的话。聊了一会之后,她依然表达了感谢,但是之后我们的关系很微妙,似乎感觉我知道了她的小秘密,而我却没有成为她的真朋友的那种感觉。
结合原文反思:
现在想来,自己确实没有以一种同理心的方式来对待我的那位同事,没有关注他的情绪,也没有表达是否需要我帮忙。没有安慰到她,反而造成了她的尴尬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