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min】
大家好,我叫Jelly,按照惯例我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总结起来是两个新手一个爱好。第一个新手是拆书新手,这是我打怪升级的第一关。第二个新手是工作新手,因为刚工作不久,所以在学习一些工作技能,来拆书讲课一方面也是为了将书上的知识方法转化成自己的技能。最后一个爱好,平常休息的时候喜欢看悬疑类型的影视小说。
【拆书和拆书帮】2min
今天有几位新来的小伙伴,那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拆书是一种将书籍知识快速转化为个人技能的一套学习方法论,分为个人学习的RIA标签学习法和集体学习的组织学习法。便签法就是对书中的片段知识进行分析提炼,联想自己的相关经历反思做得好或者不好的地方,最后将两者结合制定正确的目标计划。组织学习法就是现在大家参加的由拆书家分享便签内容,大家共同学习,将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就是在拆书法的基础上成立的一个公益性组织,它的表现形式就是总舵和全国各地的分舵,比如大家今天参加的活动就是由我们城市之光分舵举办的。
【过渡语】今天拆书的主题是来自于金字塔原理一书中的序言的写作方法,即SCQA法,一种结构化的,有条理的表达方法。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R便签阅读原文片段,请大家用大约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手中的内容。
文章的序言概述了读者已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文章将要回答的疑问联系起来,然后作者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回答这个疑问上。在演讲稿中,这部分内容对应的就是开场白。 文章的序言通常会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说序言应当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
何时引入“背景”
引入“背景”时,应先陈述与文章主题有关且读者会同意的内容,即读者已经了解或者将会认可的内容。如果你发现自己没有在文章开头说明与文章主题有关的背景,那么你或者是选错了主题,或者是开始讨论主题的时机不对。 如果你完全清楚文章的目标读者是谁,甚至知道他们的名字,譬如在写信或备忘录时,那么何时引入“背景”就很简单了。
什么是“冲突”
文章序言中的“冲突”经常是指出了某种问题,但并不总是字面上的“问题”。这里的“冲突”类似于讲故事时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能够促使读者提出“疑问”。从描述文章主题的公认事实开始讲“故事”,“冲突”就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因素,并且必须引发读者的“疑问”。读者的“疑问”可能有多种形式,但通常可归结为一个问题——“接下来会怎么样”,
Eg:
背景(S)=本公司的业务多元化研究服务在过去5年中增长了 40%。
冲突(C)=无法证明我们的工作对客户有明显益处。
疑问(Q)=如何确保多元化研究确实对客户有明显益处?
回答(A)=实施“公司发展项目”,以研究该问题。
大家应该看完吧,接下来要进入I环节了,如果有人没看完也没关系,可以跟着我一起学习。
what:这个片段主要介绍了一种写开场白也就是序言的方法,叫SCQA法,整体内容包括四大要素: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
why:SCQA是书写序言的一种有效方法(前),这个方法可以通过疑问回答的方式直观快速的向其他人介绍背景信息(因),方便大家之后理解正文(后),那如果其他人不了解你的序言,就会感到迷惑,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理解之后的正文为什么要这样做(果)。
how:写序言的步骤包括
1、背景,介绍事情的相关信息大家需要知道这些才能理解正文的一些概念内容。
2、冲突,目前发生的问题,导致必须要改变引发疑问和解决方案。
3、疑问,针对冲突,用户会产生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就是解决方案,
4、答案,疑问的答案,答案可以解决冲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比如:大家手中的原文片段在最后就给出了主要情况和例子。
where:使用这个方法的场景一般是在汇报演讲、写文章的时候,也就是需要向大家同步背景和冲突,相反若听众了解或者根本没有背景、冲突时不需要采用此方法,比如说日常交流的时候一般不会使用这个方法。
【A1便签2min】学习者拆为己用
故事:看到这个方法后,我就想起之前工作的时候要开会评审一个方案,直接上来就开始讲方案,虽然5分钟就讲完了。但是大家听完了都一脸疑惑,A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B说应该那样做,更省成本。C说还有效益更高的方案。会上乱成了一锅粥,最后我又额外花费了10分钟一个一个解释原因,才达成了一致。
反思:那现在我发现自己就是因为没有运用SCQA这个方法先向大家介绍背景信息和冲突,而是直接讲正文,导致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还没有把问题说清楚。
【A2便签2min】指向未来的
接下来我打算在本月的图片管理方案评审会议上运用SCQA方法来讲解。
1. 首先应该讲解方案的背景:用户成功上传图片后可以根据需要手动调整图片来进行使用,包括移动位置、调整尺寸以及在图片上写写画画等等,保障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
2. 但是后来通过调研发现用户在一次上传多张图片时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调整图片,非常麻烦,并且用户不知道如何高效地使用,这就与用户的体验产生了冲突。
3. 所以在这里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解决多图操作繁琐的问题,二是教会用户正确使用。
4. 因此解决方案就是增加一个图片管理器,变多图调整为单图调整,同时增加新手指引,解决用户不会使用的问题,这样就能很流畅地讲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听众也能快速的听懂内容,达成一致。
【结语】所以,通过SCQA法来整理序言可以让你条理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将别人自然的引入你要讲的内容中,更好的沟通交流,达成一致。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