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首先在主持环节说明情况,今天是线上过级,稍后每位小伙伴过级时都有分组讨论环节,腾讯会议的分组功能最多只能分为两组,在后续分组讨论环节,将由系统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讨论。
大家好,我叫胡双红,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高校教师、专利分析师和助农志愿者。
今天我要过的是TF1-2,选择拆解的书籍是《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关键对话》这本书是一本沟通宝典,书中介绍了各种沟通技巧,将帮助我们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难以应对的各种难题。
今天拆解的片段是:“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和家人、同事和朋友沟通时,可能遇到对方的误解,该如何消除这些误解呢?今天分享的这个片段,可以帮助到你。
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手里的拆页。考虑到手机屏幕比较小,可能看不清,我先把原文通读一遍。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可以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WHAT】:这个片段介绍的是如何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在对方误会我们时,运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方式,消除对方的误解,继续正常沟通。
【WHY】: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有时,我们的出发点和言语没有恶意,但对方会误解我们的目的或意图,觉得我们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我们的观点。有些人会生闷气,有的人立刻反击,谈话无法顺利进行。
消除误解也是表达者的使命,这时候,可以暂停争执,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使沟通回到正常轨道。
【HOW】:
1、冷静:深呼吸三下,停止争执,让自己平静下来,组织语言。
2、否定:句式是:“我不希望你认为......”讲出对方可能存在的误解,比如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对他们不利的企图,以便消除误解。
3、肯定:句式是“我认为......”,“我希望......”讲出对方值得肯定的地方,让对方感到被尊重;分析自己跟他沟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讨好对方、缓解气氛捏造一个目的,必须是真诚的目的。
4、继续:继续讨论问题,以及寻找补救措施。
【个人案例】:
比如:我儿子喜欢用手机看小视频,我们经常会因为这个事情争吵。
有一天早上,起床洗漱以后,不记得把手机放哪里去了,就在家里边找边嘀咕:耶,我的手机哪里去了?儿子一听到,马上紧张起来,大声反驳道:我可没拿你的啊!同时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坐在沙发上抱着个手,也不帮忙找。
这个场景中,我的无意嘀咕,引起了儿子的过度紧张,生怕我以为是他拿了手机,这时可以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深呼吸,冷静下来,组织好语言,我可以这么回复:崽,妈妈不希望你认为我误会你拿了手机(否定误解)。我认为这次肯定不是你拿的,早上起来你一直在沙发上看书,一点都没碰过手机(肯定表现)。妈妈应该是随手放在哪个地方,自己给忘记了,一起来帮助妈妈找手机好吗?(分析问题,继续沟通,寻求补救)。
【WHERE】:
适用场合:
1、补救:当对方误会我们的沟通目的时,可以用来消除误会;
2、预防:假设预知某些观点会引发对方的抵触情绪时,可以使用对比法提前预防。
注意:长期积怨带来的误会,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方法一起进行才有效。
不适用场合:
1、确实是我们做错了,需要道歉而不是解释的场合。
2、对方确实是故意挑刺时,可能会无效。
【A1】激活经验
为了更好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方法,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以往有没有经历过被误解的场景呢?比如:
1、项目出了问题,你想找项目成员沟通,他以为你要问责,非常紧张。
2、孩子不好好写作业,你跟他沟通,他认为你只是想管他。
3、朋友情绪低落,你想开导她,她认为你是想看笑话。
请大家每人想一个你经历过或见过的“沟通被误解”的实例,我会开启两个2组,大家分别在小组内分享。分享时间5分钟。
注意,现在只要分享被误解的场景,下一个环节我们再讨论对比法的应用
时间到了,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时间有限,没讲完的小伙伴,待会儿还可以继续聊好吗?现在邀请两位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经历,只要说出被误解的场景就好,每位小伙伴时间1分钟。
现场分享小伙伴1: 有一次抗疫活动,我正好去深圳出差,没参加,领导不知道我出差,认为我不积极参与前线的抗疫,在会上批评我。
会后讨论小伙伴2:我爸爸爱抽烟,我很担心会影响身体,每次看到他抽烟就会担心的说,爸爸,你别抽烟了,有时间去外面走走嘛,呼吸新鲜空气,这样对身体才好。爸爸不耐烦的回答到,你怎么这么爱管人,别说这些啰嗦话!
【A2】催化应用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对比法",预想未来一个月内,大概率会出现的一些被误会场景,比如同事、家人或者朋友的沟通误会。要如何运用对比法消除误解,继续沟通呢?请大家把您的规划写在便签纸上:要有明确的时限,被误会的场景,具体的做法和可观测的预期结果。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伙伴1:我可以先冷静组织语言,下周内找一个时间去和领导沟通:“领导,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参加抗疫,相反,我认为我一直是在积极的响应领导号召,多次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抗议活动。最近这一次是我去深圳出差了,才没有参加。以后如果有这种情况,我会及时向你汇报,商量解决方案好吧。”
小伙伴2:明天看到爸爸又拿出烟抽的时候,为了防止他认为我在管他唠叨。可以先用这种方式做预防。先冷静组织语言,再说:爸爸,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是在管你,我希望你体会到我的关心,你是我的爸爸,我希望你能有个更好的身体,能更长时间陪伴我们。看到你抽烟,我很担心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我陪你出去外面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好吧?
【结束语】
时间到,没有写完的小伙伴还可以继续写,我来做个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能给大家的沟通带来帮助,提高沟通能力。当别人在沟通中误解我们时,冷静下来,运用先否定后肯定的对比法,消除对方的误解,重建正常沟通,达到沟通目的。本次拆解结束,谢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