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最新版)》 所属活动: 阅苏3月练级场(线上)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确定某一时记得具体行动的“四标准法”

开场:

自我介绍:

哈喽,各位伙伴,欢迎来到拆书帮活动的现场。我是今天的分享人,我的名字叫张蓓蕾,意为“张开的花骨朵”,亦有“绽放之意”。我今天用三个标签:10年运营人、公益读书会发起人、运动达人。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拆书法主要以RIA便签为核心,包含个人学习的便签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课两种形式。RIA分为:R(阅读片段)、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么应用)是一种非常适合成年人的学习方式,今天到场的都是学习爱好者,再次欢迎大家一同来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个片段来自《搞定1 无压工作的艺术》一书,书中介绍的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法是全球千万人在使用的高效完成工作与管理个人事务的优秀工具。

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如何更高效的利用时间,让事情井井有条,生活和工作都更加从容、放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看似简单易行,背后却有深刻洞见的书。

首先,我们先用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手中的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搞定1》 P.73

确定某一时刻具体行动的“四标准法”

在星期三下午3:22时,你如何选择下一步行动呢?你可以按顺序采用下面四个标准:(1) 情境(2)有多少时间(3)有多少精力(4)重要性

情境-只有很少一部分事情对地点没有特别的要求(像拿一支钢笔和一张纸,就可以起草对一个项目的想法),但是大多数事情都只能在特定的地点完成(在家或办公室),或者需要借助某些特定的工具(如一部电话一台电脑),而这正是限制我们选择行动的首要因素。

有多少时间你所能支配的时间长短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如果5分钟后你就必须去开会,你现在就不可能去执行那些耗时更久的行动。

有多少精力你有多少精力呢?有某些事情需要你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富于创造力,而另一些则要求你具备充沛体力,除此之外的一些事情是对这两方面都没有特别要求。

重要性-当你考虑了情境,时间,精力这三个条件后,你就要选择哪个行动会给你最高的回报了,现在你有一个小时时间,你坐在办公室里守着电话和电脑,你的精力指数为7.3(最高位10)你应该做些什么呢?给客户回一个电话,考虑一下新的提案?处理一下语音信箱里的留言和电子邮件,或者联系一下你的配偶,看看他/她这一天过得怎么样? 这时,你可以借助你的直觉,并依赖你此时此刻的判断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

对于现在人来讲,事情一般都比较满,过多的信息量造成我们一会儿做那件事儿,一会儿忙这件事儿,一整天下来总给人一种“碌碌无为”的感觉。想要专注的完成一件事儿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评估方式确定当下最能做的事情来提升做事效率。

【what】

“选择行动四标准法”可以帮助我们从情境,时间,精力和重要性四个维度,判断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更有价值,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行动。

那我们该怎么用呢?

【how】

当我们在某个时间点要安排具体的行动项目的时候,

第一步:分析情景

目前的行动项目所需要的情景是:室内或室外,是否需要电脑等其他设备,抑或一个人完成还是需要他人协同完成。

第二步:预估可支配时间

如果只有五分钟,那就只能微信回回消息打打电话。如果有半个小时以上,那就可以考虑写写工作计划什么的。

第三歩:判断精力值

处理不同的事情精力状态要求不同,就像做ppt,写文章就很烧脑,一定要思路清晰,精力值要求也较高。而跑步就只需要你有体力即可。

第四步:判断重要性

在前面三个因素都考虑后,最后我们要评估哪个行动在此刻更重要,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时刻重要性也可能不同,故选择此刻最重要的去做。

【where】

这个方法适合在特定的场景下手头有多个行动事项,想要安排但又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情况确定当下可做的事项,比如办公室、家里等。不适合仅有一个很明确的行动项目或已确定不可更改的计划时使用,也不适合突发紧急情况的判断。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下面我分享下我的个人经历:

这件事情就发生在过年期间,在妹妹的婚宴上拿着电脑加班的事情。

正月初六中午是妹妹婚礼待客宴会,当天妹妹的化妆和造型都是计划由我来操办,刚好当天又有很多家里的亲戚会来,又要招待大家,事情就比较多。但由于当天恰好工作上有一个事情要处理,不是最为紧急,但要在14点前完成。我开始并没有详细的计划时间安排,只是忙当时眼前的事情,最后弄得很紧张,带着电脑到酒店去完成的工作。如果现在重新梳理,我会按照如下方式安排当时行动:

1. 分析情景:给妹妹做造型需要在家完成,接待亲人要在酒店完成,工作需要笔记本电脑完成,所以早上在家我应该先处理在家要完成的任务;

2. 预估时间:做造型大概需要1h,我需要在12:30前完成;工作需要30min,需要14点前完成;

3. 评估精力:做造型更多是需要细致即可,而工作需要精力值比较高,我应该选择在精力值最高的早上完成;

4. 判断价值:妹妹待客是当天的大事,工作也比较重要,我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完成,让两件重要的事情都能很好完成。

【A2】规划未来的应用

学习并深刻理解“四标准法”后,我在每天晚上做次日行动事项时会按照需要场景、时间、精力及重要性排序。明日预计要做的项目:

1. 写拆书稿(需要高精力,预计1.5h,需要电脑);

2. 支援一线配送工作(预计三小时,精力要求:一般);

3. 运动健身(跳操拉伸,预计1h,体力要求高);

4. 起草老带新方案(1.5h,精力要求高)

按照这些标准划分,我会在早上起床后完成第1项任务;然后完成第4项任务;下午完成第2项任务;下午下班回来完成第3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