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掌控习惯》 所属活动: 苏州阅苏分舵2月练级(第1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习惯叠加

开场:

TF1-1  拆书训练(现场总时长10-15分钟)

将准备好的原书拆页复印件发给现场学习者,人手一份

1、1分钟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垭——兰,垭是土字旁加亚洲的亚,兰是兰花的兰。我的职业是一名高校教师,从教超过20年。我喜欢阅读,目前保持每周一本书的阅读速度。我同时还是教育扶贫的义务工作者,从2020年8月到现在组织了大大小小16项帮扶活动,使贵州沿河1600余学生受益。作为一个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者与传播者,我把自己比喻成为一朵云,努力推动更多云朵在天空中尽情地游走。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多的朋友与我连线,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叫垭兰。谢谢!

2、2分钟讲解“拆书和拆书帮是什么”

所谓拆书是将外界的知识内化,将原理概念转换为学习者能力的过程。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具体体现。一般可分为适合于个人的便签读书法和可应用于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法。
拆书帮是由一群具有终身成长理念的人组成的学习型组织。拆书帮成员们孜孜不倦探索实践RIA拆书法,打怪升级,努力成为合格的拆书家,由一般的自主学习者成长为优秀的学习促进者。在这里,大家相互陪伴赋能,拥有共同的愿望:希望影响更多身边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习惯叠加:颠覆你的习惯的简单计划

《掌控习惯》第五章 ——培养新习惯的最佳方式 第58到59页


人们经常会根据刚刚完成的工作来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任何行为都不是孤立的。每个动作都成为触发下一个行为的提示。
当谈到培养新习惯时,你可以充分利用行为的关联性。建立新习惯的最佳方法之一是确定你已有的习惯,然后把你的新行为叠加在上面。这叫作习惯叠加。
习惯叠加是执行意图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培养新习惯,不如将它与当前的习惯整合。这种方法是由BJ·福格作为其小习惯项目的一部分创建的,它可被用来为几乎任何习惯设计显而易见的提示。

习惯叠加公式是:

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新习惯]

例如:

冥想。每天早上我倒完咖啡后,我会沉思1分钟。

健身。脱下上班穿的鞋后,我会立即换上我的运动装……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重新阐述。
WHY:想要养成一个良好的新习惯却又担心半途而废?其实没有那么困难了。习惯叠加法可以帮你轻松搞定。
WHAT:习惯叠加法是充分利用各种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用已有的习惯行为来提示新习惯的行为动作,从而易于新习惯养成。

HOW:(1)明确要培养的新习惯,并分析其实施起来的难易程度及用时,如果难度大用时多,则需要将其动作进行拆分切小,让最开始的动作易于实施。比如要培养晚上洗碗后阅读1小时的习惯,就不如先从阅读15分钟开始做起。

(2)找到合适的已有习惯,也就是想好新习惯在什么事情做完之后去实施比较合适、自然,让旧习惯行为成为新习惯的提示。比如洗手之后记得擦护手霜。

(3)然后进行习惯行为的叠加。

WHERE:习惯叠加法适合于生活、工作、学习各个领域中比较小的新习惯的培养。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新习惯动作上易于实施,且耗时不多,这样在旧习惯之后才会更乐于开始新习惯,从而有利于新习惯的快速养成。比如运动之后休息时吃根香蕉补充营养是容易的,而早晨洗漱之后跑5公里是难的。而原有习惯要确定是习以为常必定会做的事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与已关联

A1:每天早起后我先把当日要完成的主要事项在“TO DO”APP里操作完成,接着就去企业微信进行健康报备。 反思:其实我是用到了习惯叠加法。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单位要求每天报备健康状况,而且是在下午1:30之前前必须完成。一开始总是忘记,经常需要分院办公室负责人提醒,次数多了,当然不好意思。后来就把它列入已经使用了快1年的“TO DO”APP的循环事件,在原本每天早上起床列日清单的动作之后马上就去完成健康报备。自此之后再没有遗漏过。

A2:我的行动 目标:从2022年1月22日开始,运用习惯叠加法培养早起喝一杯温开水的习惯,每周至少做到5次,经过2个月的反复可以将这个动作形成日常习惯,以达到补充水分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具体做法:

(1)明确要培养的新习惯是早起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这个动作简便易行)

(2)在洗漱的旧习惯上叠加。

具体为早起洗漱接好刷牙水后,倒一杯开水搁置,等到刷牙、洗脸结束,水的温度刚好合适把水喝掉。这里我是把倒水喝水分成两步,接刷牙水可以成为倒开水的提示,擦水乳霜可以成为喝水补水的提示。新习惯从时间、动作上来说,与之前的行为可以做到紧密相互衔接,不费时不费力。可行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