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1月27日练级场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精益创业

开场:

接下来是我的3-3定级,咱们今天人比较少,所以就分一组吧。我是金龙鱼,是我们拆书帮宁波分舵的资深会员。今天正值年底,跟大家聊一下

场景:很多人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困惑,想要尝试,却不知道尝试什么、怎么尝试,烦恼!也有很多人兴致盎然地想要成为斜杠青年,发展多元的收入渠道,做个副业多一样赚钱的本事,但是不知道怎么样打好自己手上的牌用好自己的资源或技能,非常纠结!

提问:你有没有想要发展自己的副业或者斜杠,但是却找不到着力点的烦恼困惑,或者有什么是一直想要做,却始终没有做出成绩呢?(互动)

影响:这就好像站在十字路口观望每个方向却始终不知道如何迈出步子,长时间的原地踏步浪费了大好的时光,也容易让我们自责、焦虑,感觉自己这个也不行呢那个也不行。

解决:今天的这次拆《精进》这本书,是知乎大V采铜写的,我们来聊一聊兴趣与事业,什么样的兴趣有潜力成为生产力,如何把兴趣变成生产力(片段一),甚至用这股生产力实现“精益创业”(片段二),这是希望通过今天的拆书帮大家解决的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可以使用(行为)分析爱好-寻找路径-练习提升三个步骤(澄清)为自己或他人初步设计兴趣变现计划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在一家公司做一名普通职员,而你的个人爱好是画画,那么你可以考虑在平时的工作中用画画来表达你的想法,不论是工作汇报演示还是会议时,你都可以流露出你的这些才能,引起同事和领导对你的重视和欣赏,甚至,你可以在公司或者部门内推广视觉思考的方法,使它成为更多人提升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的工具。

而“改造”爱好的一个常见方法是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形成“生产型兴趣”,可以让你的热爱更加可持续,也是你把热爱变成事业的前提。有“游戏禅师”美誉的著名游戏设计师陈星汉,就是因为14岁时玩《仙剑奇侠传》玩到感动落泪,而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实际上,今天很多的游戏从业者,年轻时都对游戏很痴迷,但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赏玩游戏,而是还希望亲自创制出游戏作品。同样的,如果你对文学非常感兴趣,那么不妨提起笔来自己尝试创作,借用著名小说家斯蒂芬·金的劝告就是:“开始写吧,年轻人!”如果你对电影感兴趣,看过很多很多电影作品,那么你就不妨写几篇影评,通过写作影评的过程来收获对电影更深入的思考。实际上,只有当你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时,你才会渐渐发现以前没有窥见的门禁,发现之前未见的妙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一讲了个故事,一位著名的游戏设计师陈星汉,他十四岁的时候就是因为玩游戏到最后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甚至被称为游戏阐禅师,都是从玩游戏开始

(互动)大家现在都有哪些兴趣爱好?

现场回应:咖啡,猫,玩,写文章,美食,看动漫,日语

(互动)再问一下大家为了这个爱好你们花了哪些钱?毛估一下

现场回应:学日语花了两三万,咖啡一年就要话一两万

爱好很多确实都很花钱。老话说的好,穷玩车,富玩表,单反穷三代,摄影毁一生,我们的很多爱好都是需要花钱去培养的,但是大家肯定也注意到了有些人能够通过兴趣爱好赚到钱,写作的好的可以投稿拿稿费,菜做的好可以上门做私房菜,私房烘焙,特别是短视频火起来之后,很多吃货博主拍饭店吃饭的视频就能赚很多钱,有些美女帅哥在那扭一扭就扭成了网红接到广告。那我们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没有可能从花钱变成赚钱,成为生产力呢?

这个片段就给了我一些启发,也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概念对比

这里就要先理清楚消费型爱好和生产型爱好两个概念。

消费本质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

生产本质是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

简单来说,消费型就是花钱,生产型就是赚钱

消费型爱好本质上以消费有价值的事情为基础,生产型爱好本质上则是以产出价值为基础。

消费型爱好是满足自己,取悦自己,自己做的开心,天王老子来说你这么差都没有用;生产型爱好需要满足他人,取悦他人,生产出来的价值要被市场认可

比如,我喜欢吹牛,经常找人把我跟比尔盖茨,巴菲特,马云PS在一起发朋友圈炫耀。(互动)这个爱好是消费性爱好还是生产型爱好呢?

现场回应:消费型

突然有一天一个朋友找到我说有个创业项目,让我去找人吹牛拿投资,分我10%的股份,我觉得唉这事儿可以整,以后可以靠吹牛赚钱了,(互动)这时候吹牛对我而言是消费型爱好还是生产型爱好呢?

现场回应:生产型

显然是生产型爱好,我的吹牛需要产出价值,满足别人的需求,就是帮创业者拉到投资,需要取悦投资人和创业者。

那么我们的爱好,怎么样才能从消费型变成生产型呢?

HOW

1·分析爱好 分析一下你的爱好是否有成为生产型爱好的潜力,

比如热爱程度,有多热爱这件事情,愿意付出多少努力,经常在有些场合宣誓为某某事业奋斗终生;

市场环境,有没有人愿意为了你这一爱好所产生的价值付费,竞争有多激烈,入门的门槛有多高;

提升难度,提升这一爱好的技能水平,难度有多高;

产出预期,你对于这份爱好所带来的收益产出预期有多高,是发家致富,还是赖以谋生,还是赚些零花钱或者是增加一些社交谈资

2·寻找路径 哪些途径可以让这一爱好产生的价值得到兑现,比如上架网店售卖产品,公众号投稿;哪些途径可以让自己的能力被更多人知道,比如发朋友圈广告,找朋友推荐……

3·练习提升 根据爱好分析和兑现路径分析,计划怎样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这一爱好达到市场兑现的要求,得到市场的认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对如何把消费型爱好变成生产型爱好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如果下周遇到了一个人,可能是朋友,家人,客户或者同事,他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一些困惑,或者想要成为斜杠青年增加收入,你用我们刚刚聊的方法跟他交流,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写一下,你跟谁发生了对话,他有怎样的困惑,你们聊了些啥。我们分成一组,组内分享讨论一下。

宁宁跟一位喜欢写作并有意发展成副业的朋友nap,就打造副业发生对话

分析爱好:

宁宁:你有写过这类文稿获得过大家的肯定吗,自我评价怎么样,听说你写作写的很棒,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没有想过通过写作把兴趣发展起来

nap:对,最近有这个爱好去更新文章去写一点看过的书的一点内容

宁宁:你觉得写的东西市场机会怎么样

nap:我觉得很多平台都想经营私域流量,经营好服务好现有的金主爸爸,需要很多文字的展现,去感动金主爸爸继续来消费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你的意思是市场环境还是挺好的?

nap:对对市场环境确实挺好

寻找路径:

宁宁:你是想找专门的中介平台还是直接toC的,你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变现?

nap:我就是找一些投稿平台就可以了

宁宁:一般会找网络媒体还是线下的媒体?

nap:一般会找网络媒体,会有收一些

练习提升

宁宁:你会怎么样去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nap:准备报秋叶大叔的写作班, 然后大量积累,并记录实际的想法,时间要花的够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学习者可以运用(行为)“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思路(澄清)初步制定自己或亲友的生产型爱好精益创业方案

【逻辑关系】前面的一个片段我们聊了如何把兴趣变成生产力,这个片段就是更递进一步,怎样用这股生产力实现“精益创业”

A1 自测题

在往下看之前,我会有一些小题目给大家测试一下,我先问大家一些问题,大家判断一下自己符不符合。每道题完全符合的都是10分,完全不符合的是0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给自己打分。

1·我的兴趣总是可以做出结果,比如喜欢看书的写读书稿,喜欢美食的写美食评论或者做出菜

2·我乐意拿我的兴趣成果去征求别人的看法

3·我从来不会等到准备很周全、完美再行动

4·我完全不怕丢脸

5·我每次都会想着去升级优化我的兴趣

分数越高,我认为你越具备把消费型兴趣变成生产型兴趣甚至走的更远的潜力。

【原文】“精益创业”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最小化可行产品”,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如果不构建最小化可行产品来做试验,就无法在现实中被测量,更无法基于反馈来学习,而只能是游离在市场之外,闭门造车,最后很可能一步步偏离航向,直至走进不可逆的失败的深渊。

某种程度上,人生就如同创业一样。在人生的航线上,我们也面临着不可预知、无法确定的未来,虽然我们可以对未来订立高远的目标,制订完美的计划,施加种种美好的遐想,但这些事前的勾画却总被猝不及防的现实打乱。更糟糕的情形是,在漫长的筹划、准备、酝酿之后,遇到无法预料的困难而中途放弃,如果借鉴精益创业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种遗憾。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互动:问一下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梦想吗?

现场回应:有

很多人都有创业当老板的梦,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去付诸实践。怕啥呢?怕做不起来,怕失败,怕亏钱,怕耗费时间,怕丢脸,怕家人不同意,怕失去现有的各种收入,怕累……

互动:我刚说的这些有没有符合你们现状的?

现场回应:怕累

所以,就需要一种让你亏不到哪里去,丢不了多少脸,时间也不会费很多,压力也不会很大的创业方案,这个片段说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就是这样一种方案。

什么是符合“最小化可行产品呢?便宜,成本低,够用,也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开饭店,开之前在家做饭请朋友吃,之后去做私房菜;写书,几十万字,从写短文开始;就像雷军,做手机,先从做系统开始;开培训学校,可以先做一门课或者一个班开始。

我在几年前开过咖啡馆,在座有两位去过,因为接收的是一家二手店,去的时候那边比较脏比较乱,比较陈旧,所以绿植先换一遍;品类有点少,作为咖啡店,饮料先丰富起来,咖啡要好几种,摩卡,拿铁,卡布,美式,水果茶整起来,奶茶整起来。有喝的了,那吃的呢,特别是咖啡店,需要美美的甜品来吸引小姐姐,所以招个甜品师,甜品上起来,面包上起来,烘焙整起来;然后点心有了,那人家来吃饭呢,西餐去学起来,牛排,意面,沙拉,去杭州学费大概8000多,来回路费住宿加起来,一万多,都是泪啊,然后今天之所以没有请大家去我的店里去做拆书,是因为,倒闭了。

我就是完全是一个反例,想的太多了,觉得这个也要,那个也要,没有喝的怎么行,没有吃的怎么行,环境不好怎么行,然后整了一大堆,那个时候自己的生活是各种节衣缩食,吃的基本是店里的库存,衣服也没怎么买,也没有出去社交,天天窝在家里焦虑,白头发都增加了很多。

聊完了反面教材,我们再聊回正面教材,那么怎么样能够打造出“最小化可行产品”呢?

HOW

1·创造试验性产品:这个产品在这一步设计出来,基本上能用的完整的,但是不要很完美,基本功能实现就可以了

2·发布出去:不要在家埋头闭门造车 还是比较危险的,因为我们是要去创业的,是要迎合市场的,闭门造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很好,比如我这篇稿子,我觉得非常完美绝对会让现场爆赞,现场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在讲什么东西。所以我们要把实验性产品发布出去接收市场检验

3·接收反馈进行优化: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发布出去之后有人反馈,我们去解读分析,认可的就可以去提升我们的技能和产品

有了这三步就会把我们的小创业的种子一步一步去越做越大,最后实现创业梦想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明确问题

知道容易,行动难,刚刚可能讲了一些初步的方案,现在再看刚才的三个步骤,那么大家觉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难的最担心或者疑问最多的是什么?

现场反馈:发布出去,第二步

现场大家都觉得第二步,发布我们创造出来的实验性产品,是最难的

【讨论本质

那么我们就来深挖一下本质,为什么这一步骤会让大家觉得难实现呢?我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

学习者A:第一步的实验性产品,好好坏坏多多少少,都是可以拿得出来的,但是第二步要从做产品的思维跳出去,去考虑产品对社会哪个领域是最有帮助的,要去寻找合适的人群用这个产品去影响到帮助到他们,找人群,我觉得是比较难的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对你来说出产品不难,或多或少都能拿出来,但是要把我们的产品找到合适的人群去推广,找到合适的顾客,是比较难的?

学习者A:对,所谓的千人千面嘛,有人好你这口有人不好你这口,有些你感觉好的产品,人家不一定觉得好了,所以要找到针对性的人群还是比较难的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嗯,就是怎样为自己的产品找到对的人?

学习者A:是的

学习者B:这里分三个部分,生产,发出去,然后反馈改进,你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是不是OK,所以你发的过程中会碰到大量问题反馈,又要做调整升级回到第一步做产品,发的不好的话影响到第三步,得到的反馈也会出问题 ,发是很难的,你要让别人知道你并且给你反馈,承上启下

拆书家回应与反馈:你的意思是,如果发布的不对,我们接收的反馈也是有问题的,影响我们升级改进

学习者B:是的,为什么要发出去,发出去是为了检验你做的事情对不对,发的不好就没有办法得到正确的反馈

明确本质

我们来明确一下,“发布”这一步大家觉得难,本质上是因为一旦找错了发布的形式和对象,就会导致我们整个产品不断地在错误的循环当中,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

学习者:对,没错

【讨论解决方案】

明确了为什么觉得发布最难的本质之后,那我们就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才能走出这个局,找到正确的发布方式,找到产品正确的实验的受众

现场讨论:

首先我们分析产品,然后我们分析人,分析出来两边对上,我们的产品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到什么样的地方去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不要那么抽象,具象出一个场景

我们可以以nap的写作为例子展开讨论

……

分享讨论结果

我们讨论出来的方法有:

交给算法平台,由平台的大数据智能算法推送给合适的人

分析产品定位,分析出产品适合的人群,再去找对应人群所在的地方

把产品拿出来组织讨论,求助众人的智慧,征求朋友的建议

多渠道发布,根据数据判断筛选

在显著位置鲜明地表明自己标签、产品定位和针对人群、场景,让受众自动过滤筛选,合适的受众留下,不合适的受众直接离开

你们觉得这些方法有助于你解决发布的问题吗?

学习者:基本上能够帮我解决我在产品的发布上的问题了

A2催化应用

刚刚我们探究了如何把兴趣做成最小可行性产品进行“精益创业”,学到还不是你的技能,用出来才是你的技能,所以请大家今天回去之后就找一位最熟悉的朋友或者家人,按照我们的方法,帮他初步梳理出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执行方案吧!

现场反馈:我明天跟一个厨师朋友有饭局,正好跟他聊一下这个事情

学习者案例:

我的一个朋友是资深厨师,但是在饭店上班之外没法创造收益。我回去之后跟他聊了一下,他计划在业余时间做菜出售

实验性产品:酱萝卜,邀请三个死党试吃满意后就推出

酱萝卜制作简单,但是调酱汁的配方很关键,他有很好的配方,而且酱萝卜保质期比较长,快递、送货都可以,价格也便宜

发布出去:朋圈发布推出首款私房小菜酱萝卜,快递包邮,同城10份送货上门;开通视频号直播切萝卜;建立美食品鉴群

接收反馈优化提升:会主动私聊询问顾客口味和体验,也会在群里号召大家提出意见建议,收集之后进行升级,把升级的产品向客户再进行发布

结语

从消费型兴趣,到生产型兴趣,再到最小可行产品,我们这一次的拆书帮助大家兴趣变现、发展副业提供了一个思路,期待大家把自己的潜力发掘出来,成为斜杠青年,实现精神与财富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