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珍藏版)》 所属活动: 《关键对话》——改变主观臆断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关键对话》——改变主观臆断

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以运用【改变三问法】(行为)改变主观臆断,控制情绪(界定)。

【自我介绍+分组】

哈喽,大家好,我是弦子,十年培训工作者、沟通类主题拆书家,期待在大家的陪伴下,共同实现沟通技能的增长,为方便大家互动交流,我们先简单分个组,那么就从我的左手边开始,2人一组。

【用场景法介绍图书】——2分钟

【事件场景】首先请大家跟我一起进入一个情境,马上就要过年放假了对不对?愉快的年假进行时,你正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吃着零食,玩着手机,这时,啪的一声,你妈推开门走了进来,她看了一眼你凌乱的房间开始收拾,仿佛一瞬间,零食不香了,游戏也不好玩了,心中生发出一种哀怨,我妈为什么总是这样、自以为是,随意进出我的房间,还总是嫌弃我是一个大懒虫。

【提问】 你有遇到过这种类似的事情吗?我们会主观的臆断别人的行为或想法,这时,你是会默默生闷气?还是和老妈大吵一架?

【影响】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主观臆断,自己YY出很多错误或不完整的想法,产生负面情绪及行为,不仅给生活带来困扰、有时也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更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品质。

【解决】所以,今天呢,想给大家带来这样一本书——《关键对话》,它是由4位专家顾问团队,对全球十万多人进行实证调查、剖析写出,包含很多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无论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可以沉着以对,轻松化解。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其中的一个片段,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都可以掌握【四问法】,改变主观臆断,控制情绪。

【自测量表】——1分钟

在阅读拆页之前,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做一个简单的自测,自测量表上有5道题,每道题都有0—5对应分值。请在符合你实际情况的分值上打钩,“0”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做完后请将各题得分加总,填写在综合得分的横线处。

【解释量表】——1分钟

大家应该都做好了,接下来我会简单为大家解释下不同得分所代表的含义,有0-8分的伙伴吗?没有哈,非常好,0-8分,说明我们经常被主观臆断所困扰,并引发一些不好的行为和结果,那么下面的拆页将为我们解除迷思,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

有9-16分的伙伴吗?有1位,9-16分,说明你偶尔会被主观臆断所影响,已经在尝试着改变,但仍有些吃力,那么今天的分享你将找到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有16-25分的伙伴吗?有5位哈,16-25分,说明你能相对客观的看待自己和他人,在控制想法和情绪上稍有心得,今天的分享将为你加码助力,当然也有可能你过于乐观的看待自己并评分,稍后你也可以根据分享的拆页再进行比照哦。

其实,自测量表的意义在于自我觉察,有了觉察才能更好的提升和改变,虽然自测表能简单揭示过去和现状,但不能定性的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通过学习,你可以很好的精进自己的技能。

接下来的拆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主观臆断如何是影响我们的,并尝试找到改变的方法。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拆页。

R原文片段:《关键对话》P91-92——2分钟

玛利亚的经历

玛利亚是一位文案创意人员,她现在感到很烦恼。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她与同事路易刚刚和老板开完创意审核会议,在会议上两人应当共同演示一起构思的创意。令人气愤的是,玛利亚会间出来休息了一下,路易趁这个工夫自己完成了演示,把两人共同提出的策划说成是自己的功劳。等老板询问玛利亚的意见时,她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件事让玛利亚感到既屈辱又愤怒。首先,路易的做法很龌龊,把她的功劳据为己有。其次,整个会议成了路易一个人的表演秀,自己成了无足轻重的人。玛利亚觉得路易是在故意贬低自己的贡献,因为她是整个创意团队中唯一的女性。

玛利亚简直烦透了这套“男性至上”的逻辑,她该怎么办呢?她不想表现得过度敏感,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她都沉默不语,埋头做自己的工作。不过,有时候她也会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冷嘲热讽地唠叨几句,以此表明自己的立场。

“你想要那份打印文件是吧,没问题,要不要再给你来一杯咖啡和一块蛋糕啊?”她翻着白眼扬长而去。

面对玛利亚的风凉话和讥讽,路易感到莫名其妙。他不知道对方为什么气恼,很快对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和对自己充满敌意的行为感到讨厌。结果可想而知,两人再次合作时谁都没有好脸色,这样怎么能做好工作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我看大家基本都看完了,工作和生活中,这类事情经常出现,面对一些对我们有影响的关键时刻,我们会不由自主的YY出各种想法,它们看似合理、却因为过程中,我们带有太多主观猜测、判断的成分,往往是不完整且错误的,这就是主观臆断,它会激发我们的情绪的元凶,让我们陷入困境。

什么是主观臆断?让我们回到原文看看,玛利亚认为路易的做法很龌龊,把她的功劳据为己有;认为路易是在故意贬低自己的贡献,因为自己是女性,真的如此吗?主观臆断往往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基于一些事实进行的主观评判,为什么玛利亚会这么想?源于3种心理,觉得自己的功劳被抢,典型的受害者心理;觉得路易做法龌龊,故意贬低自己,认为对方动机邪恶——大反派心理;觉得无可奈何,或者沉默不语,或者偶尔讥讽两句,无力者的心理,那么如何转变主观臆断,控制情绪?从击破3种错误心理开始。

结合书中的内容,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方法-[改变三问】法

【How】

一问我的责任

若想改变受害者心态,必须积极向内看,尝试找寻自己的责任,可以这样问我的责任“即使对方的行为对我产生了影响,我是否也有责任?”即使路易独自完成了演示,我是否也有责任呢?如果玛利亚这样询问自己,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也是有责任的,如果会议中我没有中途离开,或者会议后我可以通过主动和路易交流来解除误会,也不至于闹得这么僵,我也是有责任的。

二问他的动机

如何击破大反派的心理呢?我们往往产生大反派的心理是因为认为他人的动机是邪恶的,那么如果从另一个维度思考其更多的动机可能性,就能击破这种心理,这是我们可以问自己“如果他是正常人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换位思考,尝试找到对方这么做的其他可能原因?或许是老板要求的,或许他并不知晓我很在意这次的分享,只是当成一件寻常小事而已,这样就能变大反派为正常人,让我们跳出主观臆断。

三问我的目的与行动

最后改变变无力者的心理,需要明确目的及行动“我的目的是什么?为达成目的我该怎么做?”玛利亚希望自己工作得到认可,希望和同事拥有好的关系。为了做到这个,或许我可以主动找路易谈一谈,或者找个机会再好好表现一下,等等。

当我们一一破除主观臆断的陷阱,我们会发现已然从情绪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预防异议】

有些伙伴可能会问,【改变三问法】有先后顺序吗?是否每次都需要使用呢?其实这取决于你掉入的是怎样的主观臆断的陷阱,产生了哪种心理,大家也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使用,当然如果你的主观臆断根深蒂固、非常强烈,则需要叠加使用和勤加练习才能够做到哦。

【举例子】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例子,还记得开场的故事吗?当我发现自己YY出老妈嫌弃我是一个大懒虫的想法时,我该如何用【改变三问法】来改变主观臆断呢?

我的责任:“即使老妈进来影响我了,但我是否也有责任呢?我有责任,我都这么大了,我应该主动收拾房间,少让妈妈操心的。

她的动机:老妈这样做有没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呢?老妈或许只是希望保持卫生的整洁;或许只是认为难得放假想和我多待一会。

我的目的与行动:“我的目的是什么?为达成这样的目的,我可以怎么做呢?”我希望妈妈给我点空间,我希望家庭和睦,为达成这个目的,或许我可以放下手机,起床给妈妈个拥抱,妈妈辛苦了,以后我的房间我自己收拾吧。

通过【改变三问】我们改变了主观臆断,为故事谱写了一个家庭和睦的美好结局。

【互动】

【拆书家】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改变三问法】第一问是?

【学习者】我的责任。

【拆书家】我是否也有责任,二问呢?

【学习者】她的动机。

【拆书家】她这样做是否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呢?三问呢?

【学习者】我的目的与行动

【拆书家】“我的目的是什么?为达成这样的目的,我可以怎么做呢?”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10分钟

看来大家掌握的非常不错,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进行练习,检测下是否有很好的掌握。

【场景】

今天是小丽的生日,她和男朋友约好下班后一起吃晚饭,精心打扮了一番,但是她坐在餐厅里苦等了一个多小时,也不见男朋友的身影,她越想越气,"给我过生日都会迟到,就算有事耽搁了,也该给我打个电话啊,他就是不在意我!不关心我!不爱我,以致联想到更多男朋友不爱她的种种经历,此时,她甚至产生了分手的念头。

叮!怒火中烧的丽丽突然意识到,【四问法】或许可以帮到自己避免严重的后果,她将如何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来改变自己的主观臆断呢?

请小组用3分钟讨论一下她该如何自问自答,并在便利贴上简单记录。

【分角色扮演】

大家讨论差不多了,接下来可以尝试着进行角色扮演哦,一个扮演小丽、一个扮演小丽内心的回答。稍后我们将请一组伙伴我们演绎一下运用【四问法】的全过程。

分享的时间是2分钟哦,重点分享运用【四问法】的问答过程哦。

【学习者案例分享】

小丽:即使男朋友迟到了让我很生气,但是我是否也有责任呢?

小丽内心的声音:我可能也有责任,我不太懂人情世故了,没有体谅他。

小丽:男朋友一般都会准时到啊?今天没有准时可能是因为什么呢?

小丽内心的声音:可能是临时遇到什么事,塞车什么的

小丽:我今天参加生日宴会的目的是什么呢?为实现目的我该怎么做呢?

小丽内心的声音:肯定是恋爱继续谈下去啊,嗯,或许我应该打个电话问问什么情况,而不是在这生闷气。

【回应反馈】

感谢两位伙伴的精彩演绎,很好的帮我们一起运用【改变主观臆断】的四问法,成功第帮助小丽控制了情绪,阻止了一场情侣纷争。掌声送给他们,其实,【改变主观臆断】不仅可以用在生活中,也可以用在工作中哦,只要你发现自己产生被”受害者、大反派、无力者所羁绊时,尝试着运用这个方法来控制自己,重获情绪主动权。

【A2特定任务:事后复盘】——1分钟

当然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需要我们不断复盘和练习,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内,自己是否会出现被想法控制,产生负面情绪的情况,如果发生了,请尝试着践行【改变三问法】,如果没有发生,也可以尝试着把这个工作分享给身边的伙伴们哈,然后将并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整理成文字私信给我哦

【学习者案例分享】——小鹏

情境:

我和同事一起负责一个项目,本周四关于项目的一些小细节我不是很清楚,于是向他询问,可是他假装没看到信息,然后不回复我,我当时情绪就上来了:“拽什么拽?不就是比我早入职几个月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肯定怕我表现太好超过他,有危机感才故意给我穿小鞋。“然后我就开始有意无意翻白眼、偶尔还冷嘲热讽他几句。

意识到自己或许掉进了主观臆断的陷阱,我决定用【改变三问法】来改变自己,改变情绪。

一问:我的责任,即使对方看信息不回复我让我很生气,我是否也有责任呢?我也有责任,我本可以当面沟通或者去提醒他一下的。

二问:他的动机,如果他是个正常人,可能的其他动机是什么?或许他不是怕我表现太好超过他,有危机感,而只是因为当时很忙忘记回我了。

三问:我的目的及行动,我希望掌握信息应对领导的提问,也希望有好的同事关系,为此,我可以更积极主动一点,一次不回我我就多问两次呗,有事没事的时候就多和他聊聊天,拉近距离,建立好朋友关系,下次他可能就更愿意回复我的信息了。

【结语】——1分钟

虽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产生想法,也经常被想法所困,但学会了【改变三问法】,我们就如同掌握了控制自我的开关,通过控制想法,控制情绪,进而控制行为和结果,若能认真践行,相信一定会极大程度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扰,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愿我们都能刻意练习,拥有控制自己的超能力!同时,也很期待大家的复盘反馈哦,我是拆书家弦子,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