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上海喜乐分舵159期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学习目标: 如何把“不得不做的事”转变成有乐趣的事

开场: 大家好,我是荣荣;二个标签:有一个小网店,贩卖自己做的小包和做包的材料,非常享受从设计制作到成品的过程,在快节奏的城市里,体验着一针一线的慢生活。 喜欢逛书店和买书,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都会去当地的图书馆和书店。
拆书帮是一个通过RIA拆书法的学习者社群,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可以把书拆为己用的拆书家。通过RIA环节,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你的能力。
R部分是阅读原文片段。我们读书碰到精彩段落,心有所动,会画线、摘抄、转发...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如果没有把心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那这些知识就不能为我们带来价值。
I部分是拆书家对原文知识的讲解和对学习者的引导。通过描述或举例子加深学习者对原文知识的理解,并把这些知识与学习者过去和现在的经历联系起来。
A部分是拆为已用,对于过去和现在的经历要做出什么改变,怎么执行?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可以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爱。此外,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行为的动机反映了我们是否爱自己。当我建议,“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时,有些人觉得我很极端。然而,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         )是因为我想要(     )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有许多不开心的事,我们之所以日复一日的去做,是因为我们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或者是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我经常责备自己“我应该早点知道”“我不应该做那件事”如果我们总是对自己说应该怎么样,在多数情况下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练习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艰苦、富有挑战性,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1、读完这个片断之后,我写下了自己“不得不”做的清单,也明白了为什么我经常觉得焦虑和活的不开心。我第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是材料发货。第二件是早起给儿子做早餐。

2、接着我告诉自己说,我选择打包发货,我选择早起为儿子做早饭。这一步我在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前面加上了我选择。其实内心是有一点抵触的。因为我不想选择每天整理琐碎的材料,剪花边,数扣子.....可是我又不得不做,好几年都是这样,而且仓库这么多货,不卖怎么办。

3、接着用第三步:我选择做(  )是因为我想要()来了解我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我选择早起给儿子煮早饭,是因为我想要他和我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心情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同时也让自己养成早起的习惯。想到这二点都是我认可的价值观时,我的感受发生了变化。之前会觉得“好倒霉,明早又要起来弄早饭”那这二天,我理解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了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好的身体的好的心情。当我选择我想要去做早饭时,我非常开心的下载了下厨房APP,去研究早餐,还买了喜欢的餐具。做早餐对我来说,从不得不做的事,变成了非常享受又乐趣无穷的事。

那我选择打包发货,是因为我想要获得收入。这二年,我每天整理那些花边,拉链,珠子扣子就很烦燥,都是拖到最后期限才去做,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有时买家买了很多金额的东西时,我反而会不开心,因为需要整理的东西多。当意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想到我可以用更喜欢的方式来获得收入。或者我宁愿少花些钱也不愿意再卖材料。

那我的A2是,周一就开始做材料清仓的动作,把现有的货卖掉。这样以后我就不用再做这件不得不做的痛苦的事情。而把时间用在喜欢又能够获得收入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