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台灣籌備分舵第14次過級14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你有什麼煩惱嗎?來試試影響圈的威力吧!

开场:

大家好,我是爱看书的小云,名叫苏晓筠,是位二级拆书家、网页设计师、断捨离整理师。

场景介绍法

(事件)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疫情的这一两年我的白头发突然增加许多?

因为我老公有三高+痛风的问题但都不吃药控制也不控制飲食。

我很担心,所以我试着学沟通法跟他沟通,请儿子软言相劝,全家陪他一起戒甜食,但成效都很短暂。

(提问)

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不听劝的家人,你会怎么做呢?

学习者:继续劝说、很生气、放下了、沉默

想一下,如果用了上述的方法,结果仍然没有好转,你该怎么办?

(影响)

当你想改变他人时,通常效果都吃力不讨好,甚至对方恼羞成怒,破坏了关系,

还容易担心过度而出现白发,甚至肿瘤发生率、致死率都会偏高。

(解决)

若我們看完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就可以找到培养自己独立负责人格並与他人互相信赖共好的技巧。

而今天我们要学的的这个片段关注圈与影响圈是取自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

(学习目标)

在你学完此拆页后,当你不论是对过去的后悔、现况的不满、未来的担忧,都可以透过辨别可控、不可控的方法,来了解自己的可控的影响圈在哪。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看一下史蒂芬 柯维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关注圈和影响圈这个拆页.看完的人请跟我说一声。

关注圈与影响圈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判断他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争等等,这些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见图3-3)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of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见图3-6)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对照概念和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明确边界

大家还记得拆页中提到哪二个圈? 对, 关注圈与影响圈。

(关注圈)关注圈就是你会花时间或精力去关注的事情,例如: 最近王力宏绯闻是你会关注的吗?对我来说,我看书拆书都来不及了,所以"不会"花时间或精力去关注绯闻,所以绯闻不是我的关注圈。

关注圈内有一个圈叫影响圈,它的关键词是"可控",也就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自己行为的难事)请问对老烟枪来说戒烟是可控的吗?事情有点难的事情,但仍是在自己行为的范围内,所以仍是可控的,像我爸也曾是老烟枪但因为有次生病,被医生警告再抽烟下次就没命了,就马上戒烟了。

(自己行为影响他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除了维护自己的健康,还能维护他人健康吗?可以,他人行为虽然是不可控的,但我仍可以透过我的行为来间接”影响"他人,例如:帮忙找戒烟门诊或平时的劝说。

(他人行为、选择)但最终他人能不能戒烟成功,是他人选择的结果,和他人行为有关,所以就不可控。

总言之"可控"包括自己的行为和影响他人的行为。

不可控,除了他人的行为外,还包括大环境、过去等明确不可改变的事情。

具体步骤

若你有很多烦恼时,要怎么找出可控的影响圈呢?

1聚焦烦恼

面对众多的烦恼,请先选择"一个"较”严重”的烦恼,来专心击破。

严重的程度,可以用耗时、耗力,你累了!或是后果严重,你怕了!这两个维度来找。

2明确目标:

烦恼有时较抽象,所以我们需要有具体可衡量的目标来提示我们可做的方向。

例如:老公健康,更具体说就是半年追踪3高指数,饮食或运动至少择一控制。

3区分可控(影响圈):

>可控分"自己能做"和"影响他人"。

例如:"自己"为家人做健康的餐点。

影响他人可以从以身做则(吃清淡)或同理沟通(看沟通书增加沟通技巧)......等等来着手。

>不可控有他人、环境、过去、结果、遗传之类的。

例如:他人选择吃不吃健康早餐、三高生病事实。

4开始行动

为避免我们再浪费时间在抱怨不可控的事上,我们要开始列出行动的第一步。

若烦恼较严重,请至少做出二个以上行动。

确保自己花时间在可控的影响圈上,不花时间在不可控的事情上。

预防异议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我做了可控影响圈的事,但还是会忍不住担心呢? 若你对不可控的事情仍放心不下,就制定转移注意力的计划-做相关的可控影响圈事来安自己的心。例如:担心吃货老公健康时,就研究美味又健康的食谱。磨练了你的能力,扩大了你的影响圈。

适用边界

在你的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擾、煩惱時,都可以适用这个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除了我刚说的场景外,那你们又会想到什么占据你心思已久的烦恼呢?

请用5分钟各自写下你未来一週可能想处理的烦恼,用它来编一个小故事,设计出主题、人物、情景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且需要对话的剧本,记得应用刚学的影响圈4步骤,待回我会请一人来分享。有疑问的人,请举个手让我知道。

学习者分享(蓝色字)

反馈(简短复述/摘要点评/号召鼓掌)

我们掌声~感谢这位小伙伴跟我们分享这么生动精彩的故事,

小伙伴有提到妈妈脚受伤所以目标是需要做减重,这边我们可以让目标再明确一下,大约是在多短的时间内减掉几公斤。

学习者:3~6个月减10公斤。

对,这样就大约算出1个月至少要减2公斤以上,每月就可即时检视是否达标。

伙伴有提到可控的部分是饮食来下手,不可控有提到妈妈可能不配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家总动员,让大家一起各自发挥自己能做的可控影响圈的事来影响妈妈的健康问题。

虽然妈妈的选择是不可控的,但大家一起努力在可控的影响圈做事,无形中扩大的影响力,让妈妈的健康减重目标更有达成的机会了!

强有力的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高效人士中常用的关注圈和影响圈,关注圈中裡面有一个什么圈?学习者回答:影响圈。

那它可控吗?学习者回答:可控。

对,我们要多花时间在我们可控的影响圈,不花时间抱怨,用积极主动的心态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