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 这里是TF2-4的拆书家练级现场。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张志霞,别号孚慧,我有3个标签,第一个标签是精益六西格玛从业者,第二个标签是易学爱好者,第三个标签是拆书初学者.非常开心在拆书帮认识大家。
【分组】
为了接下来的讨论,我们先分一下组,左边三位,右边三位,各为一组。
【技能点】2个学习目标,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且有逻辑关系,现场的2个RIA设计都清晰体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
【学习总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非暴力沟通》中“爱自己”这个章节中的两个片段,分别是: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和“自我宽恕”两个片段。这两个片段共同的主题是要培育对自己需求的觉察认知和对自己的爱。
第一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本次RIA现场学习后,我们在遇到自己内心不想做,但又觉得不得不做的事情时,采取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步法,从而转变消极情绪(不得不做, 其实不愿做)为积极情绪(这是我选择的, 目的也很清楚),实现做事乐在其中的效果。
做事过程中, 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导致结果不够完美, 甚至可能出现差错。
第二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在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大家做事过程中因疏忽出错,陷入自责,情绪低落时,可以运用“自我宽恕的四步法”,引导自己从自责的行为和情绪中走出来,觉察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需要,从而接纳自己, 宽恕自己。
【技能点】在FAB图书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图书介绍】
【F】我今天要拆解的这本书是《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本书给了一个万能的沟通公式:沟通=事实+感受+需要+请求,在困难场景沟通中,运用这个公式,,让沟通者平静下来,用爱去感受对方,和觉察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实现沟通的初衷,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
【A】跟一般的沟通类书籍相比,非暴力沟通发现了沟通中的隐蔽暴力危害,更注重观察和倾听,深入探讨心灵深处的情感和需求,让尊重、理解、欣赏、慈悲来主导生活,让爱和互助融入生活。2006年获得和平之桥奖,发展了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方法,不仅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更是解决了世界范围内很多团体组织的冲突和争端。这本书的豆瓣评分8.4分,全球销量破千万。
【B1】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你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突破哪些引起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模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B2】: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和“自我宽恕”这两个片段,就是当自己遇到不想做又不得不做, 感觉被各种原因绑架时,觉察自己的真实需要,从而自主的做出选择,如果是自己选择的事情,就从情感上更容易接纳它,喜欢它;如果做事的过程中,遇到因为自己过失,造成一些后果时,可以引导自己从自责转变为自我宽恕, 更加接纳自己,积极面对生活的各种事情。
【技能点】两个拆页R中,至少一个包含HOW的内容;比如递进关系;且总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页。
接下来学习第一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我们先开始第一个片段,这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本次RIA现场学习后,我们在遇到自己内心不想做,但又觉得不得不做的事情时,采取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步法,从而转变消极情绪(不得不做, 其实不愿做)为积极情绪(这是我选择的, 目的也很清楚),实现做事乐在其中的效果。
【片段来源】: 《非暴力沟通》P126-127
【主题】: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拆页给告诉我们,当生活中面临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时,可以尝试觉察自己的真实需要,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从而让自己的情绪从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
【Why】
<这样做的好处>
如果我们能将不得不做的事情,变成了自己主动选择要做的事情, 情感上更愿意接受, 也能把事情做的更为漂亮。
<不那么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认为这件事不得不做,但是内心又不喜欢,长期持有这样的心态,做事时很难尽心,还会生出怨怼之心,甚至会影响自己与亲人和朋友的和谐关系。
【How】细化行动步骤
如何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呢?我们总结出下面的三步法:
1. 列清单,罗列出自己不愿做,又不得不做的事项清单。
1.1 先列出清单, 尽可能列出自己不想做的所有事情
1.2 排序, 按照自己当下不想做这些事情的意愿强烈, 将事情排序
1.3 选择排在第一位的, 不想做的意愿最强的事情
2. 换思维,在事项前面加上“我选择做”,克服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情不愿。
3. 找原因,如果是自己选择做, 就积极思考自己做这事的原因,常用话术如:“我选择做XXX,是因为我想要XXX”。
<反面案例>
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平时我自己下班比较晚, 都是先生烧的晚饭, 周末我在家, 就表现下, 一日三餐全部自己来煮,可是买菜,做饭, 洗碗,几乎都是大半天在厨房泡着,感觉周末休息比上班还辛苦,看着先生周末惬意的在客厅看电视, 玩手机,也不过来帮忙,心里就不爽。
<正面案例>
如果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来复盘一下我的案例。我会这样处理:
1、 罗列出自己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清单,如三餐料理, 拖地, 厨房清洁,收拾衣物,清单中的第一位是周末家里三餐料理,这是我觉得花时间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1列清单)
2、 在事项前加上“我选择做”,表示我有选择家里料理三餐和点外卖的选择权利,但是家里料理三餐是我主动选择结果。(2换思维)
3、 我选择帮家人料理三餐,是因为我爱自己家人,每次看到女儿和先生吃饭时满意的神情,还时不时夸我两句, 这个菜烧的太好吃了,我的辛苦就瞬间消失了,同时承担自己对家庭的一份责任和义务,毕竟平时是先生烧的晚饭。(3找原因)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于,自我感受到一些事情做的不情不愿,心情不好时, 场景可以是亲子,亲人,同样也适用于同事之间、社交场合等。
不适用的场合是刻意训练情绪控制设计的事情。
【I 便签-常见异议】
有的小伙伴会说,将不得不做的事情改成我选择, 情感上很难接受啊?明明不是我选择的。
【I 便签-预防性讲解】
其实改成我选择, 情感上很难接受, 这也很正常,改成我选择只是关键的一步, 核心是下一步找原因,要找到接受做这件事的理由, 这个理由如果是合理, 自己在情感上能够接受的,自然就能接受我选择做这件事了。但如果自己真的找不到任何理由,建议和相关人员聊聊,看看是否能够帮助找到理由, 如果始终找不到可以接受的理由, 就不适合用这个方法了。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技能点】使用A1技能点的环节提问和指令清晰,学习者能根据提问中的场景联系自己过往的具体经验,且加工出假如再遇到同等情况,可以如何做。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 请问小伙伴是否也有一堆自己不想做, 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
2. (场景一)周末要去参加拆书帮的练级活动, 可是闺蜜约自己逛街吃大餐,心里想着自己干嘛把自己逼得这么苦。
(场景二)每天吃完晚饭, 都要收拾厨房,看着厨房待洗的一堆碗碟,看着其他家人客厅娱乐,心里就不痛快,
3. 请大家回想下,过去一个月内,你是否遇到哪些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请大家先列清单,按刚才的分组进行讨论,每人不限止一个场景描述,4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下。
4. 好的,时间到,看着大家讨论热烈,一定有很长的清单,下面有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现场实录:海狸的分享不愿做又不得不做的清单:
1, 陪客户吃饭, 做客户接待。
2, 周末在家做饭,
3, 洗衣服晾衣服
4, 周末在家清里扫地机的尘箱。
列了一项工作的, 三项是周末在家的。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 感谢刚才小伙伴的分享,请大家为她鼓掌,如果再遇到相同情况,复盘自己的案例,结合今天学到的,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步法,你会怎么处理呢?
2、 大家继续小组内讨论下,2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
3、 好的,时间到,下面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您的案例。
感谢海狸小伙伴的分享,通过学习这个方法后,以后再遇到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三步法,就可以将自己的情绪从消极状态转积极的状态。
现场实录:
对于客户接待, 情感上很难接受我选择做, 但是如果我转变一下想法,如果我选择做这件事, 我能从中获的什么?
1,可能比普通的接待做的更好,
2,可能结交了更多有商业价值的人,以后成为我的人脉
3,可能因为我的专业, 我想招聘人时, 他们能给我推荐更多优秀的人才,或者我现在的公司没有更高的成长空间, 也可以去他们的公司, 形成一个价值链。
选择做最难克服的是情感那关, 从你的描述里面看, 还是可以转变情绪, 接受选择做这件事的。还有一个价值是, 你想要招聘一个行政, 因为自己做过, 将来也可以很好的规范行政的工作。
好的,以上就是我第一个片段的拆书内容。
【片段过度】
我们今天学习总的主题是帮助自己学会爱自己,第一个片段学习教会我们,如何用主动选择代替,不得不做的被动选择, 从而使心态变得积极。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做事过程中难免会疏忽出错,往往又陷入自责,亦或担心做多错多,陷入做事时就消极了,我们又该如何用面对出错, 调整好心情呢?我们就需要进入第二个片段的学习。
【技能点】2个学习目标,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且有逻辑关系,现场的2个RIA设计都清晰体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第二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在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大家做事过程中因疏忽出错,陷入自责时,情绪低落时,可以运用“自我宽恕的四步法”,引导自己从自责的行为和情绪中走出来,觉察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需要,从而接纳自己, 宽恕自己。
R原文片段:
【技能点】两个拆页R中,至少一个包含HOW的内容;比如递进关系;且总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页。
【片段来源】: 《非暴力沟通》 P124-125
【主题】:自我宽恕
外衣染上墨水带来的启发
我想通过个人经历来说明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在一个研讨班开始前的一天,我买了一套浅灰色的夏季外衣。这个研讨班很重要,出席的人很多。在结束时,许多人围着我询问地址及其他信息,并请我签名。为了赶下一场会面,我匆忙地回答问题,并紧张地签字和留言。当我飞快地冲出门时,我将笔放入了新外套的口袋。我居然忘了戴笔帽!等到了外面,我吓了一跳——那件雅致的浅灰色外套已染上了墨水!
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我不停地训斥自己:“你怎么可以这么粗心?这么愚蠢的错误!”我刚损失了一套崭新的外衣,如果我在生活中需要得到体谅,那么,此刻正是时候。可是,我却是在训斥自己,这简直糟透了。
幸运的是,二十分钟后,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我静了下来,开始想外衣染上墨水使我什么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问自己:“我责备自己“粗心”和“愚蠢”,是想要满足什么需要呢?“
我马上就明白了,其实我是想照顾好自己:在匆忙地回应他人的请求时,要多留意自己的需要。此时,我的心情也随即发生了变化。我不再感到恼怒、羞愧和内疚,身体也一阵轻松。我体会着损失一件新外衣及忘记戴笔帽的悲哀,以及照顾好自己的强烈愿望。
接着,我开始考虑,我为了满足什么样的需要而随手把笔放入口袋中。这使我意识到,回应他人的请求对我是多么地重要。遗憾的是,为了尽量满足他人的需要,我忽视了自己的一些需要。想到这些,我并没有责备自己,而是感到对自己深深的爱——即使在我心不在焉地把笔放入口袋的时候,我也是在满足自己服务他人的渴望。
这样,我做到了同时包容上述的两种需要:一方面,服务他人;另一方面,照顾好自己。我相信,在类似的情形中,只要能意识到这两方面的需要,我就能灵活地克服困难。反之,如果陷入内心的冲突,只会使情况更糟。
【技能点】两个拆页的I,涵盖了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2)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4)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What】
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当事人因为过失而要失去新得的灰色外套,从而陷入深深的自责时,通过转换思维,觉察到自己为了满足他人需求,而忽略对自身的关注,实现从自责到自我宽恕的态度转变。
【Why】
<人们通常的做法>
当我们面对一些因自身原因造成过失,通常会陷入自责,埋怨自己的疏忽马虎,抱怨自己考虑不周全,甚至会陷入深深自责。
<不那么做的坏处>
其实自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归根结底都是自我否定的表现。长此以往,会让自己缺乏信心,甚至产生自我嫌弃、自卑的心里情结,这样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这么做的好处>
但是如果转换一下思维, 找到了事件过失的原因,不仅能在情感上宽恕自己, 还会规避下次相同的事情出现同样错误。
【How】
如何能转变思维, 实现自我宽恕呢?下面是结合原文总结的四步法自我宽恕法:
1、 停止自责,当发现自己在过失后陷入自责的时候,先学会停止自责,清醒的意识到自责是解决不了问题。原文中这样描述,(幸运的是,二十分钟后,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
2、 觉察需求,转换一下思维,这么自责是因为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到?原文中这样描述,(我问自己:“我责备自己“粗心”和“愚蠢”,是想要满足什么需要呢?”);以及,(我马上就明白了,其实我是想照顾好自己:在匆忙地回应他人的请求时,要多留意自己的需要。)
3、 宽恕自己,一旦觉察到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就会开始宽恕自己。原文中这样描述,(想到这些,我并没有责备自己,而是感到对自己深深的爱。)
4,反思总结,如果自己觉察到了两种需求, 一个是事件相关人的需求, 一方面是自己的需求, 在发生相似事件时,就能灵活克服困难,兼顾两种需求。原文中这样描述,(在类似的情形中,只要能意识到这两方面的需要,我就能灵活地克服困难)
【意译案例】
上周四晚上,我和同事一起在湖东邻里中心的饺子店加班, 因为明天就要去3工厂审核, 但是审核条款总部发了新的版本, 最近事情多, 两个人一直没有对新的审核条款整理吸收,就选择下班后一起加班,先吃完饺子, 我们就取出电脑和打印好的审核文件, 开始逐条讨论分享,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 饭店服务人员也在提醒我们要打样了,我们就匆匆忙忙收拾了东西回家, 等到家后,需要收起来蓝牙耳机时, 发现装耳机的盒子没了. 后来咨询饺子店也没有找到。
我有十分钟的时间不断责备自己,怎么这么粗心,这是女儿在母亲节给我的礼物,一直没有用, 才拿出来用一天, 就丢了盒子, 这幅耳机也就没法用了。刚刚损失了一副蓝牙耳机,自己还在不停的责备自己, 这真是糟糕透了。
幸运的是,十分钟后,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我静了下来,我问自己:“我这么自责,是什么需要没有被满足呢?“
我意识到是自己只顾着满足工作上面的内容和物品的关注,而忽略了对自己私人物品的关注。想到这里, 那份深深的自责情绪就没了,我提醒自己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既要关注工作上的需求,也要照顾好自己个人的物品,避免丢三落四事情的再次发生了。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自己因为疏忽出现过失,从而陷入自责的情景时, 同时也适用于看到其他人有类似场景时,可以引导他们走出自责,宽恕自我,实现积极面对自我过失的情景中。
这个方法不适用于,因为自己故意过失,且没有悔改之意,不能用这个方法来掩饰自己的过失责任。
【I 便签-常见异议】
有的小伙伴会说,自我宽恕和破罐子破摔有什么区别? 事情弄糟了,不责备自己还想着自己没有照顾好自己.
【I 便签-预防性讲解】
其实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自我宽恕的本质是不应陷入自责中,要觉察到自己的需要,然后为了这个需要被照顾到, 需要在行为发生改变, 是积极面对,而破罐子破摔是一种消极的自我安慰,不会陷入自责的漩涡, 但是也不会反思改变,同样的事情可能会重复发生, 时间久了, 自信就丢失了, 自卑感会慢慢起来。
【技能点】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接下来,结合今天学到的自我宽恕的四步法,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角色扮演的演练。
【A3场景设计】
场景:人事部门小马(马大哈)和小李(李周到)一起负责这个月的员工生日午餐,因为想要避开中午12点大家都来用餐的高峰时段, 生日餐的时间会提前到11:30开始,安排的有切蛋糕许愿,和生日礼品的发放,还有生日自助餐,邮件是一个礼拜前就已经发出去了,可是周三的生日当天, 已经过了11点半了, 参加生日会的人员才来了一半, 李周到问马大哈,今天早上有没有再次提请和确认啊, 马大哈忽然想到, 今天上午忙了一个紧急报告给老板, 把这事给忘了,两个人马上和没有到生日餐的员工联系,确认下来, 有两个出差了, 三个马上过来。事后小马给小李道歉, 也不断自责,请大家用今天学的“自我宽恕的四步法”引导小马学会自我宽恕。
【小组讨论】
1、一句话概括这个场景,“小马因为忙老板的报告,而忘记通知生日餐的员工到餐时间。”如果你是小李(李周到),你会如何运用自我宽恕的四步法,引导小马(马大哈)学会自我宽恕呢?
2、请大家按照刚才的分组,两两一组,演练一下这个场景。
首先(角色分工):你们先决定谁演小马、谁演小李。
其次(设计剧本):结合场景,参照自我宽恕的四步法,设计彼此对话的剧本。
最后(小组演练):根据设计好的对话剧本,进行小组演练。
3、好,现在开始演练,6分钟后我会邀请一组同学上台表演。
4、好的,时间到,下面有请小马和婷玉这组同学,上台给大家表演下。
【A3现场演练】
现场实录:Eva演马大哈, 马如全演李周到。
马如全:小马,我看你感觉把事情弄砸了,一直在自责, 你现在有感觉到自己在干什么吗?
Eva:小李,我太对不起你了,我不应该这样做, 把事情弄砸了,你一定觉得我不靠谱吧。
马如全:小马,我明白了, 你想要在我们团队里面留下一个靠谱的印象,那你现在是否还继续自责下去呢?
Eva:小李,你真好, 那么靠谱, 我把这么大的事搞砸了, 你也没有说我, 还安慰我,而且你还说,自责没有用, 解决不了问题,鼓励我面对,我就觉得更对不起你的。
马如全:我收到了你的歉意,还有其他的吗?
Eva:小李,我觉得我现在应该接纳这个情况,想想如何避免下次这种事发生。
马如全:嗯, 好!非常好!小马,其实自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那我们下面如何反思,规避问题再次发生, 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Eva:小李,我觉得今天最大的问题是, 我急着赶报告给老板, 就把其他的事情忘了。下次碰到这种事, 我就应该给你说,寻求一些帮助, 这样就好了, 对吧。我们就把事情解决了, 不是把事揽着,又做不了, 这样就不对。对不起啊!
马如全:没关系!小马。
刚学习4步宽恕法, 第一次演练, 有一点困难, 但是大家还是运用了4步法, 过程中虽然没有明说我宽恕了自己, 但是说了我接纳这件事了, 这也是宽恕自己的一种开始和形式。反思的行动很好。
【技能点】使用A2技能点指令清晰,至少一个A2环节提问中包括情境和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A2分步催化1:场景】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刚学了四步自我宽恕, 我们在未来会碰到哪些场景会用到, 那个场景具体会是什么, 我们把这个场景细化
1、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结合这个片段的学习主题“自我宽恕的四步法”,请大家设想下,未来一段时间,有没有可能出现以下自责的情况?
2、 (场景一)下周某个晚上,加班写报告到凌晨,快要写完了,因为自己不小心一脚踢到台式电脑插座,电脑断电,文档没有保存,那个时候百爪挠心?
(场景二)下周某个早上,上班出门打车,因为接个电话,下车忘拿手机,到公司才猛然想起手机丢车上了?
(场景三)下周末你想一展厨艺,烧个拿手菜,可能会遇到临时接个电话长聊了一会,炉上火没关,回来发现菜烧糊了?
3、 或者除了以上,未来一个月内,你还可能会遇到哪些让你自责的场景?请大家按刚才的分组进行讨论,3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来分享下。
4、 好的,时间到,下面有请吴琼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您未来可能遇到的自责场景。
现场实录
吴琼分享:
未来可能会碰到自责的事情, 出门忘带钥匙, 或者去扔垃圾, 忘记带手机, 就是很麻烦, 要找人来开锁。
【A2分步催化2:催化学习者加工未来的场景】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1、 感谢刚才小伙伴的分享,结合今天学习的主题“自我宽恕四步法”,大家对刚才自己写出的场景,你会如何帮助自己做到自我宽恕呢?
2、 请大家继续小组讨论,5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来分享下。
3、 好的,时间到,下面有请海狸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自责场景,结合自我宽恕的四步法,你会如何去处理?
现场实录
海狸分享:
场景是未来上班迟到, 特别是迟到一分钟的情况,就无比责备自己。如果用自我宽恕四步法, 第一步就是停止指责,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第二部觉察需求,然后就会觉察, 为啥责备自己?是因为自己迟到1分钟, 工资被扣50元,觉得太不划算了。时间长点, 就不会那么自责。第三步宽恕自己, 事情已经发生了, 不能挽回。第四步反思总结, 我能做的就是提前5分钟起床, 早2-3分钟打卡, 不要再踩点打卡, 导致迟到1分钟这样尴尬的事情, 这就是我的反思总结, 早起5分钟, 不会遇到这种尴尬的事情, 也会避免这种负面情绪的干扰。
【技能点】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的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感谢海狸小伙伴的分享,这个例子非常贴切的说明了,遇到过失自责的时候,运用“自我宽恕的四步法”,就能让自己从自责转变为自我宽恕。能做的事情,就是未来不要再产生这样的损失了, 就会给自己说, 以后上班早起5分钟,确保自己早2分钟打上卡。不要再产生这种踩点打卡, 迟到1分钟的事情了。 4步法,停止自责, 觉察需求,宽恕自己, 反思总结出具体行动, 都有运用, 非常棒!
好的,以上就是我第二个片段的拆书内容。
【技能点】结尾时给出强有力的结语。
(逐字稿)
1、最后总结下,我们今天学习了《非暴力沟通》两个拆页片段,一个是“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三步法”,一个是“自我宽恕的四步法”。这个片段的共同主题是要培育对自己需求的觉察认知和对自己的爱。
2、第一个片段是告诉我们,用主动选择做的心态,去积极面对不得不做的事情,三步法分别是:列清单、换思维、找原因。学会积极做事后,做事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如何从自责转化为自我宽恕。第二片段让我们学会了,做事出错时候,用自我宽恕的方法,引导自己走出自责阴影,四步法分别是:停止自责、觉察需求、宽恕自己,反思总结。
3、希望这两个方法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这就是我今天全部拆书内容,感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