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非常开心再次与大家相聚在这里,感谢在我拆书升级打怪的路上一路相伴,一路相随。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林荣增。给大家介绍三个关于我的标签。第一个标签,PPT爱好者。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名企业内部培训讲师。第三个标签,中级茶艺师,尤其喜欢武夷岩茶(金骏眉、正山小种、肉桂)。
为了更好的开展我们今天的拆书活动,接下来我们来分个小组,两个人一个小组,大家都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小组了吗?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倾听他人讲话时,能够使用结构化倾听的三个步骤(澄清)来回应(行为)沟通对象的诉求,从而达到可以继续沟通下去的效果(界定)。
【场景】在本周一的时候碰到这样一个事情,一位重点培养的校招生向我诉苦,说他被分配到了生产车间,生产现场环境又脏、又乱、噪音也特大声,还有导师也不关心他,导师经常不在工位上,也不知道要干啥…….,生产岗位工作跟自己预期相差太多,觉的干的没劲,没意思,不想干了。然后我打断他的话,说你要从学生思维转向学徒思维,自己主动找导师沟通,你学工业工程就是跟生产打交道,国内生产企业的工作环境都不会太好等等,我好好给他上了一课,结果一周以后他离职了。我很震惊。
【提问】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做过同样的事情,把向你倾诉的人好好教育一下?后来他再也没有向你倾诉任何事情了,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或者你曾经就是那个倾诉者,被他人好好的说了一通?那一刻你的心情如何?还有继续倾诉的意愿吗?
【影响】这样的情形多了,我们就不愿意再和别人倾诉,亦或是,别人也不愿意再向我们倾诉,这样一来,我们与家人、朋友、同事的交流渐渐变少,隔阂越来越深,关系可能跌至冰点。
【解决】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沟通的方法》,这本书中给出了结构化倾听的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维持人际关系。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结构化倾听的三个步骤,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在沟通时如何有效倾听,并作出积极回应,有效提升我们的沟通技能。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倾听水平如何,下面请先来完成几道自测题,按照1-5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5分代表完全符合,请用2分钟的时间完成,并完成分数统计。做好的老师示意一下我。
请各位对照一下自己的得分。
得分在20分以上的老师请举手,恭喜你,看来你具备非常不错的倾听能力,接下来你可以看看我们今天的内容是否对你还有别的启发;
得分在10-20分的老师请举手,恩,看来你的倾听能力总体还是不错的,但还有提升的空间,希望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让你的倾听能力有更多的提升;
剩下得分在10分以下的老师,你今天来真是太幸运了,我们正好可以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如何倾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解决问题,提升我们的沟通水平。
当然,我们这个自测题并不代表权威,主要还是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
接下来大家花一分钟时间看一下手中的拆页片段,看完的老师,示意我一下。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是客服,接到一个用户的电话投诉说收到的商品有破损,很生气。我该怎么反馈?是不断跟客户道歉,说“你别生气,你别着急”吗?显然不是。如果被对方暴跳如雷的情绪带着走,就没法听懂他真正的意思。越跟他说别生气,就越是在火上浇油,把一起针对公司的投诉变成了私人恩怨。实际上,我应该在头脑里画出三个框,分别放入事实、情绪和期待:
事实:对方收到了一件破损的商品。
情绪: 他很生气,也很着急。
期待:赶紧换货,最好还能补偿他的损失。
所以,不要跟他在情绪上纠缠。首先承认他不应该有这样的遭遇,然后承认错误,道歉,紧接着跟上一句:“我马上给您补发新的商品,并且同步发您一个小礼品,希望能弥补一点点您的损失。”
发现对方真实的期待以后,我们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反应。
【What】这个片段讲解结构化倾听的三个维度(事实、情绪、期待),以及做出积极回应。
在沟通的时候,对方通常不会直接表示“我很生气,我很焦虑,而是把情绪隐藏在话语里面,这就需要我们在倾听的时候把对方语言里隐藏的情绪识别出来,分清何为事实,何为情绪。
【互动提问】
【拆书家】:比如,领导总是让我加班,这句话是事实还是情绪?
【学习者】:是情绪。
【拆书家】: “总是”这个词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感受。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出现“总是、老是、每次、经常、永远”等类似的词,你就可以立即告诉自己,对方是在宣泄情绪。这些词也称为“情绪路标词”
再比如,过去五天,我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以后,才离开公司。请问这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情绪呢?
【学习者】:是事实
【拆书家】: 对的,他描述的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可以借用新闻记者核查事实的方法,看看描述中是否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如果能用这个四个要素进行还原,那么对方大概率下讲的是一个事实。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女朋友说:“你为什么总是忘记我们的纪念日?”
男朋友说:“哪里总是啊,不就去年忘记了一次吗”
女朋友说:“你不爱我了,我们分手吧”
结果不欢而散。在这个案例中,“男朋友忘记纪念日”是事实还是情绪?
【学习者】:事实
【拆书家】: 很显然,女朋友说“为什么总是忘记我们的纪念日”是情绪还是事实?
【学习者】:情绪
【拆书家】:女朋友的期待是“需要男朋友更多的关注”还是“希望辩论这个事情的对错”
【学习者】:需要男朋友更多的关注
【Why】当我们在对话沟通时候,如果不能很好使用倾听的三个维度来倾听,并积极做出反应,会导致我们沟通进入僵局或关系破裂。所以,在我们沟通时候,有意识的使用倾听三个维度,对沟通的内容,进行信息区分,有效识别对方意图,可以让我们做出有效对话回应。
【How】那么在海量的信息沟通中,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倾听呢?我们要习惯性地在头脑中画出三个框,来分类处理我们听到的信息:
第一步:接收事实。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话,把听到的信息复述一篇:“您刚才说的这几点,我的理解是……..,
第二步:响应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点破和接纳对方的情绪。这里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说“你别生气,你别着急”,因为这是否定对方的情绪。你要做的,是点破:“我知道,这个时候你肯定特着急”,对对方的情绪给予正面回应。对方如果感觉到他的情绪被接纳了,就会慢慢回归到理性状态。
第三步,转化期待。按照我们接收的事实和情绪,把对方的期待翻译成接下来可实施的想法,让对方清晰地感受到,你确实听懂了他的意思,并按照他的期待做出了说出行动想法。
【举例】接下来举一个我生活中的例子。
背景:最近我的领导向我布置了一项任务。他很急切的这么说的。林老师,最近大老板特别关注一线员工技能,你要跟进一下一线员工技能大练兵进度,务必让我随时知道培训进度情况。我就用结构化倾听对领导的要求,进行回应。
我:领导,现在我们是要重点关注一下轮式收制造中心(生产车间)的技能大练兵吗? (接收事实)
领导:是的,接下来新品讲都在这个车间生产。
我:领导,听你的语气,这个事情有点着急啊(响应情绪)。我马上去了解一下现在进度,毕竟那个厂人多,又在技改,培训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样子,后续每周向你汇报两次进度,你看是否可以?(转化期待)
领导:可以的。
【适用边界】在日常沟通中可以尽情使用结构化倾听的三个步骤,特别注意一点,如果是在一些需要质证对方的沟通场景,比如法庭辩论,则就无法使用结构化倾听。
【预防异议】沟通时候,有必要都使用结构化倾听吗?结构化倾听的背后逻辑是希望我们能更好处理沟通,维护好人际关系。当觉得与对方的关系维持一般即可时候,或许只需要明确情绪和事实,并不需要对对方的诉求做出响应。这个时候就不需要用结构化倾听三个步骤。
【A3:促动参与】刚才我们学习了结构化倾听的3个步骤,现在我们要开始进行演练了。下面给大家这样一个场景。
今天公司来了一个大客户,午饭时间到了,杨总监就在公司附近预定了一个包间吃饭。饭点了,杨总监带着客户就去餐馆了,点了一大桌的菜。过了许久,杨总监就叫了一个服务员,一拍桌子,怎么回事,怎么菜点了半天还没上,再不上就给我退了。服务员一脸懵,被批了一顿。
【指令】给大家5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一个扮演饭店服务员,一个扮演杨总监,利用今天学习的结构化倾听三个步骤,饭店服务员应该如何回复杨总监的要求。5分钟后我们请一组老师来给我们表演一下。
5分钟后,好的,时间到了,那么请两位老师来给我们演绎一下?
【学习者案例】
七老师扮演杨总监,王老师扮演服务员
杨总监:菜呢,等多久了,你们店怎么回事?
服务员:今天我们这边也真的是,厨师太不像话了,做了这么久还没把你的菜上上来,我都看不下去了,马上替你去厨房催一催,先给你们上一点水果。
杨总监:我不爱吃你们的水果,你不要给我上水果。
服务员:好的呢,你不爱吃水果,就给你们上一些小吃拼盘,我这边小吃拼盘也是常州本地第一名。常州麻糕、常州小笼包,都是你爱吃的,你先吃一吃,尝一尝。
杨总监:那可以的。那就先垫着吧,不然怎么办?
服务员:你这边先吃着,我这边立马帮你去厨房那边看着,一有菜立马给你端上来,不耽误你事情。
杨总监:好的。
好的,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送给两位老师。
【A2 布置任务】经过刚才分享交流,我们对结构化倾听的认识又进一步加深了。一个技能形成,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内化成我们的本能。所以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请你有意识地运用“结构化倾听”(接收事实、响应情绪、转化期待),并把你们的对话记录下来。下周四之前,期待看到你们的反馈。
【结束语】:今天晚上我们共同学习了结构化倾听的三个步骤,同时也做了现场练习,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各位老师的陪伴。
学习者作业反馈:
事件背景:黄老师作为员工关系专员,结果漏缴了一个新人的社保,领导知道此事后,找黄老师来沟通。
领导:黄老师,你怎么回事啊?社保这么重要的事情,你都能给新人漏缴了,万一新人发生工伤怎么办,是你来掏钱赔偿吗?你说怎么办?
黄老师:领导,社保漏缴是我工作失误。(接收事实)领导,我知道您现在比较担心,万一发生受伤事情可就麻烦了,(响应情绪)我千不该万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我现在也非常焦急。领导,我一定想办法弥补这个错误。我已经电话咨询了社保局,并且我已经给漏缴的人购买了雇主责任险。(转化期待)
领导:任何事情都有代价的,对于这个事情,要扣你这个月的工作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