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情商沟通术》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361期线下活动(河东分场)总第392期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用共情式安慰,帮助对方走出情绪激动的困扰

开场:

大家好!我是海萝,用3个数字来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个数字3:2018年加入拆书帮,到现在3年了,中间因为有事情中断了一年多;

第二个数字是5:5大爱好,羽毛球、游泳、跑步、阅读、瑜伽;

第三个数字是6:坚持跑步6年,最长一次跑步10公里。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本沟通类的书,叫《高情商沟通》,大概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摘录自《高情商沟通》,P62页。

同情不等于共情。《欢乐颂》里的一个细节就能充分说明同情和共情的不同。邱莹莹失恋了,曲筱绡说:“你真倒霉,又被男人甩了,不过这样的渣男不要也罢。”这种安慰最多算是同情,所以,邱莹莹听完之后哭得更厉害了。而关关是怎么安慰的呢?她说:“没关系,你哭吧,我在你身边。”这就是共情。

共情指的是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而同情是一种上对下的不平等情感,会让对方觉得矮你一截。

大家不妨试想一下,对方心情很差的时候,如果你说“天哪,那你也太倒霉了吧”或者“那你太惨了,我好同情你”这种貌似善良的话,是不是又往对方心口插了一刀?没有人希望自己被同情,因为那意味着“自己的境遇比他还糟糕”,谁愿意当那个糟糕的倒霉蛋呢?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场景介绍法】:

在正式拆解前,我先来和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我先说一个小故事:

【事件场景】前段时间,我楼上的邻居和我抱怨,他老公经常出差,好不容易回家几天,却还是在忙着做表格谈客户,她们一句话都说不上,她就很生气,向老公发火说:”你到底还管不管这个家?你知不知道孩子现在学习一落千丈,我每天都要辅导他写作业,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希望你回家能帮点忙,你倒好一门心思还是在工作上,你心里到底还有没有我,有没有这个家?“

【提问】大家是不是经常看到或者听到这样的事呢,你们都是怎么处理的?是会指责对方不对,还是找朋友吐槽发泄呢?

【影响】我们在家庭中,如果这样的争吵多了,两个人很容易就吵起来了;或者老公不想和你吵架,但他也是什么也不想说,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久而久之,夫妻之间的交流就会越来越少,对家庭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

【解决】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会说话的人总会让人心情舒服;不会说话的人让人敬而远之,并且容易树敌。

那这本书《高情商沟通》是它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和你最亲密的人好好说话,和你的父母好好沟通你的想法,和你的领导汇报你的工作,这本书是前中央广播电台主持人青音老师写的。看完之后,你会看到到笨女人是怎么笨死的,而聪明女人又是如何讲话的。特别推荐女性朋友去看一下。

【学习目标】

那我今天分享的是这本书中的1个片段,大家看到手中拆页正面的上半部分,希望大家在跟随我拆解完这个片段之后,【可观察到的动作】能够和对方站在同一战线,接纳他的所有情绪(喜怒哀乐),【具体内容】用共情式安慰,【完成程度】帮他/她走出情绪的困扰。

那么,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第1页上半部分的内容,看完的伙伴可以举手向我示意一下。

我看到大家都已经看完了,放下手中的拆页。

(What)

大家都有看过《欢乐颂》吧,原文中引用的是其中的一个片段,和我们讲解了共情的力量有多大,同时分析了同情式安慰的坏处。显然,同情和共情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只有一个字之差别,取得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

【概念提出】

首先,共情式安慰它指的是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的一种能力,是完全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为他着想、理解他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

【类似概念】

同情式安慰呢,指的是对他人的苦难和不幸产生的一种关怀、理解的情感反应方式,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核心区别】

它们的核心区别在于:

1、一个站在自己的角度,一个站在对方的角度;

2、还有一个就是:一个是平等的视角,另一个是上对下、没有情绪困扰的强者对有情绪困扰的无助者的不平等的视角。

【反例1】

怎么去理解呢?举个例子:

老婆不小心买了假货,一边责怪自己、一边心疼浪费钱,老公很“大气”地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几百块钱嘛,我发红包给你,别难过了!”

【追问】这是共情式安慰,还是同情式安慰。(学习者:同情式安慰。)

【差异点】对,这是同情式安慰,他并没有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并接纳她的这种失误和由失误带来的损失,发个红包只是想要她停止这种没必要的“心疼”。但实际上,浪费钱是表象,怪自己看错了买个假货是真象。老婆是除了心疼浪费了钱,更多的是责备自己。这时的老公,是一个“有钱的强者”对一个犯了错的 “弱者”的安慰,是同情式安慰。

【反例2】

再举个例子:

我大学时候,借同学一个3000的相机去看演唱会,当时的3000是一笔巨资,但回来的时候相机丢了,发现后我相当的难过。其中有一个同学知道后说:“啊~丢了,这么贵的相机丢了,你怎么这么粗心呢,你到时怎么和盼盼说啊”我听了之后更加的自责和难受,后悔自己不要借就好了。

【追问】这是共情式安慰还是同情式安慰。(学习者:同情式安慰。)

【差异点】

对,很明显的是同情式安慰,只是站在他的角度对我的不幸给了个情感上的关怀,甚至谈不上关怀,更多的是一种旁观者清的态度。讲完之后不旦没有缓解我难过的情绪,反而又撒了一把盐。

我另外一位同学就不一样了,她说:“哎呀,如果我是你一定也特别难过,恨不得把那个小偷抓起,打一顿,送他去派出所关起来才好。”

那这是共情式安慰还是同情式安慰,这是共情式安慰。她的安慰让我破涕微笑,也是感动不已,情绪上得到很好的一个缓解,心理非常非常感激。因为她充分理解了我当时的感受,我当时真的想把那个小偷找出来、甚至打他一顿,把他抓起来送到派出所才解恨。

【正例1】

再来看一个案例:有一个综艺节目,叫《奇遇人生》,台湾艺人阿雅主持的,录制节目的时候,阿雅突然知道自己的一个好友因为车祸去世了,她听到消息后,情绪很难平复,坐在路过崩溃大哭。陈学冬不知道怎么安慰才好,于是蹲在阿雅身边,一直静静地陪着她。事后,阿雅就说,当时的陈学冬给了她最好的安慰。

【追问】这是什么安慰?(学习者:共情式安慰。)

对啦,这是共情式安慰。

(Why)

共情式安慰是真正能够站在对方,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感受和情绪,哪怕是不好的情绪自己都能感同深受,为他着想、理解他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做到同理心。

【HOW】

那么,如何做到共情式安慰?

第一:接纳情绪;你可能不认同事情本身,但可以接纳他当下所有喜怒哀乐的情绪。 套用一个公式就是:是的,如果是我,我也会感到非常难过/伤心/痛苦/愤怒/想骂人等等。

她哭,陪她一起哭,或者你没办法哭但可以默默的陪伴她,帮她承担一部分情绪;她愤怒想要发泄,你可以和她一起骂街,让她能够体会到你是和她站在一条站线上的战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这个时候不要试图说服或改变对方,而是理解和接纳他当下的所有情绪,因为这种情况下对方要的不是建议和方案,要的是理解和关心,甚至就是发泄一下情绪而已。特别是夫妻之间很常见。)

第二:肢体接触:用肢体接触给他/她力量;例如,亲密关系或者亲子关系,可以拥抱对方,甚至亲一下对方;一般的朋友、同事之间,男生之间可以紧握对方的手、或者拍拍对方的肩膀,女生可以挽着对方的胳膊或者拉着对方的手都可以;

第三:用行动帮助对方恢复情绪;陪他/她一起做点什么:你可以和对方约好,明天一起去吃她最爱吃的日本料理;早上一起去跑步;或者明天提醒她起床等等。只要是对方平常有可能做的事情,无论多么普通,都可以去做。

【预防异议】当然有人要说了,他当时发“疯”了我也要和他一起“疯”吗?这里不是强制性的说要和他一模一样,而是尽量站在他的角度去接纳他的这种情绪,情绪是没有对错的,等他平静之后,再和他分析事情本身的好坏!

那有人要说了上面的步骤都要用到吗?不一定,你如果用了1个或者2个,就能化解当下对方的情绪,那么问题就解决了。同时,他们的顺序也是可以颠倒的,只要当下哪一个方法更有效,你都可以用起来。

【适用边界】这个方法主要应用在对方有重大的情绪波动的时候,如非常难过、伤心、骂人、非常委屈等等,而且你是站在第三方视角的时候比较好用。同时,这里不涉及到帮助对方解决问题,重点是帮助对方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可再强调一次)。

不管对方和你是什么关系,亲密关系也好,家人朋友、同事领导、甚至长辈也好,这种方法都是可以的。但无论你用上面哪种方法,一颗真心才是最有实之有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大家是不是真正学到了呢,一起来做个小练习吧:

接下来,请大家拿出笔,在拆页的空白处,编写一个小剧本:设想一下,未来3个月内,你的闺蜜,对你吐槽她老公,怪他不帮忙做家务/周末不帮忙带孩子;你的妹妹,和男朋友吵架了说要分手,找你倾诉求安慰;或者你的同事,和你抱怨领导老是让他加班,他很烦,你用共情式安慰会怎么安慰他呢?

剧本当中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对话及故事情节,要用到共情式安慰法,时间3-5分钟,可以自己用笔写下来。一会我会邀请1-2位伙伴分享你的小剧本。写下关键词就可以了,现在可以开始了。有疑问的可以问我!

【学习者写小剧本】

背景:妹妹和男朋友吵架闹分手;时间:圣诞节前夜;地点:餐厅 人物:我和妹妹

小贝:妹妹,最近你怎么了

妹妹:我和男朋友冷战

小贝:为什么,你们不是感情一直都很好吗

妹妹:他最近好忙没时间陪我,有男朋友和没男朋友一个样

小贝:我以前也有类似的经历,如果他太忙也会受到冷落,要是我的话,也是会很生气的。。。

。。。。

拆书家回应:小贝的第一步做的非常好,接纳她当下的情绪,而且完全站在她的角度感同身受,运用了第一步:接纳她的情绪,陪她一起共情;再一个就是邀请一起吃饭,通过行动来排遣她的不好情绪,帮她恢复情绪。甚至还帮她想办法处理问题,非常好。

【结束语】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