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欢迎大家来到拆书帮练级活动的现场。大家好,我叫王芳,平时大家也叫我隔壁老王的老王。我有三个标签:第一个标签是17岁女孩儿的妈妈,第二个标签是网络科技公司职员。第三个标签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同时希望未来还有第四个标签,那就是通过努力,成为一名三级拆书家。
【分组】
接下来为了方便后面的讨论和学习,我们大家分为两组,王芳和吴琼一组,小马和张姐一组。
【图书及片段介绍】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得到APP CEO脱不花的书,它的名字是《沟通的方法》。它被称为得到APP职场四大名著之一。共介绍了18个沟通场景,提供了几百个具体案例和方法。有沟通困难的话,可以找查找里面具体情境,快速调用里面的沟通小工具。
今天要分享的就是这本书里的其中一个工具,如何在沟通中减少沟通盲区,扩大双方的共识区。本片段来自于第51-55页。我先将片段发给大家,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进行阅读。如果已经阅读完成,请抬头示意。
沟通是在干什么?是两个人在交换信息。如果一个人全程只输出了自己的信息,而没有接收他人输入的信息,那么,他就好像是一个没联网的封闭系统,沟通是没法在这样的系统中进发生的。
反过来,我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应该是怎样的呢?别人的建议、智慧和感受都可以进入我这个系统中,成为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之后我通过运算,输出一个更好的结果-这才算是完成了一次沟通。
让自己在沟通中保持开放性,不是要展现“我愿意听大家意见”的姿态,而是真正把对方的意见吸纳进来。所以,评判一个人开放性的高低,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就是他有没有从沟通对象那里拿到新的信息,能不能因此输出一个更好的结果。
开放性=扩大共识+消除盲区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乔哈里窗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沟通中保持开放性。简单来说扩大共识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穷尽自己的已知。
第二步,盘点自己的未知。
第三步,尽可能探寻对方的已知。
第四步,探寻你们双方共同的未知,一起寻找答案,进一步扩大共识。
I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到大家已经阅读完成,接下来我来解读这个片段。
首先,双方沟通的信息分可以为四大类:一类就是双方盲区,就是沟通中你我双方都不知道的信息。第二类是你的盲区,是你不知道我知道的信息。第三类是我的盲区,这些信息是我不知道你知道的。而第四类也是沟通最好的状态就是你我都知道的叫共识区。
【why】
在共识区下,信息相通,共同话题比较多,双方可以相谈甚欢。而在盲区下,双方互相信息不相通,容易产生冲突的,所以要通过沟通扩大了双方的共识,从而帮助我们输出一个更好的结果。
【what】
原文片段讲述了扩大共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沟通中做到这一点。一个简单的公式,开放性=扩大共识+消除盲区。而扩大共识和消除盲区,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完成。
【how】
下面让我们具体看看这4个步骤是如何做的?
第1步穷尽自己的已知。在沟通前,可以事先把自己知道的信息梳理出来,做到心中有数。用笔写下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2步盘点自己的未知。罗列出自己关心的问题,但这部分问题自己仍不了解,方便后面的沟通中进行交流。
第3步尽可能探寻对方的已知。可以采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对方多说出信息,通过这个过程你会慢慢发现,双方各自的盲区在哪。
第4步探寻双方共同的未知,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找出一个双方认可的答案。
【where】
在工作和生活中,由于信息的阻隔,沟通并不顺畅,但又希望就某方面能达成共识。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减少盲区扩大共识区的四个步骤,帮助进一步进行沟通。比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等等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A1:学习者拆为己用:
【激活学习者经验】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
我在一家公司做过一个升迁面试,面对三个面试官,这个机会对我来说很难得。我精心准备,并且反复演练自己的演讲稿。到了现场我滔滔不绝的展示自己的演讲的内容。同时面对高管的提问时,我都以自己专业领域的内容作答,可以说表现的相当不错。当然几个高管都对我评价是:你有数据化产品化思维,专业能力非常强。但最终结果是我并没有通过升迁面试。
【反思】
事后我进行了反思,发现自己犯了大错。我把和高管之间的沟通变成了一个个人的表演,并没有展现出我应有的开放性。
在升迁面试前,我仅做了开放性的四个步骤的第一步穷尽自己的已知。没有做第二步,站在高管的角度去盘点自己有哪些未知的内容。也没有做第三步,探寻高管对于我这边专业领域的了解程度。当然更谈不上第四步。
【解决】
如果未来有机会再来一次,我会采用如下做法:
第一步,穷尽自己的已知,在面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罗列出自己已知道的内容。
第二步,盘点自己的未知。在面试前我要做足够的功课,向公司里面已经参加面试的人去询问,面试官他们关心哪些问题?
第三步,尽可能探寻对方的已知。面试官一般来自于什么样的层级?他们都做过什么样的工作与我工作的重叠度有哪些?他们对我这个部门的看法是什么?他们升迁人员的要求是什么?
第四步,探寻双方共同的未知。在面试过程中,通过交流多多留意对方所要表达的信息,将他们的信息加入自己的系统,然后再输出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讨论】
在你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是否也有类似的侧重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信息,而忽视了扩大双方共识区而导致沟通结果不理想的经历呢?请大家回忆一下,然后在组内讨论和分享,2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来为大家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好时间到,有请芳草地作为代表分享一下她的经历:
今天早上看到女儿还未起床,虽说是星期天,但毕竟女儿已经初三了,于是我说:“瑶瑶,你怎么还不起床,作业怎么办,别到时候又很晚才能睡,第二天晚起,上课效率也不高。”其实这就是我在表达自己的信息,没有考虑她的信息。后来知道我女儿昨天晚上已经做了不少的作业啦。
谢谢芳草地的分享!
A2:学习者未来规划及运用
通过本次现场学习,大家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运用扩大共识四步法?会在什么时间使用,会和谁沟通呢?给大家用1钟时间,将具体的目标及行动步骤写在我发给大家的便签上。需要注意的是目标要清晰明确、有时限,要有可衡量和可观测的预期效果,和具体的行动做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好的,我看到大家已经写完了,那我们现在有请芳草地来给我们分享一下她未来准备怎么做?
这个方法特别实用,特别对于我这样特别主观的人,我会在一周的时间内,在跟我女儿和老公沟通的时候,运用扩大共识的四个步骤,来加深我们扩大共识的沟通,
第一步:想想自己知道什么;
第二步:尽可能的寻找到自己不知道什么;先把自己的已知和未知搞清楚;然后进入
第三步:尽可能要找到对方知道的信息
最后共同探讨我们共同都不知道的信息,然后达成共识。
这样可以非常的尊重对方,也可以更加了解对方。然后保持目标一致,沟通的效果更好。
谢谢芳草地的分享!也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和探讨!祝愿大家通过今天原文片段的学习,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进行运用,将别人的建议智慧和感受都放入我们自己的系统中,让我们每一次沟通都能输出一个更好的结果。
我今天的拆书就到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