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关键对话》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培养主动积极的思维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林七。为了方便稍后的讨论学习,我们先进行分组。按照两两分组的方式分组。
F:今天给大家带来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风靡全球的畅销书,本书倡导我们在变化的世界中,“以原则为中心”,应对变化。全书的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己解彼、统合综效、不断更新是我们走向高效能要坚守的原则,更是我们要养成的习惯。带领我们从依赖走向独立,再到互赖的发展历程。
A:这本书自出版以来高居畅销书排行榜之首长达30年,曾高居“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榜首,更是被美国人誉为是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的书籍。同时这本书被视为美国政府机关公务员、美国军队官兵的装备书。
B1: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越严峻,这七个习惯对于我们就越重要。因为我们的问题和痛苦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日趋严峻。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都是建立在普遍的、永恒的、不证自明的原则之上。作者把历史繁荣发展的规律,整理总结的这七个习惯里的原则和法则,让我们更多人更容易的接近真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B2:哲学家梭罗曾说过“人类确实有能力通过积极主动的努力来提升生命的价值”,本书作者也把主动积极放在7个习惯中的第一个,他在书中提出,“发展出一名高效能人士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习惯就是主动积极。今天的拆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转变积极的语言和区分影响圈关注圈。让我们更好的培养习惯一,主动积极的思维。
第一个片段是:转变积极的语言。
我们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现场学习,学习者学会聆听自己的语言,辨别消极语言和积极语言,并学会把消极语言转变成积极的语言。
思维会影响语言,同时语言也会反过来影响思维,察觉并改变自己语言,是培养主动思维的第一步,如何去聆听并改变自己的语言呢,请大家拿到手中的拆页,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聆听并改变自己的语言,培养主动思维的第一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p76-77
思维意识会决定行为和态度,如果有意识仔细检查,我们会发现这些都会在我们的人格地图上体现出来。比如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是否积极处世的真实写照。
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往往会暴露出推卸责任的意图,例如:
“我就是这样做事的。”我天生这样,这辈子改不掉了。
“他把我气疯了!”责任不在我,是外界因素控制了我的情绪。
“办不到,我根本没时间做。”又是外界因素——有限的时间——控制了我。
“要是我妻子能更耐心一点就好了。”别人的行为会影响我的效能。
“我只能这样做。”我的所作所为取决于环境或他人。我没有选择行动的自由。


左边一栏的语言源于决定论的思维定式,其本质就是推卸责任。我负不了责任,我无法自由选择回应的方式。
曾经有一位学生这样向我请假:“请您准我的假,我必须随网球队到外地比赛。”
我问他:“你是自愿,还是不得不去?”
“我真的不得不去。”
“不去会有什么后果?”
“他们会把我从校队中开除。”
“你愿意出现这种结果吗?”
“不愿意。”
“换句话说,为了待在校队,你选择请假,可是缺课的后果又如何呢?”
“我不知道。”
“仔细想一想,缺课的自然后果是什么?”
“您不会开除我吧?”
“那是人为的社会后果,而不能留在网球队,就不能打球,那是自然后果。缺课的自然后果是什么呢?”
“我想大概是失去了学习这堂课的机会。”
“不错,所以你必须权衡后再做出选择。如果换成是我,我知道我也会选择网球巡回比赛,但千万不要说你是被迫这么做的。”
他心悦诚服地回答:“那么,我选择随网球队到外地比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大家阅读的这个拆页给我们展示了消极和积极两种状态的语言给我们思维产生影响的案例。
why:我们的思维会体现在行为和表达方式上,而透过语言可以检验我们的思维是否处于积极状态。而相反通过改变表达方式,把消极表达方式转化积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积极主动的思维。
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往往会暴露出推卸责任的意图。积极主动的人,言语中往往会表现出承担责任的态度,当我们说出消极语言时,如何转变成积极语言呢?
【细化原文行动建议步骤】
how:我们将转变积极语言分为两步。

  1. 把“主语”换成“我”。勇于承担责任,停止推卸责任,从受害者心态中脱离出来。把“他把我逼疯了”,换成“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2. 把“谓语“换成积极主动的动词。可以用”不得不”,”本应该“这类消极词汇替换成”愿意”、“尝试“等积极词汇。

【原文例子】我们刚刚阅读的拆页里举了一个例子,作者的学生向作者请假,他一开始认为是自己是被迫请假去外地参加网球比赛。他对应的语言是“我不得不。。”。经过作者的引导,这位学生意识到他不止有一个选择,而“请假去参加网球比赛“,是他权衡其他选择的后果所作出的决定,最后,他转变了语言,”我选择随网球队到外地比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看起来被迫选择的事情,其实是自己权衡利弊后做出的选择结果,人永远有选择的机会,转变积极的语言可以让我们从受害者变成责任担当者。
【给出更贴近生活的例子】
举一个更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前段时间我们的办公室来了一位新人,这位新人是我们领导的亲弟弟,领导吩咐同事小明要多照顾这位领导的弟弟,可是这位新人给他布置任务的时候出错频频,导致小明不得不接过这位新人的活加班重新做,小明很生气,但碍于领导的面子,不敢发作。久而久之,小明变得越来越急躁,情绪无法发泄。回到家,把气撒在了妻子身上,造成了夫妻关系的紧张,过后小明很内疚,心想“都怪领导的亲戚,真是把我气疯了。”
这看似小明也是一个受害者,如果用我们今天学的句式他在心里这样说:“我可以控制我自己的情绪。我可以找到一种解决方式同时能够帮助我自己以及这位新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显像提问法】大家想一想,你上一次陷入受害者心态的负面情绪是什么时候,有没有让你特别感受到伤心愤怒或抑郁的事情,比如在家庭中,比如小孩的成绩下降的特别厉害,你责备你的伴侣说都是你的错,你爱打游戏,搞的小孩也跟着你一起玩。或者在工作中,你试图和同事说清楚一件事情但是总觉得同事很笨,不能理解,于是你说。“你怎么那么笨啊,连这个都不懂,说了那么多次都不能理解。”你们有没有过类似这样子都认为是别人的错的,推卸责任的时候。回想下你当时是怎么说的,你的小组组员分享。3分钟后,我们邀请一位分享者进行分享。

【学习者记录】

Andy: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工作上的场景,最近发生了一起施工事故,导致返修需要花费80多万,法院判决是施工方的问题与我方没有委托关系,但是审计认为即使法院判决了,但实际上就是你让他做的。我们就在办公室很气愤,认为“你凭什么认为是我们让他做的呢,他们太过分了,为什么这么对我们”。我们就在办公室抱怨了起来。


【A1+】如果给你一台时光机,我们回到刚才发生负面情绪的那个场景里,用我们刚刚学习的积极语言1.主语用”我“,2.谓语用积极的动词,可以怎么说。我们怎么去转变积极主动的思维呢?

【学习者记录】

Andy:我们可以选择再和审计做沟通,我们也可以选择不签字。

【拆书家回应】通过我今天学习的转变积极语言,Andy姐从最初的‘你为什么这样对我们’,转变成‘我可以选择怎么去做’。让我们把掌声给Andy姐。


【承上启下】今天我们的学习主题是培养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在片段一中我们学会了用语言去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那在片段二中我们更进阶一步,将学习从更底层的思维层面上的转变,学会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做自己所能控制的影响圈里面的事情。从而更好的迈向积极的思维。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通过现场学习,学习者可以在遇到问题困难时,可以运用积极思考影响圈的三步法,把消极思维转化成积极思维。


【I】拆书家引导讲解
what:本片段是积极思维的理论模型,由两个圈组成,外层的是关注圈,内层的是影响圈。
【不那么做的坏处】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剥夺了我们宝贵的注意力,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关注圈,比如:明星绯闻、别人的评价这种我们无法把控的事情上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关注圈不断扩大,挤压了影响圈,我们能影响的范围会越来越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失控,会让我们产生消极的情绪。所以学会应用关注圈和影响圈的理论模型,是我们培养积极思维的重要一步。
我们在分享方法前,先分享两个定义。
1、关注圈:每个人格外关注的问题,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的事物。比如:我喜欢刘亦菲,对吴亦凡无感,那么刘亦菲就是我关注圈内的,吴亦凡就是我关注圈外的,是我不关注的。
2、影响圈:关注圈内可以被掌控的事情,区别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物。比如:我想要出门不被雨淋湿,天下雨是我无法掌控的,带伞是我可以掌控的。此时我的关注圈里的是天下雨,而影响圈是我带伞。
【细化原文行动建议步骤】当我们产生消极情绪时,可以我们可以用关注圈影响圈的模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列出问题。比如:疫情,市场行情,提升沟通技巧。。。
  2. 区分问题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把事情分成,哪些是影响圈的,哪些是关注圈的。
  3. 做影响圈里的事情。专注于影响圈,对于影响圈的事情,我具体可以怎么做,做出计划。

【举例】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三个步骤,我举个例子。
我有个2岁的小孩琪琪,平时奶奶带琪琪,但奶奶没有帮琪琪换鞋的习惯,她出门玩回来总是不换鞋在家里跑来跑去,搞得家里拖好的地板变得很脏,和奶奶说了,奶奶总是表示说,小孩鞋不脏,没有关系,我为此非常苦恼,运用我们的三个步骤我可以怎么做呢?
列出问题:奶奶的不帮换鞋行为,我的行为
区分问题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我的行为是影响圈的。奶奶的行为是关注圈的。
做影响圈里的事情:我每次看到都帮小孩换鞋。
后来小孩养成了每次回家换鞋的习惯,即使有时候奶奶不帮小孩换鞋,小孩也会说换鞋,甚至到了现在自己换鞋。
【异议预防性讲解】也许有人问,还要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这是不是太麻烦了。
如果一个人不能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无法区分什么是自己能改变的,什么是自己无法改变的,人执着于不能改变的事实,既花费了时间,也无法真正的解决问题。就会陷入无尽的焦虑和痛苦中,有些甚至因爱而不得,而愤愤不平,甚至举刀杀人酿成惨剧。所以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虽然很难,但是非常值得。

【异议预防性讲解】也许有人问,是不是只能做影响圈里的事情,我不能做一些关注圈里的事情吗?比如看看新闻、八卦?

偶尔看看新闻八卦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要掌控好自己的时间,不能让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上面,我们可以专门规划出一小段时间,让自己放松娱乐,但我们的主要精力应该集中在影响圈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情景设计】我们现在把刚刚学习的知识运用于以下情景,加入公司三年的小A,却在岗位上没有任何的精进,也没有主动去找方法,她的职位一直得不到晋升,看着身边入职一年的小伙伴晋升了,她闷闷不乐,时不时抱怨道“凭什么呀”。小B是她的好伙伴刚学习培养积极主动思维执行的三个步骤,你要怎么和她沟通,让她专注于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行动起来呢?
请大家按照刚刚的分组,一个扮演小A。一个扮演小敏的好伙伴小B。当小A向小B抱怨的时候,小B用刚刚学习的培养积极主动思维执行的三个步骤,让小A积极行动起来。大家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排练,待会我请一个小组来给我们现场演绎。

【案例记录】

A:我最近又个困扰,我进公司三年了,进公司一年的新人当上了我的主管,我活也不比别人干得少,我也又资历,为什么都不给我晋升,很气愤。

B:我们来看下晋升这件事情,你觉得是老板决定的,还是你决定的呢?

A:老板决定的。他可能觉得别人比我好看。

B:在晋升这件事情上你可以做什么呢?

A:好好工作,打扮得职场一些

B: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是否晋升这件事情是老板决定的,我们能做的是好好工作,那在你能做的范围内,你打算怎么做呢?

A:有挑战的时候,主动争取不害怕困难。

【拆书家回应】让我们把掌声给到这两位学习者,感谢两位的表演,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工作中,是否晋升是老板决定的,但我们可以列出问题,老板的决定,自己的做法,我们发现我们自己的做法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老板的决定是关注圈,我们好好工作是我们的影响圈,做好关注圈和影响圈的区分,并集中精力好好工作,去做影响圈里的事情,是我们培养主动积极的思维非常关键的一环。

再次把掌声给我们两位学习者,感谢他们的精彩演绎让我们看到了区分影响圈和关注圈的重要性。

【A2】

【分步催化一】

职场中,你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了,老板却没有给自己晋升。

夫妻关系中,你觉得应该妻子(丈夫)做完所有的家务,对方却不认可,你怒从中来。

教养儿女方面,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你认为是妻子(丈夫)的玩游戏造成小孩模仿,责备对方。

或者其他。

你在未来的一周里,在哪个情景下,可能会遇到负面情绪,请分享你可能遇到的一个情景。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讨论一下。

【案例记录】

Andy:未来一周,在家庭里,我妈喜欢买东西就买很多,买了食品,囤了很多食品,超过半年的量,有一些还会过期了也没吃完。我很头大生气的说她,但是,她说“你管我呢,我的钱,我爱买”。我想改变她又改变不了。

【拆书家回应】感谢Andy姐给我们分享了,妈妈囤积食品这件事情,你很想改变她,但无法改变决定很苦恼的事情。


【分步催化二】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的某一天,你刚刚设想的场景里的事情,发生了。你会怎么用刚刚我们学习的积极思维的三个步骤,1列出问题,2区分问题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3做影响圈里的事情,运用我们这三步,怎么去作用于刚刚的那个负面场景呢?大家用两分钟讨论一下。

【案例记录】

列出问题:妈妈的囤积行为,我的做法

区分问题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我的做法是影响圈,妈妈的囤积行为是影响圈

做影响圈里的事情:

1.我去买半透明的收纳箱把妈妈买的食品装上。在箱子外面标注食品的购买日期和过期日期。

2.推送健康食品科普文章

3.购买健康的食品

【拆书家回应】感谢Andy姐给我们分享,刚刚分享的具体做法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是我去买半透明的收纳箱把妈妈买的食品装上。在箱子外面标注食品的购买日期和过期日期。第二是推送健康食品科普文章。第三是购买健康的食品代替垃圾食品。这三个方式让我们非常受启发,再次把掌声给Andy姐。

【结语】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一共学习了两个拆页,第一个拆页是聆听并转变积极语言,和转变思维的三个步骤主题,学习目标分别是把消极语言转变成积极语言和能够应用积极思维三步法转变消极思维为积极思维,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一共学了两个拆页,第1个拆页是聆听并且转换我们的语言去转变思维,而第2个拆页则是去区分关注圈和影响圈,做影响圈内的事情。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今天所学习的方法,作用于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积极正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