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李雯,大家可以叫我雯子。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标签,我是一名互联网行业运营人员,从事这个工作10年了,我们公司专注于为移动做一款叫和包的APP的运营。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名宝妈,有个5岁的女儿,她其实带给我很大的改变,就是她出生以后,我变得特别爱学习。第三个标签,是我今天在这里的身份,一名新手拆书家,我今天要过的级别是1-1,很高兴在今天正式开启我的拆书之旅。
二、拆书帮介绍
拆书帮由赵周老师在2013年创立,是一个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形式上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分舵,性质上属于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以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为使命,陪伴赋能,共同成长。拆书法又称RIA读书法,R是指阅读原文,I是指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A是指应用,包括反思过去和计划未来。拆书法有两种学习模式,一种是个人掌握了RIA便签拆书法,根据自己需求选择书本学习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种是在一个拆书家的带领拆解下,引导和带领一群人将知识拆为己用。
我今天要拆解的书籍是《正面管教》,该书籍30多年来被翻译成16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册,是一本经典的育儿宝典。
片段选择:“赢得”孩子
原文: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有可能听你的。下面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如果你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I便签:
当了父母以后,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却越来越难以管教了。早晨上学快要迟到了,你不停督促,孩子却仍然磨磨蹭蹭;一旦孩子开始做作业,家里必定鸡飞狗跳;在学校有一些不当言行被老师批评,你要求他(她)改正却只赢来表面的敷衍或者无声的对抗。。。这种例子简直不胜枚举。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苦恼,可以尝试赢得合作四步法。
赢得合作四步法是一种沟通方法,通过表达理解-表达同情-表达感受-讨论方案四个步骤,赢得良好沟通氛围,促进沟通目标达成。
该方法主要用于地位相对较高一方对地位相对较低一方的沟通,如父母对孩子,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司对下属等;其适用场景较为广泛,如需要对方合作,希望其改正一些不良言行等。
赢得合作四步法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步骤一,表达理解。换位思考,将自己代入对方所处的情形,向对方表达出他可能的感受及客观陈述获知的其不当的行为,并得到其确认。如果我们希望对方能改正不良言行/接受我们的建议或者能与我们合作,首先我们应该与对方建立信任关系,而接纳其感受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举例:宝贝,你今天忘记带作业被老师批评了,一定觉得既羞愧又懊恼,是吗?
步骤二,表达同情。如果对方认同了我们对他感受的描述,则我们应当进一步表达对其感受的理解,比如有这种感受非常正常,我们过去在类似情形下也有相同的感受等。此步骤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因为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都在追求被理解被接纳被信任,如果我们能与对方共情,则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此步骤需要注意,我们表达的是对其感受的理解,而不是对其行为的宽恕。
举例:妈妈上学时也有一次忘带作业,全班只有我没带,老师在全班点名批评,明明我前一天都做好了,却因为忘记带而被批评,我既感觉没面子,又觉得羞愧,还有点恼怒自己的粗心。
步骤三,表达感受。如果需要的话,在前两个步骤之后,我们可以向对方表达对于其行为我们的感受。
举例:对于你忘带作业被批评的事,我感到有点担心和紧张,怕影响你上学的状态。
步骤四,讨论方案。在进行上述步骤后,对方和我们之间建立了信任感,这时可以引导对方面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如果对方不知道怎么办,我们也可以给一些建议,直到双方达成共识。
举例:(1)你觉得有什么解决办法可以避免以后因忘带作业被老师批评呢?(引导孩子给方案)(2)我有几个小妙招,你要不要试试?(我们给建议)。
延展:在使用赢得合作四步法时,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必须步骤,除了沟通的语言外,我们还应注意语调,表情和沟通的时机,目的是与对方建立起信任关系,让对方觉得我们是同一阵营的朋友,从而卸下心防,将注意力转向解决问题而非情绪对抗。
A1便签:
故事:
这个片段让我想起暑假之前(大约是2021年7月下旬左右)孩子生病,我督促其吃药而引发的一次冲突。孩子对味道特别敏感,所以一直都是吃药困难户。
我:桐桐,该吃药了。
孩子:妈妈我不想吃。
我:不想吃?那你到底是吃还是不吃?
孩子(看了我一眼,犹豫了一会):吃。
我:已经给你弄好了,吃吧。
孩子:妈妈你先放那,我等会吃。
我:好,要多久?
孩子:哎呀,那你就别管了,不要盯着我。
过了10分钟后孩子毫无动静。
我:十分钟过去了,你怎么还没吃?到底吃不吃?
孩子(勉勉强强,慢慢吞吞):我吃。
我:那赶紧吃。
孩子:可是药太难吃了,我要是吐了怎么办?
我:首先这个药不难吃;再说吐了也没事,再重新吃一次就行。
我盯着孩子让她赶紧吃,她已经非常紧张不安,但是仍然迟迟没行动。
我终于怒了:吃个药要搞几个小时,明明一下子的事情,是需要我灌么?
孩子终于情绪崩溃,边哭边说:不要灌,我吃,我自己吃。。。。
这样反复好几轮,在我的盯梢下,孩子勉强把药喝了,然后果然吐了,再怎么劝说甚至威胁,都不肯再吃药了。
反思:
我当时只是觉得这是个必须做的事情,孩子不配合使用威胁强制手段也得完成,最后还是未能如愿,似乎还更加加深了孩子对吃药的畏惧心理。而赢得合作四步法强调的核心是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我既没有对孩子表达理解(说出她对吃药这件事的感受),也没有表达同情(她害怕吃药这件事是非常正常的,妈妈小时候也有过),只是直接提出合作要求(该吃药了),既然没有建立信任,那合作也就没法比较顺利了。
A2便签:
最近天气变冷,又到了易发感冒的冬季。计划在今年之内,万一孩子生病需要吃药,运用赢得合作四步法和孩子沟通,希望其能克服吃药恐惧,自主吃药。
计划的沟通过程如下:
第一步:表达理解。
我:宝贝,药在嘴巴里要么很苦,要么味道怪怪的,你很不喜欢这种感觉,对吗?
孩子:是的。药真的难吃。
第二步,表达同情。
我:非常理解你的这种感觉,妈妈小时候也特别怕吃药,宁愿躲在黑房子里不发声,也不愿去吃药。只要想到嘴巴里会有那些奇奇怪怪不好的味道,整个人都很害怕,很抗拒。
孩子:所以妈妈,你当时是不是没吃药病也好了?
我:并没有。。。我被外公从黑房子里抓出来,还是乖乖吃了药,后来病才慢慢好。
孩子:我还是一点都不想吃药。
我:对啊,没有人喜欢吃药的。但当我们生病了,身体是通过让我们不舒服的方式(比如咳嗽,流鼻涕等)向我们求救呢,药这个时候就是我们的好帮手,到身体里要协助白细胞一起和细菌病毒战斗。可是这些帮手怎么才能到我们身体来呢?
孩子:吃药,打针。
第三步,表达感受。
我:是的,宝贝你能意识到这个真是太棒了。你的身体现在需要帮手哦,要是帮手进不来,我会很担心你的健康。
孩子:可是药真的难吃。
第四步,讨论方案。
我:那我们想想,有没有什么容易一点的办法让帮手进来?
孩子:那我喝一口水,快速把药喝下去,再喝一口水,再吃颗糖,就感觉不到难闻的味道了!
我:这个主意听起来很棒,我们快试试吧!
孩子:好。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在日后适用场景中也能用起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