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关键对话》主题过级拆:学会辨别对话对象的实际目的,用对比法消除对方误会,构建沟通安全感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用对比法消除对方误会,重建沟通安全感

开场:

自我介绍+学习目标+分组——1分钟

自我介绍:

哈喽,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弦子,希望通过今天的拆书活动,可以让伙伴们在关键对话中,轻松消除误会,重建对话安全感,让对话得以健康的持续下去。

分组:

为方便大家互动分享,我们先简单分个组,那么就从我的左手边开始,2人一组。

图书介绍——<2分钟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这本书是《关键对话》

F(特征):本书是由4位专家顾问团队,用了20多年,对全球10万人的跟踪调查,对公认的对话高手在“关键对话”中的特征与行为,层层剖析得出;

A(优势):相较于其他同类型书籍,最大特点在于每一个技巧都辅以情境故事,轻松幽默、行之有效,一经问世,便跻身为《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畅销书,荣获史蒂芬.柯维、樊登等一致推荐。

B(利益):运用本书技巧,可以帮助你在面对关键对话时,拒绝隐忍或暴怒,转而找到更加圆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能够以事半功倍的效率轻松应对,成就无往不利的事业并拥有更快乐的人生。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片段是“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让你在被对方误解,对话安全感出现危机,难以持续或即将陷入争吵时,轻松化解误会,并重建对话安全感。

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完毕后可以抬头示意我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2分钟

R: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关键对话》P74-75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受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然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的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该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报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2分钟,有举例,强调不按拆页行动建议去做的坏处

(what-知识点及相关理念)

在进行关键对话时,双方很容易变得敏感多疑,往往我们还未察觉对方已经误解了我们,对话安全感陷入危机,若想要让对话健康的持续下去,消除误解并重建安全感至关重要,而实际上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why-前因后果说明;不那么做的后果)

有的人全然不顾,继续自说自话,可想而知,当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或者别有用心,怎么会认同你的话呢?往往结果是陷入沉默或争执;有的人感受到了情况不对,觉得继续对话充满风险,默默叹口气不再说话了;有的人则会开始道歉、甜言蜜语或转移话题,毫无疑问以上三种方法都办法真正解决问题。

【反面案例】

最近两个月给我妈打电话,发现她经常不停的打嗝,我怀疑是肠胃有问题,就想劝她去医院看看,我说:“你怎么那么犟呢?去医院看一下又怎么了?”我妈说:“没病去啥医院,瞎折腾乱花钱。”我说:“你就是怕花钱,拖到严重再去看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我妈说:“得了,不和你说了我忙去了”,啪的一声老太太把电话挂了。

很显然当时我们的对话失去了安全感,没有察觉的我继续自说自话,最终导致对话被强制结束。

【反面变正例】(how-步骤流程、具体做法、行动建议)

如果回到当时的情境,我会用对比法的两个步骤来消除误解。

第一步:否定消除误解,否定妈妈认为我在小题大做,不相信她可以照顾好自己。

第二步:肯定表达目的,我的目的是希望她可以去医院做个检查。+补救措施

我会这样说:“妈妈,我不希望您认为我小题大做,把您当做小孩子照顾不了自己;我认为您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这样有病治疗,没病预防,更有利于您的身体健康;2个月来,您经常会持续打嗝,虽然不痛不痒,但这并不是一个常规的现象,尽管是小问题也要及时检查啊,检查花不了多少钱的,周六让姐姐陪您一起去,不痛而且很方便,一个小时就能搞定了。”

这样通过对比法否定部分“我不希望...”句式消除误解,重建安全感,通过肯定部分“我认为...”句式来说明自己的真正的目的,最后,当误会解除,安全感恢复再进行下一步对话,相信能够更有效的解决问题。

【适用边界】

或许有伙伴们会问,我无法感知到对方是否有误解怎么办呢?其实这并不妨碍我们使用对比法,因为它不仅可以用来消除误解,也可以用在预防抵触情绪和巩固安全感,多多使用这样的句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有时误解较深,“我不希望”的否定句可能没办法一次就解决问题,安全感营造会比较困难,这是很正常的,这时我们可以多次使用对比法逐步消解误会,必要时也可以结合本书道歉和创建共同目的的方法,来共同营造安全感,无论如何,有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你希望继续健康的展开对话,那么安全感的营造永远是第一位的,而营造安全感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我们多加学习和练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提出一个显像问题,让学习者更容易联想到特定情境和画面,从而激活经验。(简单A1、勾勒情境画面、变换同义词和问法、清晰自然的提问)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想想看,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和领导和同事沟通工作,她/他总误以为你要和她对着干,根本听不进你的建议;和伴侣沟通,她/他总是觉得你在没事找茬,无法理解你的意思;叫小朋友写完作业再玩游戏,她/他却总和你顶撞说你干涉人身自由!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对方对你产生了误解,对话安全感出现危机,你当时的情境是怎样的?给大家2分钟时间小组内讨论一下;

接下来我想请一位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最近媳妇在备考,我希望她可以早起学习,我就和她说“你要早起,这样才有更多时间备考。”她第一反应就说“我每天都那么累了,你为什么不理解我?还非得逼我起床。”然后我就沉默了。

【A1+】请学习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你给的行动步骤,反思类似情况更好的做法是怎样,并在小组内分享。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如果再回到当时的情境,你将如何应用对比法来消除误会,建立对话的安全感呢?(组内每一人都尽量分享下自己的想法,时间是1·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理解你的辛苦,正相反,我很关心你,并且希望可以帮助你调整作息,通过早睡做到早起,利用早上时间来学习,这样你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了呀。

【总结】运用对比法来否定+肯定的句式来消除误解特别重要,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很好的沟通安全感,让对方更愿意倾听我们的想法,更有利于达到我们关键对话的目的,期待大家可以多多练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