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说话》 所属活动: 11月14日下午★滨江区-蜗牛读书馆【练级场】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朋友犯浑该怎么劝?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都国凡,外号都教授,是一名培训工作者。若干年以前,我就有一个困惑:当我看到一本好书的时候,总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但合上之后,又总觉得脑袋空空,啥也没留下。刚开始我觉得这是因为我笨,记性不好,后来我知道了,这么想的人不知我一个,好多人都有这个问题,得知这个真相后,我心里好受多了。但还是有些不甘,怎么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呢?

拆书帮介绍:

在拆书帮我找到了答案,答案就是RIA拆书法。

传统的读书方式就像“扫地”。

大多时候都是轻轻掠过,当读到让自己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呢?那就反复阅读几遍,感觉不到位,那就划个红线记个笔记。至于能起多大作用,反正自己尽力了。

RIA拆书法更像“扫雷”。

不是重点,那就快速扫过,绝不恋战;要是遇到重点,停下来、先侦查,再分析,拿出工具箱,照着SOP~就是RIA拆书法~一通招呼,雷区立马变沃土,知识的种子就会瞬间被激活。

相对于传统的读书方法,RIA拆书法最终要实现的是将书中内容拆为己用。

而RIA拆书法就是那个拆雷工具箱。

R:先阅读原文。

I:是拆书家用自己的语言解读原文;或现场引导参与者共同思考。

A: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A1:回忆。回忆一个可以佐证原文内容的实际经历。A2:推演。推演一下你在未来不远的某一时间,你将会如何应用原文中的知识方法去处理某一件事。

拆书帮就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者爱好者社群,在全国各地都有分舵,是一个公益性质的组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朋友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可有时朋友明明准备做的是一件蠢事,还问我们支不支持?我们肯定不能把朋友往火坑里推,但又怕朋友觉得我们不仗义,怎么办?

对这种情况,会面临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追问原因

很多人觉得,既然说了是蠢事,肯定就是不合理的,所以问问“为什么",朋友不就冷静下来了吗?

事实上,你若问他“为什么",就相当于给他个杆子让他爬,他会顺势说出一大堆理由,这时候你再不帮忙就显得更不是东西了。

误区2:理性分析

有时候,朋友就是在气头上,想发泄一通,我们也想帮他消气,可如果帮忙的方式依然乘持理性原则,结果往往不仅没效果,还很可能会让朋友更加愤怒。例如,当你的闺密让你陪骂的时候,你优雅端庄、义正词严地劝她:“哎呀,她也不是什么坏人,这次得罪了你估计也不是成心,不然你消清气?”你觉得你朋友听了会怎么想?“好嘛,她不是成心,敢情是我气量小喽?好,你护着她,我自己一个人去! "

最后的结果是,你看似理性客观、哈话都没说错,可事情就奔着糟糕去了。

疏导式劝阻技巧~

窍门1:不要问“为什么”,要问“怎么了”

这两句话看似相近,但其实有非常重要的区别。前者,是在质问朋友这么做的原因;后者,却是在询问事情发生的缘由。换言之,是在邀请朋友来向你倾诉遭遇的委屈。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问题已经从“我想做什么"变成了"我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而只要他能详细地说出自己的感觉,他就会慢慢觉得,做蠢事的真正动机说白了就是置口气而已。

窍门2:引导情绪宣泄,你要比你朋友更狠

既然朋友所做的蠢事就是置口气,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得帮助朋友出这口气。但是出这口气不是让我们跟着他出去打架,而是发泄情绪。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有人跟他一起骂,最好比他还生气、比他还具体、比他还刻薄。这可不只是女生的专利,男生也一样。很多江湖大哥遇到朋友来诉苦,第一句话肯定是:"敢欺负我兄弟,不想活了! ”最后人家还不是活得好好的?关键是这个气势让朋友觉得很舒服。

事实上,当你骂得比你朋友更狠的时候,他才可能会冷静下来

“他居然敢这么对你,真是太过分了! ”

“就是的!"

“简直是猪狗不如! ”

“啊……那倒好像也不至于..…. ”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人都有头脑发热的时候,比如刚被领导数落了一通、比如好心办事却被错怪了、比如刚刚辅导完孩子写作业……这个时候,当事人往往处于情绪上头的状态,考虑问题往往会很偏激,而这个时候又特别需要作为好朋友的我们给点建议。可问题是,他们这时候自带“炸毛体质”,安抚不好,很容易惹一身的不是。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很容易在两个方面犯错误:

(1)问原因

什么,你说她不是个东西,为啥啊?

你这么问是希望她能够理性的把前因后果给你描述一遍,借此也好帮他恢复一下理智,你的初衷是没问题的,但是,你这会让他进入“自我论证”的漩涡中去。“你问我原因是什么?好吧,那我就来找找原因……”

因为是她先说让我去参加她婚礼的,还说让我……,所以你看,她多不是个东西!

当一个人处于情绪状态时,你让她去找回归理性的方法,但他找到的都是愤怒有理的借口。

(2)过于理性

“好吧,问你原因看来还不如不问,那我就用我的理性帮你分析分析呗。”

这就是我们常范的第二个错误。

处于情绪状态的人,他们第一需求往往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情感的宣泄。所以不要分析、不要讲道理、不要摆出“你没看明白,我来给你说说”的姿态。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有效的劝导呢?文中给了对应的两招;

(1)用“怎么了”代替“为什么”

作为劝导方,我们是希望对方回归理性,就事说事,而不是沉浸在情绪之中。“怎么了”这个问题就会让对方把注意力放在对事件的过程上来,没准自己再回想一遍,都会觉得“哎,好像有点小题大做了奥”,及时没有起到这样的效果,起码也不会让他陷入“自我论证”的陷阱中去。

(2)比他骂的更大声

他说小李有问题,你就骂小李王八蛋,兼职不是个东西。首先,对方听起来很爽,同时觉得你真够兄弟,太他么懂我了。更重要的是,你的夸大其词会很自然的促使他琢磨一件事:小李虽然有问题,但还不至于这样。你看,你没有拉、没有挡,是他自己这么想的,比你直接劝,效果好多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我有一个前同事叫清亦,长的挺漂亮的一个姑娘,因为工作原因走的比较近。她很信任我,表现之一就是经常在我面前吐槽公司领导。我年龄比她大,层级也比她高一级,所以总是出于好心的劝告她。有一次,她跟我说:“哎,张经理太不会算账了,我们见客户的时候,笔记本老是出各种幺蛾子,多影响给客户的印象啊。小钱是省了,大钱全丢了。”我一听,就觉得这话有失偏颇啊,“清亦,其实张经理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你看,公司这么多业务员……”“就是因为业务员多才说明业务的重要性啊,那就更要配更好的装备啊……”“你没有坐在张经理的位置,他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清亦觉得我只会唱高调,我觉得她不分是非,盲目给别人扣帽子。好几次都是聊着聊着就想干仗。这就是典型的直男式劝人法,希望通过理性分析帮对方看清实情,而忽略了对方的情感宣泄的需求。

直到另一个女同事跟我说:“记住了,下次不要跟她唱反调,你要先跟她一起骂,不管他说的对不对,都要跟她一起骂,骂的比她还凶,然后她自己就会慢慢清醒。”

对此建议,我表示非常不理解,直到我试了一下,真管用。

清亦:哎,这个月的绩效定的这么高,是要榨干我们啊。

我:妈的,我当时就觉得他们疯了吧,把人当牲口对待啊。上个月就已经高到天上去了,好几个同事都没完成,这个月又提高这么多,这帮人真是太尼玛没人性啊

清亦:是的啊,压力山大啊。有啥办法呢?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干吧兄弟……

你看,我这回没有帮他理性分析,更没有制止她吐槽,而是先跟她一起骂,而且骂的更凶,她反而自泼冷水恢复理智,而且也妥妥的感受我的同理性。

【A2】:

最近我媳妇在他们公司内部推进一个项目,每周都会有一个项目沟通会,每次沟通完之后都会带着满腹牢骚跟我吐槽,把我搞的也很为难,因为我习惯上来就帮他分析利弊,区分是非。而结果往往我也会成为她的吐槽对象。

下次她再开完沟通会之后,跟我吐槽时,我会这么做

(1) 不问“为什么”,而问“怎么了”

“怎么了媳妇,跟我说说哪些笨蛋都干了啥事……”

(2) 使劲骂,骂的比她凶,而且要显得无比真诚

“太尼玛白痴了,谁把这号人招进来的,吃了多少回扣啊……”

“哎我去,这种建议都不采纳,脑子准出问题了,的亏跟我不是同事,要不我怕我会螚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