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大家好,我是文伊。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今天我挑战的等级是2-3.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和讨论,我们现在是两两相邻的小伙伴为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大学习目标是,通过这次现场的学习,我们将能够在对方产生某种需求或感受,而又没有明确表达时,运用“积极倾听”4个步骤——全神贯注倾听、注意解码信息、给予反馈核对、及时调整回应——来进行沟通,从而正确地理解对方的信息。
【图书介绍】
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来自《P.E.T父母效能训练》。 特征F 这本书专门向父母传授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他的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被称为“沟通之父”,曾连续三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优势A】
据统计,这本书以33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英文版销量高达500多万册。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近500万父母参加此培训课程。豆瓣评分9.1。P.E.T被彼尔.盖茨的父母称为是他们的育儿宝典,他们说,从里面学到的建议,是人生最佳建议之一。
【利益B1】
这本书教给了父母们一些跟孩子们沟通的秘诀: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如何引导孩子面对他们的问题并自己解决,如何使用“合作双赢"的办法来解决冲突。
【利益B2 】 今天的拆页,我们将聚焦于:当孩子产生某种需求或感受,而又没有明确表达时,父母可以采用有效的方法做出回应,从而正确地理解孩子的信息。
那么,接下来,请大家用1-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拆页,如果您阅读完了,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阅读原文片段】积极倾听
不论何时,当孩子决定与他的父母沟通,他就会开口,因为他有需求,常常是因为他的内心产生了某种想法。 我们说这个孩子的生命体处在某种不平衡状态。 为了使生命体恢复到平衡状态,孩子决定开口谈话。 比如说,孩子饿了。
为了去除饥饿(不平衡的状态),这个孩子成为信息“发送者”,要与人沟通他认为能给他带来食物的信息。 他必须选择某些他认为能够向人表明“我很饥饿”的信号。 这个选择过程被称作“编码”——孩子选择了一个编码。
假设这个孩子选择的编码是:“晚饭什么时候准备好,爸爸?”当父亲接收了这个经过编码的信息后,他必须经过一个解码过程,这样才能明白它的意思,进而了解孩子内心正在发生着什么。
在运用积极倾听的时候,倾听者试图了解发送者的情绪或信息的含义。然后他把自己的理解转化为他的语言(解码),反馈给发送者进行求证。 倾听者并没有发出他本人自己的信息——例如评价、意见、建议、推论、分析或质疑。他只把他对发送者的话的理解反馈回去——不多也不少。
在上述例子中,如果父亲一开始误解了孩子,但是他的反馈使他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他送出另一个解码,最终正确地理解了孩子的信息。
好,我看大家都看完了!接下来,我来和大家分享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当孩子产生某种需求或感受,而又没有明确表达时,父母可以通过运用“积极倾听”的4个步骤来进行回应,从而正确地理解孩子想要表达的信息。
【Why】: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父母能够正确解码出孩子表达的信息,比如说:读懂孩子的感受,读懂孩子的需求,从而使双方进行有效沟通。
【How】:
那么,“积极倾听”是哪四个步骤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全神贯注倾听”:最好的做法是,父母与孩子面对面,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安静专注地听孩子说话。为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我们可以用句式表达:“我听到孩子说的是…”这样的表达来提醒自己跟孩子互动;
2.“抓住解码信息”:这里提醒父母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感受,读懂孩子所传递的信息及背后隐藏的感受或需求。我们可以表达为:“我解读出事实是怎样,我解读出孩子的感受或需求是怎样”;
3.“给予反馈核对”:这是很重要的一步,父母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你自己解读出来的信息整理后反馈给孩子,跟孩子核对,是否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用句式表达:“你经历/看到/听到(事实)…,你觉得很(感受或需求是)伤心…,是吗?
4.“及时调整回应”:这一步是对上一步的修正补充,是指父母解码出的信息有可能不准确,反馈给孩子后,通常孩子会进行说明或纠正,然后父母就要根据孩子的反应与说明及时调整自己的解码并再次回应与调整。
(说明)这就是积极倾听的4个步骤,在实际沟通中依据家长的解码准确性,可能会有几次往复、交替使用的过程。
(举例)跟大家分享我的亲身经历,我是如何完整地使用这4个步骤——
上周,我们家爸爸出差了,我下午到晚上有课(做培训机构的),于是和儿子商量,接下来的接送,由外婆负责,刚开始儿子还没什么,到了晚上,我正准备洗漱休息,儿子拦住我说:妈妈,外婆的眼睛是不是眼花了呀,是不是看不清楚了呀?我说:是的。儿子说:那明天外婆去幼儿园接我,她看得清楚吗?她认得出是我吗?说罢,我发现孩子想要哭了。(用积极倾听的四个步骤,我是这么做的)
1、全神贯注倾听:我通过安静认真的倾听,我解读出的是:听到了儿子发出这句话—外婆眼花,明天去幼儿园接我,她看得清楚吗?她认得出是我吗?......;
2、抓住解码信息:我解读出的信息是:儿子担心外婆眼花,认不出他,不能把他接回家,他感到害怕,难过,伤心。
3、给予反馈核对:我把自己解读的信息进行梳理后,跟孩子反馈,并核对:“你是担心外婆眼花,认不出你,不能把你接回家,你感到害怕,难过,伤心,是吗?”
4、及时调整回应:当我说出这句话时,儿子马上抹了抹眼睛说,“是的,妈妈,你可不可以和外婆一起来接我,然后你再去上课呢。”听到这,我知道了孩子担心的是什么?我马上及时调整回应——“好的,儿子,妈妈答应你。妈妈也要告诉你哦,你是外婆和爸爸妈妈最爱的孩子,最重要的人,不管在哪里,我们都能马上找到你,来,抱一下。”孩子提出请求后,我及时作出的调整与回应。这时,儿子马上和我抱在一起啦。
通过这样的四个步骤——全神贯注倾听、抓住解码信息、给予反馈核对、及时调整回应——进行沟通,我不仅正确地理解了孩子想要传递的信息和感受,还让他感觉妈妈和外婆对他的爱。这是我亲身经历的,怎么运用积极倾听的四个步骤。
【Where】:
积极倾听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也适用于同事、夫妻、朋友之间。同时,积极倾听适用于自己情绪稳定,并且有充分的时间同孩子沟通的情况。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时候,比如孩子想玩火,就需要马上采取措施应对,而不是对TA进行积极倾听。这是“积极倾听”适用的地方,跟大家分享。
【A3促进参与】
我们常说:学了就要用,要学以致用。接下来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场景,请大家运用“积极倾听”的4个步骤来做演练,场景是这样的——
【给出具体场景】假如,你女儿最喜欢的宠物--小白兔死了,来跟你哭诉,说:妈妈,我喜欢的小兔子死了,离开我了,我舍不得它,怎么办?说完,就“哇哇......"哭起来了。针对孩子发出这样的信息,现在假设你就是这个妈妈,请运用刚学习了“积极倾听”的4个步骤,你会怎么解读并回应呢?
【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请大家根据我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按照刚才的分组,两两一组,一人扮演女儿,一人扮演妈妈(如果是三人,另一人就作为观察,在他们演练后给予观察反馈,有个观察家),结合大家刚刚学习的“积极倾听”4个步骤,把对话的步骤,边演练边记录。
下面给大家5-7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和组内练习。练完一次后,如果时间允许,可互换角色,体验不一样的角色感受。然后,我们请一组小伙伴来表演,体验演员的角色,我们也过一下演员的瘾。
【角色扮演展示】好的,现在邀请这一组的两位进行他们的表演,让我们来看一场智慧父母领衔主演的年度大戏。掌声有请。
【角色扮演演练】:
女儿:妈妈,我跟你说一件事情,我养了很久的小白兔,它今天再也动不了,它死掉了。
妈妈:哦,你的小白兔死掉了?
女儿:嗯(想哭的口吻)。
妈妈:妈妈听到你说小白兔死了,妈妈感受到你很伤心,很难过,对吗?
女儿:对。
妈妈:很难过,很伤心,对吗?来妈妈抱一下。(抱在一起)
【现场延伸】:
我:现场记者采访一下,两位刚刚的角色表演,有什么感受?女儿,当妈妈抱着你,跟你说,你现在很伤心,难过时,你的感受怎么样?体会到了什么?
女儿: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理解,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她跟我站在一起的。
我:给你点赞。还有妈妈呢?当女儿跟你说她的小白兔死了之后,你听到这句话,你感受她的什么?
妈妈:我感受到她的难过。
我:那你抱她的时候,您觉得呢?
妈妈:抱她的时候,我感觉到她的情绪很稳定。
我:还有其它 的吗?
妈妈:她把我当做最重要的人了。难过的事情跟我讲。
我:你现在是她最重要的人。
妈妈:对。
我:非常感恩两位伙伴的精彩表演,谢谢大家。
【小结】
非常感动两位伙伴的表演。确实,在亲子关系的沟通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矛盾的冲突,以及矛盾解决不了,让它越来越大,像火山一样爆发,就是因为在生活的很多小细节上,我们没有关注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它就会想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一定的程度,它就会火山爆发,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孩子小的时候,你会运用这样的“积极倾听”一天一天,日复一日的去跟孩子有效沟通的话,我们是可以读懂孩子的心,读懂孩子的感受,也能促进你们亲子关系的更和谐,你们的沟通会更顺畅,会达到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你们家就是别人家的模范,你们家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你就是别人家父母的模范,所以P.E.T.父母效能训练当中“积极倾听”的步骤是非常有效的沟通。我们说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积极倾听”的4个步骤,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全神贯注倾听、抓住解码信息、给予反馈核对、及时调整回应。我相信,我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它用在我们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等人际关系当中,一定能够让你如虎添翼,帮助到你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让你在你的沟通当中更顺畅,处理问题更游刃有余。
好,非常感谢大家今天的到来和积极参与,我是文伊,我们下次拆书再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