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行为)习惯叠加的方法(澄清)将想要培养的新习惯叠加到确定已有的习惯上,从而培养新习惯(界定)。
【学习目标2】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行为)喜好绑定的形式(澄清)将喜好的高频动作与需要做的低频动作搭配在一起,从而培养新习惯(界定)。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聪聪,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拆书学习。那么在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爱读书,我很喜欢读书,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我相信太阳底下无新事;
第二个标签是爱思考,我有空的时候会常常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是否慢慢在变成自己所期待的样子;
第三个标签是爱讲学,我从事教育行业,喜欢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分享,因为分享既可以帮助他人成长,也可以帮助自己成长;
总结一下:我是爱读书、爱思考、爱讲学的聪聪。
好的,大家已经认识我了,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拆书学习吧。
为了保证学习的效率,我们分成两组,以小组形式学习与探讨。
接下来我会用1分半的时间不到的时间介绍今天的拆的这本书《深度工作》,整个拆书过程在80min(25+55)。
图书介绍
学习者场景法介绍《掌控习惯》
事件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辛苦一天的你回到家中,推开门看见沙发,天哪这是我的最爱,然后躺在沙发拿出手机打开王者,一声timi的声音令你兴奋不已,就在你快要攻破敌方防御塔的时候,突然间闹钟响了,或者是当你躺在床上,心想期待已久的韩剧今晚终于要更新了,男女主角历经虐恋后究竟能不能在一起,边想嘴巴还念叨着一定要在一起,就在男女马上牵手接吻的时候闹钟响了,你想起昨天给自己定了计划,又或者是你上了一天的班,忙了一天的工作,辛辛苦苦的回到家中,就想好好躺着刷刷手机,放松下自己,这时突然闹钟铃想了,想要培养一个新习惯,可能是看书、 健身、写作等等,又或者你想迅速养成一个习惯,为此而焦虑,又导致你没有养成一个好习惯
提问
遇到这种情况你之前是怎么处理的?是继续坚持玩游戏,煲剧,还是选择去培养一个新习惯?还是沉下心来继续坚持?
影响
我们一直想要养成一个好习惯,目的就是改变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但是改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总会给自己找很多的理由慢慢的阻止自己改变,例如说我的21天打卡行动打卡了两天就不想打卡了,或者30天运动计划运动一周就不愿意去了,类似的情况想必大家都有所经历,最终导致习惯养成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解决
今天我带来的这本书——【掌控习惯】,本书用4大定律,56个案例,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教你如何养成新习惯。
【R】阅读原书拆页一
现在请大家先用1分钟阅读一下拆页R便签的部分。
【拆解片段一】《掌控习惯——习惯叠加:颠覆你的习惯的简单计划》
法国哲学家德尼·狄德罗( Denis Diderot)"几乎一生都生活在贫困之中,但在1765年的某一天,时来运转。狄德罗的女儿即将结婚,他负担不起婚礼的费用。尽管缺乏物质财富,但狄德罗作为当时最全面的《百科全书》联合创始人及作者而闻名遐迩。当俄罗斯女皇凯瑟琳大帝( Catherine)听说狄德罗生活拮据后,不禁对他心生怜惜。她酷爱读书,非常喜欢读他的《百科全书》。凯瑟琳大帝提出斥资1000英镑(折合如今的15万美元以上)购买狄德罗的个人图书馆。就在一夜之间,狄德罗变阔绰了。他凭借这笔财富,不仅为婚礼埋单,还为自己买了一件猩红色的长袍这件红袍十分漂亮。事实上,它太漂亮了,在周边那些普通物件中间过于醒目,显得极不协调。他写道,在他那件优雅的长袍和其他用品之间“再无协调、一致和美妙”可言了。狄德罗旋即滋生了升级生活品质的欲望。他用大马士革地毯替换了原来的地毯。他用昂贵的雕塑装饰他的家。他在壁炉架上安放了镜子,还购置了更豪华的厨房台面。他坐上了真皮椅子把旧草椅弃置一旁。就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他一件接着件地把家里的用品更新换代。
狄德罗的行为并不少见。事实上,一次购买行为导致的连额反还有个名称:狄德罗效应。狄德罗效应指出,人们买入新用品后,往往会导致螺旋上升的消费行为,最终买入更多的东西。你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发现这种模式。你买了新衣服,然后就必须买新鞋子和耳环来搭配。你买了新沙发之后,会突然发现整个客厅的布局都不顺眼。你给你的孩子买了新玩具,随即发现还得附带的全套配件。这就是所谓的连锁购买反应。
许多人类行为遵循这一循环。你经常会根据刚刚完成的工作来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去洗手间就要洗手并擦干手,这又提醒你需要把脏毛巾放进洗衣筐里,于是你的购物清单上还要添加洗衣粉,等等。任何行为都不是孤立的。每个动作都成为触发下个行为的提示。
已经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没有阅读完的小伙伴注意再阅读30秒……好的,我们来看看拆页的方法具体是怎么做的。
拆页一【I】拆书家讲解引导
【I】
【why】
我们想要培养一些好的习惯,通常会告诉自己“我要每天看书半小时”,“我要吃的清淡健康”“我不能喝奶茶了”“我晚上要跑步“,“我要每天练字”等等,这些表决心的话的句型是“我想要如何“,并且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缺乏明显的细节。我们从来没有去明确说出会在何时何地去采取这些行动。我们只是任其自然,希望我们记得去做,或者心血来潮的时候再去做,最后收效甚微。而习惯叠加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这些决心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并且具体化你实现的路径,有助于你摒弃妨碍你进步、分散注意力或者让你偏离正轨的事情。如果你不会这个方法,大概率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无法坚持下去,最后离梦想越来越远。
【what】
本片段介绍了如何通过习惯叠加的策略培养新习惯,其背后的原理来自于本书的行为转变第一定律——让它显而易见。
【概念解析与现场互动】
【互动】拆书家:刚刚大家有圈出哪些关键词的?
学习者:多米诺骨牌,螺旋上升、
拆书家:是的,我们有很多关键词,但是今天我要重点将的关键词有两个。
【概念解析】我们一起来看拆页的标题——习惯叠加:颠覆你的习惯的简单计划,这里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计划】。它意味着习惯叠加【首先】得是一个简单的计划,既然是计划就需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因此可以得到简单计划的公式是:在【某时】,【我】将在【某地】做【某事】,如果缺少这四要素,那就变成了“我想要怎么样“,也就是为什么中我讲到的一个词语——决心。这也是计划和决心概念上的区别。
说到计划,这里可能会有小伙伴们会思考一个问题,计划和习惯有什么区别,计划是我们想的第二天会去做的事情,习惯意味着持续的完成这样一个计划的行为,例如说坚持30天、60天、90天,坚持下去,计划就可以转变为我们的习惯。
为了让大家更能理解这个概念,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例如:我想明天要准备开始冥想了,这个叫什么?决心。早上七点,我将在厨房冥想1分钟。这个就叫做计划。什么叫习惯呢?这个计划我练习执行了一个月,这就是我的一个习惯了。
这就是决心、计划、习惯三者之间的区别。
为了让大家对决心和计划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我们做几个判断题,看看究竟是决心、还是计划、还是习惯。
我计划明天开始学习英语。(决心)
下午6点,我将在卧室学20min的英语。(计划)
我这个计划坚持一个多月了,感觉还不错。(习惯)
我打算每天吃的清淡一点。(决心)
早上8点,我会在厨房给自己煮一个小米粥,养养胃。(计划)
我连续养生一个月了。(习惯)
其次还有关键词是【叠加】,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去做一件新的事情还是很难,尽管我们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与其如此倒不如将新行为叠加在在旧行为上,可以增加你坚持习惯的可能性。
就像拆页所描述的案例一样,你买了房子,你可能就想买个沙发,买了沙发你又想买个沙发垫,买了沙发垫可能旁边还会买些装饰。就是你做了一件事情就会自然延伸到另外一件事情。
习惯也是可以如此叠加的,例如说我有了一个想要完成新习惯A,我有一个我每天都会做的旧习惯B,因此就可以得到习惯叠加的公式:继【旧习惯B】之后,【我】立马开始做【新习惯A】,顺序就是先做旧习惯B,在完成新习惯A,不能颠倒。有小伙伴会有疑问,这个是不是缺少了时间、地点,并没有,因为当你在做旧习惯B的时候其实就隐藏着相应的时间和地点。这其实也是计划的升级版,你只要记住当你做B的时候,立马接着做一个A就可以了。
【板书】
那怎么这时候会有两个疑问?
1、如何界定新旧习惯,旧习惯就是你目前每天经常做的一件事,例如吃饭、睡觉,也有可能是做梦流口水;新习惯就是你想要养成的那个习惯,例如你想去楼下跑步,这个你以前从来没做过。
2、如何叠加?举个例子A是新习惯,B是旧习惯即当前习惯,叠加意味着在B之后我将在某地完成A行为。
我们再一次进行概念辨析,明白什么是决心、计划、习惯叠加。例如:
“我计划晚上要让老婆感到幸福“(决心)
“晚上10点我会走进卧室从后面抱老婆一下”(计划)
“当我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我会亲吻一下我的老婆“(叠加)
最后总结一下什么叫作习惯叠加,它是计划的特殊形式,公式为:继【旧习惯B】之后,【我】立马做【新习惯A】。
【how】
说了这么多,那具体怎么去做呢,根据公式,我将习惯叠加方法拆解为了三个步骤。
【细化行动步骤】
1、罗列当前习惯
叠加的前提一定是你要有日常的旧习惯。为了寻找到当前的习惯,你需要列出每天都不间断的习惯行为和每天一定会发生在你身上的所有事。例如:
2、寻找新的习惯
你无法养成一个新习惯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你不确定这个习惯是你想要的,改变的过程通常是令人不舒服的,如果你不能确定这个习惯是你想要的,你就很难开始。
例如:你想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可以问问自己这个是不是你想要的,每日读书会对你产生什么变化,不读了又会怎样。
3、叠加新旧习惯
叠加的公式是:继【旧习惯B】之后,【我】将做【新习惯A】。接下来就是将新习惯融入你日产生活中的最佳位置,并且可以补充上地点,因为当你的提示越明显,习惯叠加的效果越好。
例如:当我午休时我会冥想1min。这个时候我会想是在午休前还是午休后,可以改成当我合上电脑的时候,我会在办公桌旁边冥想1min。这就非常清晰了。
【板书】
【where】
1、当你计划养成一个新习惯的时候,可以用上,能够让你大概率坚持下去。
2、当你只是想偶尔做的时候,不必要这么麻烦,想做就做,不做就停下来。
为了让大家更能直观感知,接下来我们坐上一架时光机,带大家看我在如何养成一个放松颈椎的新习惯。
【具体例子】
【起因】
我目前从事教育行业,除了上课以外,大部分时间要在办公桌上办公,长久以往总会感觉脖子不舒服。
【经过】
百度上有一些放松颈椎的方式,计划每天在办公室的早上10点左右,执行3次以上,左三下,右三下,再绕三下,让颈椎舒服一点。
【结果】
经常就是想到就做,没想到就会忘记做。刚开始每天,一周之后隔几天做,一个月之后就不想做了。
【反思】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没有进行习惯叠加法这种操作,我决定尝试用这样一个养成新习惯的方式,于是我运用该技能将行动进行如下优化:
【优化】
1、罗列当前习惯
起床
刷牙
穿衣服
吃早餐
坐地铁
坐电梯/扶梯
上课
写教案
看书
睡觉……
2、寻找新的习惯
每日放松颈椎3次以上
3、叠加新旧习惯
在坐电梯/扶梯的时候,我将放松颈椎一次。
讲到这里各位对于我是如何通过三步优化我的行动,接下来是各位学习者的时间了。
拆页一【A2】催化应用
【编写剧本】
结合刚刚我们学习的习惯叠加的三个步骤,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有趣的练习。
小A最近感觉自己的身体状态不是很好,想通过锻炼的方式让自己状态好一点,但是又没有大多的时间去健身房,看了1hB站,发现最好操作的锻炼方式是做俯卧撑。于是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每天做俯卧撑100个,装备也淘宝买好了。开始几天还不错,做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是一周之后,感觉太累了,做了50个就不想坚持下去,内心又很纠结,就这样慢慢没有坚持下去,小A很是懊悔。于是找到咨询公司的小B,期望小B帮助他养成每天做俯卧撑的习惯。小B刚好在昨天的拆书课学会了习惯叠加的技巧,心想这不巧了,我刚好可以试试习惯叠加三步法的威力。
【要求】
1、在A4纸上编写一个小剧本,一百字左右即可。
2、需要包含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小A和小B双方的对话。
3、解决问题的方式必须是小B使用习惯叠加三步法帮助小A养成抑制冲动消费的习惯。
各位小伙伴清晰么?如果没问题,现在开始编写,限时5min。
编写完成先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剧本,时长3min。然后派小组代表当众展示剧本中的对话,展示时间控制在2分钟时间。
【学习者案例1】
起因:小A想通过锻炼俯卧撑的方式调整身体状态。
经过:做了一周之后太累的,没坚持下去想放弃,但是又不甘心。
结果:请教小B,想找到解决方案。
对话如下:
A:我很想加强我的体制,给自己定下了100个俯卧撑的计划,但是没有坚持下去,你有没什么好的办法给到我。
B:刚好我最近再学习习惯叠加。你每天有没什么要做事情的习惯
A:我每天睡觉前一定要听30min的书,
B:那很棒啊,你可以每天听完书之后做一个俯卧撑么?10天之后你看下效果如何。
结果小A回去之后照做了,慢慢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
拆书家点评:步骤本明显,第一步引导小A说出他的习惯,第二步也明确知道小A的目标就是要做俯卧撑,第三步再找合适的时间将习惯进行叠加。
总结过渡
刚刚的几位学习者展示的都非常棒,完美应用了习惯叠加的三个步骤,大家还记得这个步骤是什么吗?
1、罗列当前习惯
2、寻找新的习惯
3、叠加新旧习惯
【强调两个拆页的逻辑——递进】
通过刚刚的剧本练习,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习惯叠加的形式,将新习惯叠加在旧习惯上,从而养成新习惯。
所有的习惯养成都会经历相同的顺序的四个阶段: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分别对应四个定律。它们形成一个无止境的循环。如图所示
习惯叠加的背后的原理整式本书行为习惯转变的第一步也是第一定律——提示,接下来我们继续拆解的第二步即第二定律——渴求,也就是如何通过喜好绑定的方式让你的新习惯充吸引力,从而让你更愿意去坚持,从而养成新习惯。
【A1】请大家自测
开始阅读片段之前,首先请各位小伙伴来做一套简单的测试题,测试结果无关好坏,只是帮助大家更加了解你在习惯养成时的阻力在哪里。请在1分-6分的区间打分,1代表很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请大家不用反复思考,只用直觉来选择就可以了,答完也请算出总分,给大家1分钟时间。
【I】解释自测题
请问总分有没有超过25分的同学?请举手!
有低于14分的同学吗?请举手!
超过25分的同学,说明你善于将你对于习惯的吸引力非常看重,执行起来充满活力,你对它充满期待。
15~25分之间说明这个习惯对于你来说不那么具有吸引力,因此执行起来会困难重重,虽然有时断断续续,但是总体还是期待养成好的习惯。
低于14分的同学也没关系,今天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家将你的习惯变得充满吸引力,让你行动起来毫无阻力。
【R】阅读原书拆页二
现在请大家先用1分钟阅读一下拆页R便签的部分。
【拆解片段二】《掌控习惯——怎样利用绑定喜好使你的习惯更有吸引力》
爱尔兰都柏林的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罗南·伯恩( Ronan Byrne)酷爱奈飞公司制作的影视剧,但他也知道他应该增加锻炼身体的次数。伯恩利用他掌握的工程技能,黑进了他的健身脚踏车的程序,把它连接到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电视上。然后,他编写了一个计算机程序,只有在他以特定速度踩踏板健身时,才能播放奈飞的节目。如果他踩踏板的频率过低,无论他正在看的是什么节目,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停止播放,直到他再次按照设定的频率踩踏板。用一个粉丝的话来说,他是在用“一次一个奈飞狂欢的方式减肥“。他还利用了绑定喜好使他的健身习惯更有吸引力。绑定喜好的工作原理,就是把你需要做的事与愿意做的事绑定。在伯恩的例子中,他把看奈飞(他想做的事)与骑健身脚踏车(他需要做的事)绑在了一起。
企业是绑定喜好的大师。例如,美国广播公司,即广为人知的ABC,在推出2014-2015年度周四晚间电视节目时间表时,大规模应用了绑定喜好。该公司将在每周四播出编剧肖达·莱姆斯创作的三部电 剧—《实习医生格蕾》、《丑闻》以及《逍遥法外》。他们在ABC上把它命名为“ABC上的TGIT”(感谢上帝,今天是周四,终于可以看ABC了)。除了大力宣传上述剧集之外,ABC还鼓励观众自制爆米花、喝红酒、享受美妙的夜晚。
ABC负责排定节目播放时间表的安德鲁·库比茨( AndrewKubitz)描述了整个宣传活动背后的思路:“我们把周四晚间视为收视时机,无论是夫妇还是女性们自己,都想要坐下来,逃避现实,寻点乐子,喝些红酒,吃点爆米花。”这一策略的精彩之处在于,ABC将他们需要观众做的事(观看他们的节目)绑定了观众早就想做的活动(放松、喝酒、吃爆米花)。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观看ABC的剧集与放松和娱乐的感觉联系起来。如果你每周四晚上8点喝红酒,吃爆米花,那么最终“周四晚上8点”便意味着放松和娱乐。奖励与提示建立了关联,而看电视的习惯变得更有吸引力。
已经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没有阅读完的小伙伴注意再阅读30秒……好的,我们来看看拆页的方法具体是怎么做的。
拆页二【I】拆书家讲解引导
【I】
【概念讲解与观众互动】
各位小伙伴们可以分享一下这一段关于习惯的关键词是什么呢?——【吸引力】、【习惯绑定】
其他小伙伴有不同的意见么。好的,感谢小伙伴的分享,大家的状态非常的好,这也是接下来我要给大家重点讲解的两个概念。
当今社会,我们养成的很多习惯,比如说P图的习惯——拍照3分钟,P图1h;过渡消费的习惯——双十一买买买;不健康饮食的习惯——高油高盐高糖,这些背后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习惯所带来带来的超强刺激,这些习惯天生对我们来说充满着吸引力。比如说P图呈现出人的完美状态,是我们本身无法呈现的,但是可以通过这个习惯实现;模特身上穿的衣服非常好看,令人赏心悦目,让你觉你也可以穿的如此好看,在购买的过程中,你的欲望不断得到满足;人类经过数十万年的恶劣环境生存,大脑进化成了高度重视高油高盐高糖的状态,这一类的食物刺激着你大脑的期望,让你欲罢不能。这个习惯之所以会养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具有吸引力,充满超强刺激,无时不刻的刺激着你,让你无法抗拒。
给大家再举个例子说明这个刺激的有多厉害,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发现新出生的稚鸥有啄红斑点的习惯,并且红点越多,反应越强烈,红点越大,反应越强烈,甚至嘴都啄烂了也不停歇。这个红点就是所谓的超强刺激。这个时候我就会思考,如果这个习惯对我来说具有吸引力,我天天都想去完成它,例如起床我就想做一个俯卧撑,不做就难受,如果能到达这个程度,我们就能掌控习惯了。
还有一个关键词时【习惯绑定】,这里说到绑定,有些学习者会想到捆绑这个词,这两个词是不是差不多?实际上这两个是一个相似的概念,他们之间有细微的差异。捆绑意味着把A和B绑在一起,就好像超市中可乐和雪碧绑在一起卖,价格会比总价便宜一点,但是没有谁先绑谁后绑之说,也可能是同时进行。
但是绑定不一样,绑定意味着将想要完成的新习惯C绑在特别喜欢完成的旧习惯D上,一定是想完成的行为习惯C放在前,喜欢的行为习惯D放在后面,例如做俯卧撑是我想要完成的新习惯C,喝奶茶是我特别喜欢的旧习惯D,绑定意味着我想喝奶茶一定要做一个俯卧撑,或者我做完一个俯卧撑我就喝奶茶。这个行为动作的原理就是延迟满足带来多巴胺浓度的激增,如图所示。
也就是说我想喝奶茶的时候我抑制住了,我先做一个俯卧撑,我在喝奶茶我会更兴奋,因为我延迟满足了,这也是喜好绑定背后的原理。
首先你要确定你有一个你想要完成的新习惯C,你有一个你每天特别想要的做的习惯D,先C后D这就是喜好绑定。
绑定和捆绑的主要区别在于顺序,绑定时如果把喜欢的D放在前面,想要完成的C放在后面,可能B做完了A就不想做了,你想先喝奶茶在做俯卧撑有没有动力,奶茶都喝完了谁还想做俯卧撑。如果边做C边做D可能刺激不够明显,只有先完成C在完成D产生的延迟满足会促使我们去完成C,在对刺激期待的过程中养成C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为了让大家理解吸引和绑定的概念,我们来几道快问快答题。
刷手机的习惯对于你来说时吸引么?为什么?(因为很吸引我,不用动脑)
你想要养成的锻炼腹肌的习惯和经常喜欢做的刷手机习惯如何搭配才算习惯绑定?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先锻炼在刷手机,原理是延迟满足)
【适用边界】
1、当你确定好要养成习惯,并且能够明确找到你喜欢的那个足够刺激的习惯时,可以用上,当你不明确那个习惯是否刺激时,你可以去思考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一步一步筛选,然后再通过习惯绑定的方式养成习惯。
2、当你觉得找到的这个喜欢的行为不够刺激,可以先考虑使用上一个方法,习惯叠加的形式进行习惯培养。
【预防异议】
1、有些小伙伴会觉得这个操作会不会太麻烦了,确实如此,因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期间困难重重,需要费点功夫包装一下,让自己喜欢它,后续实行起来心理上会困难重重。
2、还有些小伙伴觉得是不是绑定的那个习惯不够刺激就不行,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说你对于喜欢的习惯越是期待,你越容易在这个绑定的过程享受更浓厚的多巴胺,从而刺激你下次继续完成,更加迅速的养成新习惯。
拆页二【A3】促动参与
【微行动学习】
那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有趣的练习,分小组进行微行动学习的方式,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习惯养成行动方案。
第一步,明确问题
拆书家:刚刚我和各位分析了拆页中喜好绑定原理,让习惯变得充满诱惑,从而使自己更容易将想要养成的新习惯坚持下去,但是其实在新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依旧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大家觉得是什么?
学习者:为什么新习惯的坚持依旧这么困难,我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坚持下去,例如我想减肥,也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是坚持了几天就放弃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拆书家:非常好,我们会发现尽管我学会了掌控习惯的技巧,甚至这些技巧汇聚成了一个工具箱,但是依旧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为什么新习惯的坚持依旧这么困难,我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去坚持下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明明计划的很好,但是一旦开始行动之后,打卡也打了,或者也找人监督了,却还是坚持不下去?这个问题大家是否能够感同身受?是否具有普遍性对不对?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最后确认下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新习惯的坚持依旧这么困难,我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去坚持下去?这个大家有问题么?
学习者:没问题,同意。
这个问题既然这么重要,那么我们接下来我们一起运用微行动学习的方式来分析和讨论这个问题。
第二步,讨论本质
接下来我们先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拆页,思考下你觉得新习惯难以坚持下去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例如说你减肥减到一半坚持不下去了,看书看到一半坚持不下去了,早起了几天感觉还不如舒服多睡点等等植入此类?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是某一个原因是比较本质的。在小组讨论时,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追问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必要时刻需要互相追问,因为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我们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讨论时长暂定5min。大家可以把讨论出来的本质原因写在白纸上,以防忘记了。
讨论时间结束,接下来请小组代表分享一下你们讨论出来的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者1分享】
习惯难以坚持的本质原因是我们试图以错误的方式发生转变,因为你的身份没有发生转变。行为习惯的转变有三层,依次是:
改变你的结果,这一层主要围绕你设定的目标,例如说你定了一个目标,要减肥、要看书、要早起;
改变你的过程,这一层主要涉及你的行为层面,例如说你定期去运动房健身、每天定时晚上看书一小时;
改变你的身份,这一层主要是改变你的信念、价值观。例如:我是一个追求健康的人、我是一个读者,我是一个早起发起人。
基于结果的习惯是你完成你想要的目标,基于身份的习惯是你想要成为谁,然而一切与身份相违背的行为习惯不会长久,你如果没有改变你的信念,你将很难改变你的习惯。
所以一个习惯难以长久完成的最本质原因在与你是否需找到了所对应的身份。
第三步,明确本质
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刚刚讨论的过程:我们讨论的是“新习惯难以坚持下去”这个问题,其背后的本质是
你的身份没有发生改变。
这个本质其他组认同么?有没有补充?
【学习者2分享】
这个我同意,身份信念很重要,我觉得之前减肥没有成功,是因为我从骨子里就觉得我是一个美食家,在我的信念中美食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让我放弃美食减肥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四步,讨论解决方案
好的,那么我们接下来我们讨论具体怎么做,这里需要请大家分两步,继续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首先基于问题的本质,我们先讨论下这个问题要解决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解决到什么程度就满意了?继续讨论3min,大家可以把思路都记在白纸上。请小组代表分享你讨论的结果。
【学习者分享】
完成身份的转变,从而将新习惯坚持下去
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为了让讨论更具针对性,我们聚焦一下,基于刚刚的目标,你要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请小组内讨论出像拆页一我给大家展示的那种具体可行的方案,尽量给出具体的行动步骤。看大家能给出多少种思路。请把你们讨论出来的可行做法和思路记录在白纸上。8min时间。
第五步,分享成果
最后有请小组代表来展示最终成果。
【学习者分享】
1、首先决定你想成为哪类人;
2、其次找到自身非常热爱的旧习惯与新习惯,将他们绑定;
3、最后享受整个过程,通过小赢证明自己,促使自己坚持。
【学习者分享】
1、首先决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然后寻找到想要养成的新习惯和培养新习惯的一些方法工具;
3、其次通过输出来完成输入,输出形式可以是写文章、与人分享、表达演讲等;
4、最后及时奖励自己,从而实现正向循环,促使过程持续进行。
拆书家总结:
非常开心通过今天的微行动学习,大家的讨论都非常激烈,接下来我将大家的发言进行整合。
我们今天选择的问题是——为什么新习惯的坚持依旧这么困难,我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去坚持下去?
问题的本质是——没有完成基于身份下的习惯转变
解决目标是——完成身份转变,从而将新习惯坚持下去
解决方案是——
【学习者分享】
1、首先决定你想成为哪类人;
2、其次找到自身非常热爱的旧习惯与新习惯,将他们绑定;
3、最后享受整个过程,不断通过小赢证明自己,促使自己坚持。
【学习者分享】
1、首先决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2、然后寻找到想要养成的新习惯和培养新习惯的一些方法工具;
3、其次通过输出来完成输入,输出形式可以是写文章、与人分享、表达演讲等;
4、最后即使奖励自己,从而实现正向循环,促使过程持续进行。
拆书家:我刚刚将大家讨论的流程进行了一下梳理总结,大家觉得我理解的正确么?
学习者:正确。
拆书家:那大家还有补充的么?
学习者:没有了。
拆书家:好的,非常感谢大家,这个环节我们顺利完成,请大家一起为自己鼓掌。
【找人分享】
接下来我布置一个任务给大家,请大家在接下来的两天内和一个你的好朋友分享你今天所学习的知识,以及后续你的习惯养成计划,告诉他你将如何做,既可以巩固你对于操作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加大回去执行的概率,最后期待在群里分享你的行动结果。现在请大家用1min的时间写下,你会在什么时间,向谁分享什么内容。
【学习者案例】
我会在本周之内和我的团队分享如何坚持减肥这个习惯,之前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因为将原因停留在行为层面,这次我会从身份上去进行转变,我要告诉自己我要成为一个优雅的身材健康的美女讲师,从而运用习惯绑定的方式,不断享受习惯养成的过程,慢慢推进减肥计划,通过一个一个小成功来给自己梳理信心,从而坚持下去。
总结
好的,大家都写完了,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讲解了习惯养成的两个技巧以及其背后的原理,大家还记得么?第一个拆页讲解了习惯叠加的方法,有三步,分别是罗列旧习惯,找到新习惯,最后叠加,第二个拆页讲解了喜好绑定的技巧和原理,我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行动方案。
最后分享两句话,
需要坚持的事何必开始,需要努力的事不如放弃。
改变习惯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达成你的目标,而是你想成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