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李仲雯,你们也可以叫我Abby。首先,我用3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 咨询顾问,这是我的工作。
第二个标签是学习者。我是一个乐于学习新知识的人,目前也是在备考证书中。
第三个标签是新手拆书家,希望能逐步应用好RIA和引导的方法,未来成为一名学习促动者。
图书介绍
【F】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来自脱不花的《沟通的方法》。脱不花是“得到”的联合创始人和CEO,她在这本书里面重点分析了十八个常见的沟通场景,并分享了她的“沟通公式”。
【A】和市面上大多数的沟通类书籍不同,这本书的场景非常聚焦,而且方法很落地实用,都是用一个简单的口诀可以总结的,可以说是一本能快速调用的工具箱。
【B】例如面对陌生人如何破冰,如何安慰别人,如何向别人道歉,如何去在非正式场合下闲谈……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但是很少有人会总结归纳里面的沟通小技巧。而这本书就列出了一个又一个实用的“沟通公式”,只要你掌握这些公式,学会应用其中的小工具,就可以应付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
R·阅读原书拆页
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到我们的拆书环节,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
你先回想一下,当陌生人向你介绍自己时,很多信息(姓甚名谁、在哪个部门、什么职务,等等),你是不是“转脸”就忘了?不是你记忆力不行,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每条信息都很重要,总想往你这里多塞点东西。但这些信息对你来说纯粹是记忆负担,所以就会变成他塞他的,你扔你的。
事实上,破冰的第一步,自我介绍,目的不是塞多少信息进去,而是要在对方的世界里稳稳地“卡”住一个位置,让他把你放置在他的记忆地图里。
至于如何卡住位置,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查地图的吗——用一条经线、一条纬线来建立准确的坐标。我推荐在破冰场景里使用的,就是这种“双线卡位法”。 假如我和你初次见面,我要向你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脱不花,得到App的联合创始人。”这么做就是先给沟通对象一根“经线”,交代“我是谁”。 看起来很简单,但请注意,上述介绍方式有两个显著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脱不花不是一个常见的名字。如果不是我非常注意咬字清楚的话,对方根本反应不过来我叫什么。大多数人的名字对于陌生人来说都是个认知负担,更别提有生僻字的了。所以,首先要保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清晰地传递给对方。 第二,得到App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吗?不一定。如果在一个不太熟悉“得到”的圈子里做介绍,我就必须补充一句得到App是做什么的。
来,从这两个角度来优化这条“经线”——是脱不花,这是我的“花名”啊,我本名姓李。我是得到App的联合创始人,我们是一家服务于大家终身学习需求的公司一力争做到清晰且简洁。
经线搭上之后,还“卡”不住呢,别忘了架设那条用于“卡位”的纬线。破冰的纬线是什么?是双方的共同关系。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我们天然地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对对方产生信任。陈述个人信息不够,你还要把自己的信息“嵌入”对方原有的人际地图之中。
那么,怎么搭纬线呢?我相信很多相对内向的人在这个时候都不知道说什么。为此,我会给你几种常见的方法:“四个同”——同校,同乡,同好,同伴。它们都可以变成你和别人之间的共同关系。
第一个是同校,它不仅包括同一个学校毕业的校友关系,还包括另外一种广义的“同校”,你们前后脚在一家公司工作过,你们都在这所社会学校里学习过。你们共享着关于母校(和公司)的回忆,沟通距离自然就缩短了。当然,这还隐含了一层考虑——和对方可能拥有一个共同关系网,对方很容易通过它来了解你。但这一点恰恰增加了对方的掌控感,使其更容易对你产生信任。
第二个是同乡。我们中国人对地理和文化意义上的原籍有普遍认同感,所以才会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说法。不过,老乡的“分量”差异很大:在一些乡土情结比较重的省份,同乡这根纬线会比较好用。比如,我是山东人,走遍全世界,发现我们山东人特别认老乡,老乡自动加十分。但如果你来自超大城市或者移民城市,老乡在破冰时起到的作用就非常有限。比如,两个人见面说“我们都是深圳人”,不如“我们都是汕头人”更能拉近距离。
第三个是同好,也就是共同的爱好。你可能从对方的公开信息或者别人的介绍里发现,对方和你一样喜欢健身,喜欢某款游戏,或者和你一样喜欢某个作家、某个明星。这些共同的爱好,也是能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纬线,因为你们有了共同话题。所以,平时把眼界放宽一点,多对一些事物保持好奇,就是给自己积累更多的同好储备。
第四个是同伴,共同的朋友。我去见一个陌生人,因为没话聊而感到尴尬,但是我知道他跟我另外一个朋友认识,肯定会忍不住提到那个人。如果他们交情不错,我就像邀请了一个“不在场”的介绍人一样,当然有助于对方加深对我的印象。但需要注意,这么做之前要先判断一下:他们的真实关系,我确切地知道吗?万一对方看不惯我那个朋友呢?以及我对自己和那个朋友之间的关系有把握吗?万一对方去问这个朋友,得到的答案是跟我不熟,不就很尴尬吗?这个方法很好用,但是用之前要多个心眼儿。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两个陌生人破冰的沟通场景,我怎么知道对方跟我有上述这些共同关系呢?”唉,这个世界既不属于有钱人,也不属于有权人,是属于有心人的啊!你想,自己真的是在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吗?如果你去参加的是会议或者面试,事先肯定知道自己会碰到谁。只要提前做足功课,就可以把双方的共同关系挖掘岀来——在新媒体时代.很多信息都是公开的。你可以在对方的社交媒体账号,甚至对方公司的官网上査到相关信息。
What
面对陌生人自我介绍是我们经常会碰到的场景,但是也是很多人心中的难题,自己觉得别扭,别人留不下好的第一印象。这个拆页介绍的“双线卡位法“,就是用“经线”简洁、清晰地交代“你是谁”,用“纬线”把你嵌入对方的关系网络中,这么搭配使用“经纬线”,才能让对方就更容易记住你。在例如面试,见客户,参加培训等场景中,我们可以提前了解对方的信息,就能更好卡位。
Why
【不那么做的坏处】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尬住,说的内容干巴巴的,让人听了抓不住重点,这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卡位“不准。通常来说,我们就是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工作、爱好,也就是有一条比较啰嗦的“经线”,但是没有“纬线”,导致重点不清,没有链接,让人觉得这样的人大街上一抓一大把。
【反面案例】
几年前刚毕业的时候,我做过一段时间销售,那个时候我和当时的新经销商第一次见面自我介绍的时候,就会感觉非常尴尬。我介绍自己的时候只会简单介绍自己的职位,负责哪些区域,直切主题聊业务,导致和经销商关系真正好起来花的时间也比较长。
How
在介绍具体要怎么做之前,首先我来分析一下应用场景的问题
向陌生人介绍自己,一般会有2种情况,一种是可以事先了解对方的情况(比如面试、相亲、见客户等);一种是事先无法了解对方的情况(比如参加读书会等)。今天我主要介绍下可以事先了解的陌生人怎么做。
我总结了以下“卡位三步法”
1、提前做好准备,初步了解沟通对象的背景、家乡、爱好和交友。
2、简练介绍”我是谁“。不用太啰嗦一些细枝末节的信息,把自己最核心的标签展示出来。
3、选择合适的“四个同”,自然地建链接
【正面案例】
学会了这个方法,如果用在我刚才讲的案例上,我会这么做:
1) 首先我见经销商之前会提前在经销商公司官网找一些相关的资料,了解基本信息。如果之前有同事对接过,我也会提前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工作背景,是否和行业其他经销商公司有合作等等。
2) 正式见面的时候,我首先会简要做自我介绍,重点突出我的职位,服务的区域等。
3) 在沟通过程中,我会有意聊到一些我们共同的话题,比如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其他经销售公司的情况,八卦,当然也可以聊一些兴趣爱好,进一步拉近彼此的距离
相信我和经销商能立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Where
“卡位三步法”适用于可提前了解的陌生人的破冰的场景。即使人数比较多,例如今天拆书帮的情况下,其实我们也可以了解大家共同的爱好是什么——阅读、学习、自我发展。当然,如果不能提前了解的陌生人,也是可以使用的,只要把三步法的第一步省略就好
A1激活经验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之前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去见一个新客户,干巴巴做了一个自我介绍,聊着聊着发现根本热络不起来;或者公司有一个新领导来了,第一次见面你介绍完自己以后,结果后来发现对方还记不住你的名字的情况?或者你相亲的时候,想要留给对方一个好印象,结果从自我介绍开始不断冷场?……我请一位伙伴分享一下。
闲杂人:我也是之前中秋之后刚刚换了工作。然后到公司之后就同事之间要聊天嘛,然后就同同事问我叫啥,然后我就很快说了我叫XXX,然后对方就可能没听清。我怕对方听不清,然后就把我名字通过微信发过去,然后就完了。然后发现到现在还是有同事想不起我的名字叫啥。
谢谢闲杂人的分享。我们也希望能让大家去读了这个拆页以后有所收获。所以希望大家考虑一下,如果我学了这个三步法未来应该怎么做?
A1+反思加工
现在我给大家分一下组,请大家在小组内花3分钟讨论,最近一次让你觉得自己比较尬的自我介绍的场景,你认为比较难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然后思考一下,学了刚刚讲的卡位三步法以后,你觉得可以怎么去改进。注意,这个场景应该是要可以提前准备的,能够通过网络,朋友等渠道提前了解对方信息。这个场景可以是面试的时候怎么去好好介绍自己,或者是和一个重要客户见面,怎么留下深刻的印象……讨论好以后我会请一位伙伴分享一下。
豆豆:未来面试可以这么来用。面试的时候hr就会问你,你对我们公司有多少了解,这个大多数网上也能搜索到,那我对于这个主管或者hr我都会去了解。如果我通过猎头公司去面试的话,猎头也会向我介绍这个公司,那么我可能会一次性多问一些问题,“面试的时候,这个老板一般喜欢什么样的人?”,“这个老板会采用什么样的人呢?有什么特点啊“,就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提高我自己的面试成功率。还有就面试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刚刚讲得”经度纬度“的方法,问一下这个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好准备,让自己和对方产生链接。
谢谢豆豆姐的分享!
下面我再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今天分享的是“卡位三步法”,先提前准备了解对方,再用“经线”简洁、清晰地交代“你是谁”,用“纬线”把你嵌入对方的关系网络中,让陌生人对你印象深刻。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