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大家好,我是老轩,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现场。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三个标签是:跑步,徒步,售卖体验。现在我们做一下分组,请从我右手边开始两人分为一组,等会会有小组讨论,谢谢。
【学习总目标】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认识到,惩罚带来的并不是正面管教的长期效果;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当然您也可以触类旁通用到亲戚家小孩和同事;
事件场景:周末孩子写作业,写了一个多小时10个字也没有写完,我说你专心点儿,他说你怎么不写作业?真想一巴掌打过去;
提问:不知道大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有惩罚孩子的冲动,或者行为呢?
影响:惩罚短期非常有效,但是长期下来孩子会用“愤恨,报复,反叛,退缩”来回敬我们;
解决:这本书中提供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正面管教孩子,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而不是简单的惩罚;
学习目标1:大家学习了第一个片段后,能够使用(行为)赢得孩子四步法(澄清)避免孩子因为惩罚带来“愤恨,报复,反叛,退缩”(界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很多人强烈地感觉到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我同意。我永远不会说惩罚不管用。从通常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这一点来说,惩罚确实管用。但是,其长期效果是什么呢?我们常常被当时的效果所愚弄。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当心,当长期效果是负面效果时,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惩罚的长期效果是孩子往往采用以下四个“R”中的一种或全部来“回敬”我们:
惩罚造成的四个R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 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 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why)当我们无法掌握惩罚造成的结果,我们就无法给孩子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
书中说惩罚孩子会让孩子“愤恨,报复,反叛,退缩”我们来看一下两个例子。
案例1:马丁内斯太太与我们分享了她下面的这个经历。她的女儿琳达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朝她吼叫。马丁内斯太太双手扠腰,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道:“哼,你做了些什么?”
琳达垂下眼帘,生气地回应道:“我什么也没做。”这是什么?这是愤恨;
马丁内斯太太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地吼学生呢。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琳达阴着脸颓丧地坐在了沙发上,怒视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继续以指责的口吻说道: “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琳达怒气冲冲地回答道:“没什么可做的。”这是什么?这是反叛;
案例2: 我儿子上美术课的时候,拿了其他同学的跳绳,老师发现了,并告知了我。孩子回来以后,我抱着他问“你是不是拿了其他同学跳绳?”(注意,我并没有通过问孩子是否做了什么事而给孩子“设圈套”)这是什么?放弃直接惩罚,避免孩子带来退缩;孩子会犯错,但是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帮助,而不是惩罚;
行动建议:
通过两个案例我们总结一下,如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避免惩罚带来的“愤恨,报复,反叛,退缩”,真正赢得孩子:
第一步:理解,向孩子核实我们的理解是正确的;
第二步:同情,可以讲一下自己类似的案例;
第三步:告诉感受,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第四步:解决问题,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有什么方法
举例说明”
英语老师加我微信,说儿子前两个单元的作业没有写,我原本想批评他,但是想起赢得孩子四步法,
第一步:理解:你前两个单元的英语作业是否没做?,老师是否当着全班的面批评你了?“是的”
第二步:同情:我之前也有忘记做作业的时候,老师也批评过我,我很懊恼,无论多晚也要把作业写完;“真的么?”
第三步:告诉感受,老师找到我,说明已经不是一次了,我感觉有点儿失望,也很愧疚没有监督好你的作业;“爸爸对不起”
第四步:解决问题,避免作业忘记写的方法你有没有?“上课认真听,课堂作业高效写完”
适用边界
问题我们要区分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认为,孩子若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吃点儿苦头,就不会得到教训。往往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虽然赢了孩子,但是真正的赢得孩子是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
如果孩子小于3岁,我们更多的时候表示理解和指定规则让他们执行就可以,但是一定要包容。我们要理解很多行为,只是这个年龄应该发生的,以和善和坚定的方式对待;
【A2催化应用】
请自己编一段小故事,设计出人物和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比如孩子在看电视,超时了又想多看几集,你的伴侣批评了他;写作业拖拉;画画画了很晚,你的长辈说教了他;吃东西挑食等事件。利用“赢得孩子四步法”来避免惩罚,赢得孩子;给大家五分钟,构思故事并把对话摘要写到纸上,一会儿找伙伴给我们分享;
学员:宝贝你作业写这么慢,是因为不会写还是因为不想写啊?(理解)
学生:不想写
学员:之前我也不愿意写,可是又不得不写,每次时间拖的很晚(同情)
学员:如果这么慢写作业,相信你妈妈会说你的(告诉感受)
学员:如果不会的你随时问老师,如果会的抓紧时间写可以么?
过渡:
第一个片段我们一起学习了“赢得孩子四步法”避免孩子因为惩罚而“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赢得孩子,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赢得孩子后,如何真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习者可以使用(行为)“解决问题四步法”(澄清),在管教孩子和其他人的过程中,不是惩罚孩子,而是帮助孩子获得技能(界定);
量表自测:
开始学习以前,先请大家1分钟时间做一个自测量表,一共有5题,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每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做好可以举手示意一下。
拆书家:请问有没有18分以下的?
如果你不到18分,说明你在管教过程中,容易跟孩子权力之争,有待于提高;
18分以上:
拆书家:18分以上有吗?
如果你是18分以上,说明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专注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价值和归属感
R片段:
在五年级一个班的一次班会上,老师让同学们做头脑风暴,对两名因为没听见课间上课铃声而迟到的同学讨论逻辑后果。下面是学生们列出来的后果清单:
1.让他俩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2.让他俩放学后留下,他们上课迟到了几分钟就留几分钟。
3.扣除他俩明天的课间休息时间,他们迟到了几分钟就扣几分钟。
4.取消他俩明天的课间休息。
5.向他们吼叫。
然后,老师要求大家忘掉逻辑后果,为有助于迟到的同学准时回到教室的解决方案做一次头脑风暴。下面是他们列出来的解决方案清单:
1.大家可以一起大喊:“打铃啦!”
2.迟到的同学可以在靠近电铃的地方玩。
3.迟到的同学可以注意别人什么时候回教室。
4.把电铃调得更响一些。
5.迟到的学生可以选一个好朋友,提醒他们该回教室了。
6.打铃的时候,大家可以拍拍那两个迟到同学的肩膀。
两个清单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前一个不论看上去还是听上去都更像是惩罚。它关注的是过去,以及让两个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第二个清单则不论看上去还是听上去都更像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关注的是帮助这两个学生在将来做得更好。其焦点在于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换句话说就是,第一个清单是用来伤人的,第二个是用来帮人的。
请大家阅读片段阅读完毕举手示意我;
学习者互动:
1. 两个清单最大的区别是______(预估答案,一个更像惩罚,一个是解决问题)
2. 如果是你的孩子,你希望孩子用哪一个清单被对待?(预估答案:第二个)
3. 人遇见被人惩罚,往往第一反应是?(预估答案,惩罚,逃避,)
4. 哪一个清单,对解决问题更有利?(预估答案第二个)
和预估都一样
拆书家讲解:
那么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解决问题四步法 “具体的步骤
第一步:头脑风暴,列出解决问题清单;
第二步:重新审视清单,把不符合相关性(结果和行为有关)的去掉;
第三步:重新审视清单,把不符合尊重(不借题发挥)合理(不过分严苛)的去掉;
第四步:重新审视清单,把不符合有帮助(帮孩子习得技能)的去掉,或者保留有帮助的方法,让孩子选择一条解决方案;
举例说明”
失败案例:
儿子总喜欢把书扔的哪里都是,我尝试过把他的书扔过垃圾桶,也有一天很生气撕过他的书,记得他哭的很厉害;
反例变正例:
第一步:列出问题清单
我“ 如果再乱放书怎么办?
清单“1.罚跑步一公里2.大声呵斥批评3.罚抄写古诗20首4.以后买书用压岁钱买5.自己整理好书桌和书架,一次不收拾,就封印此书10天,10天没有乱放书再退回 “
第二步:去掉无关选项
去掉1
第三步:去掉不符合尊重和合理的选项;
去掉23
第四步:保留有帮助的选项让孩子选择
孩子选择第五项
预防异议:
给孩子一个选择,并且私下把放方法告诉孩子,是否就符合了解决问题的四步法,并不是的,只要不符合“相关,尊重,合理,有帮助“的特征,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适用边界:
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绝大多数我们需要冷静一段时间,因为心烦气躁的时候我们会受“原始脑“的支配,我们往往会选择打和逃。
1【A3微行动学习】发现问题
我们讨论了“赢得孩子四步法“”解决问题四步法“有没有思考过,孩子错误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2小组分享:
小组内部讨论一下孩子错误行为的本质是哪些?
学习者:寻求关注,看谁输了算,我就是要这么做,这个年龄分不清楚,想放弃
3.孩子之所以有错误的行为无非有四大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
2.寻求权力
3.寻求报复
4.自暴自弃
1. 围绕这四个问题,各小组讨论一下解决方案
学习者:每个小组都围绕四个方向进行了讨论,每个小组说了一个自己最关心的话题
5.请第一组给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学习者:针对寻求关注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事情;对于寻求权力,按照他说的做;对于报复,要让他给解决方案;对于自暴自弃要多鼓励
A2催化应用
相信你的孩子,或者你的小外甥小侄女,一定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被惩罚或者非正面管教的时候,大家可以想出一个故事,包含起因经过结果,对话的故事,并回去找他一起练习,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家想讨论一个未来遇到的场景,然后一会找个同学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1:有个孩子好胜心非常强,不能赢会发脾气,不止是比赛输掉生气,就连和老师有争执输了都生气;回去帮助他;
学习者2:孩子写作业比较拖沓,10个字可以写一个小时,回去帮他解决;
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赢得孩子四步法来规避孩子面对惩罚带来的“愤恨,报复,反叛,退缩”;然后学习了“解决问题四步法”,来帮助孩子获得能力;
在这个自媒体信息泛滥的时代,短视频,游戏,随时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在双减的政策下,我们没有办法,把孩子推给补习班;我们家长的价值显得更加重要;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打开一扇门,持续学习,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礼物,我们有缘分一起成长,希望未来我们和孩子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