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搞定》 所属活动: 台灣籌備分舵第10次過級10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有效因应内心承诺和自然計畫模式

开场:

一、【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March!每天坚持前进1小步的March。今天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学习,期待我们共同成长。

二、【学习目标】

拆书帮的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行为的改变。所以我们本场学习的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应用「管理承诺的基本守则」4步骤及自然计划5步骤来安排规划个人生活中的事情(如:环境整理)。

三、【学习分组】

为保证学习效果,现在将大家分为两小组,左边1组,右边1组。

【图书介绍】1分钟

今天分享的拆页源自《搞定》一书。

【Feature特征】

这本书在2016年出版,作者戴维‧艾伦是全美前五大高阶经理人教练,他是工作效率大师,建立一套时间管理系统,他在本书讲了搞定5步骤,系统性的从准备、收集、理清、组织和回顾等步骤,让你事情再多照样做好,帮助你远离压力,提高效率,享有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Advantage优势】

这本书和其他时间管理书籍相比,是一本权威的书籍,用系统性的全局观点引导你管理好时间和人生。本书在全球狂销200万册,是亚马逊书店排行榜/时间管理类Top1,也是500大企业的抢修课程。

【Benefit利益、好处】:

【B1】你有没有过大脑中时常萦绕着许多你想做或需做的事情,而让你感觉时间不够用、压力很大的经验?若你想提高时间管理和高效做事的能力,你可以从本书得到一些启发。

【B2】今天跟大家分享2个拆页,

第一个拆页主题是「管理承诺的基本守则」3步骤,可以协助你清空大脑,妥善管理事情,让大脑变得更轻松。

第二个拆页主题是自然计划模式-「简单案例:计划外出用餐」。这次拆页中的流程步骤,能够帮助你专注处理单个重点工作项目。

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管理承诺的基本守则」,看完后请举手一下就可以了。

【拆页1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拆页一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应用「管理承诺的基本守则」4步骤来安排规划个人生活中的事情。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 1分钟

管理承诺的基本守则

妥善管理承诺,需要落实几项基本行动:

首先,如果有一件事占据心思,你就无法定下心。只要你认定为「需要被完成」的任何事・就必须捕捉这件事情到头脑之外的可靠系统中,或者是放入「收集工具」(collection tool)中,并且频繁检视并整理。

其次,必须确实地理清你的承诺是什么,并决定你要做哪些行动,甚订出实现该承诺的计划。

第三,一旦决定必须采取的行动,你必须在你频繁检视的系统中,组织并保存好这些行动提示讯息。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4分钟

好,我看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管理承诺的基本守则」的步骤,是一个可以妥善管理你必须做的事情的方法,包含辨认捕捉事项、理清意义行动、设置提示讯息3个步骤。说明一下:这里指的承诺(commitment),包含必须做(或处理)的事情。

【How】(具体怎么做呢)

「管理承诺的基本守则」的3步骤,是可以妥善管理你必须做的事情的方法,

【细化步骤】

刚才原文讲了3步骤,其中第2步比较模糊,为了大家更好操作,将第二步「理清意义行动」细化成2步,先「理清确切意义」,再「决定下步行动」将整个过程变成4个步骤,如下所示:

1.辨认捕捉事项:将你认定「需要被完成」的事情(如:撰写工作计划、整理房间、联系他人等),从头脑中移到外面的系统或「收集工具」(如:EVERNOTE、KEEP、笔记本等)中,并频繁检视整理。

2.理清确切意义:厘清楚你必须做的事情及这件事情对你的意义为何?希望达到的结果是什么?这会帮助你更有动力去处理你的事情。

3.决定下步行动:你决定要做哪些行动?必要时订出计划。

4.设置提示讯息:当你决定好行动后,在你常使用的检视系统中(如:日历、笔记本),纪录或设定这些行动的讯息,以便提醒自己。

以上便是「管理承诺的基本守则」的4个步骤。

【一般做法】

然而,一般人遇到事情时通常会直接将要做的事情记在大脑中或笔记中,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事情的堆积,缺乏对事情的管理,导致事项拖延或是忘记处理的情况发生,进而造成自己的压力。

【Why】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没有依照这个方法来进行,大脑会被大大小小的事情侵占,可能会感觉压力很大或者事情被你淡忘,等你想起时,你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或代价去处理(如:忘记缴税金被罚款)。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

如果我们学会将事情放到该放的地方,清楚意义、决定步骤、设置提醒,便能让我们明显感受到变得更轻松、注意力更集中,工作产能也会提高。

【Where适用边界】-【适用】【不适用】

妥善管理承诺4步骤适合管理会吸引你注意力的大小事情,如:撰写工作计划、整理房间、联系他人等....,但不适用于不占据你心思的事务,如:随手丢个垃圾、2分钟可做的小事等!

【列举反例】失败案例

在这儿我分享一个自己的经历:

【事件】11月份时,有一份要盘点自己资产状况的作业,但因为同时有很多的事情塞在大脑中,如:其他作业、装修工作、读书会讨论..等等,结果资产盘点这个作业常被遗忘,导致至12月底仍未完成这项作业。

反思自己没有好好管理资产盘点,没有厘清楚这件事情对我的意义、希望的结果和要做的行动,导致事情未完成。

【加工成正例】

上个月收到资产盘点作业的提醒,这件事在我脑海中盘旋好多次,随着作业缴交截止日期的逼近,让我心里有些压力和焦躁。

上周日,我运用了管理承诺的的基本守则4步骤,辨识资产盘点是需要收集处理的事,我将这件事放到GOOLE KEEP的待办清单中(辨认捕捉收集),并理清尽早完成盘点对个人财务规划很有帮助(理清重要意义),并决定在周日下午六点前至少要到作业区打开资产盘点问卷表(下一步行动)。

最后,我在GOOGLE日历中设定了下午5点的提醒,让自己不会忘记(设置提示讯息)。当天,在闹铃钟响后,顺利的打开资产盘点作业表,并完成了第一次作业初稿。

【避免异议】

通过以上的做法可以帮助你清空大脑,妥善管理你的事情,但你可能会觉得,做一件事情需要这么多步骤,又是辨认捕捉事情、又要思考意义,又要设定提醒,真的太麻烦了。

事实上,不这么做可能会更麻烦。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事先把占据你心思的事情选择出来,并思考对你的意义与期望结果并设置行动提醒,那么这件事可能会被你淡忘,等你想起时,你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或代价去处理。

所以这三个步骤虽然有些麻烦,但是当我们熟练以后,就会形成习惯,释放你的大脑,让你的心定下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联想特定情境,激活经验 3分钟

我们读过这个拆页,了解清空大脑、妥善管理你的任务的方法。那么请各位想想,你有没有遇过这种状况,你脑中塞满各种大小事(如:要采买、要和朋友聚餐、要整理家务、要学习成长、要拜访客户、...),请大家想一个你以前经历过的状况,你都怎么处理因应呢?请简单写在便条纸上并在小组内讨论分享,时间为1分钟。

好了,时间到,下面我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故事。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一:昨天一下子挤了很多事情,包括整理衣服、看拆页练拆页、看别人的拆页、准备家人的食物、冰箱又有问题,感觉很忙乱。

【A1+】(反思加工)3分钟

假如时间能倒流,再给你一次机会,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你可以怎样应用刚才所学的方法去响应呢?

试着把你的经验结合今天所学拆页的4步骤,将你的答案或行动写在便条纸上,并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讨论一下,时间为5分钟,每个人都尽量表达一下,一会儿也会请小伙伴分享一下。(提醒大家,你的案例是和刚才同一个经历喔!)

我们请刚才分享的那位小伙伴吧,请你讲一讲。。。。。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一:如果再遇到像昨天一样的情况,我会先将要做的事情先手寫清單收集下来(辨认捕捉事项),然后先厘清事情对我的意义,像拆书帮的拆页以教為學的方法,对我的學習很有幫助所以很重要(理清确切意义)。下步行动是将计算机中拆页先打开,画一下方便記憶的心智图(决定下步行动),在手机中设闹铃提醒我要午睡完的2點開始練習拆頁(设置提示讯息)。

【回应反馈】

掌声感谢,这位小伙伴刚才的分享中,运用了「管理承诺的基本守则」4步骤來管理生活事務1. 辨认捕捉待辦事项、2.理清事情的確切意义(如:拆書幫拆頁) 3.决定下步行动、4..用手機设置提示讯息。看的出来已经掌握了这个拆页的技巧。再次感谢!


【点出两个拆页之间的关系——递进】

【拆页二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拆页二的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学习者能应用用自然计划5步骤来安排规划个人生活中的事情(如:环境整理)。

下面我们来看下拆页二,这个拆页是拆页一的递进,

我们学习了如何有效管理你的承诺(任务)来替大脑减压,但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相对复杂多步骤的工作。搞定这本书也提供了更深入的方法来因应处理这类工作项目。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粽向管理法-自然计划模式,帮助我们处理复杂多步骤的项目任务。

现在先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简单案例:计划外出用餐」,看完后请举手一下就可以了。

【R】阅读原书拆页 2分钟

简单案例:计划外出用餐

上次打算外出用餐时,是什么引发你最初的动机?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填饱肚子、与朋友交际、庆祝特殊日子、敲定一笔生意或与情人约会。只要以上任何理由变成想要采取行动的意向,计划便会萌芽。意向就是目标,会自然而然触发心里计划的流程,而原则则会为计划设定界线。人们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外出用餐的原则,但其实萌生的想法都不会超出此界,包含:食物与服务水平、经营能力、便利性和舒适性等都可能有所影响。无论如何,目标和原则会定义计划的动机与界线。

一旦决定要实现的目标,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是什么?应该不是「计划书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二点IIA.3.b.吧?最初的想法比较可能是「乔凡餐厅的意大利菜」、「坐在小酒馆的露天咖啡座」,或是想象可能会体验到的美好画面,甚至是今晚最终的结果。想象的内容可能包含一同用餐的人、气氛与结果,也就是想象预期结果的画面。目标是外出用餐的原因,而画面就是想象现实生活中最可能实现的样貌、声音或感受等情境。

一旦定义出预期结果的画面·大脑自然而然会开始做什么、想什么呢?比如:该几点出发?晚上有营业吗?餐听会客满吗?天气如何?该穿什么衣服?车子的汽油够吗?大家有多饿?⋯·这就是脑力激荡。「问题」是自然产生的。任何尚未实现的承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大脑会留意到预期结果与现况之间的差距,然后开始试图填补空白,藉此化解认知失调。这就是自然计划中「如何阶段」(how phase)的起始点。不过,这种思维模式有点随意和随机,光是为了外出用餐就可能浮现许多不同想法,但其宝不必全都写下来·只要在脑袋里把流程跑过一遍即可!

人一旦产生大量构想与细节,就会忍不住想要构成要素。例如你可能会浮现「必须先搞清楚餐厅有没有营业」或「打电话给安德森,问他们一家人要不要一起吃个饭」等念头,这些与结果相关的想法会让大脑自动按事件的构成要素(子项目),优先重点或顺序开始分类。构成要素可能是「安排好对象、地点等相关事宜」:优先重点可能是「确认对方是否愿意共进晚餐,这件事很重要」;顺序则可能是「首先必须确认餐厅有营业,接着打电话给安德森,然后才是换衣服准备出斗」“就是自然计划的细节,其本质囊括桃战、比较与评估:有件事比较好、比较重要,或比其他事更优先。

最后(假设真的要投入某项项目-以外出吃晚餐为例)。请将焦点放在必须采取的下一步行动,确切落实构成要素中最优先的部分。例如:打电话到CafE Rouge法式连锁餐听,询间今天是否有管业,然后订位。

无论每天要完成什么事,自然都会包含这5个做项目计划的阶段,也就是做事的方法,包括:吃晚餐、度过悠间的夜晚、开发新产品、筹设新公司等。整个过程就是:产生想宝现某件事的冲动,然后想象预期结果、冒出相关构想,再将想法分类,安排到某种架构中,最后决定能让事情开始成真的具体行动。整个过程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想太多。

【I】拆书家讲解引导 约8分钟

好,我看大家已经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个拆页给我们提供一个大脑完成任务前会经历的五个阶段步骤,称为「自然计划模式」,无论每天要完成什么事,都会包含这五个阶段步骤,这种做事方法的整个过程和我们大脑处理工作的自然过程非常相似,先想象一下结果,脑海出现各种想法,之后整理执行,所以作者将它命名为自然计划法。

【How】(具体怎么做)

人的大脑在面对任何一项任务的时候,都要经过「自然计划模式」的5个步骤,分述如下:

1.目标原则-思考你做这件任务的目标(如:和朋友交际、庆祝特别日子、敲生意或情人约会)以及原则(标准、价值),

如:食物和服务水平、经济能力等。

2.展望结果-想象自己想要的结果,勾勒画面(样貌、声音、感受等情境),如:外出用餐的画面。

3.脑力激荡-大脑浮现各种想法和状况,

如:餐厅是否有营业?几点出发?。

4.组织整理- 分类(构成要素)、优先重点、顺序安排,

如安排对象地点、确认对方是否有意愿、先确认餐厅有营业再约朋友。

5.下步行动-针对最优先事项,确认下一步行动。

如:打电话问餐厅。

【一般做法】

一般人遇到事情通常会想到什么做什么,缺乏步骤性的全盘思考,这容易会造成事情规划的不完善及时间的浪费。

【Why】

(不这么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没有依照这个方法来进行,我们会缺乏一套步骤流程来引导我们,那么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摸索事情的流程和规画。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

如果我们依照这个方法来进行,利用这套步骤流程来引导我们,可以大大舒缓我们的压力和取得更好的成果,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意议案例】

意译案例--计划装修房屋

举个例子,今年打算装修房屋,是什么引发自己最初的动机?原因可能很多,包括想要有个清爽空间、家人期望、改变环境、有一笔奖金等。只要以上任何理由变成想要采取行动的意向(目标), 装修计划便开始萌芽。意向(目标)会自然而然触发心里计划的流程,而原则设定计划的界线。我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装修的原则,但其实萌生的想法都不会超出此界,包含:产品与服务水平、便利性和舒适性等都可能有所影响。无论如何,目标和原则会定义装修计划的动机与界线。。

一旦决定要装修房屋,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是什么?应该不是「装修计划书第一页、第2点…吧?最初冒出来的想法比较可能是「换地板」、「换柜子」,或是想象可能会体验到的美好画面,甚至是装修后最终的结果(如:装修后客厅明亮清爽)。想象的内容可能包含一起待在家中的人、空间气氛与结果,也就是想象预期装修后结果的画面。目标是装修房屋的原因,而画面就是想象现实生活中最可能实现的样貌、声音或感受等情境。

一旦定义出装修房屋后预期结果的画面,大脑自然而然会开始做什么、想什么呢?比如:要装修哪儿呢?找谁装修呢? 什么时间装修呢?存款够吗?...等。这就是脑力激荡。「问题」是自然产生的。任何尚未实现的承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大脑会留意到预期结果与现况之间的差距,然后开始试图填补空白,藉此化解认知失调。这就是自然计划中「如何阶段」的起始点。这种思维模式有点随意和随机,光是为了装修房屋就可能浮现许多不同想法,但其宝不必全都写下来·只要在脑袋里把流程跑过一遍即可!

当你产生大量构想与细节后,就节,就会忍不住想要构成要素。例如你可能会浮现「必须先搞清楚有没有时间装修」或「打电话给设计师,问他可不可以提供建议」等念头,这些与结果相关的想法会让大脑自动按装修房屋的构成要素(子项目),优先重点或顺序开始分类。构成要素可能是「安排好厂商、时间等相关事宜」:优先重点可能是「确认设计师是否有空提供建议或咨询,这件事很重要」;顺序则可能是「首先必须确认设计公司有营业,然后约时间咨询」。这就是自然计划的细节,其本质囊括桃战、比较与评估:有件事比较好、比较重要,或比其他事更优先。最后,如果真要装修,将焦点放在必须采取的下一步行动,确切落实构成要素中最优先的部分。例如:打电话到设计公司,询问设计师可咨询时间。

无论每天要完成什么事,自然都会包含这5个做项目计划的阶段,也就是做事的方法,包括:吃饭、周末度假、开发产品、买房、装修…等。自然计划的整个过程就是:产生想宝现某件事的冲动,然后想象预期结果、冒出相关构想,再将想法分类,安排到某种架构中,最后决定能让事情开始成真的具体行动。整个过程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想太多。

【Where适用边界】-【适用】【不适用】

「自然计划模式」适合你面对各种事情时,可以用一种随意、非正式模式的思维类型来做计划,对比正式的项目计划,能用最小的消耗创造最高的价值!但这个方法比较随兴,不太适合在正式会议场所中使用。

【避免异议】

通过以上的做法可以帮助你依序思考规划事情,提高效率,但你可能会觉得,做一件事情需要这么多步骤,还要思考目标和结果…等,真的太麻烦了,直接做不就行了吗?

事实上,不这么做可能会更麻烦。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套流程来指引我们,我们可能会偏离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反复规划和处理事情。

【A3】现场演练10分钟

【场景设计】

好,下⾯我给⼤家1个场景,我们做⼀个现场演练。

场景:

周末快到了,老妈/老公/老婆交代你一个任务,最近家里环境又变乱了(客厅堆了一堆饼干、食物,书房的书堆满地…等等),要你把家里的环境整理打扫干净,让家里整齐干净些。你听了这个交代后,也觉得该好好整理家里了,你会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面对这个任务呢?

【A3指令】请各位⽤今天学的⽅法进行小组讨论,应用今日所学的知识点来形成一个解决方案。大家可以利用我提供的那份表格书写。演练时间5分钟,之后请⼩伙伴展示你们的方案。现在请⼤家开始讨论。

时间到,接下来请左手边的⼩伙伴,来给⼤家分享⼀下你们的讨论和方案。

【学习者一分享】:

1.目标原则:平面清空,桌面地板是干净的。

2.展望结果:朋友来时很干净。少物少家事,少碎念。

3.脑力激荡:先做交代、分工合作,负责区域、时间安排、物品处理。

4.组织整理:分类-人力、区域、程度,先清理再打扫。

5.下步行动:事先预告打扫时间。

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从她的例子可以知道她利用这个方法去规划整理家里环境。

我们还有一点时间,不知道还有没有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我们再请一位来分享

【学习者二分享】:

1.目标原则:物品能各就各位。

2.展望结果:打造一个清爽舒服的生活场域。

3.脑力激荡:区域规划(玄关.客厅…..)、物品归类(区域内的东西区分归类)、人员分工(把区域分给家人分工处理)

4.组织整理:分配时间(7天完成家里整理)、smart原则

5.下步行动: 每人每天30分钟进行环境整理,最后要检视。

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很有架构的规划家里的环境整理。

【A2】分步催化10分钟

分步催化1(激活应用场景)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接下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内,你在什么样的工作或生活情境下可能会有1件较繁杂或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需要用到自然计划模式呢?具体的情景是怎么样的呢?具体和谁?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今天所学?给各位30秒时间思考一下可能会出现的场景,写在便利贴上。

好,下面就请与同组的小伙伴两两来分享一下,你未来什么情境下会用到今天所学,时间每人1分钟。

【学习者一分享】

我要应用的场景就是写拆页TF3-2。

分步催化2(催化具体应用)

接下来,我们再来设想一下:在你刚刚想到的那个未来场景中,你突然想起了今天学的拆页内容,你可以怎样应用刚才所学的方法去规划你的行动步骤呢?请你将目标和具体行动向小组内的伙伴们分享哦,时间6分钟。

好的,时间到,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你将会遇到的情景是什么,用今天的方法你是怎样计划你的任务?

【学习者一分享】

我要应用于写拆页TF3-2

1.目标原则:技能点OK

2.展望结果:过级成功,开心!

3.脑力激荡: 事情很多,找观察家、选拆页、咨询师父、写拆页、修改、看技能点的课、过级准备。

4.组织整理:先听技能点的课,才能选对拆页,再跟师父确认。写拆页、修改、过级准备。

5.下步行动: 要先听技能点的课,这是最重要的。

【学习者二分享】

未来一周要采访-收集将团队问题解决融入课程设计的信息

1.目标原则:一周内完成采访

2.展望结果:从采访中得到想要的结果(收集信息)

3.脑力激荡:发讯息给采访对象、询问时间、准备问题

4.组织整理:和采访对象约好时间、提供采访内容.

5.下步行动:获得答案。

【拆书家反馈】

谢谢刚才两位小伙伴的分享!

拆书家:我在这儿响应一下第二位小伙伴的分享~我想先了解一下采访之前的理由为何呢?(学员的回答: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背后的原因为何?(学员的回答:收集信息、问卷调查)。

我的理解需要去做采访的原因是为了课程设计并能用来解决团队问题。

学员回应:因为很多东西不可控,不见得能达到,故把目标订得比较小。把目标原则订为完成采访、展望结果:完成采访。

拆书家:可参考拆页原文的说明-打算外出用餐时,是什么引发你最初的动机?这儿可以直接将外出用餐改成采访,思考是什么引发你想采访的动机?

白板上「自然计划模式」的5个步骤的表格可以依照不同的目标原则去开展下面的步骤,有时会因为你的目标原则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展望和行动。这个可以当作框架或模块在生活中应用和练习。

掌声感谢,看的出这位小伙伴应用了「自然计划模式」的5个步骤的用法,分别为

目标原则、2. 展望结果、3. 脑力激荡 4.组织整理、5.下步行动。

到目前为止,大家针对拆页1和拆页2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发问的?

【学习者一提问】:拆页一和拆页二有什么关系和不同?

拆书家回应:拆页一「管理承诺的基本守则」4步骤是管理脑中的大小事,适用吸引你注意力的事情或任务,依这个流程处理可以清空大脑,把事情从大脑中挪开,放到收集篮中。拆页二「自然计划模式」是纵向,针对多步骤的单一任务进行深入拆分处理。

【结束语】1分钟

今天主要内容讲完了。回顾今天所学,我们在第一个拆页学到利用「管理承诺的基本守则」4步骤来管理我们的大大小小事情,让大脑减压,这4个步骤是:1.辨认捕捉事项 2.理清确切意义 3.决定下步行动4.设置提示讯息

第二个拆页,我们学习到用自然计划模式5步骤来帮助我们深入规划复杂的任务。这5个步骤是1.目标原则 2.展望结果 3.脑力激荡 4.组织整理 5.下步行动。

希望大家能把今天所学的拆页运用到你的生活、工作中,让你事情再多也能轻松高效的搞定。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