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把时间浪费在好玩的事情上》 所属活动: 2021年9月份第四次线下拆书课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是否总是会焦虑?是否总是手忙脚乱?让我们一起有效进行时间管理

开场:

自我介绍

1分钟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鹤真,用三个标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标签,我是一个教育专业在读的大二学生;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名刚刚迈进门槛的有声书主播;第三个标签,是一个西方古币的爱好者。

我活泼,喜欢和他人打交道,喜欢阅读,喜欢玩,并且把每年学习一个新的技能作为自己的使命宣言。

拆书帮介绍

2分钟

就这样,我遇到了以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为使命,在各个城市都有分舵的公益性组织拆书帮这样一个宝藏社群。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在成长的路上与一群小伙伴们一起前行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我从《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得到了自我学习成长的新方法,拆书是一种成人阅读方法论。在拆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某一段对我们有帮助,有启发的段落阅读过程中联系自身,并把得到的知识与过去和未来相结合,达到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的RIA,就是阅读原文拆页—用自己的话讲解出来—拆为己用的方法,一种可以更好落实,更快实践的学习方法。当然拆书不仅可以拆为己用,还可以引导和促进他人化为己用,把知识切实的转变为自身能力。也可以在拆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当众表达的能力,辅导的能力。这样拆书帮给到我们的不仅是能力的芝麻开花节节高,更可以找到一起共同前进的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

2分钟

【R】:

本片段选自《把时间浪费在好玩的事情上》:

终于到今年年初,事情越来越多,我觉得需要来点时间管理。于是我每天早晨会列出当天需要做的三件事并发到群里去。

格式大概是这样:“37/100#清晨三件事#昨天的回顾+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操作步骤如下

1早上想

最好的制定时间,就是早上刚起来,床气刚刚散去。此时大脑还没有被信息刷屏,能分辨轻重缓急。窗外阳光灿烂,繁(cao)忙(dan)的一天恍如隔世,能订出更加靠谱的计划。所以我把这个非常好的方法叫做凌晨三件事。或者临睡前也是非常好的时机。所以,要么早上起,要么临睡前。如果你完美主义可以分两次,或者早上晚上找个时间就好。

2写下来

以前也有早上起来想想每天干什么的习惯,但没记录,没发布,也不可能有回顾。这样一天下来,“目标损耗”的情况就常常出现了。(目标损耗就是我们由于不愿承认计划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偷偷降低目标标准的行为,如你心里计划背100个单词,实际背了50个,你会安慰自己这也还不错)三件事情做了吗?说没做也做了,说做了好像又没做。很多时候,第二天的事情又淹没过来,无暇顾及,再见到这件“重要的事”已经是好久之后。真正的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带来的内疚感,比本身不做这个事情的损失好像还要大。所以,写下来!

3加进度

给你的计划加上“进度,试试坚持100天比如第16天的计划前标明16/100这样有两个很明显的好处:只要简单加上这样的计数进度,就更加容易持续下去,减少半途而废的可能。同时仅仅是每天看着数字增加这件事本身,就让人多了些成就感,因为有“看得见”的进度和效果。

4发出去

一直到这里,这还是一个自我时间管理工具,但是一旦你公布出去,就不一样了。

对于我来说,我会每天早上把计划发到生涯规划师微信群里面。其实一开始,我写出来也不好意思发群,因为一方面涉及一些隐私,可能会影响工作;一方面做不到第二天被人看到很不好意思。但是一想到今年新精英的战略有一句叫“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我还是一咬牙一跺脚投入了群里面。想不到收益很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享I标签

4分钟

(why)

把事情主次分明的安排到一天当中,做好时间管理,是很多人想要完成的理想计划,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是手忙脚乱,或总是在理想的计划上大打折扣,或是时间管理永远做不到从一而终。

如果有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将事情分出主次,加强执行力,促使我们有效的完成时间管理,充实度过每天。这就是“三件事”格式会带给我们结果。

(what)

这个拆页提出的时间管理格式是“三件事”格式,是指用“想、写、跟、发”四个操作步骤来完成“做到时间管理的第几天/计划坚持的天数#清晨三件事#昨天的回顾+今天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这样格式的一种时间管理。

(how)

那么我们该如何用“三件事”格式引领充实的一天呢?

一共分为四个操作步骤。

步骤一:思考计划

用清晨(或临睡)的时间段思考我今天要做的事情,将代办事情进行安排,将昨天的事情进行回顾,可以有效对昨天的执行情况有一个更为清晰的判断且可以将今天的计划安排清楚,让执行更高效。

步骤二:记录计划

想的过程是一个在脑子中短暂停留的过程,这个思考的结果容易遗忘,我们的执行力也会大大缩减。写下我们计划变得十分重要,比如写下便签,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对大脑实现更有力的刺激,便会在潜意识里提高对计划的关注度,让执行力加强。

步骤三:跟进计划

进度条像一种胜利之前的倒计时。将我们的计划变成进度条,就好像我们每天又离成功近了一点,这种正向直观的反馈会使我们产生成就感,从而有正向促进作用,减少半途而废的几率。

例如:89/100的这种表示方法(完成时间管理的第几天/计划坚持的天数)

步骤四:发布计划

在我们把要做的事情或计划发布在公开的环境时,执行力会因为这种公众承诺变得更强。像某种力量驱使我们,在促使我们的做事进度变得更高效,质量更高。

(where)

“三件事”格式的时间管理方式适用于每日待办事件繁多的情况下,可以用在想要让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条理,目的性更强,且执行力变得很高的情况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A1标签

1分钟

刚上大一时由于需要处理和熟悉的事物繁多,一切变的一团糟,导致我没有办法合理的安排我的时间。

我有时候会在吃早饭时把今天要完成的事情想一遍,了解今天大概我要完成哪些事情。

但是发现我永远不会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开始进行,导致我每天晚上会懊恼,熬夜加班。我的心态也随着高低效完成事情的状态起伏,对第二天的进行有负面影响。

我的反思是我有时间管理的意识,却没让自己执行力更强的方法,学习了“三件事”格式的时间管理方法后,我清楚了自己的时间管理还只局限于“想”上,并没有“写下”“跟进”和“发布”来加强我的执行力,促进我更高效的完成。进度条设置可以减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发布状态可以让我的行动力更高效更优异。

分享A2标签

1分钟

今晚在闺蜜群开始运用“三件事”格式的时间管理法来规划我的计划安排,持续到11月30日

行动:1/32#早起三件事#今天:完成英语词汇背诵+完成古币工作+完成教资学习。并在今晚完成今天早起的计划。

如果目标完成成功的话,我就奖励自己看一集英剧,从而鼓励自己更高效完成。

如果没有达到目标的话,第二日则减少娱乐时间,从而督促自己更充分利用时间,做好时间规划。

根据“想,写,跟。发”的四个步骤,有了这样的一个更为具体规划之后,就更有执行下去的动力了,从而也就做到了更好的时间管理,减少“目标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