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这是1-1级别的拆书,我是拆书家王亚男。今天的拆书主题是《设立引领性指标,助力目标达成》
首先用三个标签做一下自我介绍。
1. 我是回炉重造的拆书家。2017年我就接触拆书帮并且完成了便签读书法的训练营。试着拆了一次之后就暂停了,直到今年8月才又回到拆书帮。
2虽然我没有持续参与,但是在我的鼓励下,丈夫也加入拆书帮。我们打算做拆书的同学,彼此帮助鼓励,共同进步。
3.我是一个1岁男孩的妈妈。因着宝宝对妈妈的24小时全方位的多样化无底线的需求,我看到自己身上的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更有创意、韧性、耐心,觉得自己是个有待开发的大宝藏,抱着很大的期待想要在成长的路上反求诸己,跟自己死磕到底。
拆书:
成人学习的一种方法。拆书的“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
拆书就是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
资源就是各类图书;方法是拆书法;过程是个人拆书学习或者团体的拆书现场;结果是学习者把书中片段的要点结合实际得出具体应用,改变自己的生活。
拆书适用于主动追求学习成长的人,如果抱着想要花钱买到服务的心态,是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
拆书帮:
是拆书爱好者的社群。
这个社群遍布全国:截止2021年8月,正式和筹备分舵一共有67个,遍布28个省份,47座城市。
这个社群人数众多,三级拆书家412名,一二级拆书家,2257名。
在拆书帮,通过经常性地现场拆书活动,真实地见面,拆书家们可以建立真实的生命的连接,拆书练级、学以致用,师徒关系,教学相长。
拆书帮给予每个人最大的支持和接纳,提供你能想到和想不到的充分的资源,帮助每位拆书家成为个人学习的高手和他人学习的促进者。
今天我选择的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四原则》这一本非常经典的管理类书目。它曾是《华尔街日报》畅销书榜单第一名。这个四原则是一个历时15年经141个国家检验的达成目的的方法论。
我们今天学习的片段来自四原则中的第二个原则:关注引领性指标
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阅读拆页,读完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下面我们来深入讨论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的区别。
滞后性指标是对你想要达到结果的衡量指标,我们之所以称之为滞后性指标,是因为在你获得它的数据之时,所有事情都已经发生得到结果了。所以这些指标就总是滞后的。最重要目标中的,到某个时间,从X提升到Y,就是一个滞后性指标,但是最重要目标并非现实世界中唯一的滞后性指标。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事务中充满了无数的滞后性指标,比如说收益率、支付能力、库存数量、住院率、资产利用率等等。
引领性指标就不一样了,它们可以预告结果。引领性指标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引领性指标具有预见性。这意味着一旦某个引领性指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根据这个推断出滞后性指标之后会有怎样的变化。第二,引领性指标是可控的。它可以被你的团队所影响,这意味着,你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促使引领性指标发生变化。
这个片段讲了什么内容呢?
这个片段讲解了什么是滞后性指标,什么有是引领性指标。通过可预见性和可控性的特点,帮助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制定适合的引领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是计划事情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比如,我爸爸作为高中教师,最大的滞后性指标就是班级高考本一达线率。
引领性指标是可以预告结果的指标。如果引领性指标达成了,最终目标大概率也会完成。引领性指标是对结果达成起决定作用的指标。
引领性指标需要满足两个特点,预见性和可控性。
预见性就是说,如果引领性指标正在达成,那么可以预见的最终目标也很可能可以达成;
可控性是说,自己的努力对指标达成会产生影响,甚至起决定作用。
不同的目标有什么应用场景?
我们可以看到滞后性指标可以用于最终总结时,去回顾结果有没有达到预期。
当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更适合设立引领性目标
可以把个人、家庭或者团体、公司长远目标的分解为引领性指标。帮助我们把注意的焦点转移到当下的努力付出可以影响到的目标上来,这些目标的完成又保证的了最终目标的达成。
需要注意的是,在目标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对于这个引领性指标完成情况的密切关注和反馈,这样才能确保最终滞后性目标的达成。
制定计划时定的是引领性指标有什么好处?
由于这样的目标结果可预见,我们在执行的时候就有方向;又由于目标的达成受自己努力程度的影响。所以做起来有激情,有干劲。
如果在制定计划时,制定的是滞后性指标有什么坏处呢?
目标参与的人在执行过程中因为不知道日复一日工作是否对最终目标达成产生有益的影响,所以漫无方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一方面,因为不确定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目标达成挂不挂钩,究竟有没有影响,又有多少影响,无法充分调动大家参与的激情和主观能动性。
这种迷茫的状态相信大家在初入职场时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过。
下面我们来具体使用这个方法:
1. 设立最终目标,也就是滞后性指标。比如,成为三级拆书家
2. 列出对达成最终目标极其重要作用的指标。
比如我设立了这样一个指标:一周内读完拆书家手册,整理各级别技能点要求对比表格。
3. 检验这个指标是否满足——可预见性和可控性的特征。比如:如果完成刚才设立的目标,可以预见的,对练级有根本性的意义,我对技能点要求的理解会更深刻,一定程度上是促进自己成为三级拆书家;通过尽量挤出时间多读练级手册、整理对比表。我可以达成这个目标的。我的付出对于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是可控的。
因此,深入理解每个级别技能点要求就是一个成为三级拆书家这个最终目标的引领性目标
两点提醒:
1. 引领性指标的设立是因人而异的。需要设立一个标准答案式的指标,只需要设立你认为对完成滞后性指标最重要的指标。
引领性目标也需要满足两个要求:有时间节点并且要有可衡量的结果,比如读完练级手册,整理出技能点对比表。
A1
减肥是我定过最多,却从来没有成功过的目标。
学生时代的减肥计划是夏天之前瘦到100斤,上班以后变成三个月内瘦十斤,生完孩子变成了我希望可以稍微瘦一点。
前两个计划是到一定时间节点要达成的结果,也就是滞后性指标。我没有把他转化为引领性指标。
最后一个连指标都不是了,只是一个单纯的愿望,想要瘦一点
由于没有把滞后性指标转化为为可预见和可控的引领性指标,导致我虽然常常做减肥的计划,开始减肥之后往往没有合理的具体目标,凭着一时的激情一下子增加了高强度的锻炼和过分的节食,结果是我很快放弃了减肥计划。
A2
应用我们学习的方法,我重新设立一次减肥计划:
1. 设立滞后性指标:计划到12月底,也就是三个月,瘦5斤。
2. 列出对达成最终目标极其重要作用的指标:
开始运动,每周三次跑步半小时;节制饮食,每天晚饭主食减半替换为蔬菜。
3. 检验这个指标是否满足——可预见性和可控性的特征:
是否有预见性?增加运动量,减少热量摄入,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地我的体重将会下降。
是否可控?通过合理安排好时间跑步和吃饭时刻意注意,可以达成每周三次跑步半小时;每天晚饭主食减半替换为蔬菜的引领性指标。
这样我们就制定了一个帮助实现三个月瘦5斤的最终目标的,引领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