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微习惯养成四步法(澄清),在自己养成长期习惯过程中(界定),设计微习惯并坚持(行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任品,我的三个标签是二级拆书家、成长中的培训师、相声爱好者。
【书籍及学习主题介绍】
(事件场景)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我想讲一个我的事情。我在健身房学了一套锻炼腿的动作,这套动作的锻炼能让我今后做剧烈运动的时候腰腿减少受伤。我决定每天把这套动作做一遍,形成一个习惯,可是我发现因为基础太差,我很难保证做完,就算做完也是整个人崩溃的状态,甚至缺氧头痛。到后来,我渐渐开始放弃了这件事。
(提问)我想问问在场的大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你想养成一个习惯,后来发现太难做到,就放弃了?
(影响)其实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放弃是不对的。首先,我们失去了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机会;其次,我们还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不自信。
(解决)那么怎么办?其实找对方法,我们就能办。今天我要拆解的图书是《微习惯》,拆解的内容是将要养成的习惯设计成微习惯,用微习惯的养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养成好的习惯。我们又如何用微习惯养成习惯?它跟一般的养成习惯方法又有什么不同?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拆页。
微习惯策略就是强迫你每天实施1到4个“小得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这些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轻易放弃。它们有双重作用——激励你继续做下去,并会成为(微)习惯。
【what】上面的片段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新概念,叫作微习惯。微习惯是一种习惯养成的方法,拆页里面提到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小到不可思议;第二个,不会失败。
【why】前面提到了种种我们养成习惯的困扰,跑步坚持不下去,看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微习惯就是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通过微习惯我们能摆脱这种做不成事情的困境。
【概念讲解】
(概念对比)普通的养成习惯,我们就是确定一个习惯行为然后去重复它,直到养成。而用微习惯养成习惯的区别就在于,刚刚提到的两个特点,我们要做的习惯行为足够小且不会失败。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
那么为了让大家更加好的理解什么是用微习惯养成习惯,跟普通的养成习惯什么区别,这里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我们要养成每天跑1000米的习惯,于是我从明天开始了。
大家说这是不是用微习惯养成习惯?
学习者回应:不是。
这个比较明显,显然不是啊,它就是一个普通的习惯养成,我想养成啥习惯,我就这么做了。
第二个例子,来个稍微有点难度的,我想每天看100页书,这样我就可以两三天读完一本书了,我觉得有困难,于是我决定先从每天五十页书开始。
大家说这是不是用微习惯养成习惯?
学习者回应:不是。
在公布答案之前,咱们还是看一下两个要点啊,小符合吗,好像符合。是那么我们再看,会不会失败,我要平时不看书,突然让我每天必须看50页,这基本上肯定会失败啊。这不是微习惯,或者说这里我想使用微习惯,但是不太成功。
第三个例子,我还是想跑步,每天五千米,我觉得有困难,于是我每天先跑一百米。坚持了三天之后,有一天下雨,我就没有跑。
大家说这是不是用微习惯养成习惯?
学习者回应:不是。
回答正确,这个也不是。首先,小这个条件,具备了;其次,不会失败,这里大家要注意,这个不会失败,不是我们觉得不会失败,而是真的不会失败,才三天就放弃了,这个还是失败了。
最后一个例子,我每天想读100页书,我觉得刚开始就这么做有困难,我决定先每天读5页书,并且实际坚持了下来,风雨无阻。
大家说这是不是用微习惯养成习惯?
学习者回应:是,
对,这个就是用微习惯养成习惯了。行为足够小,跟100页书比,5页书小了很多;行为不会失败,不仅5页书我在设计这个行为的时候觉得不会失败,我实际执行的时候真的没失败,能够持续执行下去。
那么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用微习惯养成习惯,与普通的养成习惯相比,它的特点是足够小、不会失败,而不会失败其实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行为足够小我们容易做到,另一个则是在于我们自己要坚持让这个行为不失败。
【how】那么说了这么多什么是微习惯,我们具体怎么用微习惯养成习惯。下面介绍四个步骤,帮助大家将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分解成微习惯。
第一步,确定习惯。确定我们要养成的习惯,这就是我们的基本需求。
第二步,确定标准。确定这个习惯的可考察的衡量标准。跑步,衡量标准就可以是距离;看书,衡量标准可以是看多少页;练习一个技能,标准可以是每天练习多久等等。
第三步,缩减行动。通过衡量标准把行动缩小到不会失败的程度。
第四步,坚持行动。这里其实就是对应我们刚刚分析到的不会失败,不会失败除了行动上的缩减还在于我们自身的坚持。就像看书,哪怕你设计了一天只看一个字,然后一天都不去坚持,其实也没有意义。
那么回到之前我锻炼腿的这个例子,我在接触到《微习惯》这本书之后就实际用到了这个方法,并且把之前基本放弃了的锻炼重新捡了起来。我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我的习惯是每天做一遍锻炼腿部的这套动作。
第二步,确定衡量标准。这里面有两种标准,因为一套动作包含具体的五组动作,每组动作要做几十到上百次,我既可以每次只做一个动作,也可以五个动作都做但是减少次数。
第三步,缩减行动,我发现减少次数更能够保证不失败,于是我选择了减少次数形成一个微习惯。我将原来的动作量缩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第四步,坚持行动。在确定了这个微习惯之后,我要持续坚持。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可以相对比较轻松的保证每天能够进行锻炼,目前已经持续了两周,保障了持续性没有放弃。
【where·适用边界】那么大家想一想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微习惯的方法养成习惯呢?那就是长期性的习惯,对于短期性的阶段性的行为习惯是不适用的。
你100天后要考GRE,有一万个单词要背,一天应该背100个。你说你背不下来,先每天背10个。这看上去是微习惯,但实际时间上根本不允许这么操作。所以微习惯只能用于长期习惯,我不考试,没有时间点,我就是想养成每天背单词的习惯,这就可以使用微习惯的方法了。
【编剧本】那么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大家。请大家根据刚刚学到的把用微习惯养成习惯的方法,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最好是体现你未来一周到一个月可能遇到的事情。这个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故事最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开展的。
大家可以按照时间、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几个要素在脑海里进行组织,然后将要素串联成故事。我们延续之前的小组,咱们在小组内分享你写好的故事,稍后我会请一位伙伴为大家做一个分享。
……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请一位伙伴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故事,有请杨斌老师。
(学习者编剧本)
杨斌:我的故事是来自于我的实际场景,在我的读书会上经常会有书友来咨询我很多问题,所以我的故事是下面这样的。
时间:我开展读书会的时候
地点:我的读书会现场
人物:我和我的书友
对话(起因-经过-结果):
书友:杨老师,你能够每周讲解一本书,你的读书速度一定很快,你是怎么上来的
我:
我其实以前也是不读书的,我就是养成了讲书的习惯,来倒逼自己养成读书的习惯。
在养成这个习惯的过程中,我使用了一个方法叫作微习惯。
这个方法的具体内容是,确定你要养成的习惯-确定衡量标准-缩减行动-坚持。
我一开始的时候像现在这样一周讲一本书也是困难的,于是我先缩减行动,开始一个月讲一本书,对我来讲一个月讲一本书是能够完成的。然后我不断的坚持,后来渐渐的过渡到每两周讲一本书,再过渡到每周讲一本书,慢慢的我就养成了每周都读书的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我确定的衡量指标就是讲书的周期,我一开始就是一个月一本,对于你来说可以两个月一本、三个月一本这都是可以的,然后坚持下来渐渐就养成习惯了。当你坚持半年的时间,就可能能养成这样的习惯
书友:谢谢老师的建议,我回头也尝试一下。
(拆书家回应)
刚刚杨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他跟书友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杨老师介绍了自己使用微习惯的过程。他想养成讲书的习惯,明确了衡量标准是每次讲书的准备时间或者周期,然后他把行动缩减到一个月讲一本书,并坚持了下来。感谢杨老师。
结尾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是微习惯,以及怎样使用微习惯帮助我们养成习惯。荀子《劝学篇》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那么微习惯无疑就是这样的跬步、小流,祝愿大家能够在未来通过微习惯能够追求到自己的千里、自己的江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