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Jessica。我接下来要拆解的片段来自《高难度谈话》。【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现场学习后,大家可以学习到一种方法,在沟通中遇到不愉快的时候,怎么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把谈话好好进行下去。
【F】
这本书有三位作者,他们都任教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这本书是他们与其他哈佛谈判项目组的成员经过15年的潜心研究的成果。这也是吸引我买这本书的主要原因。
【A】
自2000年出版以来,就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之后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畅销全球。这本书呢,是纪念全球畅销十周年的纪念版。可以持续畅销那么多年,很不容易
【B】
大家想想看,有没有碰到过僵在那里、进行不下去的谈话,你觉得进退两难,或者,不管你怎么说,对方都get不到你的点,对象可能是家人、同事、领导、客户等等。所以,高难度谈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些应对沟通中的困境的技巧,而是一套应对高难度谈话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你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跳开陷阱。
大家看了这片段之后,是不是很好奇萝莉和里奥之间发生了什么。我先来简单说一下:
他们是一对情侣,一次聚餐中,里奥当着一些朋友的面阻止萝莉吃更多的冰激凌,因为萝莉在减肥。当时呢,萝莉觉得很难堪、很受伤。她后来指责里奥想要控制她、打击她。里奥反驳说他没那意思,他知识想帮助萝莉,但这时候萝莉已经听不进去了,结果是他们大吵了一架。
【不这么做的坏处】
故事很简单,我相信大家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在没搞清楚状况的时候,因为沟通中的一些小小的不愉快,就先入为主的评判对方的意图,原来小小的不愉快变成了大大的愤怒。就像故事里的萝莉一样,一个冰激凌引发的关于“意图”的战争。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对谈话很重要,要是像萝莉那样直接指责对方,后面就没法好好说话了。
那么,怎么去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呢?
片段里面给到我们一个方法,引导自己思考这是我的评判还是对方的真实意图呢?
先问自己三个问题:(因为原文的翻译问题,我做了些小的调整,更便于大家理解)
1 对方说了什么 OR 做了什么 (What)
2 我的感受是什么 (Feel)
3 我的想法是什么——我对他的意图做了什么评判?还会有其他可能性吗?(Guess)
然后,用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告诉对方你的感受,了询问对方的真实意图。
【结合案例具体说明】
我们结合萝莉和里奥的故事来看。
1. 里奥说了什么?——“你为什么不能克制自己一下,离冰激凌远点呢?”
2. 萝莉的感受是什么?—— 受伤、难堪
3. 萝莉的想法是什么?—— 里奥想控制她、打击她。
那么,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有啊,比如帮助女友减肥,吃太多冰激凌不利于健康,这是出于关心。
如果萝莉意识到这是自己先入为主的评判,那会有什么变化呢?
她会说,”你当着朋友们的面对我这么说,我感觉很尴尬,你是想打击我吗?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当时的情况让我不得不这么想。“这样的话,里奥就可以很顺当的表达他真实的意图了。
【A1(显像提问)】
我希望大家在脑海里回忆这么个情景。你因为别人的话或者行为,产生了负面情绪,比如前面案例中萝莉那样的,她觉得受到了伤害。你当时是怎么应对的,关键是结果怎样?(请用1分钟的时候写便签,讨论2分钟分组讨论。请1-2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分享:
男友说我老是不倒垃圾。我很委屈、不爽,我倒垃圾的时候他都没看到。我认为他就是嫌我懒,为此,我都不想理他了。最后,冷战了一阵。
为男友精心准备一个惊喜,他很开心,但他却要我提醒之后才想起来回馈我。我觉得很难过,也有点生气。她认为男友只顾着和他姐姐聊天,完全不顾及到她的感受。最后,大吵了一架。
【A1+(反思加工)】
请大家想想看,如果以后再遇到同样的情况,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问自己上述的三个问题,然后用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询问对方的真实意图。想一想,你准备如何重新应对呢?
(请用1分钟写便签,3分钟分组讨论。请1-2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分享:
事件:我是培训经理,和公司业务部同事共同负责一个项目。在安排项目参与人员的晚餐餐厅的选择上起了小摩擦,业务部同事说我懈怠工作。我非常生气,因为我觉得他鸡蛋里挑骨头,我提供了建议给他,他还是不满意,再说这培训是我负责的,我也可以取消晚餐计划。结果,大家闹得很不愉快。
反思加工:经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我可以这样说:你说我懈怠工作,我觉得我为工作付出的努力没到得到尊重。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这样的话呢,同事或许就可以表达他真实的意图,我们就不至于闹那么不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