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影响力》 所属活动: 长沙麓山分舵第336期活动(线上)总第365期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提升“影响力”,人生更精彩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旷湘敏,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准三级拆书家,HRD从业人员,户外运动爱好者。很高兴跟大家度过一段愉快的学习时光。今天我的拆页,需要耗时60多分钟左右,请大家保持专注。今天拆解的【主题】提升影响力,人生更精彩,它来自《影响力》这本书中。

来跟上我的思路,下面请大家一起想象一下这样几个场景

【事件】每次部门开会总是有人不准时,导致会议延时,一到分配工作,同事总是各种推脱,无法执行,加班回到家老公玩手机也不管孩子,孩子自己看电视,作业也没做,每次都要你来安排,还有每次都说早睡早起,都不曾实现。

【提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呢?希望他人按照你的期望行事时,你会如何说服他们配合呢?有时也会不自觉被影响做了很多不应该事情,或者想做某事而又难以坚持时,你又会如何说服自己接受挑战呢?

【影响】直接命令的方法不仅无法有效说服他人,还有可能引发敌对情绪而影响家庭关系和工作开展等,明明说好的不被影响可还是做出了行动,这种不能说服自己坚持的话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自信心等等。

【解决】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高我们说服他人或自己做出你期望的行为呢?当然有,由全球知名说服力研究权威推荐,被称为“影响力之父”的罗伯特西奥迪尼著作的《影响力》,书中介绍了六大社会影响力武器,熟练掌握运用这些武器,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我们的说服力或自己的成功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两个原理——互惠原理和承诺一致原理,可以最大化的让他人做出你期望的行为。

【学习目标】

今天我的拆页一共有两个片段,在片段一的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理解【行为】什么是互惠原理,并且利用互惠原理【澄清】让别人答应【行为】我们的请求【界定】。在片段二承诺与一致原理后,学习者能够说服他人做出你期望的行为时,通过引导对方做出承诺【澄清】来提高【行为】获得配合的成功率【界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眼神示意,让我知道你已经阅读完毕了。

【原文片段】P25

几年前,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个小实验。他给随机抽选的陌生人寄圣诞卡,虽说他料到会掀起些波澜,但得到的回应还是让他吃了一惊。节日卡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全是从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他的人寄的。这些回寄了贺卡的人,绝大多数根本没打听过这位不知名教授的身份。他们收到他的贺卡,便一下子启动了自动反应,给他回寄了贺卡。

尽管这是一项小范围研究,但指出了我们身边最有效的影响力武器之—互惠原理,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条原理说,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假设有位女性帮了我们的忙,我们应当也帮她一回。倘若有个男的送给我们一份生日礼物,我们应当记得在他生日时献上小小心意。要是有对夫妇邀请我们参加聚会,我们下次务必记得邀请他们参加我们的。故此,依照互惠原理,我们有义务在将来回报别人的好意、礼物、邀请等。由于接受这类东西伴随着回报的义务,承蒙美意。(much obliged)一类短语几乎成了"谢谢你"的同义词——不仅英语是这样,其他不少语言也是如此。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核心概念的定义】

好,我看大家都读完了。下面进入知识讲解,请大家打起精神哦。

【互动】大家看到本片段讲到的最有效的影响力武器是什么?

【回答】互惠原理

【回应与反馈】是的,就是互惠原理。

【互动】那么,什么是互惠原理呢?

【回答】像我们中国人就是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国家,从小就会教育小朋友这种礼仪类的习惯,传承的礼仪。

【回应与反馈】对,就是原文中“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礼尚往来。

为什么人家给我们好处,我们就会尽量回报呢?其实刚刚小伙们也说出了其中的意思 ,我还是想再问一下大家就是互惠原理为什么能够起作用呢?

【回答】亏欠感,不想欠人情

太棒!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对方给我们好处,我们不回报会觉得有亏欠感,自己的内心觉得过意不去,觉得自己心里老是觉得有一个事情 ,一个是会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啊。如果不予以回报,还有可能被别人贴“占便宜”“忘恩负义”等负面的标签。

可能有人会说,别人给我们好处,然后我们予以回报,这不就是交换吗?大家觉得一样吗?

【回答】感觉不太一样,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

【类似概念】案例辨析

我们很容易把互惠和交换混淆起来。

交换是指提前说好的互换,即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回报,从别人那里取得另一种东西的行为,交换的目的非常的明确。交换更多指的是利益互换,不会让人产生亏欠感。一般来讲是等价的,我给你一支笔,换你一个本子。

举个例子:

我做过活动策划,朋友让我教她怎么做,然后请我吃饭,大家觉得这是交换还是互惠?

【回答】是交换,

是的,利益互换。很明显,我们这是交换。我交他做策划,他请我吃饭 ,交换是提前说好的互换,基本属于等价交换,双方明确知道自己将会得到什么。

继续刚刚那个案例:

那如果我觉得这个策划活动很费时间,然后我这段时间有点忙,跟这个朋友关系也不是特别好的那种,那么他提出交换我可能会拒绝他:不好意思,最近实在太忙了,抽不出时间。

很明显他提出这个互换的条件不是我喜欢的,我可以拒绝。

朋友换一种方法在这之前找个机会请我去吃饭,过后跟我说最近有个棘手的问题,公司要组织一个大型的活动,她之前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怎么去统筹,问我能不能帮她做一下,你们说我会拒绝吗?

【回答】不会。

肯定不会,因为他先给了我好处,先请我吃饭,我会觉得有亏欠感,会不好意思拒绝,然后帮他对吧。

这就是互惠。原文中也说了互惠原理是:别人给了我们什么好处,都要尽力回报;互惠就是受人恩惠就要回报,即一种行为应该用一种类似的行为来回报。不管我们是否喜欢提出要求的人,只要对方向我们提出请求之前,先对我们施个小小的恩惠,都能够极大地提高我们依其言行行事的概率。而且先提供好处的一方不会提前告知另一方他的需求。

另外,互惠的一方有可能并不希望从对方处获得什么,只是提供自己的帮助而已,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甚至并不知道自己可能会得到什么回报,但是对方会有亏欠感,依然会想着回报。

这个原理与生俱来甚至根植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去,比如说“礼尚往来”,“施比受更有福”。互惠大部分时候是不等价的,我们经常有遇到过,比如超市试吃了一小口酸奶或方便面,然后你会买回来一打酸奶或者方便面,又或者因为一条200块的丝巾,答应别人一个合作项目

现在大家发现互惠和交换的区别了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回答】没有了

好的,我们发现交换更容易被别人拒绝,互惠达成率比较高。别人交换的提议,我想拒绝就可以拒绝;但是如果别人先给我好处了,再跟我提要求,即使我要付出更多,本着互惠的原则,我也不好意思拒绝。利用互惠原理,是可以让对方的顺从率提高三倍。

【细分步骤】

好的,看来大家都能分辨出交换和互惠了,总之呢,互惠是一方先付出,另一方不希望有亏欠感,然后投桃报李。我们现实中也少不了有求于别人,我们是不是可以使用互惠原理,提高对方答应的概率呢?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这边总结出来三点:

1. 了解对方的喜好或者需求;

2. 投其所好,这个好呢,不一定很大,但最好是对方需要的,或者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好意。

3. 提出请求,请求不能超出对方的能力范围。

这三步顺序不能颠倒,一定是先给对方好处,让对方产生亏欠感,然后再提出请求,这样请求才更容易被接受。这三步也不一定要一步到位。

【举个例子】

正好前段时间是半年度,需要做半年度总结,要求用PPT做,而且这个是要到总公司汇报,所以不能做得太差了,为了不让自己的PPT太丢脸,我让我的同事杨杨下班帮我设计和修改了下,我是这样做的,同事做得比较好,杨杨不是一直很喜欢手串嘛(第一步了解喜好)。刚好我一个闺蜜在青海,最近活动,我就买了两个手串,送了一个给她,她很喜欢 (第二步,投其所好)然后我就提了我的一个要求(第三步,提出请求),说最近半年度汇报,我这PPT真的是做得差,你最近有没有时间,帮我搞一下吧。杨杨其实最近也是有点小忙,毕竟半年度,她也有事要处理,但是刚收了我的礼物,也不好拒绝,于是就答应下班帮我忙。

当然做为同事我不这么做,他不忙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帮忙,但是用互惠原理的方法,我的成功率又更高了更多对吧!

【预防异议+讲解】

好,可能有人会说,互惠原理是不是太功利了,其实我们身边所有的关系中,或多或少都带着互惠原理,只是形式可能不同,他是我们人类一个固定行为模式。那么互惠原则在任何时候都起作用吗?肯定不是,如果你碰到的是一个对你送来的好意无感的人,或者对于别人送来的东西他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任何亏欠感的人,其中肯定不会存在互惠了。或者说,当对方明显感受到你的功利性,互惠原理可能也不会发挥作用。

【适用边界】

不管是你请求对方给予,还是对方自己强加的给予,互惠原理同样会起作用。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互惠原理呢?互惠原理几乎可以用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用来增进人际关系,也可以用来让别人答应你的请求。即使你不喜欢先付出的一方,即使他送的好处也不是你喜欢的,但是,只要你接受了,互惠原理都会发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互惠原理在明码标价的雇佣关系并不适用,因为他不会激发亏欠感,比如你给我工资,我为你工作。

【可观察到的动作】

将知识拆为已用,下面我们进入编剧本的环节,接下来会有讨论,我先给大家分一下组,便于一会儿讨论,小伙伴们俩俩一组吧!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应用+现场展示】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关于学习的最新成果表明,在大脑中过一遍,就近似于实际中应用一遍。相信大家通过刚刚的学习已经对“互惠原理”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理解,也已经了解到互惠原理的强大威力。现在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里,你有可能遇到的场景,比如请别人帮个忙,让同事配合你的工作,咨询个什么事,或者约见客户。。。。。请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场景,给大家2分钟左右的时间,把时间、地点、人物写在A2标签纸上。

我看到小伙伴已经都写出了自己的场景。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伙伴分享场景】

探探:现在公司有一些人事变动和市场情况,为增进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配合,会在下周或下下周,请我现在部门经理和主管大概5人一起吃饭。

【布置特定的任务】

感谢探探的分享。

分步催化:接下来,下面进入解决问题环节,给大家一次当编剧的机会,假设自己现是赫赫有名的编剧,请大家根据你刚才想的场景来编写一个剧本。剧本要用对话的方式来编写,大家也可以用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提问者,一个扮演回答者,进行一个小剧本的编辑。内容要用到今天讲的互惠原理,去说服对方答应你的请求,给大家每人4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关键词写在A2便签纸上并在小组内讨论。稍后我请一位小伙伴跟大家分享 。

要求:写明这个剧本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对话经过建议写关键词。写在一张纸上。现在就开始写,4分钟之后,我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剧本。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随时问我呀。

好的,时间到,哪位小伙伴可以分享一下他编写的剧本啊?

有写出来可以分享吗?

好的,有请朱巧丽

【伙伴分享解决方案】

【拆书家反馈】

感谢小伙伴的演示呀,剧本编写的非常精彩,正好我们的新老师要开学了不知道如果去安排学生座位的事情,正好应用了我们的互惠原理,当然我知道不这样做,同事也会告诉我们的老师,但是这样呢,还可以拉进跟同事之间的关系,看来我们的朱老师已经掌握了互惠原理的精髓了,我们掌声鼓励一下。

【点出两个片段的关系】

刚才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互惠原理,知道我们如何利用互惠原理让别人更容易答应我们的请求,但是,如何让他人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之后更有可能做出我们期望的行为呢?现在我们学习的第二个片段——承诺与一致原理。两个片断是递进关系。

A1【反思过去】【自测表】

在阅读第二片段之前,请大家先做一下手上的自测量表,先给大家1分钟来做一个自测表。 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6分表示非常符合),打分后将5题相加得到一个总数写下来。

【自测表解释】

我看到大部人都写完了,算一下总分,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一个观察自己的过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自测,让我们了解自己,并不是说结果不可改变。我先来问一下大家,有26分以上的有吗?刚好,不错,有1个,说明您是一位很善于说服他人并让对方做出你期望的行为的人。那么今天呢可以再多学一种方法。16-25分之间的伙伴举下手,都在这里,在这个分数之间的朋友在处理的时候没有详细的步骤,但在说服他人的成功案例也还是有的,也说明你还有提升的空间,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明朗。我们没有16分以下的朋友16分呢就是在这块比较弱啊!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吧,我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原文片段二,看完后可以眼神或手势示意我一下。重点部份,大家也可以标记一下。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P77

(前注:二战时三国打仗,B、C国是盟友,A国是敌对国,A国战败,许多战俘的A国士兵被关在C国人管理的战俘营里。A国战俘在C国战俘营有越狱但不成功,甚至最后还被训服,战争结束后回国还谴责自己回家。)

对c国战俘营做了研究之后,人们发现,C国人大量依靠承诺和一致性的压力来让战俘顺从。显然,c国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想办法让A国人合作----任何形式的合作都可以。A国士兵都受过训练,除了自己的姓名、军衔和编号之外,他们什么也不会说的。C国人并不施以肉体暴力,那他们到底是怎么让这些A国大兵透露军事情报、告发同狱战友,甚至公开谴责自己国家的呢?答案很简单:以小积大。

C国人经常要战俘做一些态度温和的反对A国、支持和平的陈述,表面上看,这些陈述没什么大不了的(比如“a国并不完美”,“在这里没有失业问题”)。一旦顺从了这些小的要求,战俘们就马上发现,自己要被迫答应内容相关但列具实质性意义的要求。假设说,C国审讯员要一个A国战俘同意以下的说法---A国并不完美,战俘认可了;紧接着,审讯员就要他谈一谈,在他看来,A国有哪些地方不完美;等战俘做了解释,审讯员说不定又要他列一张“A国的问题”清单,并签上名字;之后,他们又要他跟其他战俘结成小组,讨论自己的这张清单---“毕竟,你自己也相信这些问题,对吗?”再后来,他们又要他写一篇文章,扩充清单,更详尽地探讨A国存在的问题。

此后,C国或许会在反对A国的广播台上向整个战俘营,以及B国的所有战俘营,甚至驻扎在邻国的A国军队播报这个人的名字和他所写的文章。突然间,这个战俘就发现自己成了“合作者”,给敌人帮了忙。因为知道自己写这篇文章并非出于他人的要挟或胁迫,这人便会不断调整形象,好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合作者”这个新标签,如此又带来了更广泛的合作举动。

所以,根据沙因的研究“只有极少数人能完全不跟对方合作,绝大多数人都做过一些在自己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情,合作过一两次。C国把这些事情有效地利用起来。

随后,c国人可能会在一个面向a国的广播中提到这个战俘的名字并宣读他所写的文章。不但整个战俘营的人能听到广播,就连b国的其他战俘营.....在审讯中获取口供,要战俘自我批评、透露情报,这么做尤其管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2【知识讲解】

好,我看到大部分的人看完了,老规矩,请把炽热的眼神投向我。

【互动】我来问一下大家,这个片断,大家觉得他说是什么原理?

【回答】承诺一致原理

“承诺一致原理”就是利用人们习惯保持前后一致的习惯性思维,以先获得人们的承诺,后得到对方更多顺从的影响力原理。

【互动】C国在审讯A国战俘时让他陈述“a国并不完美”,“在这里没有失业问题”这种是什么承诺呀?

【回答】小的承诺

【互动】对,继续,做出了承诺对吧,那么下一步要怎么继续呢写下“a国存在的问题”清单,并签名这种是叫什么?

【回答】书面承诺

【互动】太棒了,为了让这个结果实现率更高,C国还做了什么,小组讨论时公开宣读清单的方式,这个是叫什么?

【回答】公开承诺

【互动】对,小范围的公开承诺,然后呢C国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他们又要他写一篇文章,扩充清单,更详尽地探讨A国存在的问题。”然后广播的行为,这又是一个大范围的公开了,这个行为是非常有效的实现了说服。

我再来问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公司的时候入职都会在一个入职须知,上面一般都会写上遵守公司规定,不在办公室吃零售,抽烟等之类的要求,当我们一旦签定了这个之后,是不是就会潜意识的要求自己一直履行承诺呢?

【回答】会,是的,我们都会为了保证自己的承诺一致一直遵从。

好的,那么具体怎么做呢?通过对这个片段的拆解,我拆出了3个步骤:

第一步:向对方提出一个容易实现的“请求”;

第二步:获得承诺后,书面记录,或公开这个承诺;

第三步:提出一个由容易实现的“请求”延伸的更高要求。

【再举个例子】

其实公司从去年开始就要求大家不忙的时候读书,今年上半年业务并不大的情况也多次会议强调大家看书,但是公司很多人包括管理层都不看书,这次总公司要求报全员读书,还要反馈读书计划报给总部时。于是就用了最近学了承诺一致原理。

第一步:我在早会时跟全员说,公司要求实行全员读书,为了提升大家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我这有一些书单,大家一起来打卡如何?每天只要十分钟。大家想了下十分钟很简单,就都同意了(容易实现的请求)

然后早会结束前,我又再次问大家每天读书十分钟能不能实现,大家都统一回复我可以,结束早会我就公司群里发布这个读书的通知,所有人都主动在群里回复“我会每天读书十分钟”(公开承诺)

其实有时大家不一定看十分钟有的更久,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要求大家提交读书计划,每月最少一本书,管理层除了读书,每月早会需要分享十分钟,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提交了读书计划给我,早会分享也同意了。(提出一个延伸请求)

【预防异议+讲解】

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疑惑说:既然如此,生活中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不守承诺”的情况出现呢?是不是说明“承诺和一致原理”的威力并没有心理学家说的那么有效呢?其实不然!首先,并非所有人的价值观都一样,所以任何影响力原理都不能保证对所有人起作用;其次,人们会力求将行为与之保持一致的承诺(我们且称之为“有效承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是有效承诺最好是自己主动做出来的,我们看原文中C国并没有任何暴力事件要求,只是提了几个小要求,而且所有的承诺都是A国战俘自己做出来的,所以这个承诺其实是自己提出最好,这样效果也会更理想。因为不是被迫承诺,所以也就不会存在不执行了对吧。

【适用边界】

这个方法适用于我们希望他人按照我们的期望行事,通过以小积大的方式引导对方承诺,提高说服的成功率。当然,所有的技巧都是既可为善也可作恶,我们应该拒绝那些通过恶意伪造“利益”信息引诱他人做出承诺,再利用承诺和一致原理迫使对方做违背其自身意愿的做法。这个方法也可以自己身上,就是我们自己想做某事去做出承诺也是可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场景演练】 【微行动学习】方案一

接下来,我们进入一个实战环节,这是一个大家一起发挥智慧、应用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咱们今天学了如何说服对方做出自己期望的行为的三个步骤,然而,理解只是学习的第一步,要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更要在实际中不断运用,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现在我们就用试着用“承诺——一致”原理来解决一个现实问题。

【明确问题】

大家可以想想,在操作步骤中,哪个部分对你来说最难、或是你生活中正好有什么类似的困扰,最近想说服别人的事情 想让对方做出承诺,觉得比较难实现,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在这里解决。大家可以先在便签上写上。每个人写一个啊!等会我们一起找出一个有代表性的事情或愿望,一起来设计解决方案。

你觉得比较难做的步骤也行,或者说同事老是在办公室抽烟,怎么说也不听,如何去说服他;或者老公回家主动做家务,儿子自觉完成作业;或要同事完成项目中他所承担的那一部分;这也是行的,又或者你是做销售的,想要经销商完成业绩目标的承诺等,这种直接提出很有可能被拒绝或敷衍,正好你想要解决的,今天可以拿出来,由我们这里这么多的小伙伴,一起用“承诺——一致”原理来想个办法。

【提问式反馈与回应】

李皖:老公喜欢给小朋友无限制的买零食,我觉得小朋友吃多了零售对身体不好;

拆书家反馈:想说服爱人少给小朋友买零食,我理解对吧?

朱巧丽:学生不主动,迟到,说服学生主动学习;

拆书家反馈:说服学生主动学习,这种学生比较普便存在,比较清晰的一个问题呀。

探探: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安排工作要求员工100分,最后员工只会完成50分,每次都要打折,我不知道如何去说服?执行力很差?

拆书家反馈:你要求员工完成工作,员工没有及时完成,执行力比较差,说服员工提高执行力,及时完成工作?对吧?

还有其它的吗?

蓝李婷:小孩回家自觉写作业?

潇潇:销售员自己订目标,但是不敢公开承诺,在确认目标的过程中,又会调整目标,不能实现,

拆书家反馈:你这个算是一个具体事例,但是在我们步骤二,公开承诺这一块,员工做得不是很好。这个算是一个清晰的事情,在第二个步骤这块做得不是很好。你有困惑?

拆书家:好,还有没有?

方华丽:老公帮忙做家务

拆书家反馈:说服老公帮忙做家务,好的

【伙伴确认】

好的,现在现场的学习者们提出了6个问题,分别是:

1、说服爱人少给小孩买零食;

2、说服学生、小孩主动学习,不迟到;

3、说服员工按我的意愿执行工作达到效果,销售在定目标时候公开承诺;

4、孩子放学回家主动做作业;

5、销售员定目标不能公开承诺,执行效果差;

6、说服老公帮忙分担家务;

时间问题,大家先挑选一个来运用微行动的方式尝试解决下,我们投票决定吧。第2个问题和第4个问题差不多,我们归为一起,第3个问题我第5问题也差不太多,也归到一起啊,投票结果分别是:1、3问题各2票,2个问题3票,6个问题5票。

好的,根据大家的选择,接下来我们确定来解决说服老公帮忙分担家务。具体的问题才能确定具体的解决方案,下面先请我们的案主,这个问题是方华丽再详细描述下这个问题的具体情况,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等。描述的越清楚,大家才能给你更多的一个共创,去解决这个问题。

【伙伴分享】

方华丽:我每个星期都会做大扫除,我家先生大家部分时候不帮忙,偶尔也帮忙做一下洗个碗,平时比较忙,做得不好,

提问:你老公没意愿还是没意识。没意愿就是不想去做这个事情,没意识,是太忙了,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

方华丽:我要求他做,他会做,应该是没意识;

【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拆书家反馈:当老公没有分担家务意识的时候,我们怎么用承诺与一致原理来让老公帮忙分担一下家务?

好,谢谢案主,她的具体问题是:我们怎么用承诺与一致原理来让老公帮忙分担家务

接下来,按照刚刚的分组,小组内一起讨论出问题的本质?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案,即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使用此步骤。将讨论出的可行性做法和思路记录在白纸上。

拆书家提问:我再来提示一下大家,刚刚我们案主说了他老公意识度不够,那这里我还有几个问题,意识不够有几个方面问题:是他自己本身,还是老婆也有原因,还是家庭氛围的原因,比如老婆的哪些原因,在老公的立场是哪些原因,你们在讨论一下,问题的根本原因,大家再来找到问题的本质。

朱巧丽:案主觉得老公搞的不好,还说老公,所以老公就会不愿意分担;

案主:确实是呀,搞的不好,还是我帮忙收拾

袁艳华:你可以告诉他,要完成什么样子。

案主:但是他会嫌我唠叨呀?

何老师:如果是做完之前去说,就是唠叨,如果是做之前就不是了;

案主:我只有做完了才知道,不好,才会说呀;

拆书家:这个就像我之前拆授权是什么样的,比如抹布,比如哪些资源是可以用的,然后达成什么效果,他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好,当然你还可以给他反馈奖励,对吧

案主:是的,就是要先讲清楚

拆书家反馈:那么你认为是说服老公这边,你自己在沟通这边也是有一些问题

案主:可能是没有说清楚,要具体一点

拆书家:就是在说服老公的时候,要求没有说清楚,没有具体,看还没有其它,我觉得我们可以再讨论一下,尽可能的更细一点;

潇潇 :可能老公觉得你不累,我爸就是觉得我妈不辛苦,所以有时就不会帮忙。

案主:那种爬高爬低这种我跟老公说他还是会做的。

【明确问题本质】

拆书家:我觉得你老公其实是愿意配合的,可能是你有时表达的没有特别清晰,你的要求是什么样子,还有就是信任度,就觉得老是做不好导致你认为他就是做不好,有了不信任的感觉,就像小朋友走路走不稳一样的感觉。以前有过先例,所以你就觉得他做不好,没有考虑过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

【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现在问题应该比较清晰了,老公做家务的意愿是有的,只是我们在沟通和表达的时候不够清晰具体,然后不是很信任所以,也就一直说服不成功,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一会来给大家答案。

【小组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好,现在大家有解决的方案了吗?大家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可以分享一下:

朱巧丽:

1、沟通一下标准,对于男生来说,找一个老婆和老公都能接受的;完成一样打勾

2、如果老公比较忙的,可以让老公有被需求,成就感,参与感,双人协助,可以增进感情;

3、公开承诺的时候,让孩子参与进来;

袁艳华补充:如果实在老公做得不好的,不要当面说,可以事后自己再补充完善;在家庭关系中,没有绝对的完美,但是要给予空间,也他有成就感,后面才会有参与的意愿,也会持续帮忙。

案主总结5点:

1、明确沟通,共同分担家务的意识;

2、让老公自主做选择,做出承诺;

3、选择后明确标准;

4、两个人一起来做家务;

5、表达感受和期望和彩虹屁。

【拆书家反馈】

说服老公做家务这个事情 ,应该大家都有了思路了。大家讨论的特别热烈,把这个问题的点已经全部讨论出来了,在我原来没有整理的出来的步骤也体现出来了,证明了这个问题是大家都想解决的,刚也咨询了案主,她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通过刚刚对这个问题讨论,大家对这个问题一些潜在的点延伸的内容,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案。

【A2催化应用】

要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单靠我们现场1个多小时的学习时间还远远不够,所以最后给大家留个家庭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承诺一致原理,我们采用事后练习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把今天的内容学以致用。

接下来,我给大家布置一个回家作业。回去后我们看看,在未来的工作或生活上,你需要说服对方做出自己期望的行为,比如开会大家都能如期参加,同事完成项目中他所承担的那一部分客户从接受免费的试用品到接受收费的后续产品,老公可以帮你做家务,小孩自觉完成作业等。请小伙伴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承诺一致原理,去说服对方实现你的期望行为。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并把关键词写在学习资料上。

好的,我看到有小伙伴开始写了,没写的也可以回去继续完善呀,最后也请完成的小伙伴记得给我提交一下课后作业哦!

或者大家还有不是很清楚的也可以事后咨询我。我们一起来探讨。

【课后反馈:】

探探:正好周末的时间,家里要搞大扫除,我老公这天正好有空,于是我就用学到的承诺一致,说服他帮我多分担一些家务。非常有效果

1、早上起来精心准备了早餐,

2、跟老公说一周工作情况,提到搞卫生这事,想请老公一起分担一点,老公立马同意了

3、在搞卫生之前又跟老公强调了一下要求事项;

4、老公做完之后,我看了一下,又对老公一顿彩虹屁,中午还请老公出去吃了一个大餐;还发了一个朋友圈,感谢老公的话之类。

5、第二天去妈妈家,又让妈妈夸奖了一下我老公,他很开心,我还说要是以后都能一起就好了,老公立马说,以后吃饭洗碗交给他,这种高的,重的活他来。

【强有力的总结】

好了,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结束了。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拆书的内容,第一个片段,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互惠原理,并且学会通过了解对方的喜好或需求、给予好处以及提出请求三个步骤让对方受到互惠原理的影响,在我们需要帮忙的情况下,同意我们的请求。第二个片段我们学习了承诺与一致原理,让对方做出自己期望的行为。这两个片段的内容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用到,而且运用的范围相当广,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日子里积极尝试运用这个原理和方法,让它更好的为自己服务。记住,知识没有用,是因为没有用。我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了,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参与,你们的讨论和分享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谢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