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津来,我的三个标签1.真实2.专注3.终身学习。想成为拆书家的原因:希望自己从一个围观者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真正的参与者,推动者和最终受益人。
拆书帮介绍
在我正式开始拆书之前,首先和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拆书帮是一个非营利性的青年自组织,是由教育实践家赵周老师创始的,是一个基于运用拆书法学习者组成的社群,各社群也被称为分舵,目前全国正式分舵51家,深圳有四个分舵,咱们这个是属于其中之一智成分舵。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拆书”和“拆书帮”都是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如需要使用必须提前取得拆书帮的同意与授权。
这里提到的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拆书法为RIA便签学习法。R:reading阅读原文,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理解重塑阅读信息,A:Appropriation调用,拆为己用,A又分为A1:回顾以往类似经验和A2:未来具体的应用。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是由一位拆书家运用便签学习法将拆页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这里要强调的是拆书的拆字不是拆散,而是拆解转换和内化的意思,拆书是强调把书中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拆书法是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把知识关联到学习者的经验并用其规划具体的运用。
以上就是我对拆书和拆书帮的介绍,期待和今天的学习爱好者们一起终身学习。
现在正式开始我今天的拆书之旅,今天我要拆的书名为《跃迁》,作者是古典老师,今天选择的是书中“问题少年提问术”这个片段。
《论语·公冶长》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从小被教育不懂的要问,所以总会去找老师问标准答案, 但是这样问就足够了么?长大后,工作场景中,如果没有指定一个老师来必须要回答我们的问题,要怎么去找谁怎么提问呢?为什么有提问却遭到别人的嘲笑甚至拒绝的尴尬场景发生呢?对于比自己厉害很多的人,如果有机会去和对方交流,那又应该准备什么样的问题呢?
首先请大家先花2分钟看一下我们今天拆解的原书片段。
问题少年提问术
有一个北大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的朋友和我说,他们班上有一位特别惑厚可爱的同学,“长得像熊猫,瞪着一双好奇的大眼晴”,下课的时候哪儿热闹往哪儿凑,不多说话只认真听,偶尔问几句。后来熟了一问,原来是爱国者的冯军。
这就是高手的聪明之处——谈话, 尤其是高手的对话, 都是大家穷尽多年智慧、综合很多时间、全力秀智力肌肉、生怕被鄙视的场合。这个适合不争得失,认真听、好好问,看似傻,其实是最聪明的做法。
这种人都是“问题少年”,他既能提出精妙的问题,又有小学生的心态。问题少年是让个人无法拒绝的学习姿势。不过有的问题很少有人回答,有人则屡投屡中一如何提出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问题?
1.不做伸手党,准备充分、目标清晰。
举个例子, 看看这两个问题:
“我真的想得到更好的个人成长, 我该读什么书?
“古典老师,我看完了你的《超级个体》的豆瓣书单,研究了当当和京东的排行榜,还综合了知乎的一些帖子,列了一个20本个人成长书籍的阅读方向,附在下面。我现在的情况是......按照我这个情况,请你给我推荐一本最适合我的入门书,以便我快速入门。”
你会回答哪个?后面那个努力、具体、指向清晰,很难拒绝这样的问题少年。我对自己的员工有一个“百知谷”要求,一个问题,没看完百度、知乎和谷歌搜索前三页,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去提问。
2. 好问题都是组合拳。
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请一定把问题问得再深入些。
“你觉得一个人真正入门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就知道一个人差不多入门了?”
“除了的读书,这个领域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让一个人快速成长?还有吗?”
“如果我已经读完了这些书,我该做些什么让自己的认知再跳跃一部呢?”
“像你这样的高手,对于这个领域未来5年的发展有什么洞见?”
“还有谁你可以推荐我见见的吗?”
会不会很烦? 但是真正精心设计的问题会让对方很爽,因为他也没有如此深入地考虑过,这是一个整合的机会。你也许没法到达别人的高度,但是你可以站在很高的地方提问。
3.输出答案。
朋友社佳,是非常优秀的教学产品经理。她有一个大优点就是不管什么时候你和她说的想法、意见或者建议,她都会记录下来、发给你,并且附上“根据这个想法, 我做了一些行动计划,你帮我再看看”。
我非常感激她的行为。
一方面她帮我记录了我的知识灵感——前面说过,知识灵感就是在大脑和大脑的交接、知识和问题的碰撞之中;另一方面她告诉了我她的收获,这让我的助人之心得到满足。最后她还机智地提出问题:“这个计划你觉得怎么样?”
电影《教父》里,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教父说:“要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请求”问题少年就是这样一个无法拒绝的姿态和技术。
I便签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如何掌握提问的技术,提出一些让人无法拒绝的问题,达成提问目的。
【why】提问是沟通交流中不可避免且非常关键的一环,好的问题能将沟通引向更深入。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问来快速掌握一些知识的核心要点,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
【how】那么我们具体要怎么做呢?
1.端正态度,提前准备,明确目标。首先需要明白提问的目的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已知的是什么,未知的是什么,疑问是什么?目标清晰是对自己负责,准备充分是对他人的尊重。
2.抓住机会,深入思考,打好问题组合拳。不管是提问还是回答问题,都应该避免“挤牙膏”这种效率低下做法。多方面的提问也是承载自己多方面的思考,提供到了更多供回答者参考的条件,回答的质量更高更严谨全面,也是一个相互启发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索取答案。
3.输出答案,总结反馈,正向循环。提问的目的是得到答案,不管回复者是否直接简洁给出了最佳答案,我们作为提问者都要提醒自己总结并输出最后答案,达到沟通目的,是对自己与他人的尊重和负责。最好是沟通可以正向循环,这样会更容易有进一步沟通和共同进步的机会。
【where】一般适用在建立新的关系的交谈里,各种知识学习探讨和工作问题沟通,具体问题等请教等场景。不适合有明确具体答案的杠精问题。
A1便签
和我自己相关的一个例子:大三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场全年级的就业指导大会,提问环节我问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找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老师当着全年级同学说了一句“我觉得你很迷茫....”和一些其他的理论,我当场有点羞愧,同时听完老师的回答也并没有觉得满意,感觉说得大而笼统。现在想来毕业季的就业迷茫是普遍存在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也是一个系统而长期且具有不确定性很大的大课题,其实并不能通过别人的一句话就能回答清楚 。如果以后有机会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建议,还是需要做好对应的自我定位,行业了解与实习,性格特征测评,公司一般架构等等基本内容的提前准备,了解更多更具体全面之后,我们的提问才可能得到有实际意义的答案。比如将目前手头两家公司的具体情况,自己目前的情况,看中的亮点和犹豫的地方,告知到对方,他可能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
A2便签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下周运用问题少年提问术提高培训效率,将两周的培训时间在一周内完成。
【行动】
1. 端正态度,提前准备,明确目标。对于过于基础的办公软件和可以百度就能查询到的内容不再花太多时间讲解,明确需要自行学习和提高的范畴,避免新员工不加任何努力和思考的提问。同时要求新员工在提问时提前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和思路,明确提问的具体问题。
2.抓住机会,深入思考,打好问题组合拳。要求新员工在遇到问题时候及时做好记录,整理集中后再当天一次性提出,避免多次被提问打断工作的情况。同一类问题也方便做一次性的讲解,提高效率。
3.输出答案,总结反馈,正向循环。回答与讲解之后要新员工总结和重复答案与结论,用自己的话转述说明,以确认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方便后续调整培训计划。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