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亲子篇》 所属活动: 黔九桃花源·贵阳筹备分舵TF2-1过级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学会与孩子合作 学习目标: 家长与孩子是双向互动的尊重与合作

开场: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拆书现场,在跟随我完成这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与孩子之间不只是家长单向地行驶权利,而是双向互动的尊重与合作。
这本《非暴力沟通亲子篇》由苏拉.哈特和维多利亚.霍德森 两位拥有45年教学经验作者共同完成,其中维多利亚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硕士,本书讲了创建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尊重与合作的简单易行的7种方法。
这本书是近两年出版的亲子教育类图书中难得好书,每个章节都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大量的实践案例、清晰的小结和引导实践练习。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无论我们用尽任何方法,孩子在某一个问题上就是“不听话”!这本书能够给你提供更好的方让孩子“听话”。你有没有为孩子的拖拉或叛逆感到无能为力,这本书能让你更有力量。无论你想改善亲子关系、增进与孩子的距离,还是想有一个“听话”的孩子,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亲子篇》P4-P5合作必须是双向的

很多家长并没有把合作看成是跟孩子之间双向的互动,而只是单向地行使权力,即要求孩子去做他们想让他去做的事。当孩子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时,就认定他是“不合作的”。一旦这种“不合作”的情形发生,就会立刻导致责骂、批评、指责、争论和战斗。事后的补救不外乎是妥协、协商和讨价还价,而这样的一些做法其实很少能够真正满足任何人的需要。

合作,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你是否对孩子这样说过话?“你的房间太乱了,你必须在玩游戏之前把房间先打扫干净”然后,你很奇怪,你的孩子为什么不立刻乐地去做你让他做的事儿!你单方面做了决定,期待孩子在给定的时间里按照你的标准完成这一切,仅仅因为“我是家长”!这样的态度显然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当你忽略了孩子的想法、感受、需要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打扫房间的方案时,你就有可能失去孩子的尊重和好感。孩子嘟嘟嚷嚷地抗担,其实就是对你单边决定的一个自然反应,因为你的决定没有征得他的意见。

   “合作”的“合”意味着“在一起”,就像合作伏伴、合著作者和共事的同事。合作的“作”是做事的意思,“合作”意即“一起工作”。真正的合作是没有任何强制意味的。一个家庭的运作如果没有“在一起”,也就是没有和孩子们一起制定那些跟他们有关的规则,一起为解决问题寻找方案,以及一起做决定的过程,你就肯定要面临下面这些可能出现的后果:抗拒、争吵、伤害感情、意志较量和奖惩依赖。人与人关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法则是:在一个家庭的运作里,没有“合作”就一定会招致抗拒,抗拒则会导致惩罚或者奖励来胁迫服从,进而又会引发更强的抗拒,如此循环往复。在家庭运作中,不遵从合作理念的家长必将承受由此所带来的后果。如果你不跟孩子合作,他们也不会跟你合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合作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包括家长和孩子。对于家长来说,合作是一个目标,我们希望能得到更多更经常的孩子的合作。合作是我们与孩子之间双向的互动,是像合作伙伴那样彼此保持尊重的一起工作。

合作能让孩子与我们更愉快有效的完成所有工作。如果没有合作,我们做的任何事会招致孩子的反抗,引发孩子用不听话的行为呈现表达让我们看见。

记得上周三我忘记吧晚上外出活动一事告诉儿子,当晚回到家儿子已经睡觉,第二天一早上班他还没有醒。等下午下班回家时,无论我怎样和儿子请求拥抱,他都不予理睬,在晚饭的时候他还用小手掐我。我感受到儿子没有见到妈妈,完全不知道妈妈去哪的那种生气、害怕和没有安全感。

 

我们需要孩子的合作,能够赢得孩子合作的方法是:

第一,不带强制意味的合作。

第二,与孩子在一起工作。

提前和孩子一起制定跟他们有关的规则。

和孩子一起为解决问题寻找方案,一起做决定。

合作,适用于与孩子相处的每时每刻。

为了今天这个活动,我昨天晚上陪儿子睡觉时给儿子做了提前告知。我告诉他今晚妈妈有活动,也许回家时他已经睡觉,请他要照顾好自己和爸爸。今早上班前他已经醒了,我把他抱在怀里,告诉他今天妈妈的工作安排,和他的生活安排。我出门时,小家伙满意的和我挥手再见。待会我回家如果他睡着了,我会按照我们的约定,在他额头上亲吻他,告诉他妈妈回来啦。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通常你的孩子会给你哪些挑战呢?哭闹着非得买玩具?不好好吃饭?赖床?不认真听课?完成任务拖拉?不好好睡觉?不听话?或者别的。哪一个挑战是你常常遇到的?是你近期经历过的?写下这个挑战。然后分享一下,你最近一次遇到孩子的这个挑战,是什么时候?什么场景?    


参与者分享:

A1:孩子幼儿园时觉得他特别能说,挺聪明。可上小学后,常常接到老师的电话,说他上课爱说话,甚至体育老师都抱怨儿子上课爱说话,管不住自己。老师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勒令:如果再上课说话,就回幼儿园。我心里特别难受。


A1老公答应接女儿放学,却因为工作没有信守承诺。晚上,女儿各种借口不睡觉,我们觉得女儿特别反常,是不是生病啦。后来,我们与女儿交流,帮助她表达自己,女儿说她今天特别不高兴,因为爸爸答应的事没有做到。所以你们让我睡觉,我也有自己的事,我不睡觉。爸爸心里有愧疚,开始满足女儿读绘本的要求。我感觉孩子不合作,原因确实是在于父母。



催化:想想看,在孩子们出现这些挑战的前后,你自己和孩子是如何工作的。根据刚才拆页中的建议,思考一下,在同样的情况下,你如何与孩子达成合作?


参与者分享:

A1+:与孩子赢得合作,用孩子在意的事,引导孩子为了保护红领巾,做出听课的好表现。和孩子一起制定能够帮助他上课不说话的小方案。


A1+:我可以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孩子明确睡觉时间,睡前给孩子一个短小的缓冲时间做她爱做的时间短的事,然后放音乐让孩子进入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