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所属活动: 2021年大连知行分舵第十五场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奥德赛计划

开场: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的时间。我是金雪菲,名字里雪花芳菲的意思,但是实际上我是最炎热的夏天出生的。因为我妈妈非常喜欢雪,所以给我起名字“雪菲”。非常高兴在拆书帮认识大家。

我目前的职业是一名独立的保险经纪人,在此之前我在华为等IT公司从事了7年的售前、和售后和售中的工作,由于工作关系,我对理财规划、心智成长、自媒体写作等领域也有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实践,目前也有在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希望未来能够在这些方面跟大家多多交流、共同成长。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强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把书中的知识关联自己的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的方式等方法,拆为已用。拆书的核心是RIA便签,通过阅读原文(R),用自己的话(I)重述知识,弄清楚知识的适用边界与场景,A是用反求诸己(A)的方式,联系过往经验感受知识,并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提升自己。

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拆书帮是一个基于拆书法的学习者爱好社群,目前在各个城市都自发组成了拆书帮俱乐部,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主 题】:奥德赛计划 【片段来源】: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奥德赛计划”,是因为人生就是一段漫长且充满风险的历程,有希望、有目标、有帮手和爱人,也有敌人,未知风险8和好运并存。

旅行开始时,我们会做好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中遭遇的一切会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随着我们不断前进,好事、坏事融合交织在一起。《奥德赛》是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的代表作,该史诗讲述了奥德修斯海上漂流的故事,作者借此隐喻人生如一场探险。因此,我们需要花些时间,想出多种方法,帮助你开启人生旅途的下一个篇章——你的需求。

我们希望你设计三个不同的5年计划。为什么是5年?因为两年太短(会让你感到紧张,想得也不够长远),7年又太长了(到那时,很多事情会发生变化)。

实际上,如果你听过人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你会发现大多数人的生活实际上都是由一系列2~4年的时间段串联起来的。即使是更长的时间段(如抚养子女的时间)也会被分割成几个独立的2~4年的时间段——幼儿期,学前,少年期,青春期。5年时间其实是4年加上一年的机动时间。我们请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数千人做过这个练习。在进行了多种尝试后,我们确信,5年是一个合理的时间段。请尝试一下。我们想强调的是(我们不会给你的练习打分),你要为自己创造三个完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生活版本。这三个计划将给你带来三个真正的选择,充分发挥你的创造力,你将了解到,你不会选择显而易见的答案。

我们希望你想出三个真正不同的备选方案,而不是同一个主题的三个版本——生活在佛蒙特州的一个小镇与生活在以色列的基布兹不是两个不同的选择,它们是同一个选择的两个版本,所以你一定要认真想出三种不同生活计划。我们相信你可以做到,因为我们已经见证了数以千计的人成功地完成了这个练习,其中有很多人一开始认为自己根本想不出三个未来生活的版本。如果你觉得自己想不出来,那么下面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

第一种选择——你已经在做的事。你的第一个计划应着重放在你已有的想法上——它也许是你当前生活的延展,也可能是一个你头脑中已酝酿很久的一个好主意。总之,就是你已经拥有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非常值得引起你的注意。

第二种选择——如果你突然无法从事正在做的工作(第一种选择),那么第二种选择就是你想要做的事。这是常有的事情,因为一些类型的工作会突然没有市场。例如,现在几乎没有人再生产马鞭子或者创建互联网浏览器,因为前者已经过时,后者则被免费的操作系统取代,因此制作马鞭和创建浏览器不再是热门的职业了。想象一下,你的第一个生活选择突然间消失了或者不再适合你,你该怎么办?你不可能不生存,你不可能什么都不做,那该怎么办?实际上当你觉得自己无法做想做的事情,不得不重新寻找谋生之道时,你就会想出其他选择。

第三种选择——在不考虑金钱和形象的前提下,你想做的事情或者你想过的生活。如果你知道你会有不错的收入,而且这份工作也不会被人嘲笑,那么你想做什么?这只是个假设,我们无法肯定某份工作可以让你赚到很多钱,我们也无法保证没人嘲笑你,但是想象一种这样的生活将会对你的人生设计非常有益。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人生有多种可能,花一点时间,通过设计自己人生的三个不同的五年计划,从而发现自己真正的需求,探索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why:1/人生充满变化,我们需要为自己的生活找到plan b;

2\ 我们的人生像一场漫长的旅程,我们需要找到这趟旅程的方向——也就是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我们想要去哪里(过怎样得生活,做怎样的自己,期待怎样的风景)。

how:创造3个完全不同的五年计划,代表未来的三中可能:

第一个5年计划:【目前正在做得事】:代表现实。它是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延展。沿着这样的工作节奏与安排,5年之后,我们会到达哪里。当前的方向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危机或者挑战是什么?

第二种5年计划【你想要做的事】:代表未来的无限可能。如果当前的状态不可持续,或者不能一只作现在的事情。那么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这是一个相对发散的过程,有很多可能。

第三种五年计划【如果不用担心金钱和形象,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代表梦想的星辰大海。

当我们不断问自己,我可以去做设计师吗?可以去做供应链管理吗?要不要考虑金融行业,我要不要考虑去开一个花店?似乎我们的人生拥有无数可能与选择,但是如何选择,最后就会回归到最本质的需求: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价值判断是什么?什么事情对我是最重要的。

这些根本的问题,其实就是在我们人生的奥德赛时期遭遇各种人、事,好的 坏的交织在一起,在我们内心不断冲突与和解,最后我们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where:这个方法很适合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且愿意探索人生无限可能的人。

不适合:刚刚毕业,对工作没有深入认识的人,或者按部就班不愿意尝试改变的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写这个便签,发现其实自己从毕业到现在接近10年的时间的职业与生活发展轨是经历了这样一个类似的思考和探寻的过程。虽然当时我并不知道【奥德赛计划】这样的一个人生设计模型。

那时候在IT行业我先后经历了售后、售前、售中项目交付等多个岗位,这些岗位的变化都是我自己主动去争取的

毕业第一年,我的第一个岗位是在华为做售前技术支持,那是,我需要每天8小时随时待命处理客户的售后问题,由于IT行业的特性,常常需要半夜12点去机房帮客户处理故障、更换设备或者升级软件,那时候我问自己,这份工作是不是我想要的,如果我继续做下去。5年或者10年以后,我可能处于什么行业什么水平,又是一种怎样的工作状态。通过观察公司在同样岗位上工作5-10年的同事,他们收入更高,技术能力很强,是部门的骨干力量,但是依然需要频繁地出差,依然需要频繁熬夜,而且工作压力也非常大。我很明确这样的工作生活状态的现在和未来都不是我想要的,我不喜欢天天跟冷冰冰的设备打交道,更喜欢跟人打交道。所以果断地努力申请轮岗。

反思一下这个过程中,每一次面临选择的时候,都会用到第一种和第2种五年计划,现在的工作持续下去5年,有什么收益与挑战,是否是我想要的(包括工作状态、对生活的影响、专业能力、收入等等)。如果不是我想要的,那我想做什么?就在这种不断的探索中,逐渐找到自己最终的职业发展方向。

A2:目标:十一之前,用拆页中的方法完成自己人生的奥德赛计划。具体的行动如下:

第一步、思考当前的工作(正在做的事情),5年以后,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下周5之前)

作为一个保险经纪人,5年以后,在专业能力、理财、法律、医学、资源链接、业绩、客户信任等方面,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需要持续不断去做的事情?)5年之后行业生态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又该如何应对?

第二步:思考第二种可能。如果不做经纪人,我还想做什么?并由此展开探索做不一样的选择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改变。

开咖啡店?去互联网行业做产品经理?专业做投资?陪伴孩子成长?做一个摄影师?

选择两种最想做的事情(开咖啡店或者专业做投资),做5年计划的进一步展开与思考。内容包括如果把这个想做的事情当作一个职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需要有哪些准备条件(钱、人、时间、专业能力、资源等),想象或者调研相关的人,比如一个咖啡店的老板,他一天的生活节奏是怎样的。思考5年之后的自己如果从事这份工作,是一种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第三步:思考如果不考虑钱和时间,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我希望成为一个对别人和社会有价值的人,希望可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希望可以不断地成长,希望这份工作是可以一直持续做一辈子的。这是我心中的好工作的价值标准。按照这个标准,第一个和第二个5年计划中我「想做或者可以做」的事情中,哪个可能符合标准?

(本月30日之前,把这些思考完成。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思考结果)

通过这样以终为始的方式,勾勒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想成为的人,从而找到自己想要寻找的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