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欢迎大家参加我的3-1的拆书定级
学习目标:学习者能够使用(行动)“情绪碰情绪”的方法(澄清),打破面对长辈对自己近况的关心时生硬尬聊的局面(界定)
场景:我们从小到大,每逢过年过节亲戚长辈聚餐,就会被问很多问题,从“上什么学校”“成绩怎么样”,到“有对象了没”“什么时候结婚”,再到“什么时候生孩子”,再到“孩子上什么学校,成绩怎么样”,生生不息,天道轮回。
提问:你们有没有觉得很烦?每次都会问,而且回答了一个,他们往往还会进一步追问,有些东西呢,说了他们也不懂,但是就是要问
影响:又不能给他们脸色看,又讲不清楚,只能自己憋屈。冷淡敷衍一点吧,长辈觉得你没良心,人家明明是关心你,传出去让老爸老妈也很没面子。
解决:救星来了。《好好说话》这本书里面,专门就这个问题给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可以满足长辈的关心和八卦,让你觉得有话讲,长辈也会觉得他的关心得到了你的尊重和回应。
长辈问你有没有谈恋爱,他除了想知道你是不是单身,更重要的言外之意,是表示一下他把你放在心上,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而询问你的近况,就是他传达关心、传达热情的方式,他当然也期待你能回应他释出的情绪。
这时候,你如果是规规矩矩地报告,说:“最近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谈恋爱。”长辈就会觉得他热脸贴冷屁股-他是想跟你聊天,又不是来面试你,你怎么能交代一下就完了呢?所以这个时候,他 往往会觉得是你不太会聊天,不懂人情世故。
更要注意的是,由于长辈没有收到你的情绪,他的期望没有被满足,所以为了逼出你的情绪,他往往会继续追问:“怎么还不着急啊?是不是眼光太高了啊!”换句话说,你以为长辈都喜欢问东问西,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你没有适当地回应他们的情绪。
What:这个片段说呢,长辈的关心提问,并不是真的想知道我们的信息,而是想表达他们把我们放在心上,他们想要的反馈也不只是我们自报信息,而是我们很开心地接收到了他们的关心,所以我们要用情绪碰情绪的方法,让我们的回答传递出乐于接收他们的关心的情绪。
Where:这个方法什么时候适合呢?看心情了,当我们面对亲戚的盘问关心不想驳他们面子,想要和谐愉快地聊天下去时,可以用;如果不想跟她们废话或者想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就不用了。
例子1:
网上有个很火的段子,当长辈问你成绩、工作、对象的时候,你反过来问他,他们家孩子成绩怎么样,工作怎么样,对象找了没。
这是本片段说的“情绪碰情绪”法吗?
不是的
这样以暴制暴的方法,虽然可以堵住长辈的嘴,但是赢了嘴仗输了人心,如果有一天你们有事求助这些长辈,这件事就会成为心里的疙瘩。我们要调整一下情绪,根据他们的问题给予一些回答说出我们的感受和想法,来回应他们的关心。
例子2:
当长辈对你教诲、批评,你马上心情不好了,话不多说照单全收,“对,你说的对”“是,就是这样”,
这是本片段说的“情绪碰情绪”法吗?
不是的,
这样敷衍的回答,长辈就会觉得他热脸贴冷屁股,次数多了也会生疏。我们要调整一下情绪,向他们问我们的态度那样去回应,就是“情绪碰情绪”了
例子3:
当长辈提出问题关心我们的情感状态时,我们给出热情的回答:我也正在想这个问题呢,我也想找个对我好的人,但是又怕人家是装出来的。
这是本片段说的“情绪碰情绪”法吗?
这回对咯,
我们的回答让长辈觉得他的关心正是我们需要的,关心到了点子上。
所以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使用情绪碰情绪的方法,关键在于我们给出的回答是有一些内容而不是很空很敷衍的,情绪又是能够对等回应到他们的情绪。
How:1·调整情绪。一收到亲戚的盘问,我们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本能地去“对抗”或者“逃避”,但是亲戚盘问的背后是对我们的关心,所以我们可以调整情绪,更积极的去解决这个问题
2·传达感受。对于对方的问题,我们的实际感受和想法是怎样的,从中选出一些可以讲的信息,提供给对方答案,让他知道他关心的问题,正好是我们有感触的,他的关心在点上。
3·情绪对等。既然亲戚是表达对我们的关心,出发点是善意的,我们也没必要过于敷衍或者冷淡回应,我们可以大大方方的按照对方提问的态度和情绪来给予回复,对方热情,我们就热情地回答,对方深情,我们就深情。
预防异议:也许你会觉得这样子讲话有点累,这很正常,我们在习得新技能的时候总是会遇到一些困难阻力,而且你想想一大家子在一起其乐融融聊天的场面,是不是比冷场尴尬要更美好呢,我们稍加思考和练习就可以促成这样的场面,又何乐而不为呢!
A2:
还有一个月就是中秋节了,国庆节也不远了,未来一段时间里面,大家在什么场合会遇上那些总是关心你的亲戚呢,他们最有可能会问你什么问题来表示关心呢?
请大家做一个模拟练习,把你在什么场合下,遇到哪个亲戚,他会怎么问你,而你又会怎么用我们刚才讲到的三个步骤来“情绪碰情绪”地跟她愉快聊天呢,把对话也写出来!
学习者案例:
国庆节亲戚过来我家玩的时候可能会问我:
亲戚:现在政策开放了,什么时候要三胎啊,要不要回江西老家去啊
学习者:小姑啊,谢谢你一直这么关心我,其实我和我老公都特别喜欢孩子,看缘分吧,如果此生有这个使命如果要三胎的话,我也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去承担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