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第232次练武场 【大塘地铁站•十荟团华南大区】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如何授权才能在获得高效能的同时,也给双方带来成长?

开场:

【自我介绍+学习目标】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静琴,一个梦想成为心灵厨师的HR培训从业者,成长探索者。作为一名HR培训从业者,管理者的领导力培养,是我一直关注的领域之一,所以有了今天这个拆书主题——如何授权才能在获得高效能的同时,也给双方带来成长?

在我开始分享前先进行一下分组,从大家的右边起,每两位伙伴为一个小组。

观察家观察项目: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拆页学习后,学习者将能够清楚什么样的授权方式是更有效的授权,并且能够初步运用责任授权四步法对下属或孩子进行授权,使对方对自己负责的事情有自主权和责任感,促进高效能的产出或者促进双方的成长。

【图书介绍——场景介绍法】

观察家观察项目: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 个步骤

事件 : 大家先来听下面两个场景,看有没有你熟悉的?小何让下属做的方案很不满意,就拿过来自己做了?家里已经上小学的孩子越来越懒,自己忙不过来使唤他下楼去扔个垃圾都不肯动?

提问: 这些有没有是你曾经历过的或正在面对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是抱怨下属能力不行不能为你分忧解难然后继续自己埋头苦干吗?或者是抱怨孩子懒得无可救药然后无可奈何地自己把事情都做了?

影响: 这些做法,不管是哪一种,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不仅会让自己身心俱疲,同时内心对下属或孩子也会越来越不满,不利于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或小孩的成长以及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解决: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给我们分享了成为高效能人士的7个人人都能适用的习惯,像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优先、知彼解己等。其中,在要事优先这个习惯中,作者提出的责任型授权这个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面的问题。

【A1】量表自测

观察家观察项目: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在了解书中关于授权的内容之前,先请大家来做几道自测题,测试结果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授权这方面做得如何,你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现状如实打分就可以。1分代表非常不符合,6分代表非常符合。

【I】解释自测题

观察家观察项目:有进行简短互动,并能精确控场

总分在40分以上的伙伴请举一下手。这位伙伴太厉害了,看来是授权高手啊。

总分在24分~40分之间的伙伴呢,说明你在授权方面做得不错,同时呢还有提升空间,再接再厉。

总分在24分以下的伙伴,说明你的授权意识比较薄弱,授权能力尚且欠缺,不过不用气馁,未来你在授权方面大有可为。

当然了,分数很低的伙伴,还有一种可能是个人的经历或身份角色让他缺少需要授权的机会。现在开始学习授权,以后需要用到时就能手到擒来了。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读完的伙伴可以给我个眼神~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授权是提高效率或效能的秘诀之一,可惜一般人多吝于授权,总觉得不如靠自己更省时省事。

其实把责任分配给其他成熟老练的员工,才有余力从事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授权代表成长,不但是个人,也是团体的成长。已故著名企业家潘尼(]C Penney)曾表示,他这一生中最明智的决定就是“放手”。在发现独木难支之后,他毅然决然授权让别人去做,结果造就了无数商店、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由此可见,授权也与公众领域的成功有关,这一点留待习惯四中加以讨论。此处专论授权与个人管理技巧的关系。

授权是事必躬亲与管理之间的最大分野。事必躬亲者凡事不假外求。不放心子女、宁可自己洗碗的父母,自绘蓝图的建筑师或自己打字的执行秘书,都属于这一类。

反之管理者注重建立制度,然后汇集群力共同完成工作。比如分派子女洗碗的父母,领导一群设计人员的建筑师,或监督其他秘书与行政人员的执行秘书。

假定事必躬亲者花1小时可产生1单位的成果(见图5-8),那么管理者经由有效的授权,每投入1小时便可产生10倍、50倍,甚至100倍的成果,其中诀窍不过是将杠杆支点向右移而已(见图5-9)。

授权基本上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强化概念讲解】

【what】这个片段讲了授权是把责任分配给有能力完成某项工作的人,从而让自己有余力做更重要的事情,和授权相反的是事必躬亲。另外,授权类型可分为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

大家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管理者,自己忙到焦头烂额,加班加点,下属却上班时刷网页喝茶聊天然后准点下班?(等待回答)

有没有见过或听过这样的母亲,自己不仅是干练的职场女性,每天下班回家还要做一堆家务活而丈夫和孩子却在看电视打游戏完全不帮忙?(等待回答)

片段里有一个成语形容这样的管理者或母亲,是什么词?(等待回答)——事必躬亲。

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者或母亲不懂得授权或不愿意授权。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管理者,不仅要求下属每天下班前向他汇报当天工作情况,白天还时不时地追问下属“那件事情做到哪了,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这个不能这么做,得那样做……”。大家觉得这是哪种类型授权?(等待回答)指令型授权。

上周我刚提交了一个方案。做方案前,我和我的上级经过一番讨论后,就这个方案的意义和目的、我可使用的费用和可调用的人力资源等达成共识后,他说,“你是负责人,接下来方案具体要怎么定你说了算。”过后他没再管我,反而是我追着找他抽时间让我汇报方案。——大家觉得,我上级这种属于什么授权方式?(等待回答) 责任型授权。

请问大家,这两种授权方式,哪种会更高效呢?(等待回答)责任型授权.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来,指令型授权往往过于关注方法和过程,事事过问,剥夺对方自由发挥和成长的空间,容易让人对事情失去热情和积极性。

而责任型授权是以终为始,关注结果,在和对方明确方向、提供资源后,放手让对方自主去完成,最后进行成果验收评估。这种情况,它更能激发对方做事的热情和积极性。

【How】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来总结一下高效能的责任型授权四步法:

第1步,给方向,向对方明确事情的价值或意义、目的和目标状态以及成果的评估标准。

第2步,给资源,告知可以使用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

第3步,给空间,告知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或难题,但不提供具体方法,任由被授权者全权负责,自主发挥。

第4步,看成果,按照先前说好的评估标准,对成果进行评估,做得好给予认可奖励,做的不好给予改进反馈,惩罚的话个人不太建议。

(现场讲解辅助工具1)

再举个例子,曾经我的上级让我准备基层管理者的培训。她是这么对我授权的:

第1步:给方向,“公司的基层管理者很缺管理意识和能力,今年内必须要开这个培训。我希望这个培训你自己来开发和设计,关键在通过培训能提升大家对管理的重视。”

第2步,给资源,”我会让各部门负责人配合你做需求调查,你需要用到的费用或物料,也都可以申请购买,有什么困难随时找我。“

第3步,给空间。”年底之前能把这个课上线实施就行,具体课程怎么设计怎么上课你全权决定,我不管。“

第4步,看成果。后来我开发的课程在年底落地培训后,上级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并且在第二年初主动给我加了薪。

我的上级通过这样的责任型授权,让我感觉自己被充分地信任,也激发了我积极主动去解决困难和挑战,最后产出了还不错的成果。

【预防异议】

有的伙伴可能会担心,“万一我授权之后,下属把事情搞砸了怎么办?”首先,你要先判断你想授权的对象是否具备完成这个工作的能力。一般来讲,授权适合给那些高能力高意愿或者高能力低意愿的对象。其次,授权时一般我们不建议提供具体方法,但如果你手下的人都是低能力的,比如刚毕业的应届生,但你又必须授权时,在授权之前,你需要先培训对方,提升 TA的能力之后再进行授权。此外,授权之后,如果是一个时间跨度较长的事情,你也需要在过程中确认一下进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而不是真的完全放任不管。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授权后出现结果搞砸的风险。最后,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对方有能力做好,充分的信任能极大地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和自驱力。

(现场讲解辅助工具2)

【适用边界】

那什么情况下你可以使用责任授权四步法呢?1. 作为团队管理者,当你自己忙不过来,需要有下属为你分忧时;当你团队里的老员工渐渐缺乏工作热情时;当你有意培养某个员工,想锻炼和提升员工综合能力时;当你想提升团队的整体效能时,你都可以使用授权 。2. 作为家长,当你想培养你孩子的独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责任感时,可以使用授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促动参与】

观察家观察项目:

1.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确定的场景,学习者可在场景中演练或讨论或应用新学技能。

2.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场景:小何是一个产品开发项目的经理,团队里的老员工阿凯在公司里做了四年多了,对公司的业务都特别熟悉,同时在公司也几乎没有学习成长空间了,最近工作状态明显有些得过且过,有变成老油条的迹象。小何决定授权阿凯全权负责部门即将入职的2名应届生新员工的培养,培养周期半年。

角色扮演:请一人扮演小何,一人扮演阿凯。请小何使用责任授权四步法(因为是现场练习,今天出不来事情的结果,大家使用前三步就可以)与阿凯展开对话,对阿凯进行新员工培养的授权。授权步骤中涉及到的具体细节,角色扮演者可自由发挥。(演练时间:5分钟)

接下来请一个小组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应用责任型授权的前3步达成授权的。

学习者案例:

小何(Lydia):来来来,坐坐坐。今天找你来,是想说,你来咱们公司也待了4年多了,基本上部门业务你都是行家了,你有没有想过再继续提升一下,比如说,在管理方面。你看,我们部门最近来了2个新人,业务完全都不熟悉。你有没有培训的想法,就是带带他们。要求也不高,就是半年之后,对于我们部门数据这块的业务,他们都能比较熟悉。(给方向)

阿凯(晶晶):如果能有这个机会当然是更好。但是我从来没有带过人,不知道该怎么去带?

小何(Lydia):这个没关系,首先,你的业务底子很扎实很精通了,而且我们也只是要他们熟悉业务,这个能力方面我是百分百的信任你。然后,因为我们部门这些数据的东西还涉及到跟外部文档以及单位联结的问题,如果你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请求外部的支持,如果遇到障碍的话,你可以随时找我,我去搞定。(给资源)

阿凯(晶晶):那是不是说,我尽我所能地带他(们),遇到我不熟悉的板块或业务,就要麻烦你帮我协调或找个人教一下他(们)?

小何(Lydia):这个肯定没问题。你想怎么带他们,包括需要别人介入帮忙带,按照你的想法来,这些都没问题,需要提供支持时,我全力配合。(给空间)

掌声给到两位伙伴。刚才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用到了责任型授权四步法的前三步。一开始告诉他,你有没有往管理的方向培养人的方向的想法,赋予他做这件事的意义价值,接下来给他资源,然后充分放权,‘你尽管去做’,给到充足的空间。非常好~

【A2 拆为己用】

观察家观察项目: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

未来一周或一个月里,工作或生活上,有哪件事是你可以授权他人去做的呢?运用责任授权四步法,你会怎么达成有效的授权?请写下你的应用目标和行动计划。注意行动计划要具体、可行、可衡量、有时限且要用上本节学到的责任型授权。

※示例

Helen的目标:明天开始,授权儿子负责晚饭后的洗碗,让他学会分担家务

Helen的行动计划:

第1步:给方向。告诉儿子,妈妈工作很累,下班到家还要做那么多家务,邀请儿子以后帮忙负责饭后洗碗,好让妈妈可以多一点点时间休息(事情的价值),同时示范给儿子看,怎样洗碗以及洗干净的碗是什么样子的(方法及标准)。

第2步:给资源。给儿子好用的洗碗布、洗碗手套。

第3步:给空间。让出洗碗台,让儿子自己洗。

第4步:看成果。若洗得干净,好好夸奖儿子,若洗得不干净,给他鼓励,同时再示范一次,并且请他重洗一遍。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的目标:临时有事,需要将自己负责的一项活动主持的工作授权给另一位有能力完成的人做。

学习者的计划:

第1步:给方向。告诉对方自己为什么要让她做这个事。她想往主持方向发展,对她来说这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第2步:给资源。提供自己已准备的主持稿及基础资料,同时请其他人员配合她。

第3步:给空间。把这件事全权交给对方来做,自己去做更重要的事。

第4步:看成果。活动结束后,带着对方做一次对主持全过程的复盘,提炼出做得好的部分、需要改进的部分。(第4步在25分钟现场分享结束后由学习者补充)

谢谢谭格分享的应用例子。

【结束语】

希望大家回去后能把这个方法用起来,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里面,可以把你的时间和精力抽出来做更重要的事,同时也可以给别人成长空间。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