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爱看书的小云,名叫苏晓筠。若你对学习或亲子育儿有兴趣,欢迎会后与我交流。
【分组】
为增加学习效果,等會有分組討論,所以请你们二人为一个小组。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与他人沟通时有负面情绪时,先用「客观事实」开启对话的SOP。再使用「非暴力沟通模式」,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FAB】
今天要介绍的书是《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
【F 书客观特徵】
作者马歇尔 卢森堡博士是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协调冲突的专家。
书的内容除了非暴力沟通的4个流程外,还有为什麽会产生沟通暴力?为什麽我们会愤怒?以及如何了解倾听自己。
【A 比较优势】
此书围绕在非暴力沟通的简单4个步骤,用它就足以解决所有沟通难题。
每页的下方也会有重点提示,方便你快速複习重点。易混淆的概念也会在章节后附上10个练习题供练习。和其他沟通类的书相比——易学易记,方便我们真正学以致用。
【B 主观利益】
B1:
只要学会一個沟通4步骤,就可以应用多个场景:表达自己、表达愤怒、表达感激、倾听他人,双方即使在激烈冲突下,甚至面对暴怒的歹徒,也能用沟通来安全地逃脱!无须委曲求全也能满足彼此的需要,化解冲突建立和谐关係。
B2:
这次二个拆页,就是学最重要的精华——表达自己。当我们需要沟通但有负面情绪时先用拆页1「客观事实」开启对话的SOP,再用拆页2「非暴力沟通模式」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请大家花3分钟的时间看一下这份拆页,看完后请示意一下。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P40、41
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印度哲学家克裡希那穆提(J.Krishnamr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胡说八道」这个想法在我脑中一闪而过——在不知不觉中,我作出了评论。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难以做到的。
在为一个小学提供諮询服务时,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于是,学区负责人请我协调双方的冲突。我先和全体教师交谈,然后请校长来参加讨论。
会谈一开始,我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他是个大嘴巴。」有人马上回答。我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一校长说了什麽或做了什麽,而「大嘴巴」只是这位教师对校长的评价。
在我指出这一点后,第二位教师补充说:「我知道他是什麽意思。校长的话太多了!」这仍是一个评论--评论校长话多还是话少。随后,第三位教师说:「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有价值。」我解释说,推测别人想什麽与观察他的行为并不是一回事。最后,第四位教师也表明了看法:「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讲话。当我说这也是猜测时,有两位教师脱口而出:「你的问题真难回答啊!」
接着,我们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一起列出了校长的具体行为。例如,在全体教员会议中,校长会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有时导致会议超时二十分钟。我问他们是否已向校长反映这问题,他们说,他们只试过语带评论的表达方式,但从没有提及具体行为——例如校长在会议中回忆往事。最后,他们同意,在校长参加讨论时,指出这些行为。
与校长的会谈开始后,我很快就发现教师们一直在说的事情。不管讨论的主题是什麽,校长总是插话:「这让我想到⋯⋯」然后,他就开始讲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我等着教师们说出他们的不快,然而,他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一些人滴熘熘转着眼睛;另一些人故意打着呵欠;还有个人直盯着手錶。
我忍耐着这痛苦的场面,过了一儿,我问道:「没有人有话要说吗?」接着有些彆扭的沉默。后来,在之前会谈中率先发言的那位教师鼓起勇气,冲着校长说:「你是个大嘴巴!」
可见,要摆脱旧习惯,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
最后,教师们终于告诉校长,他在做哪些事时,他们会感到不安。校长听完后抱怨说:「为什麽从没有人提醒我呢?」他承认他有讲故事的习惯,然而,他接着就开始说与这个习惯有关的故事!这时,我提醒了他。会谈结束时,我们总结了几个办法。
一旦教师们不想听校长回忆往事,就温和地提醒他。
好,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Why不做的坏处】
人在沟通有負面情緒时会忍不住批评指责、比較甚至贴标籤,引起另一方的反驳争吵或退缩妥协。
伤害了彼此间的感情,也让沟通难以继续,而失去了完整表达自己的机会。
【What】
用「客观事实开启对话」是在你沟通前先觉查自己的评论,改以平实的描述事实来让彼此客观冷静地开启沟通的桥樑。
【意译案例】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机会收到别人抱怨他的朋友、家人或上司的话,这时我们除了倾听,也可以教他尝试更好的沟通方法。
例如
(提供谘询服务)
我的好朋友经常反映男友很难沟通。请我和她男朋友谈。我先和朋友谈,然后再请她和男友沟通。
(评论与观察混淆)
我先问:「男友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的需要?」「他是个直男。」
我说:「男友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让你觉得他是直男。」因为「直男」是朋友对男友的评价。
朋友说:「我男友就是不浪漫,不会哄我开心说些贴心话」不浪漫、不会哄人~这仍是一个评论。
我提醒要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因为评论会引起他人反感,客观观察让对方理性看待事情,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列出具体行为)
所以我们一起列出了男友的具体行为。例如,疫情期间男友的父母建议不要见面,男友表示同意,一週也只和她通二次电话。
我问朋友是否已向男友反映这问题,她说,她只用评论方式抱怨,但没有提到具体行为。最后,她同意,在和男友通电话时,说出这些行为。
(实际应用)
朋友承认和男友的对话,一开始很难摆脱评论指责的旧习惯。
但最后,她仍有告诉男友,他在遵从父母建议不要见面时,她会感到难过,希望男友至少增加通电话次数或时长来弥补。男友听完后抱怨说:「为什么妳从没跟我说呢?我以为妳平日上班太累,不会想要我常通电话。」
他们后来讨论出,二天至少通一次电话,假日还可以做视讯约会。
(制定对策)
我在听完朋友的结果的回复后,恭喜朋友的同时也提醒她多用客观事实代替主观评论去沟通,提出具体要求,沟通会更顺畅。
从拆页的例子和我的例子中,不难发现,只要带着负面情绪,就无法好好沟通。
所以我们需要利用SOP3步骤来达成「客观事实开启对话」:
【How】
1.S:stop-暫停
开口前——请先暂停!先觉查自己的情绪是否负面?
有负面情绪先深呼吸来平静,提醒自己:我的目标是要开启对话,不是开启战争。
若情绪太大就先照顾自己,思考自己的需求是什麽?或先做喜欢的事来平静心情。
2.O:objective-客觀
冷静的条列客观的人、事、物,有数据带数据,但切记不带絶对主观的评论或猜测。
用客观的事实例如:疫情期間不能見面的情況下,你一週只通話2次,
來取代主观的评论:你”总是”不體貼。
3.P:Peace-和平
語氣温和,態度尊重,平靜地说出事实。
【WHERE】
不論在生活或職場上,只要有與人沟通的场合,都可以用这个方法,甚至可以把它當成你溝通的習慣。尤其在對話當時你有负面情绪時使用,更能減少對話發生衝突的機會。
但若沟通的对方情绪太大,就不适合先急着表达自己,需要先倾听对方或等对方心情平稳一点再用这个方法。
【预防异议】
有时情绪总是来的又急又快,无法每次都来得及应用这个技巧,但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口出恶言时,可以先道歉说:「抱歉,我现在情绪太大,晚点再谈。」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冷静与複习沟通技巧,不要苛责而要欣赏自己,因为你已经在进步的路上。
A1 过去经验、A1+反思加工
请各位回想一下过去一个月内,你在家庭或职场中曾与人沟通前就已有"负面情绪"的一个经验。一看到他就会心想:唉~又来了!
对方是谁?是家人还是同事、朋友?他做或说了什麽?引发你什麽样的负面情绪?你说的前几句话是什麽?
如果再遇到相同狀況,你要如何應用今天學的SOP三步驟?
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写下来,等一下我会请一位伙伴分享。写好的人,举个手让我知道。
时间到,有谁想分享的呢?我们请这位伙伴来分享,时间1-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A1
我带爸爸去医院回诊,但等待时间太久爸爸不高兴扬言要回家,我一开始软言相劝,到最后火气上来说:「你可不可以不要这麽笨,都快等到病床了,你还要走。」爸爸生气地说:「你怎麽可以说爸爸笨。」就开始一连串的争执。
A1+
1.S:stop-暂停:先暂停一下, 冷静地整理情绪,我的目标是要能让爸爸好好看病的病床而不是和爸爸吵架。
2.O:objective-客观:医生说过爸爸需要住院才能方便随时观察。当我看到爸爸因为等病床太久而要回家,因而生气的骂他笨。
3.P:Peace-和平:语气平和地说出客观事实:「医生说过您需要住院才能方便随时观察,您因为等病床太久而要回家,我生气的说您笨是我不对, 我跟您道歉,但我们现在需要治疗您的病,请您耐心的等待病床。」
【反饋】
好的,我们一起掌声~谢谢这麽精彩的分享,他在沟通前虽有负面情绪造成小争执,但是仍然事后道歉回到SOP语气平和地说出客观事实。所以若我们能在沟通前都先按下Stop暂停键,先查觉照顾好自己的心情,说出客观事实,就更容易和平顺利地开启对话。
【第二个RIA 片段衔接/逻辑关系】
我们已经学会了用SOP沟通3步骤,顺利的开启对话,那要如何更进一步地让对话更深入,让自己的想法获得更充分的表达呢? 这就要使用以下的非暴力沟通模式。
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看一下这份拆页,看完后请示意一下。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P184
非暴力沟通模式
一、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或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麽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麽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具体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提出请求(而非命令),说出哪些具体行为能丰富我的生命:
「你是否愿意⋯⋯?」
好,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Why一般作法、不做的坏处】
在沟通时我们习惯对不符合你价值观的人,进行批判、比较、抱怨、威胁利诱,引起对方反感,使溝通無法繼續,失去完整表达自己的机会甚至伤害彼此间的感情。
【反例】
举例来说:我的老公不太在意防疫,回家常忘记洗手,多次提醒后我直接骂说:「你这个病毒传播者,如果我们家有事,一定是你这个防疫破口害的。你都只顾自己的方便,不在乎家裡人的安全。我讨厌你每天带着病毒的回家。」
老公觉得我太大惊小怪,更赌气地故意不洗手。
我暴力沟通的后果,不但没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更因而打坏了夫妻间的感情。
【What】
非暴力沟通是在你面对容易有负面情绪话题时,用平静、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五个步骤,达到气氛平和又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有效沟通方法。
【How细化步骤】
需依顺序使用下列步骤:
1.平心情
平静心情,才更容易达到非暴力沟通(不批评或指责)。
在沟通前请先觉查自己的情绪,若有负面情绪,则先照顾自己的心情,可以深呼吸、做自己喜欢的事或先离开现场晚点再说,直到自己心情平静再开口说话。
2.说观察
开口的第一句,很重要!它决定了对方是否愿意听你说下去,所以要说自己对他人的客观观察取代絶对评论。
要达到客观中立,需抽离自己的立场,想像自己是个旁观路人。观察:人、事、物、数据等事实。
例如说:「我"这週"提醒了你"3次"要洗手」,不直接贴标籤的说:「你太不卫生了!」
3.说感受
简短说出我的直接感受,而非经分析判断后想法。可以参考我给大家的词彙表,思考准确表达感受的词句。
例如不说:「我觉得...」,而要直接说感受:「我很担心。」
4.说需要
找出我会对他人外在行为反感,是源于我的什麽内在需要未被满足?例如:生理的安全、休息或关係的尊重、支持...等。
花点时间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一样也有词彙表供大家参考。
5.提请求
温和说出你的"具体"请求为何。
说我"要"什么? 取代我"不要"什麽?要具体明确,别人才可以关注你的请求,而不是花时间猜你到底要什么?
因为这是请求,而不是命令,所以若他不愿意,我就要真诚地倾听他的想法、感受和需要。才有机会找出符合两人需要的解决方法。
【正例】
1.平心情:我最近学会的平静心情的方法,就是在我有负面情绪时,先去複习我做的非暴力沟通小卡。
2.说观察:最近疫情严重,目前确诊人数已破万,我观察到你这一週回家有3天回家时没主动去洗手,需要我提醒你才去洗。
3.说感受:我感到担心。
4.说需要:因为我看重全家人的健康,希望家是乾淨安全可以放鬆休息的环境。
5.提请求:你是否愿意,每天回家一脱完鞋子就去洗手?
通常我好好说, 老公都会去做,只是他容易忘,我也许只要在大门做个提示卡片就可以减少我提醒的次数。
【预防异议】
也许有人会说,开口前还要想想,这个有违人性,太难做到了。
的确,要改变我们的习惯是困难的,所以也有学员直接把非暴力沟通公式纹在自己手上。当然我们无需如此激进,也可以学另一个学员的作法:做成小卡带在身上,开口前先拿起小卡练习后再说,大约一个月后就记住了,有一次他太生气而忘记了,他的孩子立刻大喊:「快拿小卡。」
【WHERE】
1表达自己:在你沟通时易有负面情绪时,都可使用这个方法来表达自己。
2倾听他人:若对方有负面情绪时或对方不答应你的请求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倾听反问他看到的事实、感受、需要、他希望你为他做什麽?
A3现在设计场景角色伴演
为了更生动的模拟现实,我们做一个小组角色伴演的实境练习。
【具体场景】
想像你下班后一进家门,看到你妈妈为了省钱又没开灯坐在昏暗幽黑的家裡看电视。你又气又心疼,这时你要如何用非暴力沟通来和妈妈对话。
【应用演练】
请你们二人一组,一人当妈妈,一人当子女,进行角色扮演。
当子女的人可以参考我发的提示语句进行沟通,请用10分钟写下你们的对话,10分钟后我会选一组家庭来分享他们的非暴力沟通是怎么说的,好,请开始!
1.平心情:深呼吸或先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晚点说。
2.说观察:只说客观事实,不做批判。(事实&评论表)
「当我(看、听、想到)⋯⋯」
3.说感受:我的直接感受(感受词彙表)
「我感到⋯⋯」
4.说需要:挖掘我真正的内在需要。(需要词彙表)
「因为我需要/看重⋯⋯⋯」
5.提请求:具体请求非命令
「你是否愿意⋯⋯?」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1当子女
1.平心情:深呼吸
2.说观察:「妈,我看到你灯没开在看电视,听报导说:灯光不足的情况下,使用3C容易得到白内障。」
3.说感受:「我很担心。」
4.说需要:「因为我希望你能身体健康,视力好。」
5.提请求:「我知道你是为了省钱,那如果我们把灯改成较省电的,你是否愿意以后开电视就开灯?或是你有什麽其他想法?」
学习者2当妈妈:「好啦,我做看看啦。」
【反馈】
我们一起掌声~谢谢这组的精彩示范,虽然妈妈只是说做看看,但是我们在沟通时是平和的感觉舒服的,所以妈妈之后愿意配合的机会也会比较大。
如果妈妈有不接受你的要求,这时我们就要用倾听的非暴力沟通方法来反问妈妈的感受、需要、希望我能做的事。这时可能就会发现妈妈有省钱的需求。就可以彼此讨论出符合妈妈的省钱需求,又符合我要妈妈视力健康需求的平衡方法,例如:装省电的LED灯。因为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在于说服对方或让任何一方委曲求全,而是在尊重彼此需要下,找到共好的方法。
A2未来显像提问
为了大家日后可以真正使用非暴力沟通, 我们再做一个未来应用。
【分步催化1】
在家裡或职场上有机会遇到一些容易引发你负面情绪的人,例如:孩子早上叫不起来、伴侣不做家事、下属进度落后、朋友又迟到……,
想一下,未来一週你可能会遇到对方让你感到不愉快的实际情境,对象是谁?他有什行为?只要先写一个情境即可,应用的5步骤还暂时不用写。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写便条纸,写好后跟同组的人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1:医生告诉父亲要运动, 但父亲不运动, 说: 「我只想坐在这边」令我很生气。
学习者2:我身兼人事,同事假卡没如期交出,令我生气。
【分步催化2】
现在,请大家继续回到你写的场景中,你要如何应用今天所学的"非暴力沟通的5步骤"来和平的沟通,可以参考我发的资料,请用3分钟的时间写下你们可能的对话内容,写完后开始在小组内分享。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1
目标:今天晚上回家时,我将对父亲说出我事先拟好的5步骤,达到完整表达我的想法的目的。
1.平心情:深呼吸
2.说观察:当我听到医生交待你要多运动,一天至少30分钟,避免肌肉萎缩。但是我观察你这一週都没有运动的动作。
3.说感受:我很担心
4.说需要:因为我希望你健康
5.提请求:这一年你每天早上都跟我固定去公园散散步,您觉得如何?
学习者2
目标:下週上班时,如果有遇到晚交假卡的同事。我将对他说出我事先拟好的5步骤,达到我情绪平和的目的。
1.平心情:深呼吸,複习我拟好的对话
2.说观察:当我看到你有请假,过了三天缴交假卡的截止期限后,你仍然没有交出假卡。
3.说感受:我很担心
4.说需要:因为我希望我能如期完成我的工作目标,并将薪水如期发给大家。
5.提请求:你是否愿意以后若你有请假,可以在三天内交出假卡?
学习者2:「明明是对方不对,我还要用"你是否愿意"来请求,实在有点难说出口。」
【反馈】
真是个好问题,我们常说理直气壮,但理直其实不用"气壮",理直"气和"较不会咄咄逼人,更能让人接受你的请求。若对方有困难,也更容易说出口,这时再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虽然是多走一点弯路,但是结果反而更能符合彼此需求,更容易做到即时交出假卡的请求。
【强有力结语】
今天我们学到在与他人沟通时有负面情绪时,可以用好记的SOP让我们彼此冷静客观地开启对话~S是?(等学习者回答:「暂停」),对,先暂停下来,照顾自己的情绪,O是? (学习者回答:「客观」)P是? (学习者回答:「peace」)再用什么5步骤,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学习者回答:「非暴力沟通」)对,冷静地说完观察后再继续表达你的感受、需要、请求。期待大家都能因为非暴力沟通收获美好的人际关係。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